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泉有什么特产
1.盂县花椒
盂县花椒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以果实圆润均匀、颗粒大、出油率高而著称主要品种有大红袍、小红袍、黄金椒等。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外红内黄,香味芬芳,当地人谓之“十里香”。主要产品有:黄金椒、大黄袍等。 盂县古名仇犹,历史悠久,是山西最古老的县份之一,现属阳泉市管辖。盂县乃春秋晋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阳曲县东北大盂镇。因县境山峦回合,中低如盂得名。
2.平定黄瓜干
平定黄瓜干,主要产于平定县后沟、河头两村,1368年-1398年(明洪武年间)开始生产。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清朝被定为进贡皇室的物品,享有“龙筋”之誉。
3.平定豆叶菜
平定人自古以来一直有一个奇特的乡俗,就是一年四季都食用都野菜。豆叶菜,是一种特殊的乡间土莱,是用小豆叶或是黄豆叶经过加工后沤制的。制这种豆叶菜,自然是以豆叶为原料。 据平定县的百姓说,吃豆叶菜,能“清内热、助消化、健脾胃”,对身体有好处。豆叶菜的吃法,可以当“梢子”吃,可炒、可调制后食用。尤其是当地吃法,豆叶菜小米酸饭更有地方特色。
4.西回小米
西回小米,产于阳泉市平定县西回村,地处太行山中部。
西回村地处太行山中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小杂粮一直是村里的传统作物,并以口感好著称。在当地“抬皇纲”的传统文艺中,所抬皇贡中的小米是最重要的食品。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崔皇后是西回人氏,初到皇宫曾带10担小米为嫁妆。嫔妃见后争相品尝,数月后个个面色红润,深受皇帝的宠爱。崔皇后特传旨:平定州西丹回村(现名西回)每年进贡小米。 后来西回人为纪念崔皇后,让颜色金黄,口感极佳的西回小米命名为“金皇后”。经过西回人几代人的努力,“金皇后”牌西回小米终于走出山村,走进了京城,成为食用米行业中的知名品牌。
5.连翘茶
连翘,又名黄金条,每年早春时节开放着金灿灿的小黄花,花落后开始吐嫩绿芽,将嫩绿芽经过配料加工、泡制就可以成为能够饮用的保健茶,名曰“连翘条”。阳泉冠山上遍布连翘,用它泡制加工成茶叶,常饮可生津解毒,清热泻火。 制作连翘茶方法不复杂,就是将连翘嫩芽经过挑选,用清水洗净,上笼蒸制5~10分钟,以不过熟和软烂为宜;经晾晒或烘烤成半成品;然后煨糠,筛去粉末,再经窖花、提花、包装等工序,即为成品。其特点为:生津止渴,清热泻火,清凉提神。
二、盂县美食
盂县美食有椒叶窝窝、枣介糕、山药丝饼、盂县卤土豆、黄瓜干、豆角土豆糊糊、红枣黄米面糕等。
1、椒叶窝窝:盂县特有的美食,做椒叶窝窝主要原料是花椒叶。
2、枣介糕:遇上结婚这样的喜事,这道美食在饭桌上是不可或缺的。
3、山药丝饼:主要用料是辣椒粉与花椒粉,过程中不需要加面粉,用山药丝制作而成。
4、盂县卤土豆:是山西阳泉孟的特色菜肴,有独特的做法、悠久的历史。
5、黄瓜干:盂县的黄瓜干是每年夏天,将新鲜,吃不了的黄瓜收集起来,经过浸泡、焯水、阴干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
6、豆角土豆糊糊:土豆、豆角、面粉放锅里熬制,熬成固定状,夹上沾上特别熬制的辣椒即可食用。
7、红枣黄米面糕:当地人称为“枣介糕”,是一道喜宴上必不可少的美食,黄米面和红枣相间,蒸熟,甜糯软劲是这道菜的精髓。
三、山西阳泉的特产美食
山西阳泉的特产美食
阳泉市,古称“漾泉”,境内有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有藏山旅游景区,有冠山书院,有石评梅故居,有梁家寨温泉,还有以百团大战纪念建筑群体为主的狮脑山森林公园。下面我整理了山西阳泉的特产美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西阳泉的特产美食1
1、土豆烩莜面鱼鱼
莜面和土豆的搭配,炒着吃既是菜又像是饭。
2、烩猫耳朵
用手指将面块按成小猫的耳朵般,放入开水锅中煮熟,炒着吃或配上各种打卤、浇头,入口筋道、造型美观,老少皆宜;是山西人民颇为喜爱的一种面食。
3、阳泉飘抿曲
