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些中药你可能都没听说过,不过治病可是一绝
小 编 导 读
岭南,指南岭之南的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及海南。岭南多山多水,其地理环境特别适合植物生长,这其中就有不少大家都没听说过的草药,但它们的治疗效果可不差。周福生教授在治病用药时十分擅长运用岭南中草药,想不想知道周教授常用的药里有哪些你没听说过的?
周教授治疗脾胃病用药有一个特色,就是喜用广东本地药材,而且善于运用本地药材,这些药物是我们在大学时没有学过的,更谈不上运用,周教授在临床中将岭南中草药运用得十分广泛,疗效显著,现将其常用的岭南中药材临证用药经验用经验总结如下。
(一)用药概述
从古至今,岭南的许多医家和民间医生在治疗疾病方面,善于运用生长于岭南本地的草药或药材,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用药经验,为保障岭南人民的 健康 作出了贡献。从已有记载进行分析,岭南本地草药多属植物性草药,而且多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其性味多苦寒,大多具有清热利湿或祛湿的功效。 常用的岭南中草药有布渣叶、鸡蛋花、两头尖、白背根木、芒果核、木棉花、火炭母、崩大碗、鬼针草、鹿衔草、毛冬青等。
(二)常用药物或药对用药经验
01、 清肠道湿热药
清肠道湿热多运用黄连、败酱草等药,然而周教授临床往往喜用 布渣叶、土茯苓、木棉花、鸡蛋花等, 用于治疗 大肠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腹痛等。周教授认为,此类药物多微寒微苦,较为轻灵,清湿热而不伤脾胃;广东人体质多脾虚夹湿热,苦寒则伤脾,湿热未清而岀现脾虚加重,较为棘手,用此类药物则较为适宜。 临床中见舌淡嫩,舌体胖大而苔薄黄者,往往以此类药加减,特别是平时体虚,脉细弱者,忌用苦寒伤胃之品。患者虽有舌苔偏黄或口苦等表现,也不可猛攻,应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酌加布渣叶、鸡蛋花等岭南中草药。
02、 清热解毒药
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有 土牛膝、岗梅根、火炭母、十大功劳叶。 土牛膝苦甘,性寒,功效清热利咽,泻火解毒,对湿热内滞证或便秘而均有咽痛者较为适宜。火炭母微苦、微酸,性寒,功效清肺利咽,清热利湿,对肠道湿热内滞引起的痢疾及腹痛有效,周教授常用火炭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胃肠炎。岗梅根味苦甘,性寒,归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对于肺咳嗽,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咳嗽、咽痛或咽部异物感,周教授在临床常用。
03、 消食导滞药
常用的消食导滞药有 鸡矢藤、独脚金 。特别是独脚金,性味甘淡,微寒,功效清热消疳,善清肝热以消疳积。对小儿因食滞而引起的腹痛、纳呆、疳积疗效较佳。周教授临床中常让患者以此药煲汤,药食同源,可取得不错的疗效。鸡矢藤则清热祛湿消滞,也有止痛的作用,临床常用于食滞夹湿热者。
04、 止痛药
常用的止痛药有两面针、救必应。两面针又名入地金牛,味辛苦,性平,功效为行气止痛、祛风湿,常与救必应、鸡骨香同用,治疗胃溃疡及胃炎等,对牙痛及胃痛因于热者用之疗效突出。周教授常将救必应用于湿热胃痛,肠道湿热则用火炭母。
05、 肝病用药
常用的肝病用药有 田基黄、白背叶、叶下珠、广东金钱草、溪黄草 。其中,叶下珠微苦甘,微寒,清热利尿,清肝明目,清肝经湿热。白背叶也是周教授治疗肝病的常用药物之一,白背叶微苦涩,性平,有疏肝活血、清热祛湿之功,用于肝瘀血滞所致的胁肋疼痛、肝脾肿大,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有降酶及缩小肝脾的作用。
06、 消化道肿瘤用药
常用消化道肿瘤用药有 八月札、急性子、石见穿 等。周教授尤其喜用八月札,其味苦,性寒,归肝、脾经,疏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临床常用于肝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以及肺癌、乳腺癌等;还能治疗癌性疼痛及肝胃气痛。急性子微苦而温,祛瘀散结,临床用于治疗食道癌,可配伍石见穿、半枝莲、瓜蒌等。
07、 总结
岭南中草药是岭南地区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武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特别适合于岭南气候及岭南地区人们的体质,很多药物的使用经验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及学习。
拿出小本本记下来,周教授的这些用药经验的确让人受益匪浅。
周福生教授是当代著名中医脾胃病专家,想要了解的脾胃病的读者朋友们看过来,这本《周福生脾胃病临证经验》也许正是你需要的。
二、贵州这些珍贵药材,营养价值堪比人参!
