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特有的民风民俗
在新西兰,毛利人仍保留着浓郁的传统习俗。他们大都信奉原始的多神教,还相信灵魂不灭,尊奉祖先的精灵。每遇重大的活动,他们便照例要到河里去做祈祷,而且还要相互泼水,以此表示宗教仪式上的纯洁,他们有一种传统的礼节:当遇到尊贵的客人时,他们要行“碰鼻礼”,即双方要鼻尖磁鼻尖二三次,然后再分手离去。据说,按照其风俗,碰鼻子的时间超长,就说明礼遇越高,越受欢迎。给别人拍照,特别是给毛利人,一定要事先征求同意。
新西兰人见面和告别均行握手礼,习惯的握手方式是紧紧握手,目光直接接触,男士应等候妇女先伸出手来。鞠躬和昂首也是他们的通用礼节。初次见面,身份相同的人互相称呼姓氏,并加上“先生”、“小姐”等,熟识之后,互相直呼其名。
时间观念较强,约会须事先商定,准时赴约。客人可以提前几分钟到达,以示对主人的尊敬。交谈以气候、体育运动、国内外政治、旅游等为话题,避免谈及个人私事、宗教、种族等问题。会客一般在办公室里进行。应邀到新西兰人家里作客,可送给男主人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士忌,送给女主人一束鲜花。礼物不可过多,不可昂贵。
当地大部分居民是英国人的后裔,因此,这里流传的是许多英国人的身势语和示意动作的习俗。他们对大声喧嚷和过分地装腔作势是表示不满的。当众嚼口香糖或用牙签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 新西兰人用欧洲大陆式的用餐方式,那就是始终左手握叉,右手拿刀。
新西兰人的生活节奏比较缓慢,人民生活比较悠闲。开放的市场和丰富的商品给不同的阶层的人以很大的选择余地,但从总的消费水平来讲,新西兰人追求商品的高档化,购物趋向名牌、时新。
新西兰人性格拘谨,即使观看电影,也往往男女分场观看。对酒类限制很严,经特许售酒的餐馆,也只能售葡萄酒,可售烈性酒的餐馆,客人必须买一份正餐,才准许喝一杯。但啤酒销售量相当大,名列世界第五,平均每人每年要喝110公升啤酒。
新西兰人崇尚平等正义,工人、商人、医生、教师都杂居相处,彼此直呼其名。只要找个小小的理由,几乎谁都可以见到总理。至于要见部长、市长,则随时可以相约。
新西兰的节日
一、元旦(NewYear'sDay):1月1日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现在,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二、怀唐伊日(Waitangi Day):2月6日
每年的2月6日,是新西兰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怀唐伊日,这一天曾在1974年一度被定为新西兰的国庆节,举国上下共同欢庆新西兰的立国文献——《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的签订。
三、复活节(Easter day):4月4日
复活节(主复活日)是一个西方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基督徒认为,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为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
四、澳新军团日(ANZAC Day):4月25日
澳新军团日 ANZAC Day,又称“澳纽军团日”,是纪念1915年的4月25日,在加里波利之战牺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团(简称澳新军团)将士的日子。澳新军团日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现均被定为公众假日,以缅怀他们为国牺牲的勇敢精神。澳新军团日是两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五、节礼日(Boxing Day)
为每年的12月26日,圣诞节次日或是圣诞节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是在英联邦部分地区庆祝的节日,一些欧洲国家也将其定为节日,叫做“圣士提反日”。这一日传统上要向服务业工人赠送圣诞节礼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怀唐伊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活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澳新军团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节礼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西兰
新西兰有哪些重要节日
1、澳新军团日
澳新军团日,又称“澳纽军团日”,是纪念1915年的4月25日,在加里波利之战牺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团(简称澳新军团)将士的日子。澳新军团日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现均被定为公众假日,以缅怀他们为国牺牲的勇敢精神。澳新军团日是两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2、国庆日
每年的2月6日,是新西兰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怀唐伊日,这一天在1974年一度被定为新西兰的国庆节,举国上下共同欢庆新西兰的立国文献—《怀唐伊条约》的签订。
3、元旦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4、圣诞节
圣诞节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它源自古罗马人迎接新年的农神节,与基督教本无关系。在基督教盛行罗马帝国后,教廷随波逐流地将这种民俗节日纳入基督教体系,同时以庆祝耶稣的降生。
5、节礼日
节礼日,为每年的12月26日,圣诞节次日或是圣诞节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是在英联邦部分地区庆祝的节日,一些欧洲国家也将其定为节日,叫做“圣士提反日”。这一日传统上要向服务业工人赠送圣诞节礼物。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领事服务网-新西兰实用信息
新西兰是个非常发达的国家,那新西兰的风俗礼仪有哪些呢?
