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理解旅游消费的性质?

1、旅游经济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行业它的本质属性是经济性

首先旅游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保证,就不可能产生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其次,旅游经济由各种大小不同、地点不同、性质不同、组织类型不同、服务范围不同、提供服务方式业不同的企业组成。这些企业直接或间接地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在满足游客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从中盈利并力图通过经济核算,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许多国家都已经把旅游经济列为国民经济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再次,旅游经济是综合性经营的行业,它可以促使和带动与旅游有关的其它经济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和促使货币的回笼。

2、旅游经济属于第三产业

旅游经济生产旅游商品,并通过出售这些商品,获得经济效益。旅游经济是一种产业。我们知道社会经济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产业:哪三个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这里的农业是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和)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外的所有的产业。在我国第三产业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如交通运输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如金融)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如文教卫)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如国家机关、警察、军队等。)旅游经济属于哪一个产业?

第三产业的第二层次,是为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

3、旅游经济具有文化性质

从消费角度看,旅游消费主要是一种文化性消费,即旅游消费在构成上虽然离不开物质资料但主要是文化性、精神性资料。旅游者通过支付一定的金钱和时间从事旅游活动,其动机都是为了获得一种物质文化享受满足其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旅游者在食、住、行、游、构、娱等方面所付出的消费,其本质是文化消费,如旅游者欣赏名山大川、了解文物古迹、体验民俗风情、品尝美味佳肴、感受旅游乐趣,都是文化消费行为。旅游经济就是以生产和制造能满足这种旅游消费需要的产品为己任,并通过与旅游消费者的交换而获得经济效益的。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具有一定文化内容的、有特色的产品和优质服务,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帮助旅游者实现其完美的旅游愿望,同时表现了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因此,旅游经济既是经济产业,有是文化事业,而且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旅游经济在出售“服务”产品时,要突出文化性,在旅游整个过程中要深入发掘文化内涵,以满足旅游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

二、重庆市开州区的面积多大?

3963平方公里

重庆第一大区,总面积39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有118万人

重庆,中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拥有8.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宁夏大了1.6万平方公里,仅比浙江小了2.31万平方公里,如此规模令人震惊不已。与其说重庆是个市,倒不如说它是个“省”。在重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分布着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其中有一个区,它是重庆最大的区,总面积39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却仅有118万人。

它就是开州区,一个比较年轻的区。其前身是开县,于2016成功撤县设区,距今仅有5年时间,却已经发展成为重庆面积最大的区。开州区主要位于重庆市的东北部,地处长江之北,大巴山南坡与重庆平型峡谷的结合部。其地形与重庆大多数地方地形相似,都是多山,开州区的地形主要有三种,山地、丘陵和平原,其中山地占63%、丘陵占31%、平原占6%。

开州区面积很大,人口却不是很多,户籍人口为168.6万,外出人口大约为50.6万人。通常情况下,一个地方越发达,外来人口也就越多,占常住人口比例也就越大。开州区户籍人口比常住人口还要多,由此可见开州区比较难以留住人才,其经济水平发展并不是特别好。2020年,开州区GDP总值大约为535.81亿元,在重庆26个区当中排行第二十名,人均GDP大约为4.5万元,在重庆处于倒数之列。

开州区虽然经济发展有待提高,但是其境内矿产资源却非常丰富,像铁、铜、铅、锌、石膏等等矿产应有尽有,其中储量最丰富的是天然气和煤。据了解,开州区天然气储量大约为2650亿立方米,是大型气田。煤炭方面,开州区煤炭储量高达2.5亿吨,年开采量为220万吨。开采出来的煤炭资源主要用于发电,为白鹤电厂提供了重要的原料保障。要是没有了煤,白鹤电厂无法及时供电,人们的生活将会变得非常麻烦。开州区不仅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也颇为丰富。其境内旅游景点众多,像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南雅大佛寺、花仙峡、七里潭廊桥、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汉丰湖等等。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是汉丰湖。它是一座人工湖泊,因三峡工程而生,由境内两江汇成,水域面积为15平方公里,蓄水位在170.28米以上。汉丰湖处在开州城区,给人一种城在湖中,湖在山中,意在心中的感觉

最后,开州区作为重庆最大的市辖区,面积大,人口少,经济发展空间很大,不过开州区矿产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众多,再加上开州区很年轻,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相信开州区的崛起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未来的开州区一定会越来越好。

