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咸安桂花镇哪个村被规划打造度
九垅村。
桂花镇,隶属于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地处咸安区南部,东与大幕乡接壤,南与通山、崇阳两县为邻,西与汀泗桥镇毗邻,北与马桥镇相连,行政区域面积185.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桂花镇户籍人口为39797人。
二、中国的桂花之乡是那呢?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是"中国桂花之乡",桂花是咸安区多种苗木花卉的一大特色,现已建成桂花苗圃6000亩。至2005年咸安区建成中南地区最大的苗木花卉基地。咸安区桂花镇以桂花品种繁多、质地优良而遐尔闻名。
三、中国桂花之乡
中国桂花之乡——咸安区桂花镇,位于咸宁市东南部。该镇桂花素以面积大、品种全、产量高、花质好、古桂多而著称。2000年国家林业部、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华桂花之乡”,栽种 桂花历史悠久,桂花树品种齐全,有金、银、丹、铁、四季、月月桂等9个品种桂,共有桂花树150余万株,现存少量千年古桂。年产鲜花20万公斤以上。全镇现有桂花苗圃2000亩,桂花苗6000万株, 可供春秋两季移栽。发展桂花具有经济、生态双重效益,也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咸安桂花传说从天上来,当地老百姓常说桂花时“月里嫦娥播的种,山中仙女育的秧”。这里的桂花以其花多、花密、朵大、瓣厚、色鲜、香浓闻名全国。经科学配方生产出来的“八月桂牌” 桂花露、桂花米酒、桂花酒、糖桂花、纯桂花、桂花蜂蜜、桂花糕、桂花茶、桂花八宝茶等系列产品,是天然正宗的绿色食品,畅销全国各地。
咸宁市桂花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载,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诗人屈原途经咸宁写下了“奠桂酒兮椒浆”、“沛吾乘兮桂舟”的美妙诗句。500年前民间就有酿制桂花美酒的传统。
在几千年的相伴相依中,咸宁人将桂花引为知己,不但爱桂、咏桂,二乔品味到了桂文化的神韵。每当风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际,咸宁人中秋宴喜欢以桂花酒佐食,一家人吃着桂花月饼贺团圆。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咸安的花农们还会举行隆重的中秋民俗祭奠活动,在中秋月圆之夜“守月华”“祭嫦娥”,祈求天降雨露,确保当年桂花能有好的收成。
咸宁桂花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桂花为主题的博览馆,于2010年在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状元阁景点 正式开放。博览馆集中展示了桂花科普知识,以及咸宁的桂花文化。
博览馆一楼是桂花科普知识和中国桂花文化展区,分上、中、下三层。二楼则是桂花产品和咸 宁桂花文化展区。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各种桂花产品以及独具地域特色的桂花文化。
四、中国桂花之乡花哪
1 咸宁总况
咸宁地处华中腹地,东邻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靠武汉,是贯通南北的重要通道.咸宁山青水秀,景色宜人,物产丰富,桂花甲冠全国,楠竹闻名神州,苎麻饮誉荆楚,茶叶畅销欧美,池中锦鳞跃,畈上稻花香,在全国享有"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猕猴桃之乡"之美誉.
咸宁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出土文物证明,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生息和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咸宁称谓起源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在这之前咸宁曾数易其名.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称沙羡(yi移),东晋孝武帝大元三年(378年)称汝南,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年)为沙州,隋炀帝大业(605—617年)为江夏地,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始称永安.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为避宋太祖永安陵讳,取《易.乾象》"万国咸宁"之义易名咸宁,寓大家都安宁之意.
咸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这块丰腴的沃土上曾孕育了许许多多的志士仁人,演绎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咸宁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中,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这片美丽的山河,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世纪中,咸宁人民秉承先人之智慧,力图崛起之大业,以前无古人之恢宏气魄,谱写着更加灿烂辉煌的篇章.