飘抿曲,亦称小河捞,从明朝开始风行于阳泉。它是以绿豆掺少量精白面粉和面,经特制抿曲床压制而成。煮熟后捞入各种调料配制成的汤汁中即可飘起。
4、阳泉压饼
“黄金饼,薄如纸,入口碎,嘎嘣脆。”在山城百姓的记忆里,压饼是阳泉地区独有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它默默伴随自己的生活很多年。
5、阳城肉罐肉
宋、元时期,有个陶瓷世家的乔氏,从陕西西安龙桥迁到山西高平的桥沟,发展陶瓷业。经多年选择,乔氏发现阳城县东五华里的'猴子腰村陶瓷资源十分丰富,便建立了陶瓷窑,开始烧窑作货,生意十分兴隆。到了明代万历初年,乔氏后裔迁居阳城猴子腰村,兴建了陶场,很快就有许多陶瓷新品相继问世,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阳城肉罐,虽历经沧桑,仍盛传不衰。
6、仙人红薯
仙人乡海拔低、积温高、沙土地透气好,这些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就了仙人红薯的优良品质。
山西阳泉的特产美食2
1、平定黄瓜王
主要产于平定县后沟、河头两村。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2、阳泉铁锅
以食不变味、锈不脱皮、色泽光洁、边沿整齐、壁厚均匀、油炸不裂等优点而著称于世。
3、西回小米
西回小米的生产基地地处太行山中部,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种植土壤为褐色土质,肥分较高,常年使用农家肥。
4、平定荆花蜂蜜
荆花蜂蜜的简称,也叫荆条蜜。是四大名蜜之一;也是我国大宗蜜源中每年最稳收的蜜品之一。
5、仙人红薯
是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仙人乡的特产。仙人乡海拔低、积温高、沙土地透气好,这些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就了仙人红薯的优良品质。
6、过油肉
过油肉是山西最著名的传统特色菜肴,历史上该菜源自晋东名城平定,平定州(今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最是正宗。
7、炒不烂
土豆去皮切丝。淘洗后晾干。面粉中撒入少许食用油,土豆丝拌入,使面粉均匀地裹在土豆丝上面。
8、平定刻花瓷
“刻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中的珍品。它以刀代笔,纯手工制作。
9、枣介糕
对于盂县人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美食。每逢结婚这样的大事,每家每户的饭桌上,都缺少不了这一道美食。
10、椒叶窝窝
山西阳泉盂县的特产。做法:花椒叶,玉米面,食盐,和面,捏成团,进锅蒸,出炉。
山西阳泉的特产美食3
一、阳泉过油肉
过油肉是阳泉地区的特色美食,有着百年传承的山西地标性美食,它外软里嫩、味道咸鲜,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醋香,里脊肉上浆,油锅里炸,出锅后搭配蒜苔,木耳,洋葱,关键是要从锅边喷入老陈醋,这是灵魂,出锅那叫一个香。凡是经营山西风味的饭馆,一般都有过油肉这道菜,是到阳泉不可错过的名菜!
二、阳泉压饼
阳泉压饼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堪称“阳泉一绝”,小时候在学校门口总有小贩在卖一种薄薄脆脆的蛋片,后来就杳无影踪了,直到数年前去过一次山西,在娘子关见到了同样的做法,利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每一张都需要反复翻五六遍,直到葱花的香味完全沁入面粉中,咬一口嘎嘣脆,是粮食转化的味道。
三、枣介糕
枣介糕可以算是山西阳泉家喻户晓的特色美食,结婚宴上必不缺少,以前每逢家里办喜事才能吃到,谐音“早结”,寓意早生贵子,原料是黄米面和大枣,黄米面搭配红枣,在蒸笼上一层面一层枣撒下去,就能蒸成黄里透红的枣介糕,软软甜甜,是外地人到本地必须品尝的特色美食。
四、阳泉糊嘟
糊嘟,学名还是糊嘟吧,是阳泉人最熟悉不过的,老幼皆爱的特色美食。俗语:一抹一蘸,古咚一咽,在冬季或夏季的阴雨天吃一顿,直吃到头上冒汗,通身发热为惬意,具体做法:先将玉米面和酸菜(同上面的酸菜)用水和起来,然后进锅焖。你们吃过吗?
