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达州特产有哪些
四川达州特产有哪些
达州是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部,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素有“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称四川达州特产有哪些?下面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1、渠县黄花菜
渠县黄花菜早在200百年前,渠县的吴家场一带就已大面积种植,故称吴菜。渠县特产。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年产量达180万斤,居全国前列。渠县黄花菜以其独特的7根花蕊,6-8瓣花瓣闻名,它色泽黄润鲜明、香味浓馥、肉质肥硕、条干粗长闻名全国。故又称“中国黄花菜之后”。渠县黄花菜富含蛋白质、粗纤维、灰分、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酸、尼克酸、核黄素、维生素A、B、C、E、硒、及植物多糖等,具有消食、解毒、降血压、催乳、利尿、开胃、安神等功效。渠县黄花菜是筵席上的山珍佳肴。
2、万源旧院黑鸡
地域范围 万源市旧院镇、白羊乡、固军乡、井溪乡、蜂桶乡、堰塘乡、铁矿乡、八台乡、白沙镇、石塘乡 特定品质 将检测样品编号保鲜,专人专程送至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检测,旧院黑鸡16种鲜样氨基酸总含量为22.89%,比本地鸡21.81%高1.08%。风干物质样品十六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8.22%,比本地鸡76.55%高1.67%。硒的含量达0.09%mg /100g,比土鸡0.04mg/100g多0.05mg/100g,高125%。 文化典故 旧院黑鸡属全国地方优良品种,主产于四川省万源市,已有100多年的饲养历史。该品种于1963年被中国科学院西南综合考察组发现,主产于万源市旧院片区,故命名为“旧院黑鸡”。1982年被定为四川省地方优良品种,并列入《四川省家禽品种志》。
3、宣汉桃花米
桃花米又名“香米”、“贡米”,产于宣汉桃花乡。此米属带硬性的灿型稻米,米粒大而匀称,色泽白中显青,煮成米饭不断腰,呈油浸状,富有糯滋性,吃来浸润芳香,品质特佳。桃花米历史悠久,相传自唐代武则天后,四川的地方官每年都要将上好的桃花米奉献皇上,故有“贡米”之称。1963年参加全国农业博览会评比被评为“中国名贵大米”列入《全国农作物优良品种目录》一书。1977年,桃花米参加广交会受到中外顾客的青睐,现已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川种优质米之一,被列为全省优质农产品重点开发项目。地域范围宣汉县隶属四川省达州市,位于四川东部的大巴山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3′-108°33′,北纬31°07′-31°28′,海拔670-1140m,东西长110.6km,南北宽78.8km。
4、开江白鹅
开江自古以来就有养殖白鹅的习惯。开江白鹅是全国有名的优良地方水禽品种,具有个大(3—4公斤)、毛质好(通体纯白)、产毛量高(每只鹅产羽毛100—200克)、肉质嫩、产蛋率高、生长快(2—3个月可出栏,年可养殖3—4批)的鲜明特点,是食品和服装加工的优质原料。开江县白鹅常年饲养量在450万只以上,目前,已建有宝塔、任市、甘棠、永兴、新宁、普安、天师、广福、兴岭、讲治等优质白鹅养殖基地,可年出栏白鹅500万只、鸭800万只。
5、达州橄榄油
地域范围 四川省达州市帀江县下辖的普安镇、甘棠镇、灵岩乡、新宁镇、永兴镇、新太乡、杨柳乡 特定品质 达州橄榄油是采摘油橄榄树鲜果,在常温下压榨而榨取的植物油,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用鲜果冷榨取得的植物油。据了解,橄榄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脂肪酸、甘油脂及非甘油脂。甘油脂主要由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强的保健功能,橄榄油的非甘油脂中的不皂化物含量很低,所以人体对橄榄油的吸收值很高,类似人奶。由于橄榄油在营养和医疗保健等方面有诸多功能,故被西方营养学家誉为“人类健康之友”、“植物油皇后”,英、美等国已把橄榄油列入了药典。
6、万源旧院黑鸡蛋
地域范围 万源市旧院镇、白羊乡、固军乡、井溪乡、蜂桶乡、堰塘乡、铁矿乡、八台乡、白沙镇、石塘乡 特定品质 旧院黑鸡以黑羽带翠绿光泽、乌皮、产青壳蛋而闻名于世,年产蛋150枚左右,蛋均重54.61g。旧院黑鸡蛋营养丰富,富硒,具有滋补、美容、延缓细胞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健等特殊功效。 文化典故 旧院黑鸡于1963年被中国科学院西南综合考察组发现,主产于万源市旧院及周边等10个乡镇,故命名为“旧院黑鸡”,1982年被定为四川省家畜家禽优良品种。
