一、惠州这四种特色美食,有一种是其最出名、最独特的,你猜是为什么呢?
广东省地级市,是东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处在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惠州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至今1400多年,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以上就是城市的简介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惠州有哪些特产美食吧!
客家梅菜扣肉
客家梅菜扣肉是一道属于粤菜系东江菜惠州菜,其特点在于汤汁黏稠鲜美,扣肉滑溜醇香,肥而不腻,食之软烂醇香,是一到具有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梅菜是广东惠州客家特产,以鲜梅菜为原料经腌制后再脱盐等多道工序制成的产品,已是历史悠久,而惠州被国务院授予“中国梅菜之乡”的称号 ,口味是属于咸鲜味。肉质软烂型的。阿嬷叫是惠州最出名、最独特的小吃之一,其具有300多年历史,在老一辈的惠州本地人的记忆中就少不了阿嬷叫的味道,其这道小吃是以白萝卜丝、虾米、肉粒和面浆放进沸油锅中慢火煎炸而成的,在2014年风味小吃阿嬷入选广东百种传统特色小吃。
沙糕粄
沙糕粄是广东省惠州市传统糕类特产之一,主要原料是用粘米粉、糯米粉、糖制作而成的,在本地还有吃这个的习俗就是,小孩出生“做半月”,外婆要做沙糕板挑来,以分发邻里众亲,制作沙糕板最要讲求粘米粉和糯米粉的比例搭配,一般为三成粘米粉七成糯米粉,这样做出来的才松软可口,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吃。
酿豆腐
酿豆腐是一道客家名菜,其制作的口味清淡,是客家地区美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一,因其汤汁醇厚,鲜嫩滑润,口味鲜美,广受欢迎,据记载早在汉朝就已经形客家菜肴风味,其豆腐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有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细胞,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而且惠州客家酿豆腐入列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颇具盛名的惠州饮食文化
惠州作为历史文化古城,掌管着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惠州景色迷人,有着“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历史悠久的惠州,自然而然少不了的就是饮食,那么惠州的饮食文化是怎样的呢?一起来 惠州文化 中看看。
惠州自隋代设循州府以后,一直是“岭南名都”“粤菜重镇”,其历史文化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近代以来,惠州又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因此,惠州在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传统民间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其内容之丰富,而又多姿多彩;各种风味兼容并蓄,应有尽有。惠州的发展史和其特殊的地域条件,形成了惠州民间传统的风俗文化与饮食习惯。
应其地理位置来分析:一是古代的北方军旅流落定居,客家人南迁循州一带;二是惠州又处于粤东中南部,恰好是广东三大方言语系(粤、客、闽南)的夹缝之间,惠州深受三大语系的影响,使惠州风俗文化和饮食习惯形成了一种“兼容并蓄、风姿独异”的特征。
东江菜以惠州菜为代表,它与潮菜、粤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传统的东江菜偏重于“肥、咸、熟、香”,具有下油重,口味偏咸,用的酱料较为简单,一般用生葱熟蒜、香菜调味,极少添加甚至不加过重过浓的佐料。但东江菜主料突出,喜用三乌,很少用菜蔬,河鲜海产也不多用。这与东江人以往的生活水平与风俗习惯有着极大的关联。惠州人勤劳耕作,劳动强度较大,平时一般很少荤食,而肥腻一点的食品能有效充饥。再者,客家人有勤俭的习惯,菜咸即节俭又可增加体内的盐份,加之东江惠州一带产品,所以,即经济又实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东江菜也在不断的创新,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注重“原汗原味、美味可口、回味无穷”。其原汁原味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选料讲究本地家养粗种的食物,没有任何污染的本地家禽与菜蔬,这与惠州一带保持生态环境良好,有着重要的关系;二是烹调方法多采用、煮、煲、蒸、烩和炖等居多,即保持原有的香味,又使人口感舒适,还不会轻易破坏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和纤维组织。
随着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当今的东江美食也逐步趋于完善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东江菜也开始更具有内涵的文化品味,全国各大中城市乃至东南亚地区,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都喜欢品尝独树一帜的东江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