三、开州旅游景点介绍

开州旅游景点介绍

开州区被重庆市政府列入“民生工业试点园区”,被表彰为“渝东北优秀园区”[1] 。获得过“2013中国休闲小城”、“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花仙峡

花仙峡又名花仙沟、花线沟,位于谭家镇,是一处以峡谷幽壑景观为主、保持着原始风貌的神奇峡谷 。

七里潭廊桥

七里潭廊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重修于道光七年,以石为墩,全木架构,是重庆市内为数不多的古廊桥之一,现为县级文保单位。

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

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开州区北部,总面积18408公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有50种,而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32种。是一个生态多样、特色突出的复合型国家级森林公园。于2002年由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汉丰湖

汉丰湖东西跨度12.51 公里,南北跨度5.86公里,汉丰湖因三峡工程而生,由境内两江汇成,常年蓄水170.28米以上,水域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人工湖;开州区城区坐落在此湖畔,构成“城在湖中,湖在山中,意在心中”的美丽画境。汉丰湖风景区于2012年10月荣膺“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2014年12月,汉丰湖风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4A)级风景名胜区。2015年12月,汉丰湖入选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于1992年12月4日建成对外开放。座落在开州城区北的凤凰山麓,门额上“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八字馏金大字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中央军委赠送的刘伯承青铜像高6米,耸立在纪念馆大门的右侧。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重点打造的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也是三峡库区内唯一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刘伯承故居位于开州区赵家街道周都村,占地20亩,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点有刘伯承故居及辅助陈列室、刘帅陵园、石碾盘、竹林水塘、黄桷古道、父母坟地、观景平台、铜像广场等。

南雅大佛寺

南雅大佛寺位于开州区南雅镇。寺内大佛为唐末石刻雕塑,依山而立,就岩凿成,称为重庆市第一大坐佛 。

;

四、文化旅游节活动情况总结

20xx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旅游行业、市直各相关单位和各县(市)区的共同努力下,在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于10月10日圆满落幕。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9月19日— 10月10日)我市旅游接待取得佳绩,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旅游者1041。4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1。68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2。39%、19。17%。其中国内游客1038。5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1。16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2。41%、19。24%;入境游客2。93万人次,旅游创汇833。08万美元;旅游景区接待游客786。35万人次,门票收入12697。26万元。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旅游活动成绩斐然

本次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20xx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开幕式、20xx中外旅行商及全国自驾车俱乐部踩线大会、河洛文化旅游节投资洽谈会等3项重大旅游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实现了河洛文化旅游节开门红。20xx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开幕式邀请了来自俄罗斯、西班牙、匈牙利、印度、土耳其等国家的10个国外文艺表演团体约400名国外演员,以及我市的表演团队,精彩呈现风笛、民族舞、歌曲等节目,异域风情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奉献了丰盛的文化大餐,据统计,开幕式现场吸引2万多名各地观众及市民聚集观看,洛阳广播电视台现场直播了开幕式盛况。20xx中外旅行商及全国自驾车俱乐部踩线大会邀请了来自南京、杭州、武汉、长沙、合肥、广州、深圳等高铁沿线城市主要旅行商约170人以及国内各地50余家自驾车俱乐部,通过集中推介、面对面洽谈、考察线路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了我市旅游界与主要客源地各大旅行商、自驾车俱乐部的沟通与合作,展示了洛阳丰富的旅游产品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从而带动更多的游客来洛。河洛文化旅游节投资洽谈会着力推介洛阳丰厚的旅游资源和洛阳旅游精品项目,吸引战略投资伙伴参与洛阳旅游产业发展。此次受邀前来参会的北京国索中联索道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兴天合国际旅游文化公司、上海助力侠(票速通)公司、台湾沐兰国际集团等80余位旅游投资商通过旅游推介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了解洛阳旅游、洛阳的投资环境以及具体项目情况。本次旅游投资洽谈会,我市共推出65个重点旅游投资项目,投资商与相关县区和单位进行了详细对接和交流,投资商有意向和关注的项目主要有:台湾沐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与洛宁县对接中华洛书文化苑旅游区综合开发项目;中国房车露营基地联盟与栾川县对接露营基地项目;中美欧亚航空投资有限公司和吉利区对接西霞院水上运动休闲旅游区项目中的航空小镇项目;北京国索中联索道技术有限公司与新安县对接青要山、黛眉山建设索道项目等。