7、万源富硒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大约是最早的茶文字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当称是茶叶的.最原始用法,却让茶叶最基本的功能浮出了水面。而位于万源市石窝乡古社坪村的 《紫云坪植茗灵园记》,不仅是国内发现最早记述种植茶树的摩崖石刻,更是万源种茶历史悠久的见证。万源市素有“万宝之源”的美誉,是我国的古老茶区,地处秦巴山区核心区域、四川省最东边,是全国三大富硒地区之一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以“巴山雀舌”为代表的万源富硒茶品牌,为加快万源茶叶开发,推进万源特色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8、开江麻鸭
开江麻鸭,羽毛呈灰褐色,善潜水、耐粗饲、肉质鲜、嫩、细、红、油、沙。开江县倾力打造“中国麻鸭之乡”一是着力抓好产业规划。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饲养、模式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百、千、万”水禽工程。到2016年,培育年出栏麻鸭5000只以上的大户100户、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大户2000户、年出栏5万只的养殖小区10个,建成麻鸭标准化养殖小区93个、基地乡镇10个,出栏麻鸭2000万只,麻鸭收入占农民牧业收入31.2%以上。二是着力抓好品种选育。对开江产区的四川麻鸭进行选优去劣、提纯复壮,育成经国家育种委员会认可的开江麻鸭品种,优质品种在县域内覆盖率100%。三是着力抓好科技推广。
9、峰城玉米
峰城玉米是四川达州宣汉县的特产。峰城玉米产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当地玉米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乾隆、嘉庆年间。民国时期,峰城玉米作为百姓主要食物和重要军粮,为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峰城玉米产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种植的玉米产量高、品质优,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含量、淀粉、氨基酸,及其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共同努力,峰城玉米产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之一。也为宣汉县粮食9年增,连续7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了省、市主要领导褒奖,新闻联播先后两进行了播报。
10、大竹苎麻
被称为中国草的苎麻,是大竹县支柱产业之一。大竹自商周时种麻,迄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道光《大竹县志》记载麻稻为首和唐朝诗人杜甫《夔州十绝句》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反映大竹的苎麻生产、流通盛况。 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竹县把苎麻生产作为地方支柱产业来抓,使苎麻生产得到迅猛发展,苎麻产量、面积跃居全国产麻县之首,常年苎麻产量占全省40%左右,全国10%左右,成为全国苎麻生产基地县。八十年代中后期,苎麻生产进入鼎盛时期,苎麻种植最高年份(1987年)面积达22万亩,产量2万吨,产值2.05亿元,全县人均收入236元,主产麻区人平收入上千元;麻农总收入最高年份(1986年)达到1.3亿元,真正成为大竹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
;
二、四川达州特产有哪些土特产?
达州的特产有灯影牛肉、东柳醪糟、羊肉格格、杜仲腰花、万源老腊肉等。
相关介绍:
达州是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部,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素有“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称,是国家“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站。
达州历史悠久,自东汉建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历为州、郡、府、县所在地。
达州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和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是四川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和四川重点建设的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
达州是中国179个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和四川省12个区域性次级枢纽城市之一,达州火车站是西南第四大火车站,达州境内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完备,是四川省通江达海的东通道,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
三、达州的特产有哪些?