咸宁市现辖境,隋朝时为鄂州所管,以后东部曾划入江州(九江),西部曾划入荆州.明,清朝划归武昌府.民国先隶属江汉道,后隶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咸宁(今咸安),通城,崇阳,通山,阳新属大冶专区,蒲圻,嘉鱼属沔阳专区.1952年大冶专区撤销,阳新划归黄冈专区,其他四县划归孝感专区.1958年撤销通山并入崇阳,1959年恢复原县制.1959年孝感专区撤销后,将所辖各县交由武汉市管辖.1960年撤销通城并入崇阳;撤销嘉鱼并入武昌;撤销蒲圻并入咸宁.1961年又恢复原县制.同年复设孝感专区.除阳新外,其他各县仍属孝感专区. 1965年设立咸宁专区,辖九县:咸宁,嘉鱼,蒲圻,通城,崇阳,通山,阳新,鄂城,武昌. 1975年武昌划入武汉市.1979年鄂城划入黄冈地区.1983年咸宁县改市.1985年蒲圻县改市. 1997年蒲圻市更名为赤壁市.同年阳新县划入黄石市.1998年撤销咸宁地区建立地级咸宁市,辖一区一市四县,即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从而形成今天的行政区划.
咸宁市历史沿革
咸宁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商时期,咸宁属荆州域,春秋战国时属楚地.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分楚地为四郡,咸宁隶属南郡.三国属吴之江夏郡.明洪武九年(1376年)咸宁隶属湖广布政司武昌府.中华民国废府立道,咸宁属湖北省江汉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隶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鄂南行政专员公署.建国后,行政区划几经变更,1952年前,嘉鱼,赤壁属沔阳专区,其余的属大冶专区.1952年后并入黄冈,孝感两专区.1965年8月裁孝感专区,分设咸宁专区.199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咸宁地区,地级咸宁市1999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下辖咸安区,嘉鱼县,赤壁市,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四县一市一区.
咸宁市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唐朝黄巢,元末陈友谅等农民起义军曾以咸宁为军事要地;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张献忠在咸宁,嘉鱼,赤壁,通城,通山等地均有作战历史;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李秀成挥师鄂南;发生在咸宁市境内的汀泗桥,贺胜桥战役,歼灭吴佩孚部主力,取得北伐战争决定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之一,各县都曾建立过苏维埃政权.
咸安区
咸安区历史悠久.南唐保大十三年(955)置永安县,北宋景德四年(1007)更名咸宁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北伐大军在汀泗桥,贺胜桥发动进攻,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主力.1927年后,这里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27~1993年,铁路以东多为红色区域,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抗战时期边缘山区成立了咸武鄂,咸崇蒲,咸通阳等县抗日联合政权.1945年5月解放后建立了县人民政府.1984年1月改为咸宁市.1999年3月设立咸宁市咸安区.
嘉鱼县
嘉鱼古名沙阳堡,位于长江大片沙洲之南,又名沙阳洲.夏,商,周属荆州,春秋战国属楚,秦属南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置沙羡县,属之.南唐保大十一年(953),以县治西北有鱼岳山,又盛产"嘉鱼",因取《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义,命为嘉鱼县,属鄂州.元属武昌路,明,清属武昌府,民国元年(1932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25日解放后属沔阳专区.1951年7月改属大冶专区,1952年2月属孝感专区,1959年12月撤销孝感专区后属武汉市;1960年4月合于武昌县,属武汉市;1961年6月恢复孝感专区,属之,1961年11月复置为嘉鱼县,属孝感地区;1965年5月建咸宁地区,属之于今.
赤壁市
赤壁古属荆州地域.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属沙羡县,三国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孙权建县于西梁湖畔,以湖多蒲草,因名赤壁.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县治由陆溪川中迁至今治莼川.1949年5月25日解放,先后属沔阳,大冶,孝感专区.1965年属咸宁专区.1986年8月1日撤县建市仍属咸宁市.
历史上,赤壁境内曾发生过三次重大战役.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发生于赤壁西北江滨(今赤壁市赤壁镇);清咸丰四年(1854年)三月.太平天国革命军与清湘军之战发生在境内重镇羊楼司;民国十五年(1926年)八月,北伐革命军与北洋军伐战于汀泗桥铁海坡(今赤壁泉口镇).土地革命时期.赤壁是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中共湘,鄂,赣中心县委设在赤壁中心坪.1927年9月8日鄂南秋收暴动第一枪在赤壁中伙铺打响.
