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升温“为一项运动,赴一座城”成旅游消费新趋势

比起 旅游 时晒美景、发自拍,如今的朋友圈里更流行晒旅途中的徒步地点、跑步地图……

这个夏天,人们更渴望个性化、体验化、 情感 化的旅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运动爱好融入旅行中,东京奥运会拉开战幕,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脚步也日益临近, 体育 旅游 消费持续升温。目前,市场上的主流 体育 旅游 产品,大致可以分为健身游、极限游、观赛游和参赛游等几个类别。

年轻人花式玩法将 体育 旅游 送上C位

中国 旅游 研究院和马蜂窝联合发布的《中国 体育 旅游 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近日发布,解析了2021上半年 体育 旅游 市场的热点及发展态势,对 体育 旅游 人群未来消费行为进行了预测。

报告称,我国 体育 旅游 年轻化特征显著,80后、90后游客占比超过7成,90后年轻人比重较高,达40%,成为出游的绝对主力。对于有一定经济基础,事业趋于稳定,或拥有自己小家庭的80后、90后人群来说, 体育 旅游 具有相当强的吸引力。海南、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多个城市跻身 体育 旅游 热门目的地,除了跑步与骑行,年轻人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向深潜、帆船、冲浪、滑雪等国内新兴 体育 项目,在玩法上也日趋多样。

“非常爽!刺激!完美!俯瞰海岸线,一边是灯塔,一边是风车阵,像童话世界一样。”来自杭州的游客汤皓在海南东方跳伞基地跳伞落地后,迅速把跳伞过程分享在社交平台。

以前大家都喜欢去国外跳伞,国内项目发展较为缓慢,现在受疫情影响, 旅游 消费回流,许多人专门飞到海南跳伞解压。不管是持证跳伞还是体验跳伞,海南都能满足游客需求。想运动但又害怕盛夏的太阳,可以到室内场馆比如无锡融创躲一“夏”太阳。“飞翼过山车”“激流勇进”“风雨同舟”“跳伞奇兵”等项目让人目不暇接……游客可以在这里挑战刺激 体育 竞技项目。

“运动+社交”已成当下年轻人的潮流

携程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13日~7月13日,“旅行+运动”关键词热度环比上涨235%,其中,新上线的“运动潮玩体验”话题热度排名靠前,潜水、冲浪、室内滑雪、飞机驾驶体验等主题备受年轻人的喜爱。

“运动+社交”已成当下年轻人的潮流。类似“潮玩运动街区”的一站式社交运动 娱乐 场所已成为年轻人争相造访的网红打卡地,在那里不仅可以和朋友一起体验VR、射箭、壁球、复古溜冰、密室、F1赛车模拟器、气步枪模拟射击、冰壶等运动项目,还可以享受 美食 、酒水、表演、赛事直播等附加 娱乐 内容。

马蜂窝 旅游 研究院负责人冯饶表示,“适合朋友聚会、体验没尝试过的运动是这类场所吸引年轻人的主要原因。此外,体验感强、有专业教练现场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不少年轻人认为,这类团队运动更容易让人发现‘同好’,结交朋友。”

体育 运动为城市目的地再加buff

体育 赛事不仅能够在比赛季为举办地带来热度,也是当地展现城市形象以及文化风貌的大好时机。奥运会作为最“吸粉”的赛事之一,无论在赛中还是赛后,都为举办城市吸引着源源不断的客流。

在2021年 体育 旅游 热门境内城市Top10榜单上,因疫情导致的境外游受限,却让以往热衷境外 体育 游人群纷纷将目光转向境内目的地,潜水、冲浪、浮潜、滑翔伞等曾经的境外海岛游热门玩法,使三亚迅速蹿升至境内 体育 旅游 热门目的地Top1。北京凭借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的优势位列热门城市第二名,青岛则凭借帆船体验、出海看日落喂海鸥、海钓等 体育 游乐项目位居第三,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奥运帆船博物馆均是热门景点。