达州的特产:
1、渠县黄花菜
渠县黄花菜早在200百年前,渠县的吴家场一带就已大面积种植,故称吴菜。渠县特产。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年产量达180万斤,居全国前列。渠县黄花菜以其独特的7根花蕊,6-8瓣花瓣闻名,它色泽黄润鲜明、香味浓馥、肉质肥硕、条干粗长闻名全国。故又称“中国黄花菜之后”。具有消食、解毒、降血压、催乳、利尿、开胃、安神等功效。渠县黄花菜是筵席上的山珍佳肴。
2、宣汉桃花米
桃花米又名“香米”、“贡米”,产于宣汉桃花乡。此米属带硬性的灿型稻米,米粒大而匀称,色泽白中显青,煮成米饭不断腰,呈油浸状,富有糯滋性,吃来浸润芳香,品质特佳。相传自唐代武则天后,四川的地方官每年都要将上好的桃花米奉献皇上,故有“贡米”之称。1977年,桃花米参加广交会受到中外顾客的青睐,现已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川种优质米之一,被列为全省优质农产品重点开发项目。
3、开江白鹅
开江自古以来就有养殖白鹅的习惯。开江白鹅是全国有名的优良地方水禽品种,具有个大、毛质好、产毛量高、肉质嫩、产蛋率高、生长快等鲜明特点,是食品和服装加工的优质原料。开江县白鹅常年饲养量在450万只以上,目前,已建有宝塔、任市、甘棠、永兴、新宁、普安、天师、广福、兴岭、讲治等优质白鹅养殖基地。
4、达州橄榄油
达州橄榄油是采摘油橄榄树鲜果,在常温下压榨而榨取的植物油,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用鲜果冷榨取得的植物油。据了解,橄榄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脂肪酸、甘油脂及非甘油脂。甘油脂主要由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由于橄榄油在营养和医疗保健等方面有诸多功能,故被西方营养学家誉为“人类健康之友”、“植物油皇后”,英、美等国已把橄榄油列入了药典。
5、峰城玉米
峰城玉米产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当地玉米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乾隆、嘉庆年间。民国时期,峰城玉米作为百姓主要食物和重要军粮,为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峰城玉米产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种植的玉米产量高、品质优,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含量、淀粉、氨基酸,及其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
四、达州十大名小吃 达州十大名小吃是什么
1、江阳酸辣鸡
江阳酸辣鸡因为其选料精良,入口细腻,回味无穷而兴盛至今。经过数代厨师的精心改良,江阳酸辣鸡已成为达州的一道特色江湖菜,因其色浓、香透、味特而受到很多食客的追捧。
2、大风羊肉
大风羊肉是四川达州的地方名菜。肴以当地山区自然放养的小土山头号为基本原料,以独特的配方烹制而成。基最大的特点是,不油腻、无膻味。
3、石梯蒸鱼
石梯蒸鱼是四川达州市达县石梯镇的一道著名的地方特色菜。它以巴河盛产的鲶鱼、鲢鱼等为原料。该菜品的特色是色彩暗红滋润、香气浓郁沁鼻、入口香辣细腻,后味悠长。食时,店家还提供鱼头熬制的面块汤,是“达州市十大地方特色菜品”之一。
4、东汉醪糟
东汉醪糟暨东柳醪糟系大竹传统土特食品,已载入《中国土特名辞典》,源于汉,盛于清。以优质精糯米、泉水、米粬精酿而成。
5、大竹观音豆腐干
大竹观音豆腐干是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观音镇的特产。观音豆腐干,又名“仁”字豆腐干。以其豆腐干上印有“仁”字而得名。“仁”字豆腐干起源于兴隆场,1920年,场上“仁”字号袍哥大爷刘炳然开始制作。
6、通川灯影牛肉
通川灯影牛肉,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5年02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通川灯影牛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川灯影牛肉”不但具有色泽红亮、麻辣干香、片薄透明、味鲜适口,回味甘美的特点
7、徐鸭子手撕鸭
徐鸭子(手撕鸭)是四川宣汉汉族名菜之一,采用大巴山深处百里峡土家族人放养的土鸭子,经徐代建继承传统工艺,通过多年反复实践创研出来的具有独特风味的佳肴食品。
8、杜仲腰花
杜仲腰花,著名汉族小吃,川菜的一种。流行于川西广大地区,其特点为酥香油润、味甜不腻、滋糯爽口、营养丰富,配以“红白菜”佐食,别具风格。杜仲其实它是一种药膳。具有补肾气、通膀胱、消积滞、止消渴之功效;但猪腰子中胆固醇含量较高,固血脂偏高者,高胆固醇者忌食。炒杜仲的作用比生杜仲更强,并且有扩张血管和减少胆固醇吸收的作用。
9、五香卤豆干
达州市大竹、宣汉、开江生产的卤豆干都是有名气,其制作方法.配料.形状.味道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如今已生产各种类型。各种味道的系列产品,该用真空塑袋包装,保质保鲜期更长,畅销省内外。
10、干烧岩鲤
干烧岩鲤是四川汉族传统名菜之一,属于川菜系。用四川特产岩鲤和猪肉炸、烧制而成。为川味宴席菜中的珍品。成菜色泽金黄带红光亮,鱼肉紧密细嫩,味道鲜香微辣。
11、顺江薄饼
顺江薄饼,面食,麻辣咸鲜,脆爽利口。烹制法:烙。面粉下盐制成软籽面,烙制成薄饼。酱油、醋、红油等调味待用。取薄饼一张,抹芥末适量,放入拌制好的粉条、豆芽、红萝卜丝、葱白丝,卷成筒形,一头封口,一头敞开,淋入调好佐料,便可食用。操作要领:烙制薄饼,用云板锅小火摊制。
五、达州特产有哪些呢?
