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黄金周旅游消费
黄金周制度起始于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黄金周这一概念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使用,是2000年6月21日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去年,国务院决定增加法定休假日,加上调整的两个双休日,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假日旅游‘黄金周’(以下简称‘黄金周’),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旅游热情,国内旅游空前火爆,特别是今年‘五一’放假期间旅游人数创历史最高记录。‘黄金周’假日旅游推动了我国旅游业以及铁道、交通、民航、城市出租汽车和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内需,增加了财政收入;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丰富了节日生活,对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欢迎;繁荣了地方经济,促进了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以及一些地区特色经济的形成。”
用经济眼光看黄金周
黄金周加快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旅游产业的地位,推动了旅游产业要素的完善,使中国加速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黄金周效应”拉动了假日经济和内需,成为很多行业期待的商机。
当初实行7天长假的主要动因之一就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尽管目前还很难将黄金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做出一个全面准确的统计,但其对推动经济增长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1、进一步拉动了内需,加快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历次黄金周的统计数字表明,黄金周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使中国加速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2、进一步提升了旅游产业的地位。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互动的结果。黄金周如潮的人流,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拉动了交通、宾馆、餐饮、商业、通讯、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众多的商家、文化、体育、汽车销售、商品零售等行业也把黄金周当作商机,产生了日益看好的经济效益。巨大市场能量和潜力,使各地党委、政府的决策者们进一步认识到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拉动作用,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战略,把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加快当地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为了加强对黄金周工作的领导,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有旅游、交通、铁路、民航、公安、安全、商贸等部门参加的假日协调领导机构,加强对市场的领导,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整顿市场秩序,努力为广大游客和城乡居民营造安全、文明的旅游环境。
3、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产业要素的完善。
黄金周形成的巨大市场需求,大大促进了旅游产业要素供给的增长。黄金周兴旺了一大批旅游景点和关联行业,促使各地纷纷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在开发传统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同时,积极开发丰富的现代旅游资源,推出了一大批现代旅游产品。经过黄金周的催生,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两大市场趋于成熟,在观光旅游保持一定规模和旺势增长的基础上,前往城市周边的度假休闲进一步升温,周边旅游设施的利用率明显提高,我国旅游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综合配套能力明显提高,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民航、铁路、公路、能源、通讯、口岸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旅游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高密度、大流量的客流,也为旅游战线和相关行业的队伍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用社会眼光看黄金周
每个黄金周后所发布的经济通报,强化了人们对黄金周经济特性的认识,而事实上,黄金周的意义远不止于经济。在进行经济解读的同时,我们还应用社会的眼光来审视黄金周所带来的丰厚的社会效益。
1、成为充分实现公民休息权的重要载体。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公众假期的放假天数同国际水平相比一直偏低。黄金周制度的实行,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享受公众假期上的差距,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关心,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目前对于大多数机关由企事业单位,往往难以落实带薪休假,目前实行黄金周制度,是符合国情的,对于大众休假制度就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2、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休闲方式。“黄金周”不仅培育了大众旅游消费市场,而更重要的是使勤劳朴素、整年劳作的中国普通劳动者开始形成定期休假的习惯,开始适应如何调节忙碌的工作节奏与休闲度假的现代生活方式,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更加体现以人为本和丰富多彩。休假制度日益成为全国上下公众关心的话题,更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
3、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当初,黄金周并不是专为旅游而设置的,也没有哪个政府组织号召或强求公众都外出旅游,但广大人民群众自愿选择了旅游消费,黄金周的主体自然发育成为大众旅游消费,越来越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青睐,这是符合市场经济配置资源规律的。
