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述旅游服务市场消费者行为的特征

旅游业作为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服务性产业之一,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最强的一个群体,已经成为旅游大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而旅游也成为大学生业余时间的首选。如何抓住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动机及其特征,对于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有着重要意义。这便是本文选题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大学生这一旅游消费群体特殊的旅游动机、特征及偏好等,对中国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分析,进而对国内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旅游消费行为;旅游业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逐渐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数据统计,有46.5%的大学生在节假日和同学或者朋友外出旅游,12.3%同学在寒假和家人一起旅游。然而,由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生理、经济等特点,使其旅游消费行为呈现出和其它群体截然不同的特点。我们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掌握其特点,进而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开发,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中国游客的消费特点

和过去几年相比,现在的中国旅客的特征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

一是探索,83%受访者更喜欢探索多样风土,文化特色;

二是悦己,82%受访者不惜花更多钱,大方犒赏自己;

三是开放,77%受访者更乐于深入当地,结识当地友人;

四是独特:77%受访者拒绝一成不变,更追求独特体验。报告强调,中国新兴旅客热衷于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乐于花费更多以获得优质体验犒赏自己。同时,他们也期待酒店更具文化性、舒适性、社交性和独特性。

报告研究发现,中国旅客认为旅游是他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缩影。上述这四大变革也体现在中国消费者旅行中的具体需求上:舒适是最重要的需求,其次是文化需求,探索需求及个性化需求。一是努力工作,尽情享受——67%受访者享受当下,无暇担心未来。其中,5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期待寻找能够提供“振奋人心的体验”的酒店。

二是乐于表达,自我澎湃——69%受访者表示他们乐于展现自我独特品味,成为关注焦点。其中,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喜欢酒店装饰更具当地特色,而48%的受访者则表示他们更喜欢酒店的独特设计和时尚风格。

三是短暂抽离生活——63%的受访者更喜欢简单享受生活乐趣,同时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比较关心酒店如何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报告指出,上述特质的呈现无关年龄,充分说明中国新兴旅客在生活方式及品质方面的追求不再仅仅以年龄和地域区分,更多是自身价值观、思维方式的展现。

三、旅游消费者行为由哪些过程组成,试述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旅游消费者行为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部因素包括旅游消费者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 主要有动机过程、感知过程、学习过程、态度过 程和个性因素。

许多学者对于消费者购买决策有不同的描述过程,为了指导读者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式有一个较好的认识,本文作者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些特点,为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的分析与构建提供评价参照系和理论依据。

(1)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目的性。消费者进行决策,就是要促进一个或若干个消费目标的实现,这本身就带有目的性。在决策过程中,要围绕目标进行筹划、选择、安排,就是实现活动的目的性。

(2)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性。消费者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在受到内、外部因素刺激,产生需求,形成购买动机,抉择和实施购买方案,购后经验又会反馈回去影响下一次的消费者购买决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

(3)消费者购买决策主体的需求个性。由于购买商品行为是消费者主观需求、意愿的外在体现,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除集体消费之外,个体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一般都是由消费者个人单独进行的。随着消费者支付水平的提高,购买行为中独立决策特点将越来越明显。

(4)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复杂性。心理活动和购买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决策是脑复杂思维活动的产物。消费者在做决策时不仅要开展感觉、知觉、注意、记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还必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并且要计算费用支出与可能带来的各种利益。因此,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一般是比较复杂的。

决策内容的复杂性。消费者通过分析,确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何种价格购买何种品牌商品等一系列复杂的购买决策内容。

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体包括消费者个人的性格、气质、兴趣、生活习惯与收入水平等主体相关因素;消费者所处的空间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各种刺激因素,如产品本身的属性、价格、企业的信誉和服务水平,以及各种促销形式等。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它们会对消费者的决策内容、方式及结果有不确定的影响。

(5)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情景性。由于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对于同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其具体决策方式因所处情景不同而不同。由于不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购买传统、消费心理、家庭环境等影响因素存在着差异性,因此,不同的消费者对于同一种商品的购买决策也可能存在着差异。

四、研学游不能忘了“学”的本质

摘要:“在教室内上一百节美术课,不如让孩子们走进自然,去触摸每一片叶子。”来自河南省郑州市的青年美术老师冯蓓告诉记者,暑假期间,为喜爱画画的孩子选一个研学的短期旅行,是她所期待的假期好方式。(7月1日中国新闻网)

随着暑假的正式开启,研学游迎来了市场旺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青睐这种“行万里路”的教育方式,送孩子走出家门,在广阔的天地间感受不同于校园和家庭教育的氛围,去学习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获得更多课堂上所没有的体验,这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开放与进步,研学游能够成为假期热门之选不无道理。

如今研学游的类型已经非常丰富,博物馆、科技馆、自然景区、田间地头都能够成为研学游的目的地,现场动手实践传统技艺、亲手栽种和培育植物、到乡村体验田园生活等都是生动的研学游形式,还有一些研学游已经走出国门,带学生体验国外的教学模式,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使孩子在参与体验中增进对知识的探索与兴趣,让学生们可以“在游中学、在学中研”,通过实践感受学习乐趣。

研学游在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有的研学游“只游不学”,挂着研学的名号,实际上与一般的旅游并无二致,目的只是为了提高收费标准;有的研学游名不副实,师资力量、课程安排、教学方式等与宣传的有出入,一味营造噱头却无过硬品质;有的研学游售后服务缺乏保障,消费者维权难,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等。当前研学游还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完善的评价机制,对研学游的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等难以进行衡量,要确保研学游的健康发展,需要在规范管理、提高质量上作出更多努力。

研学游是以天地为课堂、以社会为学校、以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为老师的“天然课堂”,是解决“闭门读书”“题海战术”的一剂良方。研学游要保证货真价实,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作用,达到家长所期待的理想效果。研学游如果忘了“学”的本质,徒留“游”的外壳,那么教育功能必然难以发挥,也就会失去家长的信任。研学游必须坚持教育初心不改,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模糊自身定位,让孩子们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使研学游真正发挥出教育助手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研学游这种创新业态,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潜力,关键要自身品质过硬,以更好的服务和成效回报消费者,才能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