二、节会旅游形势喜人

传统景区持续火爆。

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以龙门、白马寺、关林等景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仍是我市的核心产品,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龙门、白马寺分别接待游客46。2万人、18。93万人。特别是“十一”黄金周期间龙门石窟游客累计突破28。27万人次,单日最高游客人次突破6。07万人次。各景区主停车场和备用停车场每日上午九点前爆满,景区外路边慢车道也停满了来自省内外的众多自驾车辆。新浪、百度、等各大站以及央视新闻联播对我市旅游状况进行了报道,肯定了我市景区火爆游客集中却秩序井然。而南线、西线和北线的'生态休闲景区也备受市民和游客青睐,旅游形势格外火爆,节日期间洛栾快速通道和通往重渡沟、龙峪湾、鸡冠洞、白云山、木扎岭、龙潭峡、小浪底等热门景区以及通往隋唐植物园、王城公园、万安山山顶公园等市区、近郊绿地公园的道路上旅游大巴、自驾车排成长龙。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白云山、老君山分别接待游客16。2万人、12。59万人。

各类节会活动精彩纷呈。

王城公园以“美丽家园”为主题,举办了盛大的金秋菊展,共展出各类各色造型菊、艺菊、多头菊、国庆菊等400余品种近55000盆,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赏花。在整个金秋菊展期间还展出变形金刚造型、举办了云南佤族民俗风情展演,丰富了游客旅游观赏体验。国庆节期间登场的“笑满堂”相声社专场演出以相声、曲艺表演形式为主,广泛邀请国内知名相声、曲艺名家前来表演,还穿插河洛大鼓、河南坠子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节目,每场演出前在剧场内,安排游客品尝牡丹燕菜、小碗汤、焦炸丸子等具有代表性的水席菜肴。由于文化特色浓郁,备受市民、游客青睐,黄金周期间场场爆满。此外,周杰伦“摩天轮2”世界巡回演唱会·洛阳站、丝路文化民族风情节、大型原创舞剧《关公》、法国大型情景歌舞剧《香颂夜巴黎》等一系列文化演艺活动此起彼伏,精彩不断,极大地凝聚了人气,拉动了消费,促进了节日旅游市场的繁荣。

乡村旅游持续升温。

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不但传统文化山水景区红火,我市的田园采摘、生态垂钓、休闲农庄、户外运动基地、家庭农场等乡村休闲度假游同样游客云集,成为新的旅游消费热点。为避开重点景区如潮人流,众多市民、游客选择乡村旅游,欣赏乡村的山水秋色、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农民的秋收生活、品尝地道乡村农家菜肴。栾川县优化资源,推出庙子镇庄子村、合峪镇柳坪村、陶湾镇西沟村、城关镇大南沟村、狮子庙高山渔村、石庙镇观星村六大精品乡村旅游点,为每个村量身打造宣传口号,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感受“无景点度假”。孟津县精心谋划和组织小浪底镇第三届石榴采摘节、会盟银滩新米节等特色鲜明、参与互动性强的旅游节庆活动。银滩农业休闲观光推出的水稻收割、采摘莲子、薅花生、赶鸭子、捡土鸡蛋、浑水摸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小浪底崔岭休闲园举行的小浪底越野摩托车表演赛以其超越极限、人车结合、积极拼搏的精神同样吸引了大批市民和外地自驾游客。以小浪底采摘为代表的孟津四季瓜果采摘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采摘的乐趣。嵩县石头部落、陆浑湖、白河千年银杏林、纸房八道沟温泉等乡村旅游点,各具特色,深受游客喜爱,黄金周期间迎来客流高峰。陆浑水库大坝停满车辆,乘船、垂钓、吃鱼宴的游客络绎不绝,湖畔宾馆家家爆满。石头部落日均接待2500多人次,游客们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购农家特产,小村子生意火爆,停车场和路边村头停满了车辆。村民自制的草编笤帚,九店特产红薯、凉粉、红薯面条,深受游客欢迎。由于节前洛阳市组织的乡村旅游及生态农庄评选,提前炒热了市场,黄金周期间,嵩湖农庄日均接待2500人,伊水人家日均接待2000人以,接待量比平时增加一倍以上。嵩县的梦戈葫芦庄园的文玩葫芦产品热销,参观者络绎不绝。嵩县的龙王村、铜河村、水磨村、天桥沟村、明白川村、白河上寺村、下寺村等村落靠近主体景区,黄金周期间,家家生意红火,每天中午就餐均翻台三四次,晚上一床难求。山珍、干果、中药材等旅游产品销售量猛增。