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这是五千年来中医发展史上通过实践摸索出来的规律,这也应验了民间流传的一句老话——药材好,药才好。
删除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产的药材。较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知名度。
删除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利于中药材的生长繁殖,特色优势独特的地形地貌,独特的气候条件,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中药资源,使贵州成为中国四大中药材产地之一,素有“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的美誉。
蕴藏总量达6500万吨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重点品种中,贵州就有326种,占88.10%,各地州市的中药材品种均在千种以上。其中天麻、杜仲、灵芝俗称贵州三宝,享誉全国。今天我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贵州地道药材,具体如下:
▼▼
贵州三宝-天麻
德江天麻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而且种植历史悠久,产品个大、肥厚、质坚实,含天麻素较高。
删除
天麻是贵州三宝药材之一,其药用价值较高,能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还有抗炎作用,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等有镇痛作用。
删除
天麻可以用来泡酒、煲汤。除了德江天麻之外,大方的天麻也很不错,两地都是天麻高质量产地。
贵州三宝-杜仲
杜仲也是贵州三宝药材之一。遵义是全国杜仲主要产区之一,被称为有名的“中国杜仲之乡”,素有“黔北药库”之称。
删除
杜仲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具有补肝肾,治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降血压,以及安胎的功效;杜仲酒可以治疗肾虚腰痛,阴虚火旺者慎服。
贵州三宝-灵芝
灵芝有“仙草”、“瑞草”之称,贵州海拔高、纬度低、散射光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造就了贵州优质的灵芝仙草。野生灵芝主要分布在梵净山自然生态保护区、遵义、毕节、黔南等地。
删除
灵芝的药用和营养价值极为丰富,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还可以用来泡酒,或者文火炖煮两小时后加蜂蜜饮用。
钩藤
钩藤是剑河县民间传统常用药种,也是剑河制药企业的主要生产原料,不仅在国内有名,还远销日本、韩国等地。
删除
钩藤,味甘、性凉。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功能。用于治疗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悸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等症状;气虚者慎服,大剂量或长期服用时,应注意肝、肾功能的检查。
半夏
大方的圆珠半夏素以质优效佳而驰名中外,曾获“贵州十大名药”、“贵州地道药材”等盛誉。而且,这里的圆珠半夏在主要出口国日本享有“免检”待遇。
删除
圆珠半夏是中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它能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咳喘等症状。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党参
威宁的党参含糖量和含蛋白质较高,味甘,性平。 其功效与人参相似,惟药力薄弱。治一般虚症,可代替人参使用。
删除
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作用。可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等症状。长期服用党参易燥火旺盛,孕妇慎服。
金银花
金银花又名忍冬,在贵州很多地方都很适合金银花种植,如凯里、六盘水、桐梓等等。“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金银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
删除
金银花泡水喝能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但其性寒,不宜长期喝,易伤害脾胃。
五倍子
五倍子又名百虫仓、百药煎、棓子,主产地为遵义、铜仁地区。
删除
五倍子性寒,味酸、涩,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等功效,主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便血痔血、皮肤湿烂等症。煎汤内服或者熏洗都可以。但是,外感风寒或有咳嗽症状禁服。
艾纳香
罗甸的艾纳香被列为国家科技部重大攻关项目“贵州道地中药材 GAP 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品种之一。
删除
艾纳香的叶、枝可提制艾粉,在很多方面有进口冰片及合成冰片所不可代替的用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药用价值。它常为外科、伤科、眼科、喉科等外用,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生肌之功能,毒副作用小。艾纳香煮水洗能够治肿胀,外敷利于跌打伤痊愈。
何首乌
何首乌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凯里施秉县的何首乌较为出名。
删除
带花纹的何首乌为上乘品。何首乌具有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的功效;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肠燥便秘等。何首乌忌与猪肉、鱼、血制品(如血豆腐)、葱、蒜同用。
删除
石斛
赤水金钗石斛是中国国家保护二类珍稀濒危植物,素有“千金草,软黄金”之称,与雪莲、人参、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材并称为“九大仙草”,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
删除
石斛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等症状;白芍石斛瘦肉汤,益胃养阴止痛。而且石斛的花很漂亮,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厚朴
厚朴当属习水县的最为出名,被称为“中国厚朴之乡”。
删除
厚朴有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其味辛、性温,厚朴的树皮、根皮、花、种子及芽皆可入药,有化湿导滞、行气平喘、化食消痰、驱风镇痛之效;种子有明目益气的作用;不宜与豆类同用。厚朴子可以榨油制肥皂,树的主干可用于家具木材。
三、中国各地最具特色的中药材有哪些?
