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兰州的民俗文化?

太平鼓 蓝天白云黄土情,高原汉子擂太平,霹雳惊雷响万里,脚下腾起五洲云。 这首诗使人们仿佛听到了兰州太平鼓惊天动地的鼓声,看到了擂鼓人欢快矫健的身姿,感受到了那排山倒倒海的气势。兰州太平鼓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具有悠久的历史。据传,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当了皇帝,只有元朝大将扩廓铁木耳在兰州负隅顽抗。朱元璋十分恼火,于洪武十一年派大将徐达讨伐扩廓铁木耳。但兰州城池危坚,久攻不下。时一谋士献计:“现在时逢春节,西北人爱玩社火,何不令一部士兵扮成百姓,一部分扮成玩社火的,混入城中,里应外合,就可拿下兰州城。”徐达依计而行,把端鼓改为长形鼓,藏刀鼓内。元宵佳节,假扮士兵斜背长鼓,边走边打,混入城里。第二天一早,徐达传令攻城,一时鼓角齐鸣,杀声震天,铁木耳刚上城楼,猛听一声炮响,城门大开,城池失陷。朱元璋统一中国,认为端鼓立了功,得天下太平,遂取名“太平鼓”。近年来,兰州太平鼓多次应邀参加亚运会、迎接香港回归、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等大型庆典活动,得到了“天下第一鼓”的赞誉。 桃花会 桃花会于每年4月份桃花盛开之际,在安宁区桃园隆重举行。这一活动自198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第一届桃花会以来,每年举办。游客除踏青赏花外,还可以参观丰富多采的文艺活动、书法绘画展览、经贸洽谈等。 安宁区桃园东起刘家堡,西至沙井驿,绵延15公里,面积 8000多亩,有184个品种的桃树30多万株,其中以迟水桃、紫桃、京红桃、早香郁桃、白粉桃、半旱桃、离桃水蜜、六月桃等品种最为著名。桃树原产于中国西北一带,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西京杂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各献鲜果,有细核桃、紫纹桃、金城桃”;。金城桃即为安宁桃园出产的迟水桃,说明兰州出产鲜桃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清时,兰州的焦桃被列为贡品。兰州鲜桃果实艳丽,肉细粉嫩,甘甜多汁,味多醇美,富含脂肪、蛋白质、果酸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为桃中上品,久食能延年益寿。 兰州的安宁桃园早在清代就已观花成会。当时观花者多为才子佳人和达官显贵。清乾隆年间,兰州落泊江得符曾诗赞道:“我忆兰州好,当春果足夸。灯繁三市火,彩散一城花。碧树催歌板,香尘逐锦车。青青芳草路,到处酒帘斜”。至明国时期,随这一带住户的增多和交通的改善,安宁桃花才为众人所观赏。李少陵诗云:“山前山后花如簇,园里园外人如玉,家家户户看花忙,人面花容看不足”。每逢花期,桃花艳丽似锦,恰似漫天红霞撒落人间,景致美不胜收。 春节社火 春节期间,兰州街头的社火表演别具特色。一般是从农历正月初十前后开始,由各区县组织的农民社火队汇集市中心,依次排成不同形状的队形,沿主街道边行边舞,敲锣打鼓,热闹壮观。当行至东方红广场时,多围成图形,为游人和市民表演。社火表演可持续到元宵节前后。 兰州社火队表演内容丰富多采,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跷队,他们穿戏装,持刀枪,扮成戏剧人物,脚踩四尺多高的木跷,伴着锣鼓点边走边舞。铁芯子也是别出心裁,以巧取胜。他们把眉清目秀,体态轻盈的小孩装扮成戏剧角色,组成一折折戏文。绑在铁芯子高处的孩童随着载运的车辆缓慢前行。最壮观的是太平鼓队。鼓手们随着社长大旗的号令,有节奏地擂鼓腾跃,鼓声令人振奋不已。狮子舞主要是看武士用绣球逗引狮子时的几路干净利落的拳脚功夫。兰州春节社火还有跑旱船、独轮车、竹马子。大头罗汉戏柳翠等节目。队伍往往“风婆娘”开路,这是跟“雨师”相应的"风姨"的形象,在神话里是司兴风降雨的神,其形状类似彩旦,奇丑无比,耳垂吊着红辣椒,一手摇扇,一手拿着写有“风调雨顺”的菱形膏药旗子,用夸张、滑稽的大幅度动作扭来扭去。令人捧腹,表现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稳的心情和愿望。

参考资料: ;Page=2 1回答者: 秦砖汉瓦

二、兰州的特色传统文化

兰州是个美丽的城市,那里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有价臁物美的牛肉面,有西北人民极其喜爱的秦腔艺术。