通城县
通城别称银邑,简称隽.周为楚地,秦属南郡.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始置通城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湖北省大冶专员公署,1952年属孝感专员公署1958年11月,通城,崇阳县合县.1960年1月属武汉市.1961年12月复通城县,仍属孝感专员公署.1965年8月后属咸宁专员公署.
崇阳县
崇阳故地为西汉初设置之下隽县;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改为唐年县;五代时,吴改唐年为宗阳;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始用崇阳县名,迄今为有一千余年.崇阳县是湘鄂赣革命老根据地之一.1924年到1949年间,彭德怀,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领导同志,曾先后在崇阳组织和领导过革命斗争.1925年12月建立了第一个中共崇阳党支部;1926年11月建立了中共崇阳特支,同年12月建立了中共崇阳县委员会.1927年组建了全县第一支革命武装--崇阳县农民自卫军.这支以罗荣桓为党代表,叶重开为队长的农民武装,不久在江西修水编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特务连,参加了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上了井岗山.此后,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崇阳境内风起云涌.
通山县
通山周为楚地,秦归南郡,汉属江夏郡下雉县,其后各朝先后隶属江夏郡,武昌郡,江南道鄂州,武昌军,岳州,武清军辖润光,阳新,永兴,富川等县.宋乾德二年(公元946年,)以通羊,青山二镇各取一字置通山县,隶属武昌郡鄂州.元明清历属湖广行省兴国路,兴国府,兴国州和武昌府.民国时期先后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通山解放,属湖北省大冶专署,1952年6月划归孝感专区,1958年11月通山,通城,崇阳到三县合并称崇阳县,次年三月恢复通山县.1959年11月改属武汉市辖县,1961年复属孝感专区.1965年起属咸宁地区.通山建县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有:1645年5月著名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于九宫山麓;1854年春太平军李秀成部斩杀清朝县官孙景雍于大城山下;1927年8月底,通山农民在中共通山县委领导下,举行秋收暴动,夺取了县城,建立工农革命政权和农民革命武装;1938年11月4日,日本侵略军占领通山县城,国民党爱国将士在大城山,九宫山等地奋勇阻击日本侵略军;1945年4月,八路军南下支队在山口铺痛击日军;1949年5月17日为通山解放日
咸宁市地理位置
咸宁市地处华中腹地,通称"鄂南".东临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靠武汉,地跨东经133°31′-144°58′,北纬29°02′-30°18′,属江汉平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带,处在长江黄金水产与京广铁路大动脉交汇处和湘鄂赣三省毗邻的"金三角"地带,境内四线(京广线,京珠高速,107国道,106国道)穿南北,一水(长江)连东西,山青水秀,资源丰富,交通方便,素有"湖北南大门"的美称.东与黄石市的阳新县交界,南与江西省的修水县,湖南省的平江县接壤,西与湖 南省的临湘市相连,北与荆州市的洪湖市隔江相望,且与武昌县,鄂州市,大冶市毗邻.总面积9861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驻咸安 区温泉办事处.
现辖一市二区四县:赤壁市三国赤壁享盛名,咸安区千桥流水桂花香,崇阳县人杰地灵号天城,通城县三省通衢迎客商,通山县九宫巍峨云天外,嘉鱼县"江东锁钥"接武昌,温泉(开发)区山水如画城市新,风姿不用巧梳妆.
