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的特色菜有哪些?

1、港门粉是港门的一大特色美食之一,而港门是三亚市的一个小镇又称保港镇现并入崖州区,大家总调侃着这个镇名是:“香港和澳门的简称”

港门粉的汤味道清甜,不是像糖一样甜而是像加了海虾皮一样,正是这样的清才能衬出粉和海鲜辅料的香吧。而且三亚的粉和其他地方相比都是细且软的,轻轻一嚼就咽进肚子里了,和三亚的休闲度假风格相得益彰。

2、陵水酸粉是海南省的一种特色小吃,酸辣甜香,佐料丰富,味道极其鲜美,令人回味无穷。陵水酸粉有时也称海南粉。

因为陵水是海南省的一个县,全名为陵水黎族自治县,由于陵水制作的酸粉最为正宗,也最好吃,陵水酸粉的名称即由此而来。随着陵水酸粉在海南省内传播,其他一些市县也有人制作酸粉,但味道却不如陵水原创地区的味道正宗,渐渐地对大部分来说就有了一个陵水酸粉的名称。

3、海南粉是海南省最具特色的小吃,属于海派菜。该小吃流传历史久远,在海南岛北部的海口市、定安县和澄迈县的市镇居民中食用比较普遍,而且是节日喜庆必备的象征吉祥长寿的珍品。

4、抱罗粉是海南省文昌市的一种传统特色小吃,因发源于文昌市抱罗镇而得名,该菜品也是到海南的游客必吃的特色美食小吃。

5、清补凉多以成糖水及老火汤的形式出现,不同地区有其独特的风味和食疗效果。经过改良,清补凉除了原先的糖水低外,还有椰子水,椰奶,冰沙和冰激凌等不同吃法。流行于中国海南、广东、香港和澳门、广西等地区。

二、海南地方的特色菜你都知道哪些?

海南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尤其是三亚,不少新婚夫妻都会选择去三亚度蜜月。而且到了炎热的夏天,三亚也是一个避暑胜地。因为海南一年四季的温度都保持在20多度,气候凉爽,这样的城市很难不受到大家的喜爱。其实海南除了具有特色的风景以外,海南的美食也是很吸引人的,比如说海南粉、海南椰子鸡、海南鸡饭等等。

椰子的做法

众所周知,海南是一个盛产椰子的城市,一提到海南这个地方,大家脑海当中都会浮现出蔚蓝的大海以及成片成片的椰子树。随便每一棵树上都结着丰厚的果实,将椰子摘下来,喝一口椰汁吃一口椰子肉,自然是十分美味的。因此海南的椰子也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美食,比如说海南椰子糖以及椰子鸡都极具特色。

椰子鸡如何制作

制作椰子鸡的主要材料就是三黄鸡,三黄鸡的肉质鲜嫩,而且不油腻。将三黄鸡买回来以后绰一道水,在绰水的过程当中放入料酒,这样可以去除三黄鸡的腥味。紧接着再把三黄鸡放到凉水当中过一遍,这样能够让肉质更加紧实。接下来再将鸡肉切成条状,摆放在盘子当中,然后就要制作灵魂酱料了。在一个小碗当中倒入适量的醋,酱油以及盐,然后用筷子搅拌均匀。

海南特色介绍

将一个新鲜的椰子打开,倒出椰汁,直接淋在切好的三黄鸡上面,再把灵魂酱汁也淋上去,放上一点香油和香菜,这样子一道美味的海南椰子鸡就做好了。同样椰子鸡饭的做法也是一样的,除了鸡肉以外还添加了一些米饭。海南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只要在这里呆上几天,相信大家都不想离开这个地方,所以有机会一定要来尝试一下海南特色美食。

三、海南主要的蔬菜有哪些?有特色的有哪些?

以下这些都有

1、甜菜心

2、白菜

3、青梗菜

4、空心菜

5、萝卜

6、萝卜菜

7、苋菜

8、春菜

9、芥菜

10、芥蓝

特色菜:四角豆和五指山野菜

四、海南种植的蔬菜有哪些?

海南种植的蔬菜比较多,如:黄瓜、豆角、丝瓜、冬瓜、苦瓜、水瓜、葫芦瓜、生菜、香菜、尖椒、荷兰豆、四季豆、四角豆、南瓜、韭菜、茄子、芹菜等。

海南长夏无冬,比较适合种植蔬菜,是全国重要的蔬菜基地。

海南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7℃,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月份温度仍达17~24℃,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海南岛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海南省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6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639毫米,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总降水量达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90%,雨源主要有锋面雨、热雷雨和台风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少雨季节,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30%,少雨季节干旱常常发生。

全省常年蔬菜基地面积15.47万亩,实际种植面积11.79万亩,种植率为76.22%;大棚建设面积2.32万亩,大棚种植面积1.30万亩,大棚利用率为55.89%。常年蔬菜传统散种面积约有12.51万亩。

四角豆是海南特色蔬菜。

四角豆,又称龙豆、四棱豆、扬桃豆、翼豆、翅豆、皇帝豆、香龙豆、去宵豆等。原产于热带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在中国主要生长在海南、西双版纳等地。

