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盖伦帆船的简介

西班牙自从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后,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主要海船船型是拿屋船(与卡拉克船为一类)和卡拉维尔船已不能胜任横渡大西洋进行运输大量货物或士兵的繁重任务于是这两类船型的一些优良特色揉合成一种混合型,这就导致西班牙盖伦船的出笼。她一般有4桅,前面两桅挂栏帆,后两桅挂三角帆。她一般标准长度为46米-55米,排水量300-1000吨,有几层统长甲板,尾楼很高。大型盖伦船尾甲板有7层,排水量有2000吨,吃水达8米。她适合运载货物通过很长的海道。续航力很长,在很长时间内是时世界第二大的船,仅次于中国明朝时期的郑和宝船。

盖伦船是最先作为战舰使用的第一批帆船之一。它的火炮甲板上装载着主要的重型火炮,可通过舷侧的炮眼开火。由于侵占了存放货物的空间,这类火炮甲板不适用于商船。它的船长度的增加和船上部船具的减少使它比卡拉克船速度更快,更具顶风航行的能力。它被认为是速度型的,而较老式的船则被认为是载重型的。但不是所有投入战争的水手都喜欢盖伦船,因为当时的船仍需要徒手攻克,而载重型船的船楼上小型火炮林立,适于抵御登船的敌人,就像陆上防卫城堡一样。

16世纪中叶,英国造船家开始发展轻型盖伦船,为了使之更适合与远距离炮战,改善船之操作性,他们把首部上层建筑降低,移到船体之内,甚至置于首挂之内。此类船的标准长度50米,排水量500-600吨。这类新型盖伦船的快速性。操纵性明显优于西班牙盖伦船,由于她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期创制,又称女王船。

16世纪后半叶,西班牙与英国都在建造这种强有力的新型战舰,其帆装同那个时期的大帆船相类似,但其船体的长与宽之比较大,而艏艉楼较低。据我们所知,这种盖伦船的龙骨长度是船宽的3倍,而旧式圆形帆船的龙骨长度是船宽的2倍或2.5倍。

西班牙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后,需要运载大批货物和士兵横渡大西洋,当时的主要海船——拿屋船和卡拉维尔船——已不再胜任这样的繁重任务,西班牙盖伦船(Galleons)则结合了这两类船型的优点,因此久负盛名。它一般有4桅,前面两桅挂栏帆,后两桅挂三角帆。标准长度为46米-55米,排水量300-1000吨,有数层统长甲板,尾楼很高。大型盖伦船尾甲板有7层,排水量达2000吨,吃水8米,有较好的续航力,在很长时间内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盖伦帆船可以说是卡拉维尔帆船及卡瑞克帆船的改良版本,以用作远洋航行。它采用了被调低的船首,以及延长了的船身,令它在水面航行时有着前所未有的稳定性。盖伦帆船的独特构造更减低了其前舷的风阻,航行速度得以提高,亦易于操舵。比起旧有的版本,盖伦帆船的船身更为修长及狭窄,再加上它以方型的船尾楼取代传统的弧形船尾,令它比旧版本更为适合远洋航行。而它的重量也是其独特的地方。一般的卡瑞克帆船重达1,000吨,而盖伦帆船只是重500吨左右,令速度比前者更快。此外,盖伦帆拥有十分坚固的船身,令它适合于远洋探险、远洋贸易及海战等多个不同方面的范畴。生产三架卡瑞克帆船的成本可以生产五条盖伦帆船。最重要的是,它的生产成本比卡瑞克帆船便宜,盖伦帆船被制造出来的年代,正好是西欧各国争相建立海上强权的大航海时代。所以,盖伦帆船的面世,亦对欧洲局势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盖伦帆船以风帆作为动力,而一架盖伦帆船大多配备有三至五根桅杆。除了最后一根桅杆使用三角帆外,它大多都配以横帆作为船帆。用途广泛的盖伦帆船,亦可以轻易的改装成商用及军用帆船,亦因如此,大多数商用的盖伦帆船一般也会装上数门的加农炮或重火炮以作武装。

一般的盖伦帆船使用橡木(作为龙骨)、松木(作为桅杆)以及一些硬木作为船身及甲板。但是要制作一架盖伦帆船的费用也不菲,需要动用几十名木匠、铁匠、船匠花费数月才可完工。

二、绍兴乌篷船和杭州西湖游船有什么区别?

乌篷船是绍兴的特色,有上千年的历史,杭州西湖上的游船是普通的游船。乌篷船被称为“绍兴水上三绝”、白篷船和乌篷脚划船历史悠久。船篷用竹片、竹丝编成半圆形,中间嵌夹箬叶,制成后用烟煤粉和桐油拌搅涂于船篷。

西湖的游船有很多,主要分为三大类:只环湖不上岛的游船,由浙江外事海船运营,主要分为普通画舫和豪华画舫两种船型;可以上岛的游船,由西湖游船公司运营,可分为画舫、休闲船、大型游艇、自开船、自划船等多种船型;由当地船家自营的手划(摇橹)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