咸宁市 辖咸安区,嘉鱼县,赤壁市,通山县,崇阳县,通城县,温泉开发区一市二区四县,共设11个乡,52个镇,5个办事处,共有1723个村民委员会,14409个村民小组.其中,咸安区辖大幕1个乡,向阳湖国营奶牛场,汀 泗桥,官埠桥,横沟桥,贺胜桥,双溪桥,马桥,桂花,高桥,向阳湖9个镇,浮山,永安,温泉3个办事处;嘉鱼县辖陆溪,高铁岭,官桥, 鱼岳,新街,渡普,潘家湾,解洲湾8个镇和头墩农场;赤壁市辖新店,赵李桥,茶庵岭,中伙铺,官塘驿,神山,车埠,赤壁,柳山湖9个镇,蒲圻,陆水湖,赤马港3个办事处和黄盖湖1个国营农场;通城县辖四庄,大坪2个乡,麦市,关刀,沙堆,五里,石南,北港,马港,隽水,塘湖9个镇;崇阳县辖肖岭,铜钟,港口,高枧4个乡,沙坪,石城,桂花泉,白霓,路口,金塘,青山,天城8个镇;通山县辖大路,杨芳林,慈口,燕厦4个乡,通羊,楠林桥,黄沙铺,闯王,洪港,大 畈,九宫山8个镇和1个九宫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咸宁市地形地貌
咸宁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北麓.自然面积986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27.8%,丘陵55.8%,平原16.4%属江汉平原向江南丘陵地区的过渡地带.从总体上看,有"七山一水"的优势,既具有山区经济的特点,同时又具有非山区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它西靠长江黄金水道,东枕幕阜,大幕两大山脉,境内四线(京广线,京珠高速,107国道,106国道)穿南北,一水(长江)连东西.地势高低悬殊,海拨最高点是通山九宫山老鸦尖为1657.74米.全境以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平原,盆地,湖泊和大高山,主要山脉有幕阜山,大幕山两大山脉,还有九宫山,黄龙山等山地;较大的水系有富水,陆水两大水系,还有淦河,高桥河,新店河,泉口河等;较大的湖泊有斧头湖,黄盖湖,西凉湖等;较大的盆地有崇阳盆地;较大的平原有嘉鱼,赤壁的沿江冲积平原,是江汉平原的一部分.土层深厚而肥沃的冲积潮土,适宜发展粮,棉,油生产.大面积的丘陵岗地,大多是酸性红壤,适宜发展苎麻,茶叶,油菜,油桐,柑桔,桂花,桑树等亚热带经济作物.山地是黄红壤,宜于发展杉树,松树,楠竹等.此外,还有许多草山草坡,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场所 .大地构造处于扬子 准地台(Ⅱ)东端的下杨子台坪(Ⅱ,)的大冶台褶带(ni)的梁子湖凹陷(n)和咸宁台褶束()以及幕阜台拗(Ⅱ,)的通山台褶 束()等3个四级构造单元内.区内出露有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层,岩浆活动主要集中于通城和九宫山一带.由于地壳运动的 影响,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形成现今地貌景观.
全区地势南高北低,根据全国地貌区划,本区可分为3个地貌区:江汉湖汊冲积平原区:位于本区西北部,为赤壁市茶庵岭至咸 安区双溪以北的大片地区.主要为第四系中一上更新统网纹状亚粘土红土垅岗地形和部分全新统砂砾石河谷地形,含较丰富的孔 隙潜水.本段西南端主要为志留系砂页岩和少部分石炭至二叠系碳酸盐岩(主要为石灰岩,白云岩)组成的丘陵地形.海拔高 23米—280米,相对高差50米—2印米.咸安城区浅部为第三系灰岩(质)砾岩,地下水较丰富,岩溶局部发育.该段湖泊较多,大 的有黄盖湖,西凉湖和斧头湖.河流均汇人湖泊,以成形河谷为主,横断面呈开阔的"U"形.大幕山一雨山低山丘陵区:位于本区中部,通山县高湖至沙店 一线以北,茶庵岭至双溪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崇阳雨山以东以侵蚀地形为主,以西以岩溶地形为主.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使大 幕山复式背斜造成了背斜山向斜谷,而通山复式向斜则为向斜山背斜谷,岭谷相间的地形特征.背斜核部主要为元古界冷家溪群 浅变质碎屑岩(变质砾岩,变质砂岩,板岩和千枚岩)组成;向斜核部主要为三叠系碳酸盐岩组成.背,向斜之间主要为震旦系至二叠系砂页岩,碳酸盐岩组成.崇阳至通山一线断陷盆地中为第三系"红层"(紫红色粉砂岩为主)沉积,局部见玄武岩.本段山脊线方向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呈近东西向.海拔高300米~1000米,由西向东,主峰有大药姑(海拔高1261米),雨山(1029米)和大幕山(954米).