当众嚼口香糖或用牙签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新西兰人用欧洲大陆式的用餐方式,那就是始终左手握叉,右手拿刀。
新西兰的风俗有哪些?
新西兰风俗跟一般的欧美国家差不多,新西兰生活节奏特别慢,人们生活特别有限,这里有着高福利,轻松的工作与压力,人们的生活质量比较高,喜欢赛马和橄榄球,当然跟基督教徒一样,讨厌13和星期五。
新西兰风俗习惯
新西兰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欧洲后裔占主导地位,受欧美和澳大利亚的影响很深,生活方式和习惯基本西化。
新西兰人的生活节奏比较缓慢,人民生活比较悠闲。开放的市场和丰富的商品给不同阶层的人以很大的选择余地。但从总的消费水平来讲,新西兰人追求商品的高档化,购物趋向名牌,时尚。
新西兰人的生活质量一般都比较高,通常对衣,食,住,行都比较讲究。他们大都喜爱户外运动,除喜爱赛马外,还特别喜爱橄榄球。
新西兰人崇尚平等。在新西兰,人们可以随时约见部长,市长。只要找到一个充分的理由,几乎谁都可以见到总理。
在新西兰,汽车靠左边行驶,和英国一样。人行道也有一条中心线分开,来往成两行,行人也靠左边行走。
新西兰人视几维为民族的象征。新西兰是世界上唯一有几维鸟的国家,所以几维鸟备受珍爱。
在社会场合新西兰人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惯用握手礼。他们也有施鞠躬礼的,不过鞠躬方式独具一格,有抬头挺胸地鞠躬。
对于同自己一样身份的人,在称呼姓氏时应冠以"先生","夫人"或"小姐",但新西兰人往往在见面一两次以后就称对方名字。
新西兰人生性乐观,喜爱美化环境,空间时间很多,多半都用于园艺活动和整理环境。性格上偏于保守,不习惯和陌生人接触,但一旦相识后,会很快消除隔阂,甚至成为好朋友。
他们在和好朋友交往时,不要求对方送贵重的礼物,只要有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士忌就使他们感到欣慰和满足了。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新西兰人别具匠心地组织起各种有趣的俱乐部,一次来愉悦身心,探究学问。诸如:"素食者俱乐部’","孪生俱乐部","理性主义俱乐部",甚至还有"汤匙俱乐部" 等等。据说此类活动至今已成为新西兰人传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并且每个人都已参加这种俱乐部的活动而感到荣幸。
新西兰人一般对狗怀有特殊的感情,视狗为"终生的伴侣","牧羊的卫士"。他们历来珍爱几维鸟,把几维鸟看成是民族的象征,并以其为国鸟。他们偏爱饮蕨,视其为国家的象征。
毛利人的礼节礼貌方式与众不同,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当远方客人来访的时候,毛利人都有举行盛大的欢迎聚会。开始时会场一片肃静,人们列队两旁,突然,队伍中走出一位赤膊光脚的中年人,先是一声吆喝,然后引吭高歌,歌声刚落,姑娘们在委婉的低声伴唱中翩翩起舞。他们穿的是红黑相间,鲜艳夺目的民族服装,手工编织亚麻短裙随着舞步轻轻摇摆。男青年英姿勃发,边喊边跳,他们把刀剑投在地上,察看来人是朋友还是敌人。欢迎贵宾的仪式进入高潮,宾主同歌共舞,共叙友谊,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到惠灵顿或者新西兰其他地方参观访问的人常常会碰到这种动人的场面。
