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有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简述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有以下。

1、出境旅游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人员结构发生变化首先,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基数的人口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务、公务活动的频繁以及个人观光旅游的需求增加,相应地带动了我国出境旅游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据相关统计表明,2009年我国出境游人次接近5000万,其中因私出境约4220.97万人次,占出境总人数的89%,可见,我国的出境旅游的人员比例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因公出境人员所占比例相对下降,因私出境人员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

2、旅游目的地得到快速拓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作为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其重要地位已逐渐被世界各国所认知,目前全球已有139个国家或地区与我国签约成为我国公民的出境旅游目181Tourism旅游经济研究《中国商贸》CHINABUSINESS?的地,其范围几乎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游客既可以享受到冬季的浪漫雪景又可以畅游于温暖的大洋之滨,还可以体验着热带雨林的诡秘。这些在极大地拓展了出境旅游范围的同时也带给旅游者更多的新鲜感和体验欲,促进了出境旅游的发展。

3、旅游线路延长,旅游方式革新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67%出境旅游者选择前往较近的亚洲周边国家,但同时有33%的出境旅游者选择前往欧美、大洋洲、非洲等长线目的地国,可见我国的长线出境旅游的线路潜力巨大;而且相对传统旅游方式,一些新兴的海岛游、邮轮游、反季游以及自助游等新型旅游方式也不断推出,刺激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4、出境旅游消费总额增长加快,旅游贸易逆差加大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09—2010》预计数据,我国今年出境旅游将花费4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可见,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发展快速;同时报告预计今年旅游贸易逆差将达到50亿美元,而2009年才只是2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50%,但其同时也起到平衡货物贸易顺差、缓解贸易摩擦和消减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作用。

二、中国出境游支出世界第一,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2017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国游客出境游支出费2577亿美元,在世界出境游消费占据第一。为什么中国出境游支出会是世界第一呢,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第一、外国产品质量好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是加工者的角色,外国产品代表的是更好的产品质量。长此以往,给国人造成了一种中国的产品质量低,质量差的思维,而外国的产品质量好,耐用。所以就造成了出境游消费高的原因之一。

第二、国外产品,价格低

由于受到关税的影响外国产品,在国内销售的价格都比较高,而出国旅游之后,在外国购买外国产品,价格会比在中国购买的产品低很多,所以当国人出境旅游之后,就会大量购买国外的产品造成了中国人出境支出高的原因之一。

第三、消费观念的改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兜里面变得有钱了,国人更想购买,质量好,安全性更高的产品。所以出境游之后,很多人都会大量的购买国外的产品

第四、国外产品安全性高

在许多人看来国外的产品,安全性比国产的要强很多,一方面是国外生产方面严格管控,另一方面,国外对食品具有严格的检测标准。

这些就是中国人出境游支出第一的原因,出境游中国人喜欢购买的外国产品,主要包括马桶盖,电饭煲,奢侈品衣服等等,所以,你出境旅游会购买外国的产品吗?

三、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国民在相对丰盈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也提出了更高 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而旅游业在此背景下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出境旅游更是以其旅游资源禀赋的独特性和自然垄断性而逐渐受 到国民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我国旅游管理部门出台了宽松的管理政策,而这些都带动了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高速发展,使其成为了我 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在改变着中国旅游经济的运行格局,甚至影响了世界旅游市场走势。

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概述

1.1 出境旅游的定义 所谓的出境旅游就是指一国公民跨越国境到另外一个国家或 地区进行的旅游消费活动,其主要类型包括:公务旅行、商务旅行 和私人观光旅游等。其中前两种是公务和商务人员为了公务、商业 或外交等目的,而由国家或企业支付相关费用的旅游活动,而私人 观光游主要是指拥有因私出境护照的公民以观光为目的自费出国 旅游。

