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措并举刺激消费 旅游“暑期档”蓄力待发

旅游 “暑期档”蓄力待发

7月,各地大、中、小学生即将迎来暑假时光。按照惯例, 旅游 市场将开启繁忙的“暑期档”——毕业旅行、亲子游、研学游纷纷上线。

暑期出游意愿高涨

不久前的端午节小长假,我国 旅游 市场呈现有序回暖态势,消费需求的有力释放增强了市场信心。业界有观点认为,端午节假期可能成为2022年 旅游 经济运行的转折点,并为暑期和下半年 旅游 经济运行奠定稳中向好、好中向优的市场基础。

“大、中、小学生将迎来暑假,现在暑期 旅游 市场已经启动,‘暑期档’带动 旅游 市场加速复苏的势头强劲。”去哪儿旅行网CMO黄小杰说。数据支撑着她的判断,去哪儿旅行网大数据显示,6月1日至15日,全国酒店预订量较5月后半月环比增长超过一倍;近一周,暑期机票预订量环比上一周增长近3倍,景区门票预订量上涨幅度达到近六成。

6月9日,携程旅行网发布的数据也显示,近一周暑期机票订单环比增长162%;酒店订单环比增长超五成。“暑期的到来让更多年轻群体、亲子家庭出游意愿高涨。近期疫情好转叠加政策利好,近一周各业务的增长数据都指向暑期市场的回暖。”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茜说。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表示,目前各地都出台了涵盖文旅消费领域的系列促消费政策,无论是力度还是覆盖广度都是空前的。“促消费政策一方面将直接拉动消费,另一方面可以在 社会 层面掀起一轮消费热潮,重新激活被疫情压抑的消费热情。”与此同时,他表示,“ 旅游 行业疫情防控政策最大的调整是将跨省游熔断机制的实施范围由省一级缩小到区县一级,从而避免出现2021年暑期多省级市场同时熔断的情况,这将成为政策层面对今年暑期 旅游 市场较为直接的支撑。”

多措并举刺激消费

日前,福建武夷山市宣布,从2022年6月18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武夷山主景区向全国游客免门票。此外,针对暑期 旅游 市场,武夷山市还推出了一批精品 旅游 产品和线路,其中包括自然、文化、 科技 等7类研学产品。

为有效刺激 旅游 消费市场复苏,近期已有福建厦门鼓浪屿、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湖南张家界、陕西华山、江西庐山、吉林长白山、贵州黄果树瀑布等多个知名 旅游 景区开启免票活动;另有相当数量的景区推出针对学生、本地居民、医务工作者等免门票或其他优惠政策;云南、海南等地还通过发放各类文旅消费券刺激消费……

携程旅行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携程平台张家界国家公园0元票累计销量近4000张,6月至今整体票量环比提升667%;庐山风景区自6月6日起实行免门票政策,最初三天就接待了游客5.38万人,有效刺激了市场复苏。

方泽茜表示,暑期市场对于景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免门票等优惠政策不仅可以提升景区吸引力和口碑值,帮助景区积极争取游客,还可以促进景区餐饮、周边、地面交通等二次消费,为景区带来营收增长。“在‘去门票经济’背景下,景区加快向多元化、开放式休闲度假区转型,提高创新性营销与高质量服务的能力,也是自身迭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瞄准暑期市场,顺应游客需求,各大在线 旅游 平台近期纷纷推出暑期营销活动。6月16日,携程正式启动2022“夏日畅游节”。目前已有近500家景区通过携程上线优惠产品,并推广当地文旅补贴及景区优惠,这一轮合力拉动 旅游 市场复苏的活动已覆盖安徽、福建、广东等26个省区市;飞猪旅行网启动“618”大促,参与大促的货品数量同比翻倍。“许多热门套餐商品进一步扩大预约空间,日期覆盖暑假及周末,一些商家还推出了暑期出游不加价的承诺,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落地出游计划的愿望。”飞猪“618”项目负责人舒琛说。

亲子研学拉动复苏

“每个寒暑假,我都会给孩子报名研学团,孩子可以边玩边学,通过带队老师讲解、动手参与制作等环节,了解名胜古迹和文物背后的故事,这让孩子对我国悠久的 历史 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张晓蕾说,即将到来的暑假,她打算为孩子预订参观故宫博物院的研学团。

暑期是研学游、亲子游的消费高峰。携程游学负责人介绍,今年的亲子游学和夏令营产品较往年在团队规模上更为精致,小团出行占比居多;出行方式更加多样化,包含房车游、SUV小车出行等;研学活动的主题更为明确,例如沙漠徒步、观星等主题较受亲子家庭欢迎, 历史 人文类,如博物馆、丝绸之路,科学 探索 ,如观看火箭发射等产品近期搜索热度持续升高。鉴于对暑期亲子游市场的信心,携程游学业务上线了数百条亲子、研学 旅游 线路,产品数量是2019年的1.5倍,其中儿童独立出行的产品占全部产品的46%,亲子出行占54%。

