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山有什么特产

1、奥灶面:奥灶面出自奥灶馆,位于现亭林路,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昆山的“天香馆”,因为经营不善,店主弃馆而走。债主赵三老太将它交给绣娘陈秀英经营,易名“颜复兴”。

2、正仪青团子:青团子从前是江南地方清明节扫墓用的祭物,皮子粳糯混杂,馅心酿制粗糙,一般为农家自食。

3、阳澄湖大闸蟹:阳澄湖的大闸蟹可算是昆山一绝,有很多名人为吃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而特地到昆山一游。当地人有种说法,农历九月吃雌蟹为最好,而在十月吃雄蟹则最好。

4、万三蹄:万三蹄出自近代富翁周庄沈万三的家里。相传江南巨富沈万三“家有筵席,必有酥蹄”。万三蹄以猪腿为原料,佐以调料,做法是用大号砂锅,经过一天一夜的煨煮,火候极为讲究,要经数旺数文,以文火为主。

5、袜底酥:"袜底酥"据说是锦溪人根据宋孝宗时宫庭茶点仿制而成的。它形如袜底,一层层油酥薄如蝉翼,咬起来清香松脆,吃到嘴里有甜中有咸,在江南一带一直是人们争相口尝的传统茶点。 "

二、昆山的特产都有哪些?

昆山的特产有:

1、阳澄湖大闸蟹

又名金爪蟹。产于江苏昆山。蟹身不沾泥,俗称清水大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膏腻,十肢矫健,置于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每逢金风送爽、菊花盛开之时,正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农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发育最佳。煮熟凝结,雌者成金黄色,雄者如白玉状,滋味鲜美。

2、万三蹄

提起“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人们除了陶醉于旖旎的水乡风光以及浓郁的淳朴民俗之外,恐怕印象最深刻的就属“万三蹄”。在周庄,以卖“蹄”为主业的店铺琳琅满目,凡宾馆饭店,万三蹄绝对是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

3、正仪青团子

这道小吃是昆山传统名吃,节日食俗。草浆搅好后,与糯米粉一同揉搓制作面团,芝麻、花生捣碎,包入皮子中,大火蒸上20分钟,大功告成!

4、袜底酥

袜底酥是昆山千年古镇锦溪镇传统名点。皮面、油酥、馅子制作完成后,便是考验耐心的烘烤了,大师傅们寸步不离,直到面饼金黄,油香溢出,才能放松戒备。

5、石浦羊肉

石浦羊肉是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千灯镇的特色美食。千灯石浦羊肉凭借独特的口味和良好的品质,在昆山、上海周边积累了一定声誉,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品尝。石浦羊肉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深受美食爱好者的追捧,与藏书、太仓双凤并称苏州三大羊肉品牌。

三、昆山小吃有哪些?

昆山“四大名吃”

周市爊鸭

色香味营养,四者具佳

周市爊鸭是昆山著名特产之一,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特点是色、香、味、营养四者俱佳,有“一家爊煮,满街飘香”之誉。

你知道吗?昆山爊味在很早以前是用野鸡、野鸭、野兔等飞禽走兽进行爊煮的。在昆山民间流传着“自古原野飞禽集,猎取爊煮换米炊”的民谣。

周市乡民唐蒙君、朱冬生等,就是数代相传的老猎户。解放前,他们在农闲时,三五合伙,带了猎枪火药,划着尖头小船,到草滩、芦荡以及周围的阳澄湖和傀儡湖等地,猎取野禽,自己加工爊煮售卖。所以那时的爊味特别鲜美。

正仪青团

时令礼品,馈赠亲友

青团子,这种普通的大众糕点,在江浙沪一带颇受人们喜爱,原先是人们在清明节祭祖的贡品。

在浙江一带用艾叶做青汁,艾叶随香,但药味较浓;在淞沪地区用菜叶做青汁,菜叶味淡,做的团子色泽淡绿发黄。而只有在昆山正仪的青团子独具一格,青汁与众不同,原料精选考究,色香味俱全,所以它名扬四方。

据老人们介绍,在晚晴时期,正仪街上有一个叫赵慧的中年人,用一种叫“蒋麦草”的野草洗干净泡在盛石灰的盆里。浸泡一定时间后,把“蒋麦草”捞出捣烂,拧出青汁,同晾干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柔和,这样就可以做团子了。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派钱大均出任上海市市长。他出生在正仪,有一年清明回正仪上坟祭祖,回沪时带了很多青团子去,作为家乡特产分赠陈诚等同僚,这样正仪青团子的名声传得更远更广了。

锦溪袜底酥

清香松脆,甜中带咸

袜底酥这个名称,听起来既不雅致,又很俗气,可是在江南水乡却颇有名气。小小的酥饼,一层层薄如蝉翼,咬起来清香松脆,吃到嘴里甜中带咸,一直是人们争相购买的传统美食。

袜底酥究竟有多少年的生产历史,已经无从考究,据说已有数百年之久。相传在南宋后期,孝宗帝抗击金兵,率水师、陆军驻扎在平江一带。将士们同仇敌忾,打败了金兵的侵犯,孝宗帝摆宴庆功,犒赏三军。