三、兰州简介 兰州的简单介绍

1、兰州,简称“兰”或“皋”,古称金城,是甘肃省省会及政治、文化、经济和科教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甘肃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截至2020年7月,全市下辖5个区、3个县、3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兰州市常住人口为4359446人。

2、兰州地处中国西北地区、中国大陆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甘肃省中部,是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西北地区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名城、西部地区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面向“一带一路”、辐射中亚西亚南亚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会。

四、兰州有哪些特色

西关的马子禄牛肉面

七公里的羊羔肉

黄庙的烤羊肉

西站的月饼

金鼎的凉面

西固的灌香肠

滨河路的黄师傅牛肉面

木塔巷的油炸土豆块

西关的麻辣粉

晚报社楼底下的灰豆

上沟的羊肉面片

下沟的小火锅

西关夜市的马爷凉面

天龙水宫的手抓

西单楼上的煲汤肥牛

二十八中门口的眼睛瓜子

东风剧院的烧烤

畅家巷的天陇陇菜

原永昌大楼的高担酿皮

通渭路的土豆片

原化工机械场园内的兰州臊子面

西关的油炒粉

山子石的肥肠面

晚报社的热冬果

小西湖的羊杂碎

农民巷的串串香

悦宾楼的精品糖醋里脊

庆阳路的金鱼发菜

原西关夜市的牛奶醪糟

下沟菜市场的武威酿皮

东岗西路的百岁鸡

吉祥斋的香辣虾

兰州剧院对面的唐汪手抓

秀川的马大胡子手抓

马大胡子旁边的猪蹄浆水面

张掖路西端的高三酱肉

铁路局市场的朱家沟梆子熏鸡

工贸商场后院的陈春麻辣粉

西站的千层牛肉饼

上沟朱家庙的油炒粉

十四中的沙锅

大众巷的马爷炒面片

以下给出几个比较方便的路线,方便大家去品尝!

1、羊羔肉:

A、坐出租在市区任何地方不跳表到达“马忠华”吃手抓羊肉。还可以要黄焖羊肉。

B、来静宁路上的“飞毛腿”吃靖远羊羔肉,老板娘是靖远人。汤好!然后随便点个土豆片,茶是红枣茶。

2、“大漠烤肉”

在盘旋路口有家,双城门有家。打车问就可以了,或者说地点任何公交都到。公交1.00

酸辣羊肚比较好吃,羊肉就一般,不过烤羊排也不错,另外还有一种男人喜欢吃的东西,你自己问烤肉的。

3、静宁路南段有家“刘家卤蹄”很出名,吃的时候都沾你的手,吃肉不如啃骨头,啃骨头不如唆指头!很香!

4、高三酱肉-现在在南关十字西南角上!过街地道口

5、西关桥门的凉面,但是不容易遇见开的。

6、有车的话去“小醉仙”吃家常饭,在雁滩,有点远。顺便可以在现在吃冻的“软儿梨”。过瘾,比冰激凌好多了,清肺止咳。

7:酿皮子:你到静宁路北段以后在十子路口看见财政厅的大楼,然后顺东走10米,进入小北街,巷口是个小市场,进去5米有家酿皮子很好吃。

小西湖义乌商城门口有个白胡子老汉在路边卖的水洗酿皮,味道也很好。

平常周末我们就是提上几个酿皮子,然后去白塔山公园下的码头边的船上打牌休息的。很惬意,欣赏了黄河、牌也打了,朋友们也聚会了。

8:灰豆王---在张掖路上,走到隍庙,然后在隔壁小巷大众巷,一问“灰豆王”就有人告诉你了。喝了灰豆以后顺便你在尝一下他的“甜胚子”。

9:晶糕-----在灰豆王的旁边好象就有,晶糕味道都差不多,好像没有特别出名的。

10:吃兰州家常饭不用远去雁滩那么远,你在小北街口就可以看见《老兰州》进去点扁豆子面、浆水面、散饭、合叶饼加糟肉、拉条子……很多东西,你最好找多人了去,面你就点小碗,这样你能够多尝几样。我个人认为扁豆子面比较好吃,面要少点汤要多点就比较香,每次都这么要的。

11、鸡蛋醪糟:站在西关十子的时候向西张望,你会看见一个巨大的清真寺顶,然后你走面向清真寺的走左边的路,顺过去,然后在清真寺下面有家“老米家鸡蛋醪糟”。很补!值得喝,适合做早点!

12、羊杂碎:在正宁路夜市上有个小伙子,在市场最里面,左的比较干净,但是我上次去的时候他木有出来摆摊。个人认为:吃羊杂碎吃肝和肚子就可以了,再啃几个羊蹄子,喝一碗羊汤(这里汤免费的,大漠的要1.00一碗)就比较圆满了,呵呵。

13、马爷炒面:你去灰豆王的时候再进去50米吧,有个炒面馆,反正我们一直嘴上叫的马爷炒面,具体的店名字忘记了。他炒的尕面片很好吃的,如果你和MM去吃就只要一个大碗就可以了,2个人分。量太足,受不了!