五、抿曲
抿曲在山西阳泉地区是颇有名气的,这是阳泉的特色早餐,冬天的早晨吃这个特别暖和,抿曲独特的做法深受百姓喜爱,正宗的抿曲有专用的压槽压制而成,豆面和白面混起来的面食,劲道爽脆,离乡的游子吃一碗,也可以一皆思乡愁,我我已经好久没吃到了,甚是想念,你们吃过吗?
六、粉条豆腐丝
粉条豆腐丝是阳泉平定的特色美食,看似简单,顶级厨师做出来的状态:看起来像一盘凉菜。它油汪汪地端上桌,不知情的您千万不敢夹了就吃,会烫破了嘴!这道看似普通的粉条豆腐丝,水淀粉也是关键,恰到好处的水量和下锅时机,能让汤汁紧紧包裹在食材表面,热度也随之保存,吃进嘴里,简直不要太美味!
;
四、阳泉盂县有什么好吃的美食?
盂县的 美食 特别多,椒叶窝窝、糊糊、枣介糕、莜面河捞、油糕、南瓜小米粥、羊肉栲栳栳、炒不烂、干煸土豆丝、土豆蘑菇炖粉条、山药丝饼、莜面鱼、回锅肉、盂县卤土豆、松仁玉米等,这些都是盂县本地的一些小吃。
其中不多见的是椒叶窝窝、枣介糕、山药丝饼以及盂县卤土豆,这四样小吃比较有特色,其它小吃在山西乃至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这种吃法。
椒叶窝窝是盂县特有的一种 美食 ,最主要的一种原料便是花椒叶,花椒是盂县的特产,椒叶窝窝便是用花椒叶和玉米面,加入食盐,和面捏成团,进锅蒸熟。枣介糕也是盂县家喻户晓的 美食 ,家有喜事一定要吃枣介糕,其原材料是黄米。
山药丝饼依然会用到花椒粉,还有辣椒粉,但是不加面粉,就是光山药丝烙成的饼。盂县卤土豆是用小土豆加入各种调料,卤制而成。从以上这些可以看出,花椒和土豆都是盂县的特产,此外还有 仙人红薯 、 北乡柿子 、 盂县葵花籽 、 莜麦棒子 等,也都是盂县特产。
山西阳泉盂县 美食 特产十分丰富,好吃的多的不行,壹周君亲尝的有莜面河捞和莜面窝窝,这是是盂县的小吃。
河捞就是用莜面做成的面条,面条劲道十足,爽滑可口,将面条加上当地特产的芥花,再加上山西特产的老陈醋,加入黄瓜丝或绿豆芽凉拌即可。
莜面窝窝的吃法是将已经蒸熟晾凉的窝窝切成薄片,待油烧到八成熟时放入葱,姜,炝锅,待窝窝片充分加热后,浇入蒜醋汁,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还有好吃的仙人红薯,阳泉市盂县仙人乡的特产。仙人乡海拔低、积温高、土地透气好,这些独特的地理,成就了仙人红薯的优良品质。仙人红薯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仙人红薯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盂县仙人乡狮子神村海拔低、积温高、沙土地透气好,这些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就了贞祥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红薯产品的优质。这里的最最甜口!
作为盂县 历史 悠久的地道中药材,盂桔梗这种具有乡土气息的草本药材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桔梗,别名白药、和尚头,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于草丛中,一种中药材还是盂县的十大特产之一。
枣介糕,对于盂县人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 美食 。每逢结婚这样的大事,每家每户的饭桌上,都缺少不了这一道 美食 !