相对高差200米—500米,其山脊一般平缓,水系呈梳状或羽毛状分布.河流呈"V"形或"U"形.本段水库众多,有陆水 水库(湖),青山水库,南川水库和富水水库等.该段是本区最大最复杂的富水层位,其中暗河发育在二叠系和奥陶系;溶洞,溶蚀洼 地发育在中三叠统;漏斗,落水洞和溶沟石芽发育在下二叠统.如咸安区的鸣水泉暗河,太乙洞溶洞,大幕山背斜两翼奥陶系岩溶上 升泉,通山向斜,赤壁的随阳向斜和咸安的高桥向斜岩溶现象显著.此外,温泉潜山森林公园,嘉鱼县蛇屋山和赤壁市五洪山度假 村等处尚见热泉分布.幕阜山侵蚀构造中山区:位于本区通山高湖到沙店一线以南 地区.为花岗岩,变质岩组成的穹窿褶皱断层山陡坡地形.构造上处于幕阜山背斜北翼,核部为冷家溪群浅变质碎屑岩和燕山早 期花岗岩组成,西端为通城岩体,北翼为震旦系,寒武系砂页岩,碳酸盐岩组成.地下含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其山脊陡窄,海 拔高900米—1500米,九宫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该段东端,其主峰老鸦尖海拔高1656米,相对高差500米—800米.河流呈树枝状切 割强烈,河谷呈"V"形,多山涧急流和瀑布.
咸宁市气候特点
咸宁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 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冬季盛行偏北风,偏冷干燥;夏季行偏南风,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为16.8℃,极端最高气温41.4℃,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4℃.年平均降水量为1577.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54.5小时,大于O~C的年平均积温在 6000~C以上,年平均无霜期为245—258天.
春季一般从3月下旬开始,至5月下旬止,约60—70天.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暖湿气流逐渐活跃,多阴雨天气,且常有低温 冷害发生,对春播生产和夏收作物生长不利.
夏季一般始于5月下旬,止于9月下旬,约120—130天.初夏6月和7月多梅雨,梅雨期内降水多,强度大,常导致洪涝发生. 盛夏酷热,入伏后降水渐少,时有伏旱."立秋"节气过后,一般有段高温炎热天气,俗称"秋老虎".
秋季,控制本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地面高压,故天高气爽,降 水减少,容易导致干旱,影响秋播生产.秋季一般从9月下旬开始,到11月结束,约50—60天,一般在11月下旬开始出现初霜.
冬季一般自11月下旬开始,至次年3月下旬止,约120余日. 冬季本市常由大陆性天气系统控制,加之境内地形北低南高,冷空气可长驱直人,故冬季寒冷干燥.1月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月份,1月和2月是全年降水最少的月份.
五、中国桂花主要产地在哪里的最好?
园林桂花原产西南地方。中国西南部、四川、陕南、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均有野生桂花生长,现广泛栽种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其适生区北可抵黄河下游,南可至两广、海南等地。
生长地区水热条件好,降水量适宜,土壤多为黄棕壤或黄褐土,植被则以亚热带阔叶林类型为主。在上述条件的孕育和影响下,桂花生长良好,并形成了安徽六安、湖北咸宁、湖南桃源、江苏苏州、广西桂林、湖北武汉、浙江杭州和四川成都几大全国有名的桂花商品生产基地。
桂花是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学名:Osmanthus fragrans(Thunb.) Lour.),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桂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我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自古就深受我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