1、在与女士交往中女方先伸出手,男方才能相握。
2、初次见面,身份相同的人互相称呼姓氏,并加上“先生”、“夫人”、“小姐”等,熟识之后,互相直呼其名。
3、新西兰人时间观念较强,约会须事先商定,准时赴约。客人可以提前几分钟到达,表示对主人的尊敬。交谈可以谈论气候、体育运动(如橄榄球和板球等新西兰人特别喜欢的运动)、国内外政治、旅游等话题,避免谈及个人私事、宗教、种族等问题。
4、应邀到新西兰人家里作客,可送给男主人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士忌,送给 女主人一束鲜花。礼物不必过多或贵重。
5、毛利族人之间传统的相互问候致意的方式是相互摩探鼻子。
6、新西兰人不喜欢声喧哗和装腔作势的人。
7、打哈欠的时候,要捂住嘴,当众嚼口香糖或用牙签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
8、给人拍照,特别是毛利人,一定要先征求同意。
新西兰人的生活习俗是什么吖
【新西兰人】
比起生活在繁忙都市里的人来说,新西兰人更加朴实、善良、诚实,就新西兰国内而言,以奥克兰为中心,越往南人越好。也许是人少的缘故,新西兰人对人总是很真诚,正如世界上的许多民族一样,新西兰人素有友善好客的美誉。如果有人需要人帮助时,他们会适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在新西兰最好用英语进行交谈,不必担心有任何的错误,因为纯朴的新西兰人不会感觉被触犯反而还会热心的教导和指正你的错误。在新西兰主要以两种文化为主流:一种是土生的毛利文化;一种是后来的欧洲文化。也许是欧裔人口比例最大的缘故,包括毛利人也已经开始基本接受了欧洲文化。
【传统习俗】
新西兰的毛利人仍保留着浓郁的传统习俗,他们大都信奉原始的多神教,还相信灵魂不灭,尊奉祖先的精灵。每遇重大的活动,他们便照例要到河里去做祈祷,而且还要相互泼水,以此表示宗教仪式上的纯洁。他们有一种传统的礼节:当遇到尊贵的客人时,他们要行“碰鼻礼”,即双方要鼻尖磁鼻尖二三次,然后再分手离去,碰鼻子的时间越长,就说明礼遇越高,越受欢迎。此外,如果想要给别人,特别是毛利人拍照,一定要事先征求同意。
毛利人的礼节礼貌方式与众不同,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当远方客人来访的时候,毛利人都有举行盛大的欢迎聚会。开始时会场一片肃静,人们列队两旁,突然,队伍中走出一位赤膊光脚的中年人,先是一声吆喝,然后引吭高歌,歌声刚落,姑娘们在委婉的低声伴唱中翩翩起舞。他们穿的是红黑相间,鲜艳夺目的民族服装,手工编织亚麻短裙随着舞步轻轻摇摆。男青年英姿勃发,边喊边跳,他们把刀剑投在地上,察看来人是朋友还是敌人。欢迎贵宾的仪式进入高潮时宾主同歌共舞,共叙友谊,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到惠灵顿或者新西兰其他地方参观访问的人常常会碰到这种动人的场面。
【见面礼仪】
新西兰人见面和告别均行握手礼,男士则应等候妇女先伸出手来,同样,鞠躬和昂首也是他们的通用礼节。初次见面,身份相同的人互相称呼姓氏,并加上“先生”、“小姐”等,熟识之后,就可以互相直呼其名了。
【节日礼仪】
遇到大型活动或是节日等,新西兰人要去河里做祈祷,还要相互泼水,表示宗教仪式上的纯洁。
【商务礼仪】