4、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新气象。黄金周期间涌动的如潮人流,诠释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从而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同时黄金周进一步加强了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的交流,大量游客的异地流动,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国民素质提高,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用发展的眼光看黄金周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将产生巨大的旅游消费需求,旅游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下一步需要常抓不懈的是黄金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1、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随着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度提升,这是我国旅游业持续兴旺的重要动力。
黄金周期间,人员大量流动,这种巨大的旅游需求能量的集中释放,对旅游基础设施造成压力,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快交通运输、机场、口岸、宾馆住宿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城市近郊大众化的休闲度假设施建设,增加中低档旅游住宿供给的弹性,以及自驾车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以方便大量的游客同时出行,不断提高旅游设施的承载力。要加快新的旅游景区\(点\)的开发,提高景区规划、管理、服务水平,增加旅游需求的有效供给。同时,要加强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科技馆、电影院、歌舞剧院等文化科技体育设施的建设,为群众提供多渠道、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选择。
2、进一步丰富产品,提升产业素质。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黄金周消费市场将进一步发育和增长,这对我国旅游产业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形成挑战。现在,黄金周成为促进旅游产品丰富和旺销的重要举措,同时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旅游温冷局面明显转变。
3、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建立诚信机制。要加强对市场动态的研究和把握,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及时预测,快速决策,正确应对,增强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假日旅游的指挥、协调、预警和服务机制,确保“黄金周”大众旅游消费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切实推进各类旅游经营单位的诚信建设,全面组织开展“旅游诚信活动”,倡导诚信守法经营,引导游客明白消费,创新市场管理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重塑旅游行业形象,保持假日旅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4、进一步引导旅游者理性消费。与初期相比,旅游市场进一步成熟,热点分布和时段分布趋于均衡,旅游者预订增多,自助旅游增多,包机专列增多。由于前几个黄金周的拉动效应和部分游客有意避开高峰,旅游旺季向黄金周两头延伸,旅游预订十分火爆。要建立条块结合的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运用信息手段对游客的合理分流和保障供给的优化配置。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发布交通、景区、住宿客流预报,为旅游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旅游城市要制订分流预案,增辟景点和旅游路线,防止热点过于集中。倡导健康多样的黄金周消费方式。与以前相比,黄金周期间,众多的商场、餐馆、汽车、楼市、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馆、演艺场所也都明显火爆,说明人们的假日选择正在日益多样化、理性化。
采取扩大旅游业相关产品的供应有哪些措施
1、以游客需求引领产品供给。建立定期开展游客满意度研究分析制度,发布“景区景气度指数”、“游客满意度指数”以及市场消费需求信息、趋势,系统化梳理市场新需求,统筹考虑发展新业态、新供给,瞄准市场需求,科学制定旅游业发展方向、重点,不断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质量。增强市场意识,积极通过创新供给,丰富观光、休闲、康养、度假旅游产品,创意创新要素产品,以优质产品引领和拉动游客消费扩大和升级,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游客停留时间,缓解旅游季节性差异,带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打造旅游创新发展新高地。深入挖掘长城、历史、军事、民俗等特色文化底蕴,以古城为中心,提升建筑品质,构建水系景观,做优环境风貌,丰富旅游业态,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古城。依托国家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平台,整合海岸、沙滩、森林、温泉、湿地以及休疗养院资源,集约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医疗康复疗养型健康旅游,开发具有世界水平、国际标准、中国特色的各类休闲度假配套产品,发展成为世界级康养度假海岸。将港口转型与城市风貌创新打造结合起来,积极研究对河流沿线开展环境整治和旅游景观建设,统筹打造集商务会展、文化艺术、旅游休闲、海派购物、海上度假等于一体的国际邮轮城和景、城交融的魅力旅游中心城市。做优葡萄酒旅游产品,推动“红酒产销+创意西餐+酒乡民俗”融合发展,聚集发展和创新西餐美食,开发酒乡风情音乐,培育魅力酒乡文化艺术,开展特色民俗活动,打造红酒文化街区,建设独具魅力的国际红酒旅游体验区。加快温泉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积极启动温泉旅游开发,大力提升温泉中心、温泉度假村设施和服务水平,培育和引导温泉消费,打造集滨海温泉、山地温泉、长城温泉、酒乡温泉、果乡温泉等于一体的“康养温泉群”,打造国际知名的滨海温泉城。做强“京津冀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充分利用该品牌,发挥“陆海空铁”组合交通优势,打造成为京津冀区域游客集散的重要枢纽,强化与京津冀区域及周边城市间旅游合作,引进周边旅游资源为我所用,借助京津冀整体力量开拓国际旅游市场。
3、着力打造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大力实施“文化+旅游”,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存、掌故传说、民间风情等,包装游客和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结合吹歌、“三歌一影”等文化演艺项目,开展文化观光、文化体验、文艺演出等特色文化旅游活动。重点打造七大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古城、长城博物馆、长城村等为核心的长城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以秦行宫遗址、求仙入海处、古御道(秦驰道)、秦皇井、碣石山等为核心的皇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以金士酒庄、华夏庄园、葡萄小镇、葡萄酒洞等为核心的葡萄酒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以野生动物园、渔岛、乐岛、沙雕大世界、海洋公园等为核心的亲子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以柳江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鸽子窝公园、冰塘峪、长寿山等为核心的地质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以西港花园、碧螺塔酒吧公园、英伦马术俱乐部、港西绿地、金梦海湾等为核心的婚恋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卢龙古城、夷齐庙、夷齐井、棋盘山、润杨山居等为核心的中华传统美德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积极丰富旅游文化演艺及节庆旅游产品,打造中国长城节、中国秦皇岛葡萄酒节、中国秦皇岛开海节等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展文化体验旅游,鼓励4A级以上景区推出高质量、常态化的文娱演艺项目,提高体验性、艺术性、观赏性和震撼力。