他在南关十子往东走250米有家小分店。

在文化宫也有一家分店,都是子女开的。

14、舒坦面庄:在南关十子往东你走200米有家,可以吃兰州的臊子面、炸酱面,顺便叫几个小菜。个人认为炸酱面可以!

15、炸酱面:兰州最有名气的炸酱面在永昌路中段幼儿园旁边。现在该店只卖单品:炸酱面,其他不卖!

16、在草场街十字的东南角,有一家“金城一绝糖油糕”,味美可口,甜而不腻,再喝一碗甜胚子,爽!

17、通渭路洋芋:顺通渭路小学一直往里走有一家卖洋芋片的小店,是水煮的那种,一串一毛五,还有豆腐皮一串一毛,我从上初中就经常去,因为很有名,每次去都要等很久。

18、静宁路有家清真-金城特色第一炒面片,一绝!色、香、味俱全!

19、亚欧后边的道道里,北边,饭馆名:酸儿辣女,里面好吃的有:酸菜汤粉,牛肉炒河粉,酸豆角炒饭!!!

20、兰大正门对面的一只船街上,北边,好象叫什么老汤沙锅,反正我觉得比陈云好多了,不过夏天就不卖沙锅了,现在还有哦,大家抓紧时间!

五、甘肃兰州的风土人情,特产,市花,是什么

甘肃是一个历史悠久、山川秀丽、物产丰富、民俗文化奇特的天然之地,并有小江南之称。甘肃风土人情当地民俗介绍:

皮筏

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当你在中山桥至黄河母亲雕塑之间的河滨小道上信步漫游时,偶尔会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远远望去,就象一叶扁舟。人筏混为一体,随波逐流;近看则见在紧贴水面的皮袋筏上,坐着五六个客人,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极富刺激。这是兰州令人叹服的民俗文化的遗产。

兰州的皮筏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人们在屠宰时,剥下大个羊只的皮毛或整张牛皮,用盐水脱毛后以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使之松软,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因其制做简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时便于载运而在民间广为使用。我国以皮筏为渡由来已久

陇剧

是甘肃省一个新兴的地方戏曲剧种。它的前身是流传在甘肃环县环江地带的陇东道情。陇东道情产生的具体年代,现已无法考察。据老艺人的记忆,首先把道情曲调用于皮影演唱的,是环县耿湾的皮影艺人解长春(1843-1916年)。 陇剧是在陇东道情的基础上,经过继承、整理、发展和创新逐步建立起来的;而陇东道情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它的音乐上,它的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其唱腔说唱性质较强,地方音乐语言特点浓郁;过门比较平整,没有多大变化;曲调高亢质朴,欢快明朗。陇剧使用的乐器也有较大的发展,增加了琵琶、二胡、笙、板胡、扬琴、提琴和一些铜管、木管乐器,丰富了陇剧音乐的表现力。

崆峒武术

崆峒武术创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并称为我国著名三大武术流派。始祖于飞虹子,早年在少林寺学艺,后隐居崆峒山习道研艺,其第十代掌派燕飞霞,曾在1956年北京全国武术观摩赛时获冠军。97年随中国武术团出国缅甸表演,获剑、枪、拳、掌和拂尘五项冠军。

太平鼓

兰州打太平鼓的习俗据考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传说明朝初年,徐达、冯胜奉命西征元军残部,一举收复了兰州。但据守在永登的元军仍负隅顽抗,一时难以攻下。不久逢元宵节,徐达想了个计策,命令部队制作了一批又长又粗的鼓,把兵器藏入鼓中,然后扮成社火队,混入城内,里应外合,一举攻下了永登城池。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徐达这次战役的胜利,把这种鼓取名为“太平鼓”。从此,兰州的太平鼓逐渐演变成各种复杂的形式,成为兰州社火中最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而广为流传。

兰州特产:苦水玫瑰、安宁白凤桃、皋兰软儿梨、榆中莲花菜、皋兰旱砂西瓜、皋兰红砂洋芋、兰州百合、榆中大白菜、榆中菜花、皋兰禾尚头小麦等

兰州的市花:玫瑰

六、兰州的特色有啥?

兰州最有名的是牛肉拉面,兰州牛肉拉面走遍全国。金鼎,黄师傅的牛肉面还不错。

兰州最美的景色就是沿着黄河的黄河风情线,河面有特正宗的羊皮筏子,河边有文明遐迩的黄河水车,黄河母亲塑像,龙园等。

兰州最著名的桥是中山桥,已有百年历史了。中山桥也称黄河铁桥。因为除了桥墩都是用钢铁做的。

兰州最有名的企业是兰炼兰化,但是现在没以前好了。

兰州女娃娃的特点就是红脸蛋蛋,应该和气候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