新西兰的商界气息与澳大利亚不同,被认为接近伦敦,保守刻板。拜访商界或政府办公厅大多需要预约,宜穿着保守式样的西装。在新西兰,凡是当地能生产制造的产品,都不准进口。做生易不讨价还价,一旦提出一个价格就不能再变更。如果对方询及交货日期、品质、付款条件时,就预示着生意大概就成交了。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送见面礼的习惯,在这里未必管用,要予注意。生意谈成之后,为了表示谢意,可以宴请有关人士,这样做不但效果最佳,而且对方也很高兴。
【生活习俗】
1.会客:新西兰人时间观念较强,约会时要准时赴约,提前几分钟到达则表示对了对对方的尊敬。拜访主人时,必须按门铃或敲门,等待主人开门后才进入,主人请你坐下你才坐下比较有礼貌。交谈时应避免谈及个人私事、宗教、种族等问题,多谈新西兰人喜欢的橄榄球和板球。应邀到新西兰人家里作客,可送给男主人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士忌,送给女主人一束鲜花。如果被邀请到新西兰人家作客,通常主人会招待客人喝饮料或进餐。如果邀请是早午餐和晚餐,那么通常是丰富的一餐。新西兰人用来招待客人的食物主要有牛肉、羊肉、鸡、鸭、蛋、新鲜蔬菜等,色、香、味俱佳。进餐先喝酒,以啤酒为主,饭后喝一碗浓汤。如果此邀请是喝茶则必须进一步澄清,因为“喝茶”可意味着上午茶、下午茶和傍晚茶,若在傍晚就被视为一同共进晚餐。所谓的上午茶和下午通常是喝茶和咖啡,也会让被邀请尝试主人调制的饼干或蛋糕等小食。
2.英式习俗:当地大部分居民是英国人的后裔,因此这来的许多习俗也带有了浓厚的英式风情,他们不喜欢大声喧嚷和过分地装腔作势,当众嚼口香糖或用牙签也是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新西兰人用欧洲大陆式的用餐方式,那就是始终左手握叉,右手拿刀。
3.隐私:新西兰人非常注重隐私权,尤其是它们的家居生活。工资收入、配偶子女情况等是不可以问的,除非他们主动地告诉你,但这一般又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不符合他们的文化。新西兰人绝不说人家的坏话,对朋友的政治立场、宗教信仰等也都不闻不问。通常在星期五晚上会和朋友相约到Pub,一面喝啤酒一面聊天,但主要的话题是运动,私人事情大都避免触及。受聘工作时根据新西兰法令,员工可以不必提供诸如:生日、多少抚养家属、婚姻状况及健康情形等信息。如果认为个人隐私资料被侵犯,可以向隐私权委员会提出诉讼。
4.废品处理:新西兰人对废物的处理非常重视,每个街区都有指定每周某日进行废物收集,每户人家,按照日期把废物分别包扎好,或放置在标准的垃圾箱内如纸张、玻璃器皿、木材等分别处理,放置于门外,由废物收集公司进行收集。绝对不要把废物任意堆放,使街道污染,影响卫生。在某些街段,还会设置一些废弃物专门收集箱,例如:汽水罐、旧衣物、纸张、玻璃器皿等,以方便进行废物再处理。由此可见,新西兰对环保的维护。
5.信仰:新西兰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每一个新西兰人可以自由选择宗教信仰。基督教是由第一批欧洲移民带进新西兰的,早期的传教士改变了土著的毛利人的信仰,自此基督教便在这片土地上兴旺的存在着。不过随着各种不同文化的增加,也带来了多种宗教信仰。尤其是近几年亚洲移民大量涌入,他们的信仰——佛教也随之进入这块土地,源远流长的佛学文化影响、带动亚洲文化历史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新西兰。在一百多年前,新西兰已有英文版的佛教书刊,在图书馆更藏有多达四百本的佛学书册。毛利人民族文化也比较其他种族容易接受佛教思想。在部分华人的积极鼓动下,一座庄严的大雄宝殿建立于奥克兰中心地带,标志着华人、亚洲移民扎根在这块和平的土地上,弘扬佛学,普渡众生。在大雄宝殿正式开光大典当日,凑巧也是新西兰勇夺“美国杯”之时。由新西兰副总理、奥克兰市长、劳工党女党魁亲临出席大典,在来自台湾的圣印大师主持下,向新西兰宣布,佛教在新西兰扎根了。
