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养生渐成旅游刚需“文旅+”新业态迎来新机遇

新近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和 旅游 业年度盘点(2021)》显示,2021年,文化和 旅游 深度融合进程加快;国内 旅游 市场有序恢复,假日 旅游 有力带动全年 旅游 消费;局部地区 旅游 热度不断攀升,其中西北 旅游 成为区域 旅游 经济中的一大亮点;我国人均出游花费不断增长,城镇居民 旅游 消费增速较快。

《报告》预测,未来,康养旅居将成为“银发一族”的新选择,以康养运动游、温泉 旅游 等 健康 养生 为特色的康养旅居业态将更加丰富; 体育 旅游 将持续升温并向大众化发展;元宇宙或将成为文化传承创新和 旅游 感官提升的新方式。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文化产业和 旅游 业消费释放出更大的发展潜力。2021年我国内地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为2.67亿,已占到总人口的18.9%。联合国数据预测,中国老年人口数量2025年将达到2.8亿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接近20%。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突破4.8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36.5%。在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同时,老年群体消费能力也在提升,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更加旺盛,旅居养老随之成为新的养老模式。

在政策方面,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指出要促进养老和 旅游 融合发展。引导各类 旅游 景区、度假区加强适老化建设和改造,建设康养 旅游 基地。《 健康 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提出,积极促进 健康 与养老、 旅游 、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 健康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同时,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预计将掀起新一轮 体育 旅游 特别是冰雪 旅游 热潮。冰雪 旅游 正在从新 时尚 、新民俗转变为老百姓常态化生活方式,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46亿。伴随“3亿人上冰雪”战略目标和奥运周期形成的强大引擎,全国 体育 旅游 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体育 旅游 将持续升温并向大众化发展,更广泛地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其在 体育 产业发展链条上的作用愈发重要。

当前,全球 体育 旅游 产业正在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长。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与 体育 旅游 相关的企业从2019年新增5.24万家到2021年新增23.52万家,同比增长348.85%, 体育 旅游 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将 体育 旅游 作为全民健身融合发展的三大领域之一, 体育 旅游 的重要性得到凸显。

近年来,山东提出积极推动“文旅+”新业态 健康 有序发展,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优化文化和 旅游 产品、服务供给。目前,山东已出台政策,支持发展工业 旅游 、康养 旅游 、 体育 旅游 、研学 旅游 等新业态,相关产业和企业有望在2022年迎来新发展机遇。

二、旅游新业态的意义

旅游新业态的内涵

业态的外在形式是指经营形态,但经营形态是依据需求形成的,需求是内在动因,是效能,而经营形态是外在结果,是形式。

旅游新业态是旅游企业顺应游客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特征的变化,旅游企业转换经营方式继而带动组织形式,盈利模式和经济效率发生系列变革后,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上的新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涉及资源(自然、经济、人力、环境)的合理利用,是形态与效能的有机统一。

旅游新业态的“新”是相对“旧”或“老”而言的,即有新的需求,产生了新的经营形态,企业可通过调整提供产品服务方式来适应新需求变化,旅游企业不仅要满足游客的需求,要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且要满足相关者的利益,还不能损害当地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利益,于是产生了改变经营方式的旅游集散中心。

“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旅游服务的新业态。由于不同旅游形式会有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一些新的旅游形式的出现,使提供旅游服务的新业态就产生了,旅游企业利用自身资源、信息和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旅行服务包。旅游企业正在从产业链的消费环节向生产环节移动,进入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整体全面的多样化的旅游服务或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实现旅游要素的整合,节省了游客的时间,从而改善旅游体验,提高服务效率,由提供单一的旅游要素服务,向提供综合要素服务转变,并实现了整个旅游要素企业的共赢。

