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2省份国庆旅游成绩单出炉,哪些省市的花费最低?

国庆节假期结束之后,相关部门立刻对每一个省份的旅游收入和招收游客的数量以及人均消费进行了统一的调查目前,我们已经得到了最新的数据。22个省份的成绩单中,河南省凭借着482元的人均消费成为多个省份中消费最低的省份。消费低并不意味着河南省的旅游收入低,河南省的国庆旅游收入已经超过了300亿。

每当相关部门发布最新的数据时,总会有一些网友不相信数据的真实性。事实上,相关部门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早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调查工作,并不会出现数据错误的状况。所以,河南省人均482元的消费真实有效。

河南省的旅游业正处于发展中,人均消费低情有可原

一直以来,河南省的工业发展特别迅速,但是河南省的旅游业和工业发展的速度不成正比,这就使得人们忽略了河南省旅游业。现如今,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发展旅游业的最佳方案,河南省的旅游业正以一种非常迅速的方案获得了大众的认可。虽然河南省的人均消费水平比较低,但并不意味着游客没有办法享受到特别优良的旅游体验呀。

国内的旅游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各个省份的旅游业发展越发迅速

排除极其特殊的因素对国内的旅游业造成的影响,我国的旅游业一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具体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今年的旅游业已经恢复到疫情之前的70%,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呀。虽然国内的旅游业还没有得到100%的恢复,但并不会阻碍国内旅游人群的增加和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

总的来说,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刚好可以展现出我国居民的强大消费水平。人们外出游玩时,首先选择的就是性价比特别高的酒店,酒店也可以获得一定的额外收入。除此之外,各大城市的餐饮行业也会得到一定的发展,毕竟旅游业中的许多游客都是奔着各个省份的美食而来。相比于其他省份的高人均消费,河南省的人均消费不是很高。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所谓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当今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重点发展项目,我国的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但是相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市场发展速度的要求。

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和享受型极少;国内旅游热门地区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知名度高、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4A级以上景区。自助旅游增多,团队出游减少;度假村的区域『生特征已经比较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西部、东北等区域的度假村经营都各显特色。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重庆等经济发达地区度假村数量明显比其他地区高很多。这说明我国旅游房地产度假村细分市场的区域格

三、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这三部分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达到60.06亿人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8.43%。

2010-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1.57万亿元,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65万亿元,创历史新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6%,较2018年同比增长11.06%。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大小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观察的重要指标。2019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11.05%,达到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从2014年的10.39%到2019年的11.05%,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并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旅游业为内需拉动经济提供动力。

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市场

根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国庆节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2013-2019年,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亿元,达到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5%。2020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从各地国庆假期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20年,河南省接待游客数位列全国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增长了9.09%;江西接待游客6809.75万人,全国游客数量排名第二;山西接待游客5246.89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疫情受损最严重的湖北旅游业恢复较快,2020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52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8.29亿元,分别恢复到去年国庆假期的82.74%和72.26%。

从各省旅游收入来看,2020年国庆假期期间,江苏、江西及贵州三省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前三,分别实现旅游收入512.55亿元、398.81亿元以及367.21亿元。

中国旅游行业趋势分析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负增长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20.6%,全年旅游收入减少1.18万亿元。到2020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50.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4.55万亿元。

但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因此前瞻预测,至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元,旅游收入接近10万亿元。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四、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旅行社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尽管2020年以来疫情对于旅游行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旅行社数量从2019年的不到3.9万家,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4.24万家,较2020年增长4.3%。

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持续下降

和旅行社数量不断增长不同,2019-2021年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下降,从2019年的41.59万人下降至2021年的27.88万人,2021年较2020年下降13.55%。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同比增长12.8%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但是依然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59.01亿,仅恢复至2019年的54.0%。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国内旅游9.04亿人次,增长11.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增长3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收入为2.9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0%,但是远低于2019年的5.73万亿元。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消费2.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总消费0.5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8.4%。

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交易额达1.47万亿元

根据Fastdata极数数据,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开始复苏,2021年全年交易额为1.4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4.9%,但是依然没有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综上所述,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旅行社数量不降反增,但是旅行社从业人员持续下降。从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和总消费等数据看,行业出现复苏迹象。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旅游总消费达到2.92万亿,同比增长31.0%;在线旅游交易额达到1.47万亿,同比增长34.9%。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五、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由于2020年疫情的影响,全球旅游业将进入寒冬,几乎大部分旅游业将受到颠覆性影响。虽然国内疫情有所缓解,但国外疫情的持续爆发仍将影响大多数国际航班和旅游业。2020年后旅游业何时会快速复苏?

随着武汉和湖北省疫情趋于稳定,人们的旅游冲动日益增加。然而,如何启动和经营旅游市场后,流行病,因为流行病已造成了下降的客流,如何才能恢复?旅游业正面临巨大压力。如何摆脱后疫情时代的困境,是政府和企业真正关心的问题。疫情稳定后,所有景区都采取了限流措施,团队游和大型会议游基本上不可能。自驾车旅游已经成为主要的旅游方式,虽然它可以实现安全旅行。然而,自驾游带来的问题也会增加。景区内的停车场、餐饮和住宿设施能否满足自驾游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因为如何缓解自驾游带来的供需矛盾,是每个旅游从业者面临的巨大问题。

五一假期刚刚结束,自动驾驶周边游已经成为主要的旅行方式。周边游的爆炸表明,在隔离疫情后,人们迫切需要走出去拥抱自然。到2020年,湖北省仍将能够出国旅游,但不同地区的要求不同。一些省份需要显示他们的健康代码,一些省份需要提供核酸检测报告,一些地区直接要求隔离14天。据了解,目前湖北省的一些邻近省份对湖北人比较友好,只需要出示他们的健康代码。

