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中国旅游线上发展现状如何?

我认为中国的在线旅游市场前景非常良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后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吸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在线旅游市场的发展经验,尽量避免遭遇同样的瓶颈问题。其实,这样的瓶颈问题已经在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中初露端倪了。不久前,在携程网的一次市场调查中显示,有高达72%的网友认为目前的自由行产品可以部分满足需求,而大多数旅游者期望可以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内容。从这点看来,中国在线旅游在产品内容的设计上,服务的整合上以及在线宣传上还需要做很多的完善。

线上旅游市场的发展方向

——市场需求下沉,三线及以下城市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在线旅游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一二线城市在线旅游渗透率逐渐进入稳态,其用户增长也逐渐趋缓,而三线及以下城市处于渗透率提升、用户增长的高成长阶段,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规模占比由2017年的35.9%上升至2019年的46.1%。

2020年三线及以下城市需求下滑主要是受到疫情影响,但是低线城市需求崛起趋势不变。未来,三线及以下城市或将成为在线旅游增长的主要区域,发展潜力巨大。

——市场往年轻化、下沉式、本地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在线旅游需求向低线城市转移之外,未来在线旅游产业也将呈现年轻化、下沉式、本地化和多样化的特征。

年轻客群正在成长,未来将是在线旅游市场的消费主力。目前30-45岁是我国最核心的高支柱型消费群体,当前消费能力最强;25-30岁是我国最好的高潜型消费群体,美团深耕的是这类群体,消费能力尚未到顶。

随着代际更替,大约3-5年后,二三十岁的年轻客群将成长为在线旅游市场的消费主力,而随着消费结构的逐渐变化,旅游市场结构也将逐渐向低龄化转变,在线旅游市场也将呈现低龄化的特点。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2月,Y世代是在线旅游的消费主力军,占比达到37.8%。X世代用户在线旅游占比排名第二,为28.7%。95后旅游消费能力快速释放,约四分之一在线旅游需求来自Z世代用户。

随着年轻情侣相聚需求及本地用户周边游需求持续增加,在线酒店预订从过去的异地预订为主向本异地场景并举转移,主流在线旅游平台也纷纷布局本地化在线旅游,主打本地生活服务的美团在本地酒店预订市场占据优势,易于实现“酒店+餐饮”等的配套服务。携程早在2017年就上线了“玩转当地”频道,未来也将持续发展本地化战略。

随着消费者的住宿需求更加多样化,共享住宿逐渐流行,民宿为在线旅游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房源,而且民宿对在线旅游的依赖度更高。相较于酒店的统一场景,消费者也乐于在旅程中体验多样化的住宿场景,多样化也将逐渐成为在线住宿的主要模式。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

在线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看,在线旅游市场早已不同往昔,烧钱带来的效果越来越差。随着消费升级趋势愈演愈烈,用户对在线旅游市场提出更高要求,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在线旅游的发展将呈现新趋势,市场规模、格局随之发生改变。

在线旅游发展概况

在线旅游是由旅游中介服务提供商或在线预订服务代理商或传统旅游企业提供,以网络为主体,以旅游信息库、电子银行为基础,利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运作旅游产品及其分销系统的旅游经营体系。

从行业细分产品与服务角度来看,在线旅游行业可细分为机票在线预订市场、酒店在线预订市场、度假产品在线预订市场以及其他旅游服务市场。

2009年以来,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市场交易规模从619亿元增长至5403亿元,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从增长趋势来看,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维持在40%以上,市场交易规模达到5403亿元,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占整体旅游交易规模的比例(在线旅游渗透率)为13.1%。

分析认为,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旅游市场的扶持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发展的大前提;二是核心运营商纷纷推出了各种优惠促销活动,低价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从传统线下转向线上预订。

2009-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走势图(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在线旅游行业报告》

与此同时,在线旅游用户数量也迅速增长。截至2015年12月,在网上预订过机票、酒店、火车票或旅游度假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2.60亿,较2014年底增长3782万人,增长率为17.1%,使用率提升至37.7%。

在线旅游市场趋势

在产品结构上,未来,在线机票市场的营收比重将会持续微降;酒店和度假的营收比重相对提升。尤其是2013年10月《旅游法》发布以来,对于传统线下旅行社造成较大冲击,由于在线旅游拥有价格透明,产品多样化等优势,形成游客线下到线上的转移的趋势,在线度假业务将保持较快增长。此外,未来几年在线旅游细分市场发展将趋于均衡

在线旅游平台的市场容量究竟有多大?

在线旅游在2020年受到疫情的冲击,客流量减少,市场规模下降。但是我国疫情的控制较好,随着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的持续推进,预计2021年国内旅游业将加快恢复,在线业务也将随之恢复。目前在线旅游行业以携程派系为主,行业集中度高。

疫情对在线旅游市场冲击较大

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在线旅游产业遭受巨大冲击。景区闭园,航班停飞,餐馆暂停营业,酒店闭店等,最重要的是人们居家隔离,减少外出消费等,对于在线旅游企业来说,客源大量减少。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373亿,较2019年底减少3705万,占网民整体的41.3%。

在线旅游的市场规模因疫情的原因大福下降。2019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全年交易规模达到10866.5亿元人民币,线上渗透率预计达到16.7%,成功突破万亿级规模,同比增长11.4%,增幅较2018年提升2.1个百分点,重回双位数增长轨道。

受疫情影响,2020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首次岀现负増长。据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监测数据预测,2020全年市场交易规模约为7950亿元,同比下降26.84%。

携程高位领先其他平台,美团线上旅游业务快速增长

目前,在线旅游网站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由携程,去哪儿,飞猪,继续保持哦高位运行;第二梯队为同程旅游,艺龙,美团,途牛,驴妈妈等现在旅游组成。第三梯队为其他在线旅游平台。

从竞争格局来看,无论是酒店、机票,还是周边游、出境游,携程双管旗下,一方面布局自身业务,同时也通过资本收获盟友。另一方面,美团在中低端酒店咄咄逼人,2019年美团点评全年交易额6821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323%。

注:在线旅游厂商交易规模指数由个在现场旅游厂商季度公开财报中应收数据,营收入同比增长,环比增长,供应商征资数据支持核算而来。

在集中度方面,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以携程、去哪儿为主体的携程系共占69.47%的市场份额,从TOP3份额来看,携程、去哪儿和同程旅行共占80.55%的交易份额。

未来在线旅游行业仍然是增长趋势

疫情对在线旅游依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过,随着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的持续推进,预计2021年国内旅游业将加快恢复,在线业务也将随之恢复。另一方面,疫情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出游的消费模式:无人酒店、电子机票、AI机器人服务等减少接触的旅游服务更被消费者所看重。消费需求升级叠加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在线旅游将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

预计未来,我国在线旅游交易规模将持续增长,但增速也将持续放缓,到2026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超过22000亿元。

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