1.2 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 出境旅游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由于我国社 会形态和早期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导致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才出现出境旅游的萌芽,而其真正得到发展是90年代初期,随着我 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出境 旅游市场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 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09—2010》指出,2009年,我国出境游 人次接近5000万,同时该报告预计2010年出境旅游人数5400万人 次,同比增幅将超过11%;出境旅游花费4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 旅游贸易逆差达到50亿美元,同比增长150%。另据世界旅游组织 的预测,2020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将达到1亿人次,占世界总量的 6.2%,届时就将成为亚洲最大,世界上仅次于德国、日本和美国的 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可见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其正改变着中国旅游经济的运行格局,甚至影响了世界旅游市场 走势,并且还担当着平衡货物贸易顺差、缓解贸易摩擦和消减货币 升值压力的重大责任。 2 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的特点 2.1 出境旅游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人员结构发生变化 首先,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基数的人口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 快速发展,商务、公务活动的频繁以及个人观光旅游的需求增加, 相应地带动了我国出境旅游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据相关统计表 明,2009年我国出境游人次接近5000万,其中因私出境约4220.97万 人次,占出境总人数的89%,可见,我国的出境旅游的人员比例结构 已经发生了变化,因公出境人员所占比例相对下降,因私出境人员 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 2.2 旅游目的地得到快速拓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作为亚洲第一 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其重要地位已逐渐被世界各国所认知,目前 全球已有139个国家或地区与我国签约成为我国公民的出境旅游目 181 Tourism 旅游经济研究 《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 的地,其范围几乎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游客既可以享受到冬 季的浪漫雪景又可以畅游于温暖的大洋之滨,还可以体验着热带 雨林的诡秘。这些在极大地拓展了出境旅游范围的同时也带给旅 游者更多的新鲜感和体验欲,促进了出境旅游的发展。 2.3 旅游线路延长,旅游方式革新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67%出境旅游者选择前往 较近的亚洲周边国家,但同时有33%的出境旅游者选择前往欧美、 大洋洲、非洲等长线目的地国,可见我国的长线出境旅游的线路 潜力巨大;而且相对传统旅游方式,一些新兴的海岛游、邮轮游、 反季游以及自助游等新型旅游方式也不断推出,刺激消费者的消 费热情。 2.4 出境旅游消费总额增长加快,旅游贸易逆差加大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 2009—2010》预计数据,我国今年出境旅游将花费480亿美元,同比 增长14%,可见,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发展快速;同时报告预计今年 旅游贸易逆差将达到50亿美元,而2009年才只是20亿美元,同比增 长了150%,但其同时也起到平衡货物贸易顺差、缓解贸易摩擦和消 减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作用。 3 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影响国家和国民形象、声誉的现象严重 走出国门,一个人的行为不仅仅只代表个人的行为,而是代表 了一个国家和群体的整体形象和声誉。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让国 人走出国门近距离地感受国外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然而国民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以及境外滞 留等违法行为,导致了国民形象和声誉严重受损;同时,由于低价格 促销政策导致了一些目的国针对我国旅游者在接待水准、服务质量 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提供与发达国家旅游者存在明显差距的旅游产 品,这对我国树立大国形象、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明显背道而驰, 严重影响我国国家和公民的国际形象和声誉。 3.2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旅游者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我国的旅游市场管理水平较低,管理缺乏规范,服务过程缺乏 监管机制,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旅行社为了抢占市场份额, 不惜采用虚假广告诱导,低报价、高回扣等方式或手段拉拢客源,同 时大量存在诱迫旅游者购物、欺客宰客,诱导其参加色情等不健康 项目的现象,更有甚者强迫旅游者参加高额自费旅游项目以获取 高额回扣,并且对游客投诉不受理、不作为,这些都是导致了服务质 量问题严重和旅游者合法权益无法保障的主导因素;并且,我国的 消费者对自身消费权益认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同时又不能 及时地对相关的部门和人员进行投诉,这也是导致旅游者合法权 益不能得到及时、有效保障的关键因素之一。 3.3 特权垄断经营,导致市场经营和竞争秩序混乱 我国政府采取特许经营的手段对出境旅游实行控制管理,然 而其在保护新兴市场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市场的正常发展,长期的 特许经营方式造成了相关企业和机构取得特许经营权的同时也取 得了垄断经营权,缺乏市场竞争机制的调节,保障了出境旅游的高 垄断、高报价、高利润的地位,进而导致了其市场经营和竞争秩序 的混乱。供需矛盾以及高利润的存在,致使许多旅行社铤而走险, 违法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现象严重,如:没有经营权的旅行社非法 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有经营权的旅行社超范围越权经营非目的地 国家出境游业务等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为了争取客源市场以 “公务考察”、 “商务考察”等名义,变相经营和推销非目的地国家出 境游项目。 3.4 造成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竞争力下降以及外汇流失加大 由于特许经营模式的存在,催生了出境旅游市场的高垄断和 高利润,而这也导致了更多旅行社想尽一切办法挤入出境旅游这 个门槛,这也就致使了国内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下降、投资额度减少, 造成了国内旅游市场的低端化、粗野式发展现状,大大降低了国内 旅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因为对出境旅游市场的重视,加大了 其促销宣传力度,也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向出境旅游转移,出境 旅游市场的壮大,必然导致旅游者出境消费总额的增加,自然也就 加大了我国外汇的流失。 4 结语 综上所述,出境旅游作为一种时尚的旅游消费方式其不仅仅 带给了我国旅游业机遇和发展空间还有挑战,这两者是共存的,而 在这共存中如何求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就是我国的旅游业所必须 面对的重大挑战和关键问题所在。本文在了解和阐述了我国出境 旅游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发展特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 些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旨在通过本文能为从事出境旅游的管 理者和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从而进一步的促进我 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快速、高效、健康发展,为我国的出境旅游者提 供一个更好地消费环境和消费平台。

