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要去外蒙古乌兰巴托干一个月活,请问那边消费水平怎么样,一般吃什么,住旅店价格怎么样?有什么特色
乌兰巴托经常被简称为 UB,取自UlaanBaatar的两个字母;UB韩国餐馆比较多,在普通韩国餐馆吃饭,一个人大概合60-70RMB,用蒙古货币是18000图(Tugrug)左右;中餐馆也有,因为中餐中有好多蔬菜类菜肴,所以比较贵,很简单的一个蔬菜类菜肴,可能要合RMB30-40;至于旅店,可以按照自己的承受能力尽量选择高档一点的酒店,比如说 Bayangol酒店和它旁边的 Cooperate 酒店,如果还要更高级的,可以选择 Blue Sky。
二、蒙古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啊!有什么特产啊谁知道啊!
蒙古国南大门——扎门乌德 扎门乌德是蒙古国东戈壁省的一个小镇,位于中国和蒙古境,扎门乌德口岸是蒙古国对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也是唯一的铁路口岸,横贯亚欧的铁路从这里进入中国。扎门乌德距蒙古首都乌兰巴托700多公里。距二连浩特市4.5公里。市区面积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500人左右,主要以喀拉喀蒙古族为主。市内主要景点有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车站大楼有欧式风格的站前广场、苏和巴托纪念碑政府办公楼、小木楼、蒙古包群、百货商店等。距市区3KM处有一度假村,在此可骑马、狩猎、观看篝火晚会及风情表演尽可充分领略到蒙古民俗风情和歌舞文化等异国风情。还可以品尝到蒙古式西餐。到蒙古国营商店以及免税店购物。
蒙古国宗教文化体验游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毗部时,萨满教仍为主要宗教。吐鲁(西藏)归顺元朝以后,藏传佛教(喇嘛教)萨斯迦教派法王八思1253年谒见大汗忽必烈,忽必烈即帝位后封其为国师。此后,元朝历代皇帝均继续聘封八思巴的转世人为国师,喇嘛教遂在宫廷逐渐盛行起来。蒙古各部首领先后皈依喇嘛教。他们秉承清王朝的旨意大量兴建寺庙。这样,蒙古从统治阶层到普通百姓,由信仰萨满教纷纷改信喇嘛教。以后的数百年内,喇嘛上层拥有与世俗封建主同等的经济地位和政治统治势力。喇嘛教成为渗入蒙古社会每一角落,支配全蒙古族人民精神世界和世俗生活的唯一宗教。1921年前后,蒙古有寺庙1118座,喇嘛逾10万人,占总人口的1/6(男性的1/3)。蒙古人民革命后,信教的人逐渐减少,乘余的寺庙也不多了。不过,喇嘛教仍在蒙古老百姓的信仰中占有主要位置,牧民凡移营、婚嫁、生老病死,有时还要请喇嘛卜凶问吉。乌兰巴托的甘丹庙,仍有喇嘛百名,定时诵经。朝拜者络绎不绝,但多为牧区来的信徒。除喇嘛教以外,蒙古有极少数人信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蒙古国狂野狩猎刺激之旅 蒙古国生态环境良好,在大面积的草原和原始森林里,栖息着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其中包括雪豹、棕熊、驼鹿、马鹿、盘羊等狩猎价值非常高的稀有动物,是开展娱乐性狩猎活动的天堂。该活动由中国旅行社与蒙古国多家正规原生态狩猎场联合组织。目的是增进两国狩猎文化交流,让国内的狩猎爱好者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合法猎取到梦想中的猎物。 收费猎物:雪鹿豹( 10 万),棕熊( 6 万) 免费猎物:驼鹿,马,黄羊,盘羊,岩羊,猞猁,狼獾,野猪,狍,狼,狐狸,雪兔。 ( 不限量猎捕 ) 狩猎枪型(三款任选):SVD 狙击步枪\ M700 狙击步枪 \SKS 半自动步枪
有地毯、肉制品,皮制品,奶制品,牛角制品、鹿茸....等等特产
请采纳谢谢您
三、急求 外蒙古有什么特产
外蒙古有羊毛地毯、挂毯、牛皮钱包、皮靴,牛角制品、鹿茸、蒙古袍,蒙古马、马头琴、奶茶、奶酒等特产。
列举如下:
1、鹿茸
鹿茸,是指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是名贵药材。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
2、蒙古马
蒙古马原产蒙古高原,处于半野生生存状态,它们既没有舒适的马厩,也没有精美的饲料,在狐狼出没的草原上风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虫,冬季能耐得住-40℃的严寒。
3、蒙古袍
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装。但其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最早原始的蒙古人服装,是用植物叶子编排而成,仅是遮体。从事狩猎业以后,以兽皮加工制作衣服。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衣着渐以家畜皮制作,但很简朴。据《蒙古秘史》记载,羊皮短衣是古代蒙古人主要的服装。
4、马头琴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5、羊毛地毯
羊毛地毯的手感柔和、弹性好、色泽鲜艳且质地厚实、抗静电性能好、不易老化褪色。但它的防虫性、耐菌性和耐潮湿性较差。 羊毛地毯有较好的吸音能力,可以降低各种噪音。毛纤维热传导性很低,热量不易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