4、改造提升一批高等级旅游景区。着力创建精品龙头景区,提高规范化、精细化、智慧化、人性化、国际化水平,按国家5A级景区标准打造鸽子窝公园、渔岛、集发农业梦想王国、祖山、冷口温泉旅游度假区、山海旅游铁路(连线西港花园、爱琴海鲜花艺术小镇、板城小镇)、葡萄小镇等,推进冰塘峪、联峰山、长寿山、英伦马术俱乐部、棋盘山绿色庄园、老虎石海上公园、天马山等景区提档升级。对新获得国家5A、4A级景区称号的经营管理单位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到2020年,全市A级景区数量超过50家,着力培育10家以上质量过硬、竞争力强的精品旅游景区。努力推动“散点式”景区型旅游向景区、乡村、小镇、城市四位一体的目的地旅游转变,构建旅游消费基地与全路通架构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积极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碣石国家公园建设及柳江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工作。进一步完善利用公共资源开发建设的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严厉打击景区高额门票回扣行为,抑制景区门票过快上涨,逐步降低景区门票价格。
5、大力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推进多要素聚集,多产业叠加,引领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城镇旅游,推动都市农庄、旅游小镇及城市绿道、慢行系统建设,依托郊野公园、城郊村落等打造城市居民“一小时休闲圈”。发展农业旅游,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庄、田园综合体,鼓励发展具备旅游功能的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等新型业态,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休闲乡村。发展工业旅游,依托玻璃博物馆、港口博物馆等工业遗址遗迹及现代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等,开发系列工业旅游产品,支持旅游房车、邮轮旅游、游乐设施和冰雪运动装备研发生产。发展森林旅游,积极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高标准规划建设山海关国家森林公园、祖山森林公园等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积极打造森林生态游憩带。发展体育旅游,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马拉松、骑行等体育旅游,将城市大型商场、有条件的景区、体育场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连片美丽乡村打造成体育旅游综合体。发展研学旅游,依托柳江国家地质公园、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以及奥体中心、燕山大学等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普场馆、科研设施、科技工程等,建设一批研学旅游基地。发展商务会展旅游,大力推动会展中心、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主题旅游街区、中央游憩区等建设,提升城市商业区旅游功能。
6、提升旅游商品质量效益。塑造“河北游礼”和“秦皇岛礼物”旅游商品品牌,推动旅游商品孵化基地、旅游商品展示中心建设,做优特色旅游商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体系,举办旅游商品设计创意大赛,不断培育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衍生产品、非遗商品、特色工艺品和特色旅游食品,推动旅游商品特色化、品质化、效益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引领和拉动游客消费需求,提高旅游业附加值。打造一批省级、市级特色购物旅游基地,推动4A级以上景区规范建设旅游商品购物区,打造远方瀛园文化体验中心、昌黎裘皮城等特色购物旅游景区。推动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积极增设离境退税商店,加强对相关离境退税商店、免税店、企业的管理,保证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提高入境旅游消费便利化水平。
五一劳动节为什么改放5天假期了?
五一劳动节五天假的原因有:满足人们探亲旅游的需求;促进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业恢复;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发展。
1、满足人们探亲旅游的需求
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以来,假期的出游的人数是下降的,尤其是2021年春节,国家提倡就地过年,很多人春节都没有回家,现在疫情防控非常稳定,所以人们利用五一假期探亲旅游的需求也是非常的强烈。因此五一放假五天,有利于满足大家这种中长途的探亲和旅游的需求。毕竟只有三天的话时间太短,适合短途出行和周边游,五天的话,就能满足中长途的出行。
2、促进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业恢复
五一放假五天,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业的恢复。因为在疫情的冲击之下,旅游业是受到损失最为严重的,受到了重创,所以增加假期,能够增加旅游收入,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复苏。旅游业也关系着一大块的就业,所以旅游业的恢复也有助于缓解就业问题。
3、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发展
黄金周的意义在于刺激消费,不只是旅游消费。因为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去吃喝玩乐,还会刺激交通、住宿、餐饮、电影、娱乐等方面的消费。现在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所以增加假期,刺激消费,就能够带动中国经济恢复性增长。
扩展资料
“加长版”假期可连休11天
根据安排,2021年劳动节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5日(星期日)、5月8日(星期六)上班。按照这个安排,今年至少有两套“拼假”方案,只要合理请假,就可拥有11天的“加长版”假期。
方案一:假期5天,加上5月6日-8日请假3天,连接5月9日(周日),共休息9天。
方案二:假期5天,5月6日-8日,加上5月10日和5月11日请假5天,连接5月9日(周日),共休息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