四、如何看待出境游中中国游客的扫货现象

话说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旅游人群的中国,在十多年前正式开放出境游后,到国外旅游就成为贫富各阶层中国人的普遍选择。近年来出境游需求井喷式地爆发出来,成为世界个个风景区的一道别致的景观,也成为支撑世界旅游市场的一大动力。

笔者观察,中国人的境外旅游,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志不在山水,而在购物。中国人在国内旅游时,最讨厌的是“购物游”,旅游中,最易发生的是和导游发生购物的争执,常常投诉旅行社安排购物点过多,游客们甚至一个商店都不想进。但是游客们出了国,却换了个人一样,每个人都大包小裹,满载而归。无论在欧洲,在美国,还是在日韩,在新马泰,大小商场、机场免税店,到处挤满中国的购物大军。一些游客抱怨外国商场关门太早,抱怨老外的工作时间和习惯,抱怨老外们“太懒”。在巴黎等地,那种对欧洲奢饰品的购买不是用一般采购可以形容,简直就是“狂购”,引来老外们异样的目光。但是中国游客不管老外们眼光是不是异样,他们旅游不息,购物不止。而中国游客的全球扫货之旅,成为境外商家的“救世主”。

中国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起,中国公民出境游突破1亿人次。2015年春节假日期间,中国游客出境游人数高达518.2万人次,同比增长10%,出境游人数首次超过国内游人数。一个春节节假日,中国游客出境游人数就可以高达500多万人次,已经是一个国家人口的规模!庞大的消费力给内需不振的世界市场带来春天般的温暖。《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称,中国游客境外人均花费近2万元人民币,用于购物的约占57.8%。去年中国旅游研究院估计,中国游客在春节期间的花费超过了1400亿元人民币。中国人海外扫货导致的“肥水”外流,使我国年度出入境旅游贸易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每年中国居民出境旅行支出超过1万亿元,去年更达到1.5万亿元。

中国游客在海外热衷于购物,甚至疯狂扫货、一掷千金的原因需要我们认真分析。

境外扫货的背后是价格,以及中国免税制度的落后

说中国人的收入高了,消费能力强了,自不待言。但中国人热衷于海外购物,直接原因是比较后的鉴别,同样的产品,外国的比中国的便宜。商务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就国内外价差而言,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5类产品中20种进口品牌高档消费品,中国大陆市场平均价格比香港地区高出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

国内外的价差,给中国游客们的印象是,国外东西太便宜了,简直进了“购物天堂”。不光是名表、名包、化妆品等所谓奢侈品与国内价差悬殊,就连普通的鞋子、衬衫、牛仔裤等,都比国内价格便宜一半甚至低到三四折,电子产品近些年也便宜下来。日常护肤品在境内外价格差异非常悬殊。在国内很贵的,中华烟、茅台酒、五粮液,在国外机场免税店都便宜相当一大截。

最近几年,人民币升值,外币缩水,使境外游成本削减大半。笔者在日本看到,同型号的日本相机,在日本店比在国内店便宜不少。中国游客到日本、韩国旅游采购,很大的原因是日元、韩元走低,同一商品与中国国内价格差很大,所以会刺激中国游客购买。笔者在东京电器比较集中的千叶原店中,发现中国游客至少占一半,相当多的服务员是中国人。从韩国首尔机场飞回国内的途中,每次看到的中国游客基本每个人都是大包小裹,有的甚至带回三四个箱子。