安全保障是必需

近年来,国家 体育 总局、文化和 旅游 部常在春节、国庆等假期联合发布 体育 旅游 精品线路,促进 体育 产业与 旅游 产业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户外运动需求。

《中国 体育 旅游 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提到,不同地区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 体育 旅游 ,例如华北和东北地区主要是冰雪 旅游 ,中西部地区则依托山地丘陵、沙漠河流等开发了峡谷穿越、山地自行车、荒漠探险等项目。

行业数据显示, 体育 旅游 市场正在逐步扩大。据了解, 体育 旅游 能让游客有更好的参与感,受到广泛欢迎。而另一方面,参与 体育 旅游 项目可能存在安全风险,需要做好安全保障。专业人士建议,相关部门要完善 体育 旅游 项目的标准,推进 体育 旅游 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留住风险防控、技术指导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胡玥姣 综合人民资讯、光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海南日报等)

旅游业再迎考验:景区防疫压力倍增,传统暑期游旺季遭重创

原本火热的暑期游因疫情被按下了“暂停键”。

7月22日,一场在湖南张家界市举办的超两千观众的《魅力湘西》演出,刚刚成为疫情传播的焦点,高风险仍在扩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1日,湖南常德市桃花源 旅游 管理区网站发布通告指出,在7月25日、26日、27日观看9场《湘遇·桃花源》演出的777名观众属于高风险人群。这源于该节目一名编导张某某确诊为新冠肺炎,属于成都病例密接者确诊。

由此,一场演出成为疫情传播的聚集地之一。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共同聚集在演出场地中,人员轨迹的不确定性、社交距离的过于拥挤不可避免。加之当地天气炎热,佩戴口罩和消杀等防疫常态化工作也难以落实到位。演出结束,游客们将会带着传染的不确定性,乘坐高铁、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回到全国各地,病毒传播链就此蔓延。

旅游 何以成为疫情传播的跳板?疫情接连打击下,暑期 旅游 何时能够“站起来”?

暑期 旅游 受疫情重创被压制

张家界导游赵先生(化名)有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今年清明节以来,张家界景区的客流量逐渐恢复,相关的 旅游 业务量也回到正轨。随后的五一小长假直至暑期,也有着逐渐攀升的优良表现。

暑假是张家界一年当中的旅行接待高峰期,7月28日前每天景区客流量可以达到2、3万人。而在宣布闭园后,张家界全面戒严,“从市区到县城、到镇上、到村都进行了间断隔离。”旺季 旅游 瞬间停摆,赵先生表示目前只能等待疫情过去,官方解封。

对于这座 旅游 城市而言,无疑又是一次重创。

旅游 业是张家界市的支柱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张家界市 旅游 部门7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该市 旅游 接待总人数3104.38万人次, 旅游 接待总收入361.17亿元。以《魅力湘西》为代表的 旅游 演艺催生的文化产业,更是带动了当地脱贫就业,其产业增加值在当地GDP中的占比已超过8%。

不止是张家界备受考验。

自2020年疫情暴发始,国内 旅游 行业大受挫折。同程旅行《2020年度国内居民旅行消费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2月三大客运部门客运量一度从年初的95.7%跌至11.3%。数据显示,2020年吊注销的 旅游 企业共计11.8万家,从第二季度开始同比增长率逐渐攀升。后疫情时代, 旅游 行业持续在冰冻中下沉。与 旅游 业关联度极高的酒店业遭受寒冬,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各星级酒店2020上半年营收与2019年相比均下降超40%,五星级酒店下降幅度甚至可达62%。

国内 旅游 直至去年9、10月份才缓慢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国内民众对于旅行的需求也在迅速复苏。以2021年上半年的最后一个小长假——端午假期为例,携程平台整体订单比去年增加近83%,多项业务甚至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