1、大竹苎麻,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达县乌梅,四川省达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乌梅主产在四川、贵州、福建等地,四川达县是乌梅的原生资源地和主产区,分布百节、景市、马家、平滩、渡市、碑庙、北山、金石、青宁等乡镇,达县种植面积达10000亩,年产乌梅干果3000吨。
3、达州脆李,四川省达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达州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境内土壤多为紫色土、黄壤土和冲积土,pH值5.0—7.0,矿质养分丰富,肥力高,适宜达州脆李的生长发育。
4、大竹香椿,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竹县日照适宜,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十分适合香椿的生长。大竹香椿由于不施化肥,不用农药,属纯天然绿色食品。
5、峰城玉米,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峰城玉米产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土壤肥沃,水源足,水质好,气候条件适宜玉米生长。该区种植的玉米产量高。
六、达州特产小吃有哪些
达州特产小吃有哪些
达州是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部,那么达州特产小吃有哪些?我们看看下面吧!
达州特产小吃有哪些
担担面
简介
担担面,是四川民间极为普遍且颇具特殊风味的一种著名小吃。因常由小贩挑担叫卖,由此得名。此面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堪称川味面食中的佼佼者。其面条细滑,主要佐料有红辣椒油、肉末、川冬菜、芽菜、花椒面、红酱油、蒜末、豌豆尖和葱花等,口味油香麻辣,比较适口。
历史文化
担担面是四川非常著名的一道小吃,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相传为1841年一个绰号叫做陈包包的自贡小贩创制,因为早期是用扁担挑在肩上沿街叫卖,所以叫做担担面。
所谓“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担担面的挑子也是如此:这一头是一个煤球炉子,上面还坐着一个锅,里面当然就是热水喽;另一头就是碗筷、调料和洗碗的水桶。然后就可以用扁担挑在肩上,晃晃悠悠、颤颤巍巍的沿街游走,还边走边叫:“担担面,担担面” 担担面的得名,来自于这特殊的年代和叫卖方式;担担面的出名,却在于它的调味和独特的面臊。
担担面的由来说法不一,但川菜派系中的老师傅普遍认为,应该起源于川东。原因很简单,川菜三大派系,上河帮(蓉派)小河帮(盐帮菜)下河帮(渝派)各自用辣椒的方法不一样,而担担面中的辣椒用法是下河帮的用法。其中一样主要的原料(川东菜,即川东人叫的老咸菜。而非川冬菜)。是在达州一带的特产。自贡宜宾范围用得是芽菜。所以可以明确的说担担面是出自川东达州一带。
做法