以桂花做原料制作的桂花茶是我国特产茶,它香气柔和、味道可口,为大众所喜爱。桂花在园林建设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桂花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地区。性喜温暖,湿润。种植地区平均气温14-28℃,7月平均气温24-28℃,1月平均气温0℃以上,能耐最低气温-13℃,最适生长气温是15-28℃。湿度对桂花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要求年平均湿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别是幼龄期和成年树开花时需要水分较多,若遇到干旱会影响开花,强日照和荫蔽对其生长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时光照。
桂花喜温暖,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因此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均可露地越冬。桂花较喜阳光,亦能耐阴,在全光照下其枝叶生长茂盛,开花繁密,在阴处生长枝叶稀疏、花稀少。若在北方室内盆栽尤需注意有充足光照,以利于生长和花芽的形成。桂花性好湿润,切忌积水,但也有一定的耐干旱能力。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除碱性土和低洼地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最为适宜。桂花对氯气、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都有一定的抗性,还有较强的吸滞粉尘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及工矿区。
桂花适宜栽植在通风透光的地方;喜欢洁净通风的环境,不耐烟尘危害,受害后往往不能开花;畏淹涝积水,若遇涝渍危害,则根系发黑腐烂,叶片先是叶尖焦枯,随后全叶枯黄脱落,进而导致全株死亡;不很耐寒,但相对其它常绿阔叶树种,还是一个比较耐寒的树种。
桂花经过长期栽植、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产生了许多栽培品种。通过进一步调查清理,已初步确定各桂花品种32个。以花色而言,有金桂、银桂、丹桂之分;以叶型而言,有柳叶桂、金扇桂、滴水黄、葵花叶、柴柄黄之分;以花期而言,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月佳之分等。
桂花由于久经人工栽培,自然杂交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栽培品种。在对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桂花资源及品种进行了广泛调查,实地记录桂花开花性状,对各种类型桂花的性状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出较为稳定的遗传性状,并以传统分类的方法和园林生产上的应用,鉴定整理出桂花的四个品种群。
四大品系
四季桂
四季桂品种群:该品种丛生灌木状,树形低矮,分枝短密,树冠圆球形。新叶深红色,老熟叶绿色或黄绿色;叶片呈椭圆状阔卵圆形,全缘或疏生锯齿,叶缘波状不明显;叶质较薄,叶面的叶肉略凸起,网脉较明显。叶柄平均长1厘米左右。重要特征是:叶片的主脉与侧脉之间的交角很大,接近垂直状态。 ‘四季桂’的花芽常单生或2-3枚叠生,每年9月至次3月分批开花。花色较淡,为乳黄色至柠檬黄色,花香不及银桂、金桂、丹桂浓郁,品种有大叶四季桂、小叶四季桂。四季开花,有“月月桂”、“日香桂”、“大叶佛顶珠”、“齿叶四季桂”等品种。
丹桂
丹桂品种群:一种常绿灌木,雌雄异株,树冠圆球形。树皮浅灰色,较平滑,皮孔稀疏。叶革质,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 5-5厘米;叶面较平整,叶缘反卷,全缘,先端偶有疏齿,基部宽楔形;先端钝尖或短尖;侧脉8-10对,网脉两面明显;叶柄长8-10毫米。花色橙红,花冠稍内扣;香味淡。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秋季开花,花色较深,橙黄、橙红至朱红色,气味浓郁,叶片厚,有“大花丹桂”、“齿丹桂”、“朱砂丹桂”、“宽叶红”等品种。
金桂
金桂品种群:常绿性小乔木,树冠圆球形;树势强健,枝条挺拔,十分紧密。树皮灰色,皮孔圆或椭圆形,春梢比较粗壮,长度平均15.9厘米;叶色深绿,革质,富有光泽;叶片椭圆形,叶面不平整,叶缘微波曲,反卷明显;全缘,偶先端有锯齿;花色黄,有浓香,不结实。秋季开花,花柠檬黄淡至金黄色。品种有“大花金桂”、大叶黄”、“潢川金桂”、“晚金桂”、“圆叶金桂”、咸宁晚桂、球桂、圆辨金桂、柳叶苏桂、金师桂、波叶金桂、等品种。
