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凤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凤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凤阳处于淮河中游南岸北濒淮河与五河县相望,东、南部与明光市、定远县毗连,西部和西北部与淮南市、蚌埠市接壤,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

凤阳旅游景点:

 【狼巷迷谷】 狼巷迷谷风景区位于凤阳县南部,韭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凤阳山风景区的东端,距离县城35公里,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风景区包括禅窟寺、禅窟洞和狼巷迷谷三个景区,里面有苗寨、塔林、禅窟寺、玉蟹泉、贮岚亭、禅窟洞、蟠桃园、天石、瘦人谷、晕头转巷等大小景点40余处。整个风景区是以佛教文化为背景、绿色生态为重点、石灰岩溶地貌为特色的自然风景区。

狼巷迷谷

【韭山洞】 韭山洞洞凤阳县城南三十公里处,因山暖多滋生野韭而得名,距今已有五亿年的地质历史,为喀斯特溶洞。此洞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已有记载,并留下多处唐宋题刻。朱元璋初起义兵时也曾据山屯兵,并在洞内外留下众多古迹.

明皇陵

【明皇陵】 位于凤阳西南十五里,为朱元璋父母的葬地。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复建,荐号英陵,旋改皇陵。皇陵虽非帝王之陵,即“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等同一制度。

皇陵原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其间享殿具备,殿左右庑、宫厅、直房、神厨、宰牲厨、酒房等数百间,金门、红门、棂星门数百六,御桥、红桥、水关数十座,碑亭、两祠、祭祀署、铺舍数十间,松柏数百株,石人石马数十对,神道总长253米。石像生32对,刻工精细,姿态纷呈,威武庄严,栩栩如生。“石像生数量之多,为历代所有帝王皇陵之冠。”其艺术风格绝妙,堪称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精品。

皇陵碑位于神道南端西侧,东50米外为无字碑。皇陵碑通高6.87米,碑首四周浮雕六条大螭,刻工精湛。中下部篆书《大明皇陵之碑》,下为云朵。碑文系朱元璋亲撰,记述了他自己艰辛的身世,戎马生涯和夺取大明江山的全过程,阐明昌运兴盛的道理,全文1105字,文字通俗易懂,感情丰富,脍炙人口。

【明中都城遗址】 全国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凤阳县城的西北隅,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其发祥地凤阳所营建的一座却于中途夭折的都城。1369年,朱元璋为显示其新王朝的威势,开始在全国调集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等,数以万计,大兴土木,在凤阳营建中都。“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以《宫皇图》为模本,设置“行工部”,其“规模之大、规制之盛、工艺水平之高,实冠天下”。中都城共有内、中、外三道城。外城周长约30公里,设四门,每座城门以内都有一条笔直的干道,纵横交错。中间一道为禁垣,周长7.85公里,平面呈长方形,四面设4门。即南曰承天门、北曰北安门、东曰东安门、西曰西安门。禁垣以内为宽约80米的护城河,被护城河环绕的才是内城,即皇城;皇城周长3.68公里,平面近方形,占地84万平方米;皇城墙高15米,全为长40、宽20、厚11厘米的特制大砖所砌。在中都城内十分明显地存在着一条纵贯全城南北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南起外城的洪武门,北到外城的正北门(未建成),全长近7公里。中都城内的各种建筑无不规整对称地排列在这条中轴线的两侧。居中者为三大殿,其左、右分别为东、西二宫,向两翼分别为文华、武英二殿。其前为奉天门,后为后三宫。皇城午门以南,左为中书省、太庙,右为大都督府,御史台、社稷。明洪武八年(1375年),“罢中都役作”。后因取材建龙兴寺、历战火等原因,城墙及宫殿被大量毁坏,至20世纪70年代初,仅剩残存的午门、西华门台基及1100米长的城墙,但察其规模布局和遗物、遗迹仍十分壮观。

中都城遗址

【鼓楼】 又称中都谯楼,位于县城中央,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是中都城的重要附属建筑,和西边的钟楼相距六里,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 鼓楼由台基和楼宇两部分组成。台基南北长72米,东西宽34.25米,高15.8米,是中国最大的鼓楼台基。台基上楼宇初建之时,“层檐三覆,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琼绝尘埃,制度宏大,规模壮丽”。终明一代,鼓楼一直以其高大雄伟为国内之最。 1989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A级旅游景区。

鼓楼自明代开始就成为凤阳一道靓丽风景,清朝以后,“谯楼归市”更成为凤阳八景之一。鼓楼风景区环境优美,四周仿古建筑与新建的鼓楼广场相协调,32棵香樟树绿荫浓浓,更加衬托出鼓楼的雄伟、高大、古朴。

