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跟团游,导游会安排强制购物吗?听说东北人很黑,是不是真的啊

现在去东北旅游还真是不能保证没有强制购物的,去年的雪乡不就被曝光强制消费购物吗,建议不要报名低价的东北旅游团

二、旅游被强制消费怎么解决?

旅游被强制消费的解决方式依据《旅游法》第九十二条规定:

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协商;

(二)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三)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更多关于旅游被强制消费怎么办,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三、东北跟团游,导游会安排强制购物吗?听说东北人很黑,是不是真的啊?

跟团多多少少都会有购物点的,不过强制购物还好,看自己的定力了,不买东西顶多导游脸色难看点,如果是那种超低价的团,最好还是不要去了。东北人黑我是见识过的,哈哈,跟团游不买东西也黑不到你头上的,放心

四、吉林游客在旅途中遭遇立牌收费,如何理智拒绝“交钱”?

在旅游途中被强制似乎是屡禁不止,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调查,这个调查是关于在旅游途中是否被强制消费,调查显示有69.4%的人表示遭遇过强制消费。

在“遇到强制消费怎么办”困扰着在旅行途中的游客,有52%的人选择硬抗着不消费,27%的人选择忍气吞声,只有21%的人选择立刻投诉并和对方理论。而在问及旅途中被强制消费的原因,超过一半的人认为监管部门缺失,29.2%的人认为不合理的低价团费造成的。

由此可见,监管部门失察加上不合理的低价团费共同催生了旅游购物乱象,“零负团费”经营模式的泛滥让旅行社以不合理低价招徕旅游者,并在行程中诱导和欺骗旅游者购物,再从旅游商店获取不正当利益来弥补成本、获取利润。那么如何根治和防止旅游的强制购物行为?

首先,应该是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要下大力气整治强制购物乱象,旅游主管部门应该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行为,从严整治旅游乱象,确保旅游市场文明、健康、有序的发展,特别是地方政府要把保护旅游秩序看作是当地旅游的生命线,对出现的旅游乱象一律从来整治、坚决打击,才能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次,对旅行社以及个体导游严格管理。旅行社和导游是旅游市场的最重要的一环,而在出现的各种舆情事件中,导游都是人们诟病的目标和重点。导游市场良莠不齐,要坚决整治旅游市场那些野导游、野蛮导游、违规导游等害群之马,一经被举报并查实,一律清理出导游队伍。同样对出现问题的旅行社也要从严整治,让他们彻底退出旅游市场。

五、如何处置旅游过程里的强制消费?

你遇到过强制购物的导游吗?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一般强迫消费的导游都是出自跟团游的低价团、老人团或者十多人左右的小团体里,这种团体一般都会配置一到两名导游,如果导游不按行程计划,把游客拉到商场或者消费购物点时,推销或者强迫游客购物,那么,这个时候可以用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所有人团结一心拒绝导游的行为,一般情况来说,所有“恶人”都会害怕团结的人们。

在遇见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处理,切不可当场与导游发生争执,毕竟此时你身处异地,对当地的情况了解也没有导游熟悉,你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在事后对该导游或者旅行团的不正当行为进行相关的申诉或者举报。

通常导游都会与购物点的人联合起来,如果你不消费,还想进行举报的时候,他们就会叫出“打手”来找旅客麻烦,这时候你先要冷静地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正确的做法是尽量挑选一些便宜的商品购买,应付一下这些“打手”,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偷偷使用手机录音或者拍视频,还要收好商品发票,记住购物点商铺名称等信息,保存所有被强迫购物的证据,离开购物点确保自身是安全的情况下,再报警或拨打热线电话举报。

当别人“吼”你的时候,你应该更大声更严肃地“吼”回去,在不危害到自身安全时,这种对导游用“吼”声回应是最好的方法,他看你并不是那种容易被欺负的人时,也会变得胆小怕事,这种“吼”的做法也有一定效果。

如果碰到强迫游客购物的导游,基本上可以确定你这次的旅程将有可能是失败的、不完美的,那么这时候你就可以联系旅行社,要求离开团队和赔偿。

如果这次旅程是在第三方旅游平台预约的,你可以直接进入平台找客服,对旅行社进行仲裁申请,因为任何一间正规的旅行社都必须保护游客,不得强迫和欺诈游客。

不少人跟团旅游都遇到过被强制消费,一些旅行社表面上没有强制游客消费,但以不自费坐索道、游船就赶不上时间等借口,隐性强制消费。强制消费的套路是,旅行社通过广告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游客,或通过不合理的低价引诱游客参加旅游活动,一旦游客踏上行程就通过安排购物或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强制消费不但危害消费者的权益,还引发诸多不稳定的因素,甚至引发违法犯罪事件,国家一直明令禁止。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但一些旅行社利令智昏,仍铤而走险。因此,广大游客出游前,一定要选择有口碑、有影响力的旅游机构推出的旅行路线,不要贪小便宜,选择不靠谱的低价团。一旦遭遇消费陷阱、侵权事件,要敢于拒绝并保留好维权证据,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六、该如何出行,才不会遭遇“被宰?

最近几天,东北"雪乡旅游被宰事件",已经在满网传播。人们在指责导游不该强迫游客消费的同时,也在调侃游客不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1、出门之前做好攻略。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各种旅游资讯铺天盖地,要了解各地的旅游信息,一点都不难。就以出游雪乡为例,网上已有很多关于当地利用旅游旺季,哄抬价格,强迫消费的例子,但旅游者依然前赴后继。从而,一再爆发出被宰事件。所以,如果提前网上做好攻略,多看看他人的旅游心得,就可以采取对应的措施,加以规避。

2、不参团出游,或要报团出游,也绝不参加低价游。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有三四十年的历史,游客的旅游意识已经得到了大大增强,但总体消费意识还是不够成熟,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太多人对"低价出游"没有免疫力。哪里便宜,就往哪里去报名。最后导致到了旅游目的地,或多或少,总被要求加点购物。其实,这里面有一半的原因,恰恰是游客自己的。如果游客绝不参加低价出游,只定制纯玩团出行,就不会存在强制消费。

3、人在外乡,必要时,还是要懂得将心比心。也就是说,不想被商家猛宰,但也不是一点钱都不给人家赚。因此,如果参团出行,自己知道是低价团,那就准备好必要的消费。不然,就会将旅行社亏本经营的压力,转嫁到导游身上,导游再将压力转回到游客自己身上。同样,即使是自由行出游,在其他店家消费也一样,所谓穷家富路,只要价格不离谱,消费不强迫,适当的合理消费,也是多赢的事情。很多时候出门还斤斤计较,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的小心灵。

类似这次雪乡被宰的事件,不是第一次出现,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出现。终究还是需要我们提高出门旅游的经验,做好出门的各种攻略。才会最大可能地降低出门"被宰"的风险。

更多资讯请关注本号。(图片来源:百度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