“云开‘疫’散,重逢有时。”张家界闭园海报上的文字令人动容,只是不知离“有时”还有多远。

疫情进入常态化,周边游火热

整体来看,民众对于 旅游 出行的诉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只增不减。

但由于疫情的长期存在和反复暴发,行业从业者正在积极寻找路径破局。《中国国内 旅游 发展报告2020》提出, 旅游 复苏的优先级排序往往是商务、近郊休闲、探亲、度假。因此,除却商务旅行刚需外,发展近郊休闲 旅游 业正在成为行业热点。

近郊 旅游 相比于跨省和出境游,在疫情防控方面更加容易控制,对于游客而言也具有一定的新鲜感。2020年新建酒店开发投资区位意愿度调查中显示,近郊 旅游 度假地的酒店投资开发意愿正在显著上升。相比之下,出境游方面则一时难以东山再起。

东南亚、欧洲等热门 旅游 地点疫情走势不见好转,游客对于出境游的心理意愿也大大降低。中青旅负责人曾表示,公司暂不开展出境游业务。总的来看,短途旅行、自驾游和国内游正在成为趋势。

人类将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后疫情时代,如何做好 旅游 与疫情防控的共存并举才是正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子健提出四条暑期 旅游 提示:高中风险地区人员,取消外出旅行;其他地区人员,中疾控提醒暂缓高中风险地区旅行;无论到哪里旅行,都要做好个人防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尽量不去外地旅行。

除去游客自身防疫,其他相关方也有大有可为:

推广场所码,便于流调和溯源。场所码在平台为重点场所生成一个专有二维码,标识该场所位置、场所名称等信息。扫码后,平台会自动记录进入该场所的相关信息。场所码早在2020年3月就运用于“ 健康 山东服务号”,今年更是在四川等地应用于地铁、商场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公共场所。将场所码推广至全国 旅游 景点、公共交通等可以更加方便与疫情传播的追踪调查和溯源。

此外,加快疫苗的研发和接种,以及景区、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常态化也至关重要。

疫情暴发初期,各地公共场所的疫情防控措施比较严格,在疫情形势好转后,部分地区也出现了防控漏洞。如此次南京禄口机场感染和郑州六院院感,都体现了疫情防控常态化监管不力带来的严重后果。

目前各省市均有相关的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在应对近期暑期 旅游 疫情小高潮方面,部分重点地区也对防疫措施进行了加码。

如湖南省文化和 旅游 厅接连发布两个重要文件应对张家界市、常德市疫情,要求各单位严格落实严密的防控措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加强进出京 旅游 管理,建议市民坚持非必须不出境、非必要不出京;四川发布重要公告,暂缓组团跨省 旅游 。云南省文化和 旅游 厅也在部署进一步做好文化和 旅游 行业疫情防控工作。其中特别指出旅行社和在线 旅游 企业需严格执行团队信息填报,大型演出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和“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控制。

