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席的西北民间流水席

在西北很多地方,民间最盛行的是“流水席”。流水席的特点不是象一般的宴席那样先上齐所有的凉菜,然后再上齐所有的热菜。流水席的最大特点是:每道菜都离不开汤水,吃完一道菜上一道菜,如行云流水,所以称做“流水席”。 

据记载,流水席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传统酒席。据说是隋唐时代的僧尼为了款待有地位的施主而精心研究出来的素食斋饭,后来被摆阔气的百姓搬到了民间宴席上。

流水席的特点是酸辣清口,共有24道菜组成,这24道菜分为8冷16热。其中,8个冷才中分4素4荤,是先上的下酒菜;16个热菜有四个压桌菜,其它12个菜每3个一组,都用大小海碗盛装,味道相近,每组都有一道领头大菜,叫“带子上朝”。流水席有荤有素、有冷有热、汤水搭配、酸辣爽口。

民间的流水席可以根据主家的经济情况选定档次,每桌坐8个人,每上一道热菜,大家都纷纷盛舀。因为有汤水,又有大小碗,所以把流水席称做“小碗汤儿”。每碗汤里配料齐全,数量固定,平均每人一到两汤勺。这对于眼疾手快的人来说很有利,对于讲究斯文的人来说,根本“抢”不到。”甜盘子“是必上之菜,“甜盘子“是米与蜜枣蒸熟,周围围上炸熟的红薯,顶上撒上白糖,一般这道菜需要用黄酒或开水浇顶,化开白糖方能食用,陕西的流水席一般最后一道菜为“肉丸子”,类似四喜丸子,但汤碗里一共盛有8个,正好每人一个,这道菜吃完后,流水席结束。

备注:陕西地方流水席,一般半下午开席,大约14-15点。喜事一般中午为臊子面,白事看主家情况而定。由于农村流水席在午饭与下午开席之间有约2-3个小时时间,亲朋好友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叙旧,所以农村流水席会比在酒店就餐更具有人情味,不会开席而聚,闭席而散,农村流水席更像是一次亲朋好友的大聚会。

你们家乡的美食“八大碗”都是什么?

八大碗种类非常多,但它基本上是荤菜,以最著名的满族八大碗来说,有雪里蕻炒豆腐、虾酱豆腐蛋、猪蹄子、灼田鸡。小鸡蘑菇炖粉条、年猪菜、椿鱼和最有特色的阿玛尊肉,使用猪的心,肝,头肉,猪肋做成的,小火煮熟后,蘸着调料吃。

文章图片2

在河北八大碗演变成四荤四素八道菜,四素:炒豆腐,海带,粉条和各种时令蔬菜随机组合。四荤:红烧方肉、炸酥肉、猪肘子、肉丸子。河北八大碗也很特别,在刀工的要求上也是非常高的。

文章图片3

还有一个八大碗是清真版本,虽然也是以肉为主。然而,早期的八个碗受到了材料的限制,回族同胞又很好客,为了不浪费,又有牌面。清真八大碗其实只有三道荤菜:炖牛肉、炖杂碎和丸子。清真八大碗比较灵活,以八碗为限,有时会上重复的菜,比如两碗炖牛肉来给客人吃。

甘肃农村酒席上的招牌菜,你吃过几种?

甘肃农村酒席上有什么招牌菜还真不知道,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兰州牛肉拉面馆,就喝过甘肃的牛肉拉面。

作为土生土长的甘肃人来回答这个问题,请往下看

1、在开席之前先吃点瓜子、花生、饼干,喜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人一颗,要是两颗就更好了,寓意好事成双嘛,这个我觉得略差点意思。还有一壶果汁,不过这大冬天的有点凉。

2、首先是凉拌花菜,加点西红柿,吃起来口感很不错。

3、凉拌牛肉,这个都喜欢吃,刚放到桌子上就一抢而空了,所以我提前夹了一块放在杯子里,不然就竹篮打水一场空啦!