你所问的是关于地道药材的问题,这些实在是太多了,你到网上自己去搜一下吧,很多很多。这里我给你说几个。内蒙古的防风,吉林人参,辽宁细辛,河南的怀山药,浮小麦,怀牛膝,怀菊花,怀地黄,安徽的亳白芍,亳菊花,宣木瓜,滁菊花,丹皮。浙江的台乌药,杭白芍,杭菊花,广东的广藿香,云南的文山三七,茯苓。贵州的天麻,杜仲,四川的黄连,川芎,大黄,草乌,宁夏的枸杞子,陕西的姜黄,甘肃的锁阳,肉苁蓉,江苏的薄荷,山东的阿胶,福建的泽泻,莲子,等等很多
四、贵州特色药材有哪些?
贵州特色药材有金银花、山银花、太子参、刺梨、天麻、钩藤、石斛、艾纳香、半夏、丹参、党参、何首乌、续断、苦参、淫羊藿、桔梗、白术、吉祥草、头花蓼。
1、天麻
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 Bl. )是兰科、天麻属腐生草本植物。
分布于中国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生于疏林下,林中空地、林缘,灌丛边缘,尼泊尔、不丹、印度、日本、朝鲜半岛至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天麻是名贵中药材之一。天麻做药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用天麻酿成的养生酒视为宫中珍品。古医书《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里,均有天麻“除百病益寿延年”的记载。
2、何首乌
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
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
3、艾纳香
艾纳香是菊科艾纳香属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茎粗壮,直立,高1-3米;下部叶宽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具柄,柄两侧有3-5对狭线形的附属物。
上部叶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无柄或有短柄,柄的两侧常有1-3对狭线形的附属物;头状花序多数,总苞钟形,花托蜂窝状,径2-3毫米,无毛。
花黄色,雌花多数,花冠细管状,两性花较少数,花冠管状;瘦果圆柱形,被密柔毛。冠毛红褐色,糙毛状。花期几乎全年,主要采用无性繁殖。
分布于云南、贵州、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生于海拔600-1000米的林缘、林下、河床谷地或草地上。
艾纳香全草入药,可发汗祛痰,治疗食伤、霍乱、中暑、胸腹疼痛等。是提取冰片的原料之一,新鲜茎叶经提取加工可制成艾片(左旋龙脑)。
4、石斛
石斛(学名:Dendrobium nobile Lindl),又名仙斛兰韵、不死草、还魂草、紫萦仙株、吊兰、林兰、禁生、金钗花等。
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
5、金银花
金银花,三月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又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
本种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具有大形的叶状苞片。它在外貌上有些象华南忍冬,但那个种的苞片狭细而非叶状,萼筒密生短柔毛,小枝密生卷曲的短柔毛,与本种明显不同。
这个种的形态变异非常大,无论在枝、叶的毛被、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花冠的长度、毛被和唇瓣与筒部的长度比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所有这些变化看来较多地同生态环境相联系,并未显示与地理分布之间的相关性。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杜仲
参考资料:人民网-贵州省打造18种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