银桂
银桂品种群:常绿性小乔木,树冠圆球形,大枝开展,枝叶稠密,长势良好。树皮浅灰色,皮孔多且大,形似雪花,非常明显。春梢平均长度为15.5cm,新梢褐红色,十分醒目。叶片绿色或深绿色,厚革质,有光泽;长椭圆或椭圆形;叶片较宽阔且厚实;叶面较平展;叶缘浅波状、反卷、全缘、偶先端有疏齿;开花在9月上中旬,花冠斜展,裂片卵圆形,花色乳黄至柠檬黄,香气浓郁;花后不结实。秋季开花,花色纯白、乳白、黄白色或淡黄色。品种有宽叶籽银桂、柳叶银桂、硬叶银桂、“籽银桂”、“九龙桂”、“早银桂”、“晚银桂”、“白洁” “纯白银桂”、“青山银桂”等品种。
栽培珍品
常见的栽培品种有波叶金桂、朱砂丹桂、硬叶丹桂、早银桂、杭州黄、四季桂、佛顶珠、日香桂等。
波叶金桂:叶椭圆形,边缘波状起伏,秋季可开花2-3次,着花紧密,有浓香,花冠金黄色,花瓣椭圆形。
朱砂丹桂:叶卵状椭圆形,坚挺金缘,秋季开花2次,花淡香,花冠深红色,花瓣圆形。
硬叶丹桂: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全缘或1/3或2/3有锯齿,边缘波状花淡香,花冠橙黄色。
早银桂:叶椭圆形、全缘、边缘平直,花期较早,一年可开花3-4次,花浓香,花冠淡黄色,花瓣圆形。
晚银桂:叶缘微波曲,基本全缘偶先端有粗尖锯齿。叶面微凹,叶先端短尖,基部宽楔形。一年可开花2次,花期9月下旬与10月上旬,持续6天,每花序有花6-7朵,着花中等,香气中等。花瓣圆形,四裂几全裂,花冠近白色,平展,雄蕊2,子房退化。
小叶苏桂:叶椭圆形,长7-9cm,宽2-4cm,厚革质,叶缘微波状,全缘。一年可开花3次,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持续5-10 天,每花序有花5-9朵,着花繁密,香气浓香,花梗长8-15mm,花常下垂或散乱,花瓣椭圆形,花冠柠檬黄色,雄蕊2,子房退化。
紫云:叶椭圆形,中脉在上面凹下,叶缘微波曲,全缘。一年可开花2次,花期10月上旬与10月中旬,每花序有花5-8朵,着花中等,香气浓,花瓣近圆形,花冠初始带蓝紫色,后为银白色,盛开时淡黄色,雄蕊2,子房退化。
醉肌红: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全缘或先端偶有细疏锯齿。叶面微凹凸,叶先端长渐尖或渐尖。一年可开花1-2次,花期10月上旬与10月中旬,每花序有花5-9朵,着花繁密,香气淡,花冠澄黄色,花瓣椭圆形,平展,雄蕊2,子房退化。
白洁: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全缘。叶面较平整,先端钝尖或短渐尖。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花,每花序有花7-9朵,花乳白色或浅黄白色,花香极浓郁,花冠斜展,花瓣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
杭州黄:叶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全缘或1/2以上有锯齿,边缘波状起伏,秋季开花3-4次,着花紧密,有浓香,花冠金黄色,花瓣倒卵状椭圆形。
柳叶桂:小乔木或灌木状,树冠长圆形、圆球形,分枝较多。叶椭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全缘。叶先端渐尖,稀先端有少数锯齿。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开花,每芽有花5-7朵,花朵稀疏,花银白色至黄白色、淡黄色,浓香。
玉帘银丝桂:叶长椭圆形,较狭长,全缘,先端长渐尖,新枝紫色,新叶紫红色。一年可开花2-3次,每次花期6-7天,着花繁密,香气浓郁,花梗细长,达12-17mm,形似玉帘,花朵下垂,花瓣椭圆形,花冠平展,黄白色,雄蕊2,子房退化,不结实。
四季桂:叶二型,春叶大而宽园、宽卵状椭圆形;秋叶较小,椭圆形、全缘、先端偶尔有齿,边缘微波曲。四季开花,以春季和秋季为盛花期,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淡香,花冠黄白色,花瓣椭圆形。
佛顶珠:灌木,叶波斜形或椭圆状波形,叶面明显呈“Ⅴ”形,内折深墨绿色,叶缘基部以上或1/3以上有粗齿,总梗发达,花黄白色,有微香,花瓣倒卵形。
日香桂:灌木或小乔木,叶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全缘或1/3或2/3以上均有锯齿,深绿色。花序有总梗,花近白色或淡黄色,有微香,花期9月至翌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