先说面臊,其实就是外省人叫的面卤或是浇头。四川人习惯把面臊分为三种:汤汁面臊、稀卤面臊和干煵面臊。汤汁面臊就是带有汤水的,比如红烧牛肉面、清汤牛肉面、香菇炖鸡面等的面臊;稀卤面臊就是面臊比较浓稠,一般都有勾芡这一过程,象打卤面、大蒜鳝鱼面等的面臊就属此列;干煵面臊就是指炒制的面臊,面臊一般都比较干爽,象杂酱面和担担面的面臊就是。 担担面的面臊非常有特色,我们习惯把它叫做“脆臊”,一听名字就知道好吃,制作起来其实也不麻烦:取猪腿肉剁成肉末,甜面酱用少许油解散;然后锅置火上,放少许油烧热,然后下肉末炒散,加料酒炒干水分,加盐、胡椒粉、味精调味,然后放入适量的甜面酱炒香,肉末呈现诱人的茶色(如果颜色较浅,可以加少许酱油),微微吐油就可以起锅放在一边了。千万不要被这香气勾引,忍不住偷上两嘴,估计你会把面臊变为一道菜的:) 再来说说调味。担担面的定碗调料非常的多:盐、味精、酱油、醋、辣椒油、香油、白糖、碎米芽菜、葱花和少许的`鲜汤,甚至还有人会放点花生碎和芝麻粉增香。似乎看起来非常的麻烦,但是这正是四川厨师的高妙之处。
灯影牛肉
简介
灯影牛肉是四川达州和重庆地区汉族传统名吃。已有100多年历史。把牛后腿腱子肉切片后,经腌、晾、烘、蒸、炸、炒等工序制作而成。麻辣香甜,深受人们喜爱。因肉片薄而宽、可以透过灯影、有民间皮影戏之效果而得名。牛肉片薄如纸,色红亮,味麻辣鲜脆,细嚼之,回味无穷。市场上生产“灯影牛肉”产品的品牌众多,重庆等地亦出现不少品牌,不过最为正宗的还是为达州本地品牌“灯影”牌。
历史文化
传说一
据传,此菜是八十多年前,梁平县一刘姓艺人来达州以做腌卤牛肉谋生,但生意萧条,只好锐意求新,创制成一种薄片状的牛肉干。每当黄昏来临,他就在闹市设摊,专售此种牛肉干。为招来顾客,特在食摊前张一又大又薄的牛肉片,后面点一盏油灯,映得牛肉片又红又亮,灯影依稀可见,十分吸引过路行人。尝之,麻辣脆鲜,人们呼之为“灯影牛肉”。从此,远近传名,生意越做越兴旺。流传至今,名不虚传。
传说二
据传说,1000多年以前,任朝廷监察御史的唐代诗人元稹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被贬至通州(今达州)任司马。一日元稹到一酒店小酌,下酒菜中的牛肉片薄味香,入口无渣,他颇为叹赏,当即名之曰“灯影牛肉”。灯影,即皮影戏,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用“灯影”来称这种牛肉,足见其肉片之薄,薄到在灯光下可 透出物象,如同皮影戏中的幕布。
清光绪年间,梁平县有个姓刘的人流落到达州,以烧腊、卤肉为业。最初,他制 作的五香牛肉片厚肉硬,吃时难嚼,且易塞牙,销路不畅。后来,刘氏日思夜想,逐 步加以改进,将牛肉切得又大又薄,先腌渍入味,再上火烘烤,卖时还淋上香油。这样制作出的牛肉酥香可口,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刘姓商人生意兴隆,并因此而发家致富。其他人见有利可图,纷纷仿制,灯影牛肉逐渐成为四川一大名产。
做法
灯影牛肉自非一般,其选料和做工都非常讲究。一头牛只能取其腿腱肉、里脊肉各几块,一共才10kg左右。用长刀切成十分薄的肉片,配以甘草、丁香、草果及其他10多种香料拌匀后,将肉片铺在竹稍箕上,经曝晒去水分,放进特制的烤炉中,控制温度烘烤至熟,装入用油纸衬里的竹筒或纸罐里,渗满纯香麻油,撤上少许花椒粉密封,待其入味即成。 目前,灯影牛肉的主要产地是达州和重庆,两地产品在长期发展中,又各具千秋。有位美国畜牧专家来达州市考察灯影牛肉时曾说,灯影牛肉既是一种别有风味的食品,又堪称一种奇妙的工艺品,完全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石锅鱼