黄小杰介绍,从供应端和市场调研来看,今年研学、义工的暑假产品类型销量增幅较高。研学产品的消费人群主要以中小学生居多,主打博物馆类研学、自然露营徒步类;针对高中生,主打“义工+旅行”,如藏香制作、水质检测、藏文化及语言课堂、羊湖垃圾清理、唐卡绘制等。

程超功判断,今年暑期 旅游 市场的中短线亲子游需求将是主力,尤其是周边亲子游需求有望迎来较大增长。亲子游需求的恢复构成了整个暑期 旅游 市场稳定复苏的“引擎”,将带动家庭游需求,对总体客流量的恢复起到较强的拉动作用。

他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国内 旅游 市场涌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新消费热点,从剧本杀到电竞酒店,再到近期的露营热,展现出了消费多元化的巨大潜力。“预计新消费热点在今年暑期 旅游 市场仍将占有重要位置,多姿多彩的夜游市场、周末微度假、乡村游、旅居避暑等,都将为整个暑期市场增添不少亮色。”

张 雪

二、河北制定十四条政策措施 提振消费信心 释放消费潜力

提振消费信心 释放消费潜力

——《关于促消费十四条政策措施》解读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

日前,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扎实稳定全省经济运行一揽子措施及配套政策,《关于促消费十四条政策措施》是20个配套文件之一。针对目前消费市场短期需求不足的“难点”、供给端存在的“堵点”以及消费预期不稳的“痛点”等问题,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提振消费“把脉支招”,激活消费市场一池春水。

以丰富供给推动消费全面开花

促进大宗商品消费是促消费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14条促消费政策中,前两条便是扩大 汽车 消费和稳住家居居住类商品消费。

汽车 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汽车 消费在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高,增长空间大,带动效应强,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关键领域。稳定增加 汽车 消费,对推动消费复苏回升、带动 汽车 全产业链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河北省将安排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有条件的市和雄安新区统筹相关资金,各地组织 汽车 经销企业开展家用新车促销、 汽车 以旧换新、新能源 汽车 推广和 汽车 下乡,通过发放消费券、赠送加油卡等方式,对城乡居民 汽车 消费给予补贴,拉动 汽车 消费。

在稳住家居居住类商品消费上,各地将以多种方式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换绿色、换 时尚 消费促进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还将加快发展长租房及保障性租赁住房纳入其中,提出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支持缴存人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租赁住房。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升级步伐的加快,各类实物类和服务类消费需求水涨船高。针对人们的消费新需求,14条促消费政策也做出相应安排。

推动 体育 消费。举办“京张全季 体育 旅游 嘉年华”,推出四季赛事、 体育 研学、户外运动、文化体验等优质 体育 旅游 产品。以“新 体育 ·新生活”为主题举办第三届河北省 体育 消费季活动,利用省体彩公益金发行 体育 消费券。

发展特色品牌消费。开展老字号、名优特产品宣传推广活动,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推动商业综合体、商场、超市设立老字号专区专柜,以“国潮”文化带动特色消费。

全方位的消费促进政策,一方面将有效增强消费市场活力,加快消费市场回暖步伐,促进扩大内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巩固产业升级势头,实现供给和需求的高水平匹配,畅通国内大循环。

综合施策助力提振消费信心

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3224.7亿元,同比增长7.1%。但受近期全国及省内疫情多发影响,部分行业消费信心不振,复苏进一步承压。

稳住市场主体,才能保就业、稳收入,进而为促进消费提供坚实支撑。14条促消费政策,对餐饮、零售、 旅游 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进行财税、金融支持,可谓一场“及时雨”。

“全面落实国家和河北省对餐饮、零售、 旅游 、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的纾困扶持政策”“对餐饮、零售、 旅游 、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政策”“持续加大普惠小微企业信贷资源投放”……一系列纾困解难政策的出台,将助力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针对餐饮和 旅游 行业,14条促消费政策还提出了具体安排。

提振餐饮消费。省级安排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持续打造“十百千”工程,从全省选取10家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含中央厨房、团餐企业)100个餐饮门店予以支持,发挥1000名“冀菜”大师技能优势,推动“冀菜”进社区、进食堂、进校园。

拓展文化 旅游 消费。面向全省发放文化惠民卡(券)200万张以上,发放 旅游 惠民“一卡通”。举办第四届全省文创与 旅游 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发放加油优惠券。

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也被提上日程。组织开展“幸福河北欢乐购”“夜经济消费季”“中国农民丰收节”等线下促销活动,开展“618”和“双11”网购节、直播电商节、村播计划等线上促销活动。各市2022年分别组织各类消费促进活动10场以上。

事实上,各地已经积极行动起来,联合金融机构和商贸企业,通过发放消费券、增加消费信贷投放等方式,向消费者送实惠,推动消费市场快速恢复。例如,石家庄市开展夏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市政府和金融机构累计安排资金4000万元,参与活动的各类商户匹配电子消费券、折扣优惠等总价值3200余万元,为广大市民提供消费优惠。

为消费潜力释放“夯基础”“畅循环”

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只有破除堵点、卡点和障碍壁垒,消费潜力才能更好释放,经济运行才能循环顺畅、气血充盈。