4、凉拌豆腐皮,里面有青菜,在我们甘肃满大街的早餐,比如米皮、面皮里面常常有它们的身影。

5、凉拌豆芽,我想这个菜好多地方的餐桌上都有吧?不过我们这边是属于凉菜类,加点西红柿和青辣椒一起味道更佳。

6、接下来热菜,炒的豆腐,油开了,放入豆瓣酱炒出红油,下入豆腐很是入味,美滋滋,怎么吃也吃不够。

7、馍馍这是一道硬菜,比较扛饿,这一顿吃饱,晚饭都可以省略了,跟河南人喜欢吃馍馍的感觉有点相似。

8、鸡肉炒土豆,放入干辣椒,一起爆炒出来太香了,屏幕前的你流口水了吗?

9、甜糯米饭,里面有葡萄干、红枸杞、花生、也是非常 养生 的一道菜。

10、猪肝、有木耳、以及香菜的加入,这道菜简直绝了。

11、糯米汤,也叫醪糟米酒,添加的有鸡蛋红枸杞,吃的差不多了,喝上一杯甭提有多美了。

12、肘子,这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炖的特别烂糊,入口即化,它的香味久久不能散去,一个字“香”。

13、最后一道菜,油炸的江团和有名气的川菜毛血旺,很辣很辣,伴着馍馍吃会别有一番香味在心头。

以上就给大家介绍完了,关于甘肃农村酒席上的招牌菜。说说你们哪里的招牌菜都有什么?

现如今的农村酒席也没有原来的好吃,原来的虽然说是八碗或者是“十三花”,能吃饱而且热乎乎的,现在虽然花样多吃不出那味道。

我甘肃人,虽然长年生活在外地,但对家乡的民风民俗还是很关注的。我就楼主的问题,作个回答,仅供参考。

熟悉甘肃的人,都不会对甘肃的风俗一概而论的,因为甘肃的地形看,陇东南地域较广,但山大、河流纵横,所以风俗也又尽一样。东西跨度达1800公里左右,风俗就更不一样的,我就陇东南、陇中、临夏的农村宴席的菜肴简单介绍一下。

陇东南以天水为代表:宴席一般根据家庭富裕程度不同分为八凉八热或四凉四热,也就是说,八道凉菜或四道凉菜、八道热菜或四道热菜,不同的县域,有十三花(十三道菜)、八大碗(用大碗盛菜),不论如何,陇东南的农村人宴席一定不能少凉菜,天水最有名的凉菜叫道叫天水凉碟,猪耳朵或猪头肉、牛肉等典型的下酒菜,谁家都会上,热菜以炸丸子、肘子肉或豆腐炒肉片(肉片宽长)等为代表。由于天水农村酒席是流水席,客人凑够八个人就是满席,客人停留大概在三个小时以内要在主人家用餐两次,第一餐:上凉、热菜,喝酒(有的客人还喜欢吃馍、主人会配馒),第二餐:凉菜四道或八道,配面条(哨子面)。远路来的客人,还会用一餐,俗称晌午,一般以馍(蒸馍、花卷、油饼)配会菜(由猪肉、萝卜、粉条、豆腐、白菜、丸子等会成),主人不提供酒。当然,现在也进行了改进,受城市习惯影响,改变的简单了,只一次用餐了,沿袭传统宴席仍然在较偏僻的地方盛行。

兰州农村宴席,主要以牛羊肉为主,应该是兰州周边回民多的原因吧,所以,宴会上的菜一定少不了牛羊肉,但汉民宴会上一定少不了东坡肘子、兰州醋肉、梅菜扣肉等,但凉菜仍然盛行。当然,兰州农村宴会也一定会有面食的。

临夏农村宴席,最有名的菜便是手抓羊肉,这是不可少的。

调村酒席如今大不如前,小时候农村酒席是提前叫个厨子带上徒弟和刀具锅,然后列个清单,在我们庆阳吃席有个十三花最为出名,红白喜事各有特色,有鸡有鱼,有清汤羊肉和凉拌牛肉,还有饸饹面和白蒸馍,说起招牌菜倒是有一个条子肉,是肥肉,夹个白蒸馍,那叫一个香!还有豆腐干,想想就馋!一碗面一个馍……