简介
“石锅鱼”也叫“金福鱼”,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在达州非常流行的一种吃法。其制作方法独特,用一块大的花岗岩岩石凿成有双耳的石锅,将鱼放在石锅内烹煎,然后,再加上以辣椒为主的各式佐料,又再加上一些滋补药材制成。清初康熙年间,长沙湘江河畔,有一家小店擅长做一道“石锅鱼”,风味独特。康熙皇帝微服下江南时,在这间小店尝了这道菜,感觉味道鲜美无比,龙颜大悦,故欣然提笔将这道菜赋名为“金福鱼”。此后,“石锅鱼”也就变成“金福鱼”,而这家小店也因此得名为“金福林”。
做法
原料:草鱼一条约1800克,姜片5克,葱节5克,香菇20克,红枣10克,枸杞5克,西红柿50克,小葱段10克。
调料:盐16克,味精15克,鸡精3克,胡椒粉8克,料酒10克,鸡蛋一个,淀粉20克,清汤2250克,猪油150克。
制作:
1、将红枣、枸杞用温水泡软,香菇切条,用热水烫一遍,西红柿切片,小葱切成段待用。
2、草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干净,剁去头尾,去骨,将鱼肉抹刀片成5厘米长、厚0.3厘米的片,鱼头劈开,鱼骨斩成5厘米长的菱形块,冲洗干净。
3、鱼头、鱼骨用3克盐、5克味精、3克鸡精腌10分钟,鱼片用3克盐、5克味精、5克料酒腌10分钟,用蛋清和淀粉上浆待用。
4、炒锅放入猪油烧至六成热,入葱节、姜片炒香,倒入鱼骨、鱼头中火煎香,烹入5克料酒,倒入清汤,用中火烧沸改小火打去浮沫,加入10克盐、5克味精、8克胡椒粉调味,待鱼骨成熟时,捞出鱼骨、鱼头,将其放入烧热的石锅内。
5、将腌好的鱼片入鱼骨汤锅内滑熟,然后同汤一起倒入垫有鱼骨的石锅内,撒上红枣、枸杞、西红柿片、香菇条、小葱段即可。
特点:汤汁浓白,咸鲜清淡,营养丰富。
点评:放鱼骨头熬汤,汤汁鲜美,鱼片口感好。
顺江薄饼
简介
顺江薄饼,面食,麻辣咸鲜,脆爽利口。烹制法:烙。面粉下盐制成软子面,烙制成薄饼。酱油、醋、红油等调味待用。取薄饼一张,抹芥茉适量,放入拌制好的粉条、豆芽、红萝卜丝、葱白丝,卷成筒形,一头封口,一头敞开,淋入调好佐料,便可食用。操作要领:烙制薄饼,用云板锅小火摊制。
做法
主料:高筋面粉(300ML)
调料:细黑麦面粉(400ML)、牛奶(400ML)、酵母(15g)、盐(适量)、浅色糖浆(适量)、黄油(50g)、糖(适量)、大茴香(1茶匙)、小茴香(1茶匙)
做法: 1 材料准备
2 工具准备:擀面杖2根:一根是光滑的,一根是带齿的。
3 将大小茴香碾成粗末。
4 捏碎鲜酵母在一个大盆里,加入糖。
5 黄油加热熔化,加入牛奶、糖浆、大小茴香和盐,拌匀。
6 当温度放凉至37度时倒入酵母中,搅拌溶化酵母和糖。
7 加入粉料,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进行发酵。
8 面团发酵成2倍大后分成20个小面团。
9 先用光滑的擀面杖擀成薄面饼。
10 再用带齿的擀面杖擀一遍。
11 放入平底锅中小火煎至两面稍微变黄即可,每面大约2分钟。
干烧岩鲤
简介
干烧岩鲤是四川汉族传统名菜之一,属于川菜系。用四川特产岩鲤和猪肉炸、烧制而成。为川味宴席菜中的珍品。成菜色泽金黄带红光亮,鱼肉紧密细嫩,味道鲜香微辣。