其实,枣介糕和年糕相差并不大,而且都是粘粘的那种,只是主料不一样而已。枣介糕是用黄米面做的,而年糕是用江米面做的。
阳泉市盂县张大虎月饼是当地老字号月饼,数代人做月饼,乡亲们总会到这里加工月饼,这里加工的月饼独特味美,加工程序精细,原料天然,是百姓最喜爱吃的 美食 之一。月饼采用水面包油面等工艺,馅儿是核桃仁等配料,酥香可口,赞不绝口
说到山西,人么一想起的就是山西的面食,品种之多,让人眼花缭乱,而吃起来更是虽然只是由面粉制成,但是吃起来也是爽滑劲道,让人吃了再也不想吃其他地方的面食。但是在山西有这样的一个地方,虽然也是以面食为主,但是其他的 美食 ,同样让人闻之香气,再也不想回来,只能够说一句,好吃极了。这里就是山西盂县。
盂县,属于山西省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地处太行山西侧,这里最负盛名的大概就是这里的花椒和土豆了,所以当地人也就能够用物至极,用土豆能够做出来各种各样的好吃的。土豆丝饼,顾名思义就是用土豆搓成丝然后做成的饼。这种饼只是稍微裹了一点面粉,但是等出锅了却是让人吃到再也不想吃其他饼,外层是脆的,焦黄酥香,加足了油的土豆丝饼吃起来更是外表酥脆,内里却是软糯糯的香甜,简直是吃起来爽到不要不要的。
还有各种各样的好吃的,这里也盛产玉米棒子,所以这里的玉米也是软糯糯的,吃起来也是一个接一个,还有莜面栲栳栳等各种各样的地域特色小吃,想起来,口水都流了下来了。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大家都没有吃过的盂县 美食 --黄瓜干。
说其黄瓜干,大家肯定觉得我说的是平定的黄瓜干,平定黄瓜干已经名声在外,还是当年的贡品,我不说了。之所以要说盂县的黄瓜干,主要是指的盂县人自家做的黄瓜干,虽然不会买卖,但吃起来却十分清脆、爽口、香醇,“龙筋”之誉盂县黄瓜干也可称的上。
盂县的黄瓜干主要就是每年夏天,农民将新鲜的吃不了的黄瓜收集起来,经过浸泡、焯水、阴干、着色味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然后放到冬春时节食用。这些黄瓜干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多氨糖、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在春秋时节食用,不仅能够满足对蔬菜的需求,还仅能促进肠胃蠕动,降低胆固醇,防止冬天春天因缺少蔬菜瓜果而造成的营养短缺,是当地农民冬春时节打牙祭的 美食 。
要说起盂县的 美食 ,那可就是特别有当地饮食特点了,先列举几个让大家了解一下:
1、豆角土豆糊糊,用土豆和豆角还有面粉在锅里熬制,熬成固定状的,然后夹上沾上特别熬制的辣椒,那真是一个美味啊;
2、山药丝饼,土豆擦成丝,不加水,加一点面粉搅拌在一起然后烙成饼,色泽金黄,沾上辣椒,味道更棒!
3、红绸饭就土豆丝,这个 美食 就更常见了,盂县的大街小巷每天早上都会看到有人推着车叫卖早餐,而早餐就是一盒热腾腾的红绸饭和喷香的土豆丝菜,来一碗,一天都有精神!
4、南瓜蒸饺,盂县人一般又成为“烫面饺子”,以南瓜和猪肉为馅,再用开水烫过面包成饺子形状上锅蒸熟,沾上辣椒,肯定会获得无数个赞。
5、红枣黄米面糕,当地人称为“枣介糕”,这是一道喜宴上必不可少的 美食 ,黄米面和红枣相间,蒸熟,甜糯软劲就是这道菜的精髓。
初次之外还有羊肉栲栳栳、油糕、炒不烂、莜面鱼、红豆汤,都是让盂县人一听就流下口水的 美食 ,你还不赶紧来尝尝?
仙人红薯是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仙人乡的特产。仙人乡海拔低、积温高、沙土地透气好,这些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就了仙人红薯的优良品质。
看了大家的回复都挺好的,我说说我的建议吧,土生土长的盂县人,现在外打工,特别想念老家饭。玉米面酸菜饸捞,烫面角子,窟磊配上盂县特色土豆擦丝辣椒,红绸饭,菜稠饭,玉米面酸菜凉粉,红豆汤,海带土豆片肉哨子拉面,枣介糕,黄儿,饼则,芥末凉拌油麦河捞,猪头肉水菜,羊肉炒油麦窝窝,还有火锅子,等等,这些都是家常能吃到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