临夏有句话叫做“无手抓不成席”,一桌宴席好不好,主要就看手抓的份量和味道。临夏农村的宴席一般用的是四方的八仙桌,一桌坐七人,四个凉菜,六到十个热菜。凉菜摆四个角上,中间的热菜每吃一个上一个。第一道必定是“发菜”,从山上捡的一种形似头发的野菜,泡软剁碎后和蛋黄拌匀后开始蒸,中途上面再浇上蛋黄,特别好吃,寓意“发菜”。第二道就是最重要的手抓羊肉,也是大家最爱吃的,份量一定要足,手抓要是光盘了大家会说这顿席不够丰盛。再后面就是鸡肉、牛肉、肘子、鱼、虾、蒜苔、蘑菇等,最后一道菜不是八宝饭就是醪糟汤,大家戏称“滚蛋饭”“滚蛋汤”,吃了米饭就该走人了!

你们家乡农村婚宴必上哪几道菜?

鸡,鱼,扣肉,四喜丸子,我家乡必上的菜。

没吃过农村婚宴,不了解。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我家乡在广东湛江,我老家农村婚宴必上的菜有三道,如下:

【酸甜咕噜肉】

酸甜可口,非常开胃好吃,颜色金黄,代表喜庆和红红火火,做法如下:

猪肉切小块,放入干面粉中裹上面粉,捏成面团,起锅烧油,油要多放些方便油炸,待油烧开后放入裹住五花肉的面团,炸到金黄色捞起装盘备用,重新起锅烧油,放入菠萝块(或者番茄块)、青色和红色辣椒圈、青瓜块翻炒半分钟,加入适量食盐、糖、醋和清水煮开后,加入油炸过的裹有五花肉的面团,翻炒均匀,用生粉勾芡,酸甜咕噜肉就做好啦。

【白切鸡】

无鸡不成宴,婚宴当然少不了白切鸡,做法如下:

起锅烧水,水开后放入整只宰杀清洗干净的鸡,在鸡肚子放入适量食盐,更加入味,盖上锅盖煮25分钟左右捞起,待温度凉到不烫手时,把鸡切成小块装盘即可食用,配用沙姜、花生油和生抽调制的蘸料吃,味道非常鲜美。

【炒三丝】

是雷州喜庆摆酒席必备的一道特色菜,它味道带甜,代表甜甜蜜蜜长长久久,也是婚宴必上的一道菜。不但在酒桌上吃,酒席结束后打包装进红色袋子,送给每位来宾一袋作为手信带回家与家人和亲戚邻居分享,做法如下:

1.先将白萝卜、胡萝卜刨丝,把生姜切末,蒜蓉、白糖、生粉放小碟,粉丝和虾米浸泡备用。

2.然后把白萝卜丝和红萝卜丝放入热锅过水。

3.接着起锅烧油,爆香蒜蓉和姜末炒香,加入虾米翻炒半分钟,陆续加入适量盐、生抽和白糖,炒出香味。加入过水后的白萝卜丝和胡萝卜丝翻炒均匀。

4.最后加入适量清水水盖上锅盖煮20分钟后,用生粉勾芡起锅装盘。

我的家乡在河南中部农村。

我们农村婚宴,基本上还保留着一定的传统特色。

提前数日把同村或邻村会做菜的大厨按排好,提前一天把需要的食材全部釆购完毕。

结婚当天的一大早,就能看到大厨们忙碌的身影,左邻右舍的婶婶、嫂嫂,都成了大厨们的好帮手。

上午十点左右,一道道诱人的凉菜,用盘子盛着,整齐摆放在专设的案子上面;一人多高的蒸笼里面,散发着热菜阵阵浓香。

中午时分,随着新郎新娘结婚典礼进入尾声,十道或者是十二道不重样的压桌凉菜,做为开路先锋,早已摆满客桌。

宾朋入席之后,在一片热闹祥和纷围中,举杯畅饮、欢乐开怀。畅饮交谈之间,又接二连三续上了好几道美味。

酒过三巡,在主持争得贵宾的同意之下,正式开饭。此后所上的菜肴,全部是热菜,并且会按照一稠一汤的顺序逐一上桌。

最后,婚宴以一款特殊的咸汤,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快乐结束。

我们农村的宴席,一般前后都是二十四道菜肴,个别菜品可能会因季节不同,略有所变;但必上的那些,绝不会缺席。

1、五香牛肉和手撕烧鸡

凉菜中的扛把子,下酒的好菜,主人的真诚所待。

2、花生米(油炸或水煮)和凉拌藕片

凉菜中的佼佼者,不但是下酒的最佳之选,还有多子多福,夫妻联手持家,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

3、鱼

我们农村的宴席,有"无鱼不成席"之说。暗示着主人对宾客的尊重,也寓意着所有的人都年年有余,生活越来越好。

宴席上的鱼,整条以糖醋、红烧和清蒸为主。当鱼上桌后,一般都是把鱼头对着贵宾,借此,让贵宾喝鱼头酒,然后,贵宾拿筷子开鱼,大家共享。

4、甜糯米

当甜糯米上桌时,还随带一碗凉开水,让贵宾把小勺在水中洗涮一下,开食糯米,便于大家共享。

此时,也是婚宴的一个小结点,标志着已不再喝酒,全心投入吃饭。

5、梅菜扣肉

此道菜上桌以后,随菜而来的还有馒头,标志着宴席中的吃饭环节,已经进入高潮。

6、红焖肘子、红烧方肉和元鱼汤(或清炖鸡汤)

热菜中绝对的扛把子,是主人对宾客的一种尊重。

7、鸡蛋汤

最后一道菜,标志着宴席已经结束,宾客礼节性的喝上几勺,起身寒暄后,开始离席。

朋友们!

你们家乡的婚宴中,哪些菜是必上的呢?

欢迎关注评论!

我来回答家乡农村婚宴必上哪几道菜。在我们河南家乡农村有这样一个习俗,每逢婚礼或者遇到重大喜事,都会举办流水席。虽然农村集镇上有饭店承接流水席,可朴实的农村人还是比较喜欢在家中举办。把厨师请到家中,在院子里搭起帐篷,虽然场地、桌椅有点简单,但是婚宴上的菜品丰盛程度及色香味都不输给城里的饭店。

因为农村婚礼现场是流水席,流水席的特点是酸辣清爽多种口味,共有24道菜组成,这24道菜分为8冷16热。其中,8个冷菜中分4荤4素,是先上的开胃菜、下酒菜;16个热菜分4组,每组都有一道领头大菜,叫“带子上朝”的压桌菜,一道压桌菜加3个蒸碗为一组,都用大小海碗盛装,味道相近。流水席有荤有素、有冷有热、汤水搭配、酸辣清爽样样都有。各种荤菜根据花钱多少选食材,素菜主要根据季节多选时令菜,每一道菜都非常实惠,凉拌、卤拼、油炸、碗蒸、爆炒、慢炖等等样样都有。

家乡农村婚宴必上的几道菜是:“甜盘子”是必上之菜,“甜盘子”也就是八宝饭(永结喜同心),还有一道“甜碗”就是红薯红糖红烧肉(红红火火),其它必上的几道婚宴菜还有:炒粉(福运绵长)、白灼虾(群龙贺新喜)、腰果丁(金腰怀太子)、扣肉(红袍添喜庆)、花菇小塘菜(翡翠满庭园)、季节鲜水果(瑞果呈祥合家欢)。

家乡农村婚宴的流水席是根据主家的经济情况选定档次的,虽然有这么多必上菜,每桌坐8个人,每人至少一道热菜一道冷菜四个压桌菜共20至24个还远不够。流水席最后一道菜为鱼丸或肉丸汤,类似四喜丸子,但汤碗里一共盛有8个,正好每人一个,这也是必上菜,这道菜吃完后,流水席结束。