为川味宴席菜中的珍品。成菜色泽金黄带红光亮,鱼肉紧密细嫩,味道鲜香微辣。岩鲤学名岩原鲤,又称黑鲤,分布于长江上游及嘉陵江、金沙江水系,生活在底质多岩石的深水层中,常出没于岩石之间,体厚丰腴,肉紧密而细嫩。干烧法为四川厨师所独创,乃以多量鲜肉汤加味料,将鱼烧至汁干入味,四川烹饪界称此为“自来芡”、“自然收汁”。
选岩鲤一尾,去鳞剖腹取内脏,洗净,鱼身两面剞刀,遍抹绍酒、精盐,入油锅炸至皮皱后捞出。锅换冷油,逐渐加温煸炒泡辣椒、剁细的豆瓣、姜蒜颗,至出香味即渗鲜汤烧至味香,打去味料渣。将鱼和炒酥的猪肉丁、盐、醪糟汁、白糖、醋入锅同烧,待汤沸后移至小火慢烧,至汁稠鱼入味即成。
做法
原料:
岩鲤一尾1000克,蒜50克,火腿肥膘肉125克,川盐5克,郫县豆瓣50克,味精5克,醒糟汁50克,白糖5克,绍酒50克,醋5克,泡红辣椒40克,肉汤750克,姜40克,熟菜油2000克,葱50克
烹制方法:
1.将净岩鲤鱼身两侧各剞五六刀(刀距 3厘米、深 0.5厘米),用川盐(3克)、绍酒抹匀全身,腌渍入味。火腿切成 0.5厘米的粒;葱切成 0.5厘米的粒;姜蒜切成碎粒;泡辣椒、郫县豆瓣剁细。
2.炒锅置旺火上,下菜油烧至七成热,放入鱼炸至皮稍现皱纹时捞起。锅留油 50克,烧至四成热,下泡辣椒、豆瓣煸香出色,掺入肉汤烧,出味后,打去渣不用。将鱼和火腿粒放入,加姜、蒜、川盐 2克、醒糟汁、白糖,移至小火上糁至汁将干,鱼熟入味时,加味精、醋、葱,把锅提起轻轻摇动,同时不断将锅内汤汁舀起,淋在鱼身上至亮油不见汁时,起锅盛入条盘即成。
“百里峡”牌老腊肉
简介
“百里峡”牌老腊肉由樊哙镇百里峡腊肉制品厂生产。樊哙镇在百里峡深处,地处富硒带,至今仍保持着青山绿水、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是难得的绿色食品原材料宝库。该产品选用纯农家圈养猪精肉,用纯柏丫熏制,其味浓香,令人闻之欲垂涎。该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地。
大风羊肉
简介
大风羊肉是四川达州的汉族名菜。肴以当地山区自然放养的小土山头号为基本原料,以独特的配方烹制而成。基最大的特点是,不油腻、无膻味、口感舒适,滋补营养,所烹制的系列菜肴各有特色、余味无穷。主要菜品有:酸辣羊肝、生爆羊肚、干煸羊肉丝、红烧羊蹄、清汤(红汤)炖羊肉、牛奶羊肾、清汤羊血、羊肾泡酒等。
特别最具特色的清汤(红汤)炖羊肉,以精羊肉为主料、配以萝卜、土豆为辅料,加沙参、附片和天然香料烹制而成。特点是细嫩酥软,不腻不缄口,无膻味,羊汤余口留香,有夏滋冬补之功效。
徐鸭子手撕鸭
简介
徐鸭子(手撕鸭)是四川宣汉汉族名菜之一,采用大巴山深处百里峡土家族人放养的土鸭子,经徐代建继承传统工艺,通过多年反复实践创研出来的具有独特风味的佳肴食品。
四川省达州市徐鸭子手撕鸭是采用大巴山深处百里峡土家族饲养的土鸭子,经徐代建继承传统工艺,通过多年反复实践创研出来的具有独特风味的佳肴食品。产品一上市受到消费者的好评,远销省内外,是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指定食品,受到22个国家考察团的赞扬,荣获达州市首届旅游商品大赛奖。
“徐鸭子”手撕鸭采用传统配方,在独特工艺上结合现代新技术、经过十多道工序精制加工而成,选料精细(乡村纯土鸭),风味独特,香彻透骨,色鲜味美,油而不腻,高温杀菌,真空包装,是赠送亲朋好友的佳品,外出旅游的首选食品,也是居家生活的美味佳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