2.实现产业融合。例如旅游电子商务就是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以获得竞争优势。旅游过程的任何环节可能会产生新需求,需要其他产业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存在着旅游产业与其他行业融合的机会,是旅游业将其他产品集成到旅游产业链上来的结果。它是围绕旅游活动进行的,增加了旅游产业链的价值。例如为更好地解决分时度假,旅游业将房地产及酒店业的产品及经营方式相结合。为进一步开辟旅游业的新市场及增加其他产业链的价值,也可以把旅游业融入到其他产业链中,例如医疗旅游就是一种具体融合方式。当供给需求因素相互作用时会激发旅游产业边界的扩融,以吸引其他产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融入旅游产业。要不断创造条件形成产业融合的新业态,以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跨界协作的竞争力。

3.产品的创新。以旅游者为导向,依靠科技手段进行产品的融合和创新。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旅游业进一步渗透到其他产业,有利于国际竞争,以满足多样化国际旅游需求。

三、旅游新业态有哪些?

1、新业态:旅游+城镇化

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支持大型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等建设。

2、新业态:旅游+新型工业化

鼓励工业企业因地制宜发展工业旅游,促进转型升级。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通过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助力城市转型发展。

3、新业态:旅游+农业现代化

加强规划引导,开展农业遗产普查与保护。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田园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发展定制农业、会展农业和众筹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推进现代农业庄园发展,开展农耕、采摘、饲养等农事活动,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农业附加值。

4、新业态:旅游+现代服务业

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互融共荣,旅游服务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健康、养老、创意设计等生活和生产服务业。

5、新业态:旅游+文化

培育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和实践活动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行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

6、新业态:旅游+健康医疗

鼓励各地利用优势医疗资源和特色资源,建设一批健康医疗旅游示范基地。

7、新业态:旅游+教育

将研学旅行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新业态:旅游+体育

编制体育旅游发展纲要,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推出一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和精品线路。

9、新业态:旅游+商务会展

加快北京、上海、杭州、昆明等商务会展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国际化、专业化的商务会议会展旅游业。

详见 m.lvyougl.com

四、江西“森林+”丰富旅游新业态 四年间创建省级森林体验(养生)基地43处

“江西森林覆盖率达到63.1%,位居全国第二位,综合空气环境质量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位居全国前列,森林康养 旅游 是江西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领域。”江西省文化和 旅游 厅二级巡视员杨静表示,江西高度重视森林康养 旅游 发展,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江西森林 旅游 节,森林康养业正逐步成为江西生态经济的新引擎。

数据显示,2020年江西省林业休闲 旅游 接待人数达到1.99亿人次,实现 旅游 收入1016.9亿元,森林 旅游 产业已然成为该省的朝阳产业和绿色富民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据江西省林业局一级巡视员罗勤介绍,今年的森林 旅游 节已于6月初启动“走进森林”短视频大赛暨“寻找最美乡村森林公园”摄影大赛,并着力打造多条森林 旅游 推介线路,引导广大群众走进森林,与江西的森林美景实现“零距离”接触。

位于江西省西北部的宜春市是一个青山环绿水,绿水绕青山的城市,2020年该市森林 旅游 综合收44.3亿元,森林 旅游 产业成为朝阳产业、绿色富民产业,林下经济利用林地642.27万亩,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188.33亿元。

此外,该市走“产业+森林 旅游 ”“康养+森林 旅游 ”等绿色发展路子,依托森林 旅游 资源,带动群众在景区务工、开民宿、办农家乐等,让群众口袋“鼓起来”,昔日“砍林人”变成“护林人”,让爱护生态深入人心、成为自觉。

近年来,江西以服务全域 旅游 为目标,进一步丰富了文化、运动、康养等元素。以“森林+运动”为例,江西举办的森林马拉松赛,把森林的绿色宁静、运动的活力热情、 健康 的幸福美好结合起来,以马拉松的形式串联江西全域森林 旅游 ,打造专属江西的森林 旅游 特色IP。去年,来自全国各地的1.5万余名选手在奔跑中体验了江西森林 旅游 的独特魅力。

罗勤称,下一步,江西省将以森林康养 旅游 为率先突破口,重点推进温泉康养、中医药康养、避暑康养、文化康养、 体育 康养全面融合协调发展,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全省康养 旅游 产业体系基本完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国一流的康养 旅游 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