婚宴上,我们那边一般上十个菜,分别是:一,三鲜(内置鸭鸡杂及粉条、黄花等);二,汤鱼(就用新鲜草鱼肉煮);三,蛋卷,用鸡蛋加肉馅卷成;四,扣肉,外覆肥肉,内置瘦肉;五,醋鸭,整鸭炖熟切条;六,白切鸡,整鸡切条;七,炸鱼,用草鱼切条拌面粉油炸而成;八,圆蛋,用鸡蛋剥壳油炸而成;九,摆鱼,整条草鱼油炸制作;最后一个菜是蛋汤。十个菜中凡能成形者,上盖八点(一桌坐八个人),下放八点。

烧鸡,肘子,牛肉,鱼

鸡,鱼,猪肘

虽然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中国,但是每个地方结婚的风俗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那么,对于农村的人来说,农村酒席有哪些菜呢?婚宴10个人一般几个菜呢?下面你们策划的农村酒席菜谱大全,一起来学习吧!

1、首先,农村新人的婚宴上一般都有:茶叶蛋、泡椒凤爪、酸辣海带丝、腌制好的豇豆这四个冷菜。当这些冷菜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就会上一道千张肉丝让大家填饱肚子。或者是馒头之类的主食。

2、然后,农村婚宴的热菜一般有:木耳肉丝皮蛋汤、猪肝汤、红烧鱼、烤鸭子、油炸圆子、米粉蒸肉、葱烧大肠、红烧牛肉、红烧蹄髈、鲍鱼排骨汤、白灼龙虾、干炒麻花。当然,不同地方的农村菜肴也许存在一些差异。

前几年我们这里有结婚的,基本就是我们村的几个掌勺的农村做饭的大厨,他们做饭的手艺也非常的普通,感觉流程首先在婚宴上上的第一道菜就是瓜子儿花糖,还有香烟。再有上丸子,肘子,大虾,扣肉,鸡肉,鱼肉,鸡鱼是双份的,再有就是一份汤。

在我们这儿农村的婚宴基本就是上这些菜,当然会根据大厨的不同略有不一样,但是这些是必上的主菜。不知道大家那里的农村婚宴都上些什么饭菜呢?欢迎在下面留言,我们一起交流,谢谢。

以前古代人家请客,“流水席”是什么意思?

在洛阳,民间最盛行的是流水席。流水席的特点不是象一般的宴席那样先上齐所有的凉菜,然后再上齐所有的热菜。流水席的最大特点是:每道菜都离不开汤水,吃完一道菜上一道菜,如行云流水,所以称做“流水席”。

据记载,流水席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洛阳的传统酒席。据说是隋唐时代的僧尼为了款待有地位的施主而精心研究出来的素食斋饭,后来被摆阔气的百姓搬到了民间宴席上。

洛阳流水席的特点是酸辣清口,共有24道菜组成,这24道菜分为8冷16热。其中,8个冷才中分4素4荤,是先上的下酒菜;16个热菜有四个压桌菜,其它12个菜每3个一组,都用大小海碗盛装,味道相近,每组都有一道领头大菜,叫“带子上朝”。流水席有荤有素、有冷有热、汤水搭配、酸辣爽口。

民间的流水席可以根据主家的经济情况选定档次,每桌坐8个人,每上一道热菜,大家都纷纷盛舀。因为有汤水,又有大小碗,所以当地人把流水席称做“小碗汤儿”。每碗汤里配料齐全,数量固定,平均每人一到两汤勺。这对于眼疾手快的人来说很有利,对于讲究斯文的人来说,根本“抢”不到。记得表哥结婚时我恰逢放假,就和母亲一同去参加了表哥的婚礼,结果,因为不熟悉规矩、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去“抢”着吃,所以,24道菜上完了,也没能吃上几口。长辈们说,别下桌,继续坐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