2020年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机遇

过去这个时候很快就要开始夏季了,漂流也可以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我们只能期待湖北省和武汉市的最终结果。如果我们能重启湖北和武汉的旅游市场,会不会有之前的火爆场面?然而,这种新的冠状病毒还没有被完全消灭,而且总有死灰复燃的可能。大规模人群聚集是绝对不允许的。至少到12月底,目前的流量限制、温度测量和代码扫描将继续存在。住宿不便也是严重影响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今年大多数人应该选择需要一天来回车程的景点。

2020年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机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海外旅行在2-3年内肯定不会发生。即使国外的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中国也可以开发疫苗。出国旅行仍有许多限制,如签署免税承诺协议、接种疫苗和购买高额商业保险。目的地的选择也极其有限。香港和台湾不再能够成行。那些可以出境的地方只能选择澳门,而且要面对很多检查。因此,称2020年为旅游的第一年并不过分。

2020年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机遇

全球流行病分布

2020年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机遇

除了旅游资源,旅游业也有很大一部分,即新项目。今年仍有许多项目在申报和建设中。如果新建项目按原进度建设,将面临竣工后关闭的尴尬局面。一个更好的项目只能说是开业后勉强维持。疫情的最终发展趋势取决于何时能达到设计流量。如果疫情在2020年下半年重演,整个旅游业将面临洗牌。大型景区完全关闭,中小景区因资不抵债将被债权人清算。

2020年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机遇

文化旅游项目和美丽的乡村应该属于受影响相对较小的旅游业。有三个原因。首先,这些项目通常是政府帮助穷人和改变生活环境的辅助设施。第二,根据相关政策,这些项目将得到配套资金的支持。第三,这些项目的总体投资不会很大。这样,投资规模才能得到有效控制,现有资金才能得到合理使用,整体才能在

在这一点上,许多人可能已经明白,旅游业的后流行病时代需要经营者的巨大智慧和远见。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认为旅游业是一个低利润、高投资、高资产运营的行业。为了在这个行业中生存,一个人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和理解。最近,我看到许多旅游从业者开始了他们的在线受欢迎的职业生涯。这是一件好事。由于目前的情况不符合开始接待客户的条件,最好选择一个离自己更近的行业先生存下来,等待机会。

2020年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机遇

农业种植园

2020年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机遇

蔬菜温室

旅行社已经在后流行病时代做出了改变,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旅游景点中度过后流行病时代呢?今年,低利润、高负债景区面临的重资产运营局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那么就要合理利用手中有限的资源,开源节流。控制投资,甚至不投资;减少活动和宣传次数(如有必要,不做活动和宣传),保持整个景区工作人员队伍;利用闲置土地适当培育部分农产品;做好自身的防疫和控制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控制人流(也不能完全关闭花园);如果在早期阶段有机会进行改造和投资计划,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流行病的风险完全消除后,清理景区的内部,并为开门做准备。可以推出包价旅游和定制旅游,只要人流得到控制而不造成人流聚集;免费旅游的引入依赖于第二次和第三次淘汰来驱动整个景区的运行。

后疫情时代不仅是对景区的考验,也是景区投资者难得的机遇。如何利用后流行病时代是每个景区投资者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正如李云龙在《亮剑》中所说的:我不认为突破是突破,我认为它是进攻,进攻前方的魔鬼。我们旅游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时刻思考如何打破这种局面,突出疫情的重围。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们将度过这一困难时期,为后流行病时代旅游业的复苏积累力量。旅游业的复苏需要每个人冷静下来,认真思考,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六、湖北旅游业的主题定位是什么?

湖北旅游业对国民经济有较深的影响。1998年后,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各方面对旅游关注加强,对旅游的认识日益成熟,湖北旅游发展逐渐进入提升与完善的大发展阶段。湖北旅游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海外市场更加多元,国内市场层次清晰,出境旅游市场不断壮大,呈现出全面兴旺的良好势头(详见表7-3)。

表7-3 湖北省旅游业发展概况一览表

表7-3 湖北省旅游业发展概况一览表

湖北的旅游服务水平与配套条件较好,已基本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配套服务。以热干面、武昌鱼、精武鸭脖为代表的湖北菜,在全国知名度甚高。武汉东方建国大酒店等一大批高档酒店为旅游者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京广铁路、京九铁路、焦柳铁路及蛛网式的高速公路为旅游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以三峡旅游产品、三国文化旅游产品和武当山为代表的A级景区景点让旅游者流连忘返;长宜路的荟聚购物中心、万松园路的西园购物中心等商场内琳琅满目的商品令各方旅游者竞相选购;国际电影城、水上世界城、游泳馆、养生会所等娱乐场所更为旅游业增添了色彩

湖北围绕着“传奇山水,壮美湖北”的主题定位,正致力于打造区隔鲜明、差异明显的旅游板块。武汉周边是以东湖、黄鹤楼为代表的“半城山水一楼风”;神农架、武当山重点突出其神秘、壮阔的特点;鄂东南地区主要聚集着众多名人、名山、名寺;鄂西沿清江流域则是土家族的发祥地和聚集地,浓郁的地方特色服饰与饮食构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从红色旅游资源看,湖北拥有中国革命三大圣地之一的大别山、全国将军第一县红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旧址等,还有当今世界第一大水电工程——三峡大坝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湖北正以其传奇、壮阔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