【龙兴寺】 在凤阳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建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朝皇家寺庙建筑。它的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礼佛的於皇寺,因该寺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祥之地,与整个朱明王朝有着渊源关系,数百年来一直为国内名刹之一。1981年被列为安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禅窟寺】 中华名刹之一。 位于凤阳县城东南30多公里处的三峰山。地处江淮丘陵的东端,占地8.5平方公里。始建于西汉武帝年间。初名桃花寺。据传,西王母赐给汉武帝蟠桃时,途经此地撒下树种,寺成之后,因满山桃花盛开,艳丽怡人,故名。后随朝代更迭,此寺几易其名。宋代,一代文豪苏东坡慕名到此一游,取“参禅旁窟居”之意,正名禅窟寺,并挥毫题写了寺名,延用至今。该寺背倚峭壁悬崖,面对峡谷幽涧,终年溪流淙淙,到处茂林修竹、奇花异草,生态环境良好。主要景点有三峰浮玉、塔林、玉蟹泉、禅窟洞、蟠桃园等。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大量摩崖题刻。据初步考证,现存石刻17处,其中,出于唐刻4处,宋刻7处清刻4处,未署朝代的1处,字迹已剥蚀的1处。这些石刻多为纪游纪事之作,或题泳、或题名,风格各异,真、草、隶、篆,应有尽有。其中最具盛名者,当首推苏东坡的“玉蟹泉”三字。

二、凤阳县大溪河

大溪河,英文名(daxihuo),是中国凤阳县的一个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的全国N个镇里面的一个小镇。是凤阳的十大经济中心之一,人口密集,交通发达,水利水电齐全,新农村建设的先驱。位于凤阳县城东,小岗村北,与明光隔河相望。在中央及凤阳县的文件中,大溪河分别被定义为淮河流域经济中心和凤阳经济中心。

大溪河不仅山清水秀,而且物产极为丰富。盛产大豆、黑豆、绿豆、毛豆、花生、大棚蔬菜、猪肉、牛肉、狗肉、羊肉类。大溪河是中国盛产海鲜的主要区域之一,鲫鱼、连子鱼、混子、鲤鱼、黑鱼、海虾、螃蟹、泥螺、海带、等各类海鲜一应俱全。还从其它地方进口海鱼、带鱼等一系列知名鱼。大溪河人很喜欢以此盛产的产品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

大溪河处于中原地带,平原较多,少山,故气候标准,最符合常理,该冷时冷,该热时热!大溪河为八个村之首,长唐、阿郎、之王等八个村,最后江山镇也自愿纳入大溪河旗下!资源丰富,因有燃灯水库注入,夹带着大量泥沙、营养物质和漏网的鱼,为大溪河河里繁殖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物种来源。被靠花园胡,那里有足够的海产品,尤其螃蟹世界文明!

重点发展领域

工业:新材料、环境保护、新型建材、食品、工艺品、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特色块状经济

第三产业:旅游、商贸、房地产、现代物流、交通、邮电、电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公共基础设施:各类城镇基础设施,供电、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

农业:绿色、环保、生态农业

大溪河交通便利,西有高速公路,东有104国道。各种豪华大客开往凤阳县城、明光、小溪河,甚至跨省运载。尤其是房地产极为活跃,是带动大溪河经济的动力之一。现在南苑小区的房价直逼城市,北苑小区也在新建,明年炒房热在大溪河的领头下,全国房价会再次创新高!农业是经济的主要动力,盛产绿色食品,大溪河老一辈人学会自己自足、丰衣足食理念,在发展的几十年逐渐出口到外省!这是值得骄傲的。旅游业也方兴未艾,附近的宝龙山,石门山,大溪河的河流、基站。还有一个最神秘的国度--窗洼。大溪河卫生院正在扩大,农村医疗保险齐全,从医院走出来的人都会说:自从吃了医院开的药,咦?腰不疼了,腿不酸了,走路也有劲了,这药啊,真管用。如今老人们玩起了农家乐,扭起了秧歌,敲起的锣。他们的精神越来越好。这是全大溪河人的福音。大溪河政府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提出了一个新的育人观念:祖国尚未统一,责任重大,故完成统一大业的光荣使命。

东大街(马路上)坐落在大溪河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南起老街,北至新街,东沿农贸市场。主体建筑由一排排具有乡村风情的现代建筑群组成,是集休闲,商贸,旅游,餐饮,购物于一体的大型城市中心商业广场,被誉为大溪河的商业航母。大溪河零售商业实力与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和体现,连锁经营,代理分销,厂商直销等新的营销方式正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商业现代化建设已经起步,国外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不断运用于商业领域,大溪河商业向国际化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与国际先进商业的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我想这是大溪河人的骄傲!

三、河南特色农产品有哪些

1、开封西瓜

开封西瓜俗称汴梁西瓜,是开封的传统特产,驰名古今中外,畅销神舟大地,有汴梁西瓜甲天下之称。民间素有"肖县石榴砀山梨,汴梁西瓜红到皮"之谚语。产地主要集中在开封县、通许县和尉氏县,面积约1.4万亩。主要品种有汴早露、开杂二号、翠宝五号京欣一号等。

2、新郑大枣

新郑红枣又名鸡心大枣、鸡心枣,是河南省郑州市新郑的特产,素有 “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的盛赞。红枣味甜、性温,是补血健脾美容的滋补佳果,而 新郑大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备受人们青睐,成为枣类中的佼佼者。