现在中国游客在国外的采购清单也在不断扩容。在欧洲有法国香水、瑞士军刀、手表、巧克力等。在日本、韩国,从铅笔、削皮刀、眼罩等小物品,到电子产品、电饭煲、旅行箱等大件,中国游客都在采买。我国中高档商品进口关税偏高,国内免税购物发展水平落后。

境外扫货的奥妙是品牌,以及国内市场供给需求的错配

近年来,日本“马桶盖”、韩国“电饭煲”、日本的“安全大米”。,都炒得很热。在赴日旅游热中,中国游客热衷于购买日本各类日常用品的现象引起了热议。价格便宜导致中国游客“扫货”可以理解。但日本、韩国的“马桶盖”、“电饭煲”、“安全大米”并不便宜,中国游客为什么还去抢购呢?我在日本时,朋友们推荐买日本大米带回来,但那大米是150元人民币1斤。

这其中的奥妙是品牌。

最近几年,中国人的品牌意识增强。用高档化妆品、穿名牌服装、带高档手表、拿名贵手提袋成为时尚。不论奢侈品还是日常用品,中国市场正不断被外国品牌所吸引。现在出境游的主力,已经有前些年的高收入阶层,变为中产白领,女性所占的比例较大。炫耀性消费、送礼、给亲朋好友代买东西,是中国游客购物的主要原因。境外旅游的主力女性游客所占的消费比例较大,她们大都瞄准了高档时装、名牌化妆品、珠宝等商品;也会将糖果、巧克力、衬衫、小纪念品等买回送人;去日本、韩国的最大消费对象是相机、电饭锅等各种家用电器。

笔者问过在日韩购物店采购的中国游客,“扫货”的动机什么。他们说,在那些店里,不仅全球商品齐全,韩日本土的护肤品、服装也是层出不穷,加上便宜的价格,店铺里都有中文导购、中国服务员,挑选起来就刹不住车,直到拿不动为止。

中国游客采购特定品牌的日本产品,比如虎牌保温杯、今治牌毛巾等。这和日本政府近年来推出的日用品“高端精品化”战略不无关系。据报道,今治毛巾是爱媛县今治地区的特色产品,一直行销全国。但从上世纪90年代起,受中国低价毛巾的冲击,产量大减,不少厂家倒闭。2006年,日本政府出资启动今治毛巾品牌化战略。当地政府规定,满足严格质量标准的厂家才能使用今治牌商标,并定期实施严格的抽样检查。品牌的“高端精品化”战略大获成功。如今,在东京的大百货商店,经常有中国游客购买成打的今治毛巾。

境外扫货显现出来的是质量,以及对国内市场的信任危机

因为长期通过价格战争夺市场,中国品牌往往给消费者留下低价低质的印象,与长期在中国打着“高价高质”的境外品牌形成鲜明对比。不论品质上是否真的相差巨大,境外产品“性价比高”成为中国消费者的共识。在日本购物的游客反映,日本不少商品从外观到性能再到质量应该说都比国内商品要好一个档次,日本很多小东西的人性化设计让人用起来感觉很好。而国内市场鱼龙混杂,容易导致消费者眼花缭乱带来选择困惑,而国外消费有时少了很多这方面的后顾之忧。

五、中国人跨境旅游消费和购物的原因是什么

对一个经济处于长期发展、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的国家来讲,中国成为境外购物消费“全球第一”,这一现象值得认真研究。据了解,欧美和日本人均GDP达数万美元,新加坡人均GDP达8000美金,泰国达2000美金,而在国外购物中国人却排第一。

“要警惕出境旅游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去年9月中旬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研究报告》警告说,中国出境旅游花费已经超过入境旅游收入,中国国际旅游业已经整体沦为花汇产业。报告中指出,2004年我国出境旅游总花费大约为400亿美元,相当于3320亿元人民币;而同期,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为4711亿元,入境旅游总收入257亿美元,旅游业对内需的总贡献为6844亿元。2004年出境旅游的过快发展对内需的“漏出"占我国旅游业总收入的48.5%,几乎相当于旅游业对内需贡献的一半。

六、怎么理解 旅游消费 和 旅游者消费

旅游消费是指“由旅游单位或游客使用或为他们而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了满足其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