6.饮食:新西兰的牛肉、羊肉、鱼、蔬菜、水果等既丰富又新鲜,在饮食上,新西兰人习惯吃英式西菜,口味喜清淡。他们一般都爱喝咖啡、红茶,爱吃水果,尤其喜食一种叫“几维果”的名贵水果。新西兰是传统的喝茶国家之一,新西兰人将喝茶作为生活的必要享受之一。一般而言,他们每日需喝茶七次,即早茶、早餐茶、午餐茶、午后茶、下午茶、晚餐茶和晚茶。每次喝茶,人们总是像三餐那样郑重其事。很多机关、学校、工矿、企业都规定有喝茶的专用时间。无论都市还是乡镇,茶店和茶馆几乎遍及各处。
7.居住:新西兰人绝不乐意居住那种密集的高楼大厦,也不容许建筑密集的住宅,每家都有四分之一英亩庭园的住宅。他们以住宅宽敞而自豪,室内陈设都是根据个人爱好精心布置的。庭园中的树木四季常青,每家每户门前路旁的草坪修剪都是各自负责进行,修葺草坪是新西兰生活情趣的一部分,也是公共道德的标准之一。
8.休闲: 新西兰人的生活质量一般都比较高,通常对衣、食、住、行都比较讲究。他们大都喜爱户外运动,每到周未,出城的公路上总是塞满了出去渡假的车流,海湾上布满了扬帆出海的私家游艇,即使不出门,也会选择整理花园。除此外还特别喜爱赛马和橄榄球。
9.交通规则:在新西兰,汽车和英国一样,靠左边行驶。人行道也有一条中心线分开,来往成两行,行人也靠左边行走。
10.动物:新西兰人一般对狗怀有特殊的感情,视狗为“终生的伴侣”,“牧羊的卫士”。他们历来珍爱几维鸟,把几维鸟看成是民族的象征,并以其为国鸟。
11.俱乐部: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新西兰人别具匠心地组织起各种有趣的俱乐部,以此来愉悦身心,探究学问。诸如:“素食者俱乐部”,“孪生俱乐部”,“理性主义俱乐部”,甚至还有“汤匙俱乐部”等等。据说此类活动至今已成为新西兰人传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并且每个人都已参加这种俱乐部的活动而感到荣幸。
12.平等:新西兰人崇尚平等正义,工人、商人、医生、教师都杂居相处,彼此直呼其名。只要找个小小的理由,几乎谁都可以见到总理,至于要见部长、市长,则随时可以相约。
13.其他:新西兰人的生活节奏比较缓慢,人民生活比较悠闲。开放的市场和丰富的商品给不同的阶层的人以很大的选择余地,但从总的消费水平来讲,新西兰人追求商品的高档化,购物趋向名牌、时新。
新西兰人性格拘谨,男女在文化娱乐方面的界限十分严格,新西兰的电影院、歌剧院、俱乐部等场所的活动,通常是男女分场制,女土不得进入男士场,男土也不可进入女士场,外来客人须倍加注意。此外新西兰对酒类的限制比澳大利亚还严,餐厅要经特许才能销售葡萄酒,在可售烈性酒的餐馆,客人必须买一份正餐,才准许喝一杯。不过啤酒的销售量却是惊人的,名列世界第五,平均每人每年要喝110公升啤酒。
【禁忌】
1. 新西兰人不喜欢声喧哗和装腔作势的人;
2. 打哈欠的时候,要捂住嘴;
3. 当众嚼口香糖或用牙签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
4. 给人拍照,特别是毛利人,一定要先征求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