豆的形状有点古怪,长方形的,长度大概比手掌略长一点。从横切面看,四个角向外凸出,象英文字母“X”。

龙豆是一种草药,是热带植物九龙藤的种子。又叫罗汉豆,罗汉豆见于《南方草本状》、《本草拾遗》谓:“依树蔓生,如通草藤也,其子紫黑色,一名象豆,其实三年方熟,角如弓袋,子若鸡卵,其外紫黑色,其壳用贮丹药,经年不坏,取其仁入药,炙用。生海南,解诸药毒九龙藤,又称过江龙,主产于泰国及缅甸的热带雨林,中国境内分布于海南。成熟期三年,一年开花,二年结果,三年成熟。九龙藤是世界上是世界最长的藤科植物,最长能达到30——50米,所结果实长达成90厘米左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豆科植物。龙豆即是过江龙种子的别称。

四角豆一般都是清炒或蒜蓉炒,清脆爽口,别具风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矿物质,营养成价值极高,被人们称作是“绿色金子”。

嫩荚和嫩叶主要用作蔬菜,种子和地下块根主要作粮食,茎叶亦是优良的饲料和绿肥。叶片、豆荚、种子及块根均可入药,对冠心病、动脉硬化、脑血管硬化、不孕、习惯性流产、口腔炎症、泌尿系统炎症、眼疾等19种疾病有良好疗效。因此,有人称四棱豆为“二十一世纪健康食品”、“奇迹植物。”四棱豆富含维生素及多种营养元素,具有降压、美容、助消化等食用和药用价值,效作超出其他豆类和一般蔬菜,被誉为“豆中之王。”

五、海南地方特色菜你知道的都有哪些?

海南地方特色菜你知道的都有哪些?

海南的蔬菜多为黄瓜、豆角、丝瓜、冬瓜、苦瓜、葫芦瓜、生菜、香菜、青椒、荷兰豆、四季豆、方块豆、南瓜、韭菜、茄子、芹菜等。海南无夏无冬,适宜蔬菜种植,是全国重要的蔬菜基地。海南位于热带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原有“天然温室”的美称。 这里无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至27,10以上积温8200,最冷的一月温度仍达17至24,年日照1750至2650小时,日照率50%至60%海南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6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639毫米,有明显多的雨季和少的雨季。 每年的5~10月是多雨季,总降水量达到1500毫米左右,占年总降水量的70~90%。 雨源主要有锋面雨、雷雨和台风风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少雨季节,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30%,少雨季节经常发生旱灾。

全省多年蔬菜基地面积15.47万亩,实际种植面积11.79万亩,种植率76.22%; 大棚建设面积2.32万亩,大棚种植面积1.30万亩,大棚利用率55.89%。 多年生蔬菜传统散种面积约12.51万亩。四角豆是海南的特色蔬菜。四角豆也称为龙豆、四棱豆、杨桃豆、翼豆、翅豆、皇帝豆、香龙豆、去宵豆等。 原产于热带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 在中国主要生长在海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豆子的形状有点奇怪,是长方形的,长度比手掌稍长。 从横断面看,四个角向外突出,像个字母“x”。

龙珠是草药,是热带植物九龙藤的种子。 也被称为罗汉豆,罗汉豆见于《南方草本状》、《本草拾遗》年。 “藤蔓生长在树上,例如通向草藤,其子系紫黑色,一名为大象豆。 其实三年熟一次,角如弓袋,子如鸡蛋,外为紫黑,其壳以丹药保存,经年不变。 取其仁入药,炙烤后使用。 生于海南省,解诸药之毒的九龙藤,又称过江龙,主要生于泰国和缅甸的热带雨林,中国国内分布在海南。 成熟期为三年,一年开花,两年结果,三年成熟。 九龙藤是世界上最长的藤科植物,最长达30——50米,结果果实长约90厘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豆科植物。 龙豆是过河龙种子的别称。

六、海南特色菜是什么?

海南特色菜有,加积鸭,斋菜煲,和乐蟹,临高烤乳猪,文昌鸡。

1,加积鸭

加积鸭,俗称“番鸭”,是海南一带的名菜,属于海派菜。此菜皮白肉厚,香气诱人。佐料助味,清爽脆滑,耐人寻味。琼籍华侨早年从国外引进的良种鸭,最早在琼海市加积镇养殖繁衍,而又以该镇加祥街一户丁姓居民饲养的番鸭最为出名。

2,斋菜煲

斋菜煲是海南省传统名菜,属于海派菜。原为道家、佛家烹任的以三菇六耳、瓜果蔬茹及豆制品为主的素食菜肴,故又称“寺院菜”、“素菜”。海南斋菜主要出自琼北的海口和琼山地区民间。

3,和乐蟹

和乐蟹盛产于万宁市和乐镇小海和万宁各地区浅水小海。被誉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是万宁美食的一张金色名片。和乐蟹的蟹肥厚味美之故,是因为万宁地区的浅水小海长有大量的海草、海菜等适宜螃蟹健康生长的营养。

4,临高烤乳猪

临高烤乳猪因猪产于临高县而得名,以临高南宝地区所产乳猪为最好,因为当地盛产花生,用花生榨油的油渣做猪料喂养的猪味道好。临高乳猪以皮脆、肉细、骨酥、味香而久享盛名,不管是烤、焖、炒、蒸皆口味俱佳,但以烧烤最佳。

5,文昌鸡

文昌鸡因产自文昌故名文昌鸡,文昌鸡是海南省地方优良肉鸡品种,具有五百多年的传统名牌产品,以其体型方圆,脚胫细短,皮薄骨酥,肉质香甜嫩滑,营养丰富,具有色、香、味、型、营养俱佳,百吃不厌等特色,荣居海南“四大名菜”之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