旅游惠民活动人气旺盛。

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为让洛阳市民及游客更多享受旅游惠民的服务,洛阳市各景区、酒店、商场开展一系列惠民活动。重渡沟等一批景区推出半价优惠,白云山景区推出一元畅游活动,部分酒店拿出商务标准间、豪华标准间、套间等常用房型推广优惠,有的还拿出了牌室、蜜月房等紧俏房型加入到优惠行列中。全市餐馆、商场等旅游企业在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也根据自身特点,向游客推出各类优惠政策及特色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洛阳旅游的人气,使得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我市游客接待量一路走高。

三、新景区、新产品异军突起

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我市新景区、新产品不断丰富,异军突起,形势火爆,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洛阳·中国薰衣草庄园以创新的思路,举办了一场媲美世界三大灯光节的“梦幻灯光节”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洛阳的旅游市场。活动采用1500万支led灯给1300亩薰衣草花田覆上星光外衣。百米长的“梦幻时光隧道”,游客比肩接踵,络绎不绝;14米高的“爱之舟”震撼梦幻,吸引游客纷纷拍照留念;近百亩的“璀璨银河”主题灯光,给人温馨浪漫的视觉感官。十一假期内,景区门口每天都有大批外地牌照的旅游大巴车和自驾车辆排成了长龙。除省内各地市游客之外,还吸引了山西、陕西、河北、内蒙等地众多省外游客将近8万人次。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该景区共接待游客38万人。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开展了“武皇送好礼”抽奖游戏等活动,并在景区内安排了多个互动体验游戏,极大的集聚了人气,每日客流递增,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共接待游客3万人。新安县黛眉山、紫荆仙山等景区加大了宣传力度,游客吸引力增强,旅游接待异常火爆,每天上午10点以后景区的所有停车场及临时停车位全部停满。十一期间,万安山山顶公园免费对外开放,每天都有众多自驾游游客前往登山赏秋,场面喜人。八里·唐文化艺术公园举办了“梦想无界创意无限——首届‘校园小创客’创意嘉年华活动,互动体验性强,创意新颖,吸引我市众多市民举家前去观赏体验,人气十足。

四、智*旅游提升服务品质

今年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我市智*旅游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全市景区重点部位实时监测,提前预警,快速反应,实现了景区平稳接待、游客合理分流、市场安全有序、旅游服务明显提升。通过在全市3A级及以上景区游客通道安装的流量分析摄像头及设备,实现对景区客流的动态统计分析,为完善提升景区服务,游客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景区远程监控(网上观景)系统,实现旅游景区远程可视化管理,满足了景区安全应急指挥调度需求。

十一黄金周期间,龙门石窟与腾讯公司携手打造的“互联网+智慧景区”带给八方游客更多智慧体验,唱响了“十一”智*旅游新旋律。景区内“互联网+”的智慧魅力点燃游客激情,微信购票扫码场面十分火爆,微信语音讲解、微信互动游戏等众多人性化的智慧体验提升了游客满意度,“互联网+”智慧体验的趣味便捷赢得了游客好评如潮,十一期间,龙门景区微信购票游客人数占购票总人数超过20%。游客使用手机轻松一扫,3秒钟快速入园,还能享受首单10元优惠,龙门石窟景区“火”而不“堵”,园区游览便捷畅通。10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节目中,以《人性化设置,助游客畅游景区》为题,首次在十一长假期间,展示了在Wi—Fi信号全覆盖的龙门石窟景区里,游客可以听取免费讲解、微信支付购买门票、享受优惠等人性化设置。10月5日晚上,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新闻》的《今晚关注》栏目中,以《游客爆棚,景区如何迎大考?》为题,再次将镜头对准了龙门石窟,报道了通过手机扫码,让游客体验更舒适的新闻。