3、原阳大米

原阳大米,河南省原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原阳大米米质晶莹透亮,软筋香甜,香味纯正,蛋白质、淀粉以及铜、铁、钙等微量元素含量均高。是河南省最早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并出口创汇的原粮之一,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家级金奖,被列入全国名优特产名录、中原特产名片,有“中国第一米”之称。

4、中牟大蒜

中牟大蒜不仅以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肉粘味香,辣味适中的特点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享誉中外,还以其蒜头大、瓣匀、不破碎、耐贮藏等优点备受国内外客商青睐 出口合格率高达94%,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

5、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6、西峡猕猴桃

西峡猕猴桃,河南省西峡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西峡猕猴桃口感好,维生素C含量高。西峡地处温带和亚热带交界区,是中国开展猕猴桃人工栽培最早的地区,也是可利用野生猕猴桃资源最多的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使西峡所产猕猴桃内在品质优良,西峡猕猴桃产品荣获“中国优质农产品金奖”;中国猕猴桃优良品种奖;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等荣誉,产品也通过多项国际及中国国内的认证。

扩展资料:

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河南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

河南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河南

四、凤阳这个地方,为什么会有人说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有九年荒?

凤阳这个地方,从明朝时候就流传一个民间小调,“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会有这样小调出现,有两个原因存在。

其一同凤阳历史上天灾很多有关,这并不是朱元璋的“锅”,在朱元璋之前,凤阳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极易出现干旱和洪涝灾害。其二和朱元璋将江浙富人,迁居到凤阳有关;这些富人在江浙衣食无忧,到了凤阳后,日子越过越艰难,只能够暗地里编造小调,发泄内心怨愤。

凤阳是朱元璋老家,在朱元璋成为皇帝后,曾一度想要将都城,修建在凤阳这里。这一想法遭到了刘伯温反对,加上当地百姓,也习惯了带着花鼓四处乞讨,目光短浅的百姓,看不到都城修建后,所带来好处。

如果凤阳是一个物阜民丰地方,我想也不会有朱元璋这位明朝帝王出现。在朱元璋小时候,凤阳就非常穷,他的父母和亲人,都饿死在了家乡,自己也被迫成为和尚。

小调中传唱“十年有九年荒”,反映的就是凤阳现实情况。干旱时候农作物颗粒无收,遇上洪涝灾害,粮食也会颗粒无收。如此往复使得当地人,都对种田兴趣不高,更习惯了流浪乞讨日子。

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就想要改善这一情况,让自己家乡能够发展起来。他做了一个决定,将江浙一带富人,迁往了凤阳,让其在这里落地生根。富人的到来,会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使得凤阳局面大不一样。

这样一个想法虽好,可也抵不住凤阳地理位置弊端,天灾依然频繁到来。很多富人对朱元璋这一做法心生不满,才会在暗地里编小调,发泄内心的怨气。

五、有谁知道安徽省凤阳县西泉镇在哪?

西泉镇位于凤阳西部,凤淮公路、蚌西公路及淮南铁路线从境内穿过,离合徐高速公路出口很近,交通十分方便。全镇土地面积80平方公里,总人口38000人,有18个行政村,内有西泉、考城、宫集三个农贸市场,集市贸易十分繁荣。

西泉镇南面是山,山石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大小水泥厂10余家,石碴场近50家,北面是草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山芋等。禹塘村山芋粉丝和新建村蔬菜已形成规模生产。2006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810元。

西泉镇位于凤阳县城西南35公里处,合徐高速、凤淮、蚌西公路纵横穿过。1992年考城乡、宫集乡合并成西泉镇。镇政府座落在西泉自然村。西泉取名“泉之西”。传说村东200米一老泉眼,汩汩冒水,水高3丈,长流不息,后被二郎神用碾盘压住,形成溪流。孕育着周围数千亩土地和这里生活着的人们。

西泉镇南与官塘镇、武店镇接壤,北和蚌埠市毗邻,东与刘府镇相靠,西与淮南市、怀远县为邻。全镇18个行政村,164个村民组。全镇总人口3.8万人,其中男2.15万人,女1.65万人,非农业人口1445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8%,少数民族有回族等。

西泉辖区地势南高北低。宫集水势由东南流向西北注入天河。天河内有莲花池,传说是仙女们洗澡的地方,牛郎织女天河配由此而起。西泉辖区内的考城自然村、地势比较窄,东西平坦较长,成船形。考城南侧的山丘有丰富的矿藏,主要是石灰石,储量大、品位高、易开发,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资源。储量丰富的黏土,是砖窑场的主要原料。

六、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人类生长,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本区十分适宜各类需要量大的作物生长。由于本区气候湿润,物产特别丰富。本区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其次在部分山区还大量种植玉米。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等到极大推广。饮料作物以培植茶树为主。此外,棉花,花生,各种药材如杜棕,百步根等也生长很好。本区由于物产丰富,家禽养殖业也相当繁荣。由于降水丰富,河源众多,水产养殖业也很发达,以及建立在加工这些农副产品上的工业门类也发展迅速,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很典型,近年来已经成为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业基地。人们常这样形容本区的特点:只要人不偷懒,想种啥就长啥。的确,这样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在整个地球上是非常难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