随行的陈妃想吃糕点,厨师做不出陈妃满意的糕点,于是就在民间征集。锦溪有位老太做的酥饼在当地有点名气就被进贡给陈妃,谁知陈妃吃了以后非常喜欢,大家纷纷跟风,于是在民间流传开来。因为形状酷似古人的袜子,所以就称之为“袜底酥”。

陆家浜糖枣

畅销不衰的名小吃

糖枣,像红枣那样大小,用糯米粉拌麦芽糖入油锅炸,再用白糖蘸桂花拌制而成。这种精制而成的糖枣,具有三大特点:甜而不腻,松而不粘,香脆回味。男女老少皆宜,轻轻咀嚼即满嘴桂花香,诱人食欲,也是人们馈赠亲友的理想佳品。

陆家浜糖枣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在清光绪年间,有一个青年叫陈友文,他家境贫寒,在陆家浜镇上摆一个小摊,前店后坊,制作糕点茶食。有一年,天气分外炎热,小陈因早晨贪凉睡懒觉,使浸泡大米的时间过长而发热发酸,为了使酸味去除,原料不损失,产品不变质,他想了许多办法。

后来他把米粉搓成条,捏成小段,放在油锅里炸,捞出拌糖,一吃一尝,不但毫无酸味,而且香甜松脆,非常可口,受到顾客的欢迎,一天竟卖出近千斤。顾客问店主,叫什么名称,店主看到像大红枣,就随口回答,叫糖枣。从此,糖枣的名声就开始传扬四方。

四、昆山特色美食

如下:

1、阳澄湖大闸蟹。昆山特色美食,风靡大江南北的美味。

2、石浦羊肉。昆山传统美食,深受各路肉食者追捧。

3、袜底酥。昆山传统小吃,清香松脆、甜中带咸。

4、酱汁肉。昆山特色美食,色泽桃红、甜而不腻。

5、万三糕。昆山传统糕点,片薄滑糯、入口即化。

五、昆山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的

昆山特产可以带走的有:阳澄湖大闸蟹;袜底酥;石浦羊肉;满台飞;酱汁肉;三味圆。

1、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的大闸蟹可算是昆山特色,有很多名人为吃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而特地到昆山一游。当地人有种说法,农历九月吃雌蟹,而在十月吃雄蟹。

2、袜底酥

“袜底酥”据说是锦溪人根据宋孝宗时宫庭茶点仿制而成的,在江南一带一直是人们争相口尝的传统茶点。

3、石浦羊肉

昆山“北有巴城大闸蟹,南有石浦全羊宴”,石浦羊肉在昆山、上海周边已经声名鹊起,“石浦羊肉赛人参”,石浦全羊宴的冷盘有羊肚、羊肝、羊心、羊眼、羊耳、羊舌、羊鞭、羊杂碎、白切羊肉等组成,其中白切羊肉是石浦羊肉中的经典招牌菜,不加任何佐料烧制而成的白切羊肉。

4、满台飞

“满台飞”俗称“水晶虾”,为淡水虾,身体长形,外披甲壳,活体呈现青绿色,带有棕色斑点,薄而透明,故名。虾的头部有长短一角各一对,有密排的细足,把它投入盆中,会向台面四面八方跳跃,故被人们称作“满台飞”。

5、酱汁肉

“酱汁肉”是锦溪的名菜。它的烹制,由来已久。最初是家常菜肴,以后才延入正规筵席。

6、三味圆

三味圆,俗称汤面筋,用水面筋作皮,馅芯以鸡脯肉、鲜虾仁、猪腿肉加葱、姜、黄酒等调料剁细精制而成,在鸡汤内煮熟,皮薄馅嫩。晶莹别透,集点心、菜肴、鲜汤为一盆。

昆山,江苏省辖县级市,由苏州市代管,自秦代置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2010年9月,昆山与维也纳、新加坡等五城市获该年度联合国人居奖。2016年1月,昆山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六、昆山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昆山市是江苏省直管县级市,位于上海与苏州之间。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市之首。 这样一个经济富饶的城市也催生出许多美食小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阳澄湖大闸蟹,产于江苏昆山,个大体肥,一般三只重500克,大者只重250克以上。十肢矫健,蟹肉丰满,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多汁,名闻各地。

02

石浦羊肉是昆山市的又一大特色美食。它不是像北方烤全羊那样吃整头羊,而是品尝羊身上的各个部位,用红烧、白煮、冷盘、热炒等不同的烹调方法,做出色、香、味、形各异的特色菜肴。

03

周市爊鸭是昆山著名特产之一,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特点是色、香、味、营养四者俱佳,有“一家爊煮,满街飘香”之誉。

04

昆山的特色糕点也十分美味。比如袜底酥、青团子、陆家浜糖枣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代代相传才有了今天的美味,成了一座城市的独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