围绕夯实消费基础、强化消费保障,14条促消费政策紧盯短期消费恢复增长和长期持续发展的痛点、堵点,进一步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健全城乡流通体系。

近年来,下沉市场在中国消费版图中逐渐崛起,县乡消费的市场潜力巨大,但也存在许多制约市场活力的短板。

针对县乡消费市场,河北省将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2022年全省20个县先行先试,加快建立完善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持续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2022年全省重点培育农产品供应链12条以上。

在城市,河北省将安排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全省改造提升一批便民市场、便民消费服务中心,2022年新增品牌连锁便利店800家,支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高质量推进商业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夜经济街区建设。

针对 旅游 市场,河北省将持续深化廊坊、石家庄、唐山、保定国家级文化和 旅游 消费示范试点城市工作。推进石家庄正定古城、唐山南湖景区等6个国家夜间文化和 旅游 消费集聚区建设。对符合条件的新型文旅商业消费集聚区示范项目,给予政策支持。

三、“金九银十”促消费 多地密集派发政策红包

近期公布的8月消费增速终于止跌,文体娱等线下消费恢复明显,这一令市场振奋的数据,为即将到来的“中秋”“十一”双节假期的消费行情注入了信心。

而就在双节假期到来之前,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为促进消费进行了密集的调研和政策铺垫,部分政策重点聚焦 旅游 文化消费和新型消费。

近一个月来,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流通发展司等赴成都、福建等地调研消费升级和促消费相关工作。

一系列消费政策“组合拳”效果可期。“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消费市场已进入‘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近日表示。

据携程网预计,压抑了9个月的出游需求或许将在8天时间内集中爆发,今年十一成为全年首个 旅游 高峰和消费黄金周。

“马上到冬天了,今年可能会出现第二波疫情,防疫是第一位的。这种情况下,从官方政策到老百姓的消费意愿,可能都会导致聚集性服务性消费受到抑制。”苏剑认为,今年出现报复性消费的可能性比较小,即便出现报复性消费也要等到明年。

发力新型消费

“金九银十”是传统的消费旺季。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受到的冲击较大。直至8月, 社会 消费品零售额才实现年内的首次正增长。“消费成为此轮经济恢复的薄弱环节。”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9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发展新型消费的潜力很大、空间很广阔。下一步将从“扩容提质”和“优化环境”两个方面发力,促进新型消费发展。

与此同时,新一波的消费券再次来袭。9月18日,山西省宣布将发放消费券5亿元,使用范围不仅包括住宿餐饮、零售,还首次将文娱 旅游 纳入其中。山西省太原市政府日前召开的常务会议要求,精准投放消费券,做细做实核补工作,全流程监管,确保把好事办好。

福建省也将开展“健身消费季”,拟面向全省人民发放1600万元 体育 消费券,第一批计划于9月26日发放500万元。

9月2日,黑龙江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促进扩大 旅游 、商业、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消费回升。会议指出,以景区门票优惠吸引游客,开展好“钜惠金秋龙江购物季”等系列活动,扩大冬季时装等特色消费,以便利有效的方式继续发放电子消费券,使消费刺激政策更有针对性。

“消费券主要是政府通过转让一部分财政收入,换取消费者短期支付能力的提升。这种提升往往是一次性的,不能改变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对于财政状况不太好的地方来说,短期内可能会增加财政收支压力。”付一夫说道。

苏剑也认为,如果是发放一次性的消费券,很难成为常规促消费工具。“因为它不是针对特定人群,是一种非必要的东西。若消费券是保证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是一种救济政策,有利于维持 社会 稳定,且低收入者消费意愿大,则是可以长期执行下去。”

消费回升势头进一步巩固

8月消费数据实现今年以来首次正增长。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33571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线下消费稳步恢复—8月餐饮收入下降7%,降幅比上个月明显收窄,星级宾馆的住宿营业额降幅也在收窄。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全国“消费促进月”首周,商务部监测的重点参与企业服务业态销售总额环比增长3.7%,其中购物中心服务业态销售额环比增长7%,餐饮企业营业额环比增长1.5%。

“随着‘六稳’‘六保’政策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持续落实落细,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和措施深入组织实施,市场人气稳步回升,商业秩序全面恢复,消费潜力不断回补释放,消费回升势头进一步巩固。”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9月17日谈1―8月我国消费市场情况时表示。

付一夫认为,现在消费市场回暖势头肯定还会持续下去,预计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继续保持正增长的同时,幅度会不断提升。“按照以往的经验,今年十一小长假期间,整个消费市场会迎来一波很明显的增长,包括 旅游 、餐饮、 娱乐 等行业,而且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增长的总量可能会与去年同期持平,甚至超过去年同期。”

“促消费、扩内需是一场持久战。”付一夫建议,有条件的城市应积极布局免税经济的发展,联合相关企业加快建设市内免税店,以此来促进海外消费的回流。同时,他也指出,下一步要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和经营,从而稳住民众就业,有了稳定的工作,才能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能解决消费上的后顾之忧。

苏剑强调,在中央要求“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各地对消费应该更为重视。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投资过大,超过了人们的消费能力,最终会导致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而促进消费可以拉动投资,提高企业产能,经济会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实现同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