“十一”期间栾川县与洛阳梦服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发布4001619666栾川旅游咨询服务热线,6名专业话务员24小时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和住宿调度服务。旅游景区综合监控平台投入运营,实现了对主要景区无时差的动态监控。同时,全县开放7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并在洛栾高速重渡沟下站口、栾川下站口设立2个临时咨询点,印制3万册游客服务卡、宣传页、旅游地图向游客免费发放,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咨询。

嵩县、新安等旅游重点县通过智*旅游平台助力旅游接待效果明显。各县旅游官方微博、微信和景区的微博、微信同时发布景区实时状况、客流信息,加强与游客的实时互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实现了无缝对接。

五、旅游+动力产业作用凸显

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来洛游客接待量持续高位运行,使得旅游+动力产业作用更加凸显,带动我市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消费需求大幅增长,带动了我市节会经济的全面繁荣。 星级酒店和快捷酒店客房出租率居高不下,高峰期超过90%以上。浆面条、不翻汤、胡辣汤、牛羊肉汤、豆腐丸子汤、烫面饺等洛阳特色小吃吸引了大批游客一饱口福,老城一条街小吃分外热闹,来自各地的游客和市民纷纷前往品尝小吃,高峰期一直持续到午夜。各旅游商品店和大型超市内游客云集,唐三彩、牡丹瓷、牡丹画、牡丹饼、牡丹丝巾等洛阳特色旅游商品持续热销。丹尼斯百货、大张盛德美、万达广场、新都汇、建业凯旋广场、泉舜广场、洛阳中央百货大楼、王府井百货等大型商场纷纷借节兴市,主动造市,抢抓节日商机,推出了各种优惠酬宾促销活动,销售收入明显攀升。

六、旅游市场安全有序

市旅游部门及早动手,印发了相关文件,对河洛文化旅游节及“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市场秩序、旅游管理服务、旅游安全生产、旅游应急保障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各县市区及市直相关单位高度重视节日旅游工作,积极开展全面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大检查,对景区周边、游客集聚场所、交通枢纽等重点部位加强检查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实行24小时值班,全面受理旅游者的投诉,为旅游者排忧解难。全面启动假日旅游指挥机构,实行假日旅游工作机制,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导游服务中心、客房服务中心、旅游车辆服务中心、旅游投诉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认真做好信息上报、抽样调查、统计预报、投诉处理、游客疏导等工作。加强市场预测及交通、住宿、景区等重点环节的流量监测,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微博、微信以及旅游等媒体动态发布出行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安排出游。市旅游投诉受理部门24小时值班,受理游客投诉,依法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整个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全市没有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共受理一般旅游投诉12起,没有出现恶性旅游投诉,实现了旅游市场规范有序。

尽管本届河洛文化旅游节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部分景区服务质量和综合环境还需进一步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仍需提高。我们将认真汲取本届河洛文化旅游节的经验和教训,再接再厉,努力推动我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洛阳建设中原经济区副省级中心城市及打造中原经济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作出更大贡献。

五、重庆开州特色

冰薄月饼、水竹凉席、龙珠茶、香绸扇、南门红糖、木香、春橙等。

1、冰薄月饼:冰薄月饼发源于开州区西部的临江镇,始于明朝末期,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被开州区人民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2、水竹凉席:水竹凉席图案层次丰富,兼具实用和艺术性,堪称席中珍品,被评为全国六大名凉席之一。

3、龙珠茶:龙珠茶,清香味醇,唐朝时曾列为贡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后,龙珠茶获得重庆名优茶十连冠、国家博览会金奖等殊荣。

4、香绸扇:香绸扇,主产于临江镇,选用山涧优质凤尾竹、上等丝绸为材料,采用传统削、钻、刮、漂、浆等72道手工、手绘、手书工艺精雕细凿而成。获得过省市级“优秀产品”“消费者喜爱商品”等称号,并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列为纪念专用商品。

5、南门红糖:南门红糖,产于开州区南门镇,是当地的传统手工土特产,2016年被评定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6、木香:开县木香主产开州区北部山区。2015年,关面乡木香再获丰收,产量突破2500吨,占据全国木香总产量的半壁江山,再次见证了“中国木香之乡、秦巴药材宝库”的实力。大面积极种植的中药材,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脱贫致富产业。

7、春橙:开县春橙以汁多味浓、酸甜适度、细嫩化渣、香醇悠长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开县春橙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