其他省份的文旅防疫工作也在进一步推行中。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旅游报告怎样写

旅游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炎炎夏日,酷暑难熬,各大中小学校早已放假。在众多的学生中,他们为了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纷纷去各地、各处游览观光,以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拓宽自己的眼界。因此,笔者来到省旅局,对我省假日旅游做了详细的调查: (中科软件园 欢迎您投稿) 去年以来,新的休假制度形成的春节、 “十一”、“五一”三个假日旅游“黄金周”,极大地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旅游热情,国内旅游空前火爆,自去年国庆至今年春节、“五一”,接连出现了公众旅游消费热的几个高潮。假日旅游有力推动了我省旅游业及铁道、交通、民航和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增加了财政收入,满足了公众的旅游需求,丰富了节假日生活,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繁荣地方经济,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受到全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关注。 假日旅游带动假日经济大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一)假日旅游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五一”期间全省共接待中外游客32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亿元人民币,日均近3亿元,比去年国庆增长12%。全省各地的热点旅游区再度火爆,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厦门共接待海外游客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6亿;去年刚刚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武夷山市接待游客达到10.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5000多万元,均创历史最高记录。“五一”期间,适逢湄洲岛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七天时间上岛人数达12万人次。三明市有卖票的48个景点共接待26.8万人次,较去年比增200%,收入5350元人民币,比增215%。过去属温冷地区的连城冠豸山接待3万多人次。由于假日旅游的迅速升温,旅行社生意红火,各地宾馆饭店频频告急。 (二)假日旅游带动民航交通业的发展。“五一”期间,厦门机场进出港114343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6%;飞行航班837次,其中增加航班142次。武夷山机场起降航班达170架次。5月1日,进出福州长乐国际飞机乘飞机出游人数达4900人。从5月1日开始进出福建的各趟旅游专列整天持续高峰,日均到发客流量达4万余人,超过春运,全省增开了30多对旅游专列。福州、厦门、泉州始发的中短程旅游列车趟趟爆满,其中观光游客占80%以上。福州至武夷山的“武夷之列”专列在原有基础上又加挂四节车厢,仍超员30%。节假日期间,厦门火车站发送旅客7129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7.85%。公路客运也不逊色,如厦门特运总公司节日客运量达113065人次。据测算,交通费在旅游花费中所占比例最高可以达到70%以上,铁路、民航、公路以及水运已成为假日旅游最大的受益者。 (三)假日旅游带动零售业的发展。厦门、泉州等地大型商场销售平均增幅约42%以上,客流量比平日成倍增长,其中一半顾客是来闽旅游的外地人。1999年全国的社会零售总额比1998年增长6%,但接节假日的销售却增长了70%。这就表明,假日旅游带动旅游消费已趋明朗化,消费者正在逐渐形成假日消费的习惯。因此,假日商场的火爆可以说是假日旅游推动零售业追上国际潮流的表现。 (四)假日旅游带动餐饮的发展。“五一”到我省旅游的人数320万人次。这么多认得吃喝必然给饮食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假如按40元/人天的标准计算,这将是一笔可观的数目。无论是“五一”、“十一”,还是元旦春节,许多城市、许多景点,出现人流如潮、、疯狂热卖的火爆场面,不少洒楼、餐馆、快餐店要排队预约。而且,游人在饮食过程中,还可领略全省各地的饮食文化。 (五)假日旅游带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假日旅游的启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休闲娱乐转变。休闲娱乐不仅让游客参与各种游乐设施和娱乐活动,体验其中的知识与乐趣,而且以休闲娱乐为载体,将休闲文化、体育运动等形式与游乐主题融为一体,使“娱”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游客休闲、娱乐、健身的愿望。调查显示,节假日50%的人考虑外出旅游,在外出旅游的人群中,64.8%参与人休闲娱乐。为了适应这一新的需求,各地兴起了许多休闲娱乐行业,如茶馆、陶吧、酒吧、迪吧、氧吧、健身房、射击、水上运动、网球、高尔夫和跳舞机等,到了节日这些地方都是处处爆满。另外,假日旅游还带动金融业、网络电信业、农牧业和建筑制造业的发展。 虽然假日旅游火爆,但是由于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因此,假日旅游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通知放假时间太迟;(2)受到旅游交通的制约;(3)热点旅游区住宿床位供不应求;(4)个别宣传媒体误导消费者。

满意请采纳。

国庆节消费调查报告

随着双节的临近,对于消费者而言,又到了轻松而又忙碌的时刻,旅游、聚会、购物已列入日程,而今年的国庆又迎来了中秋节的色彩,8天长假让广大消费者更加愉悦和期待。同时,各商家提前打响了这场“节日战”,纷纷推出新品及促销手段,以吸引消费者。那么今年的国庆消费在餐饮、旅游、购物等方面与以往有何不同?消费者都有哪些安排?在消费过程中会呈现哪些特点?近日,100度享乐网()携手中国烹饪协会、央视网都市消费频道联合对近万名消费者征集了调查问卷,经过100度享乐网专业生活消费顾问整理分析,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份高含金量的生活消费指南。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在国庆长假来临之际,对于餐饮、旅游、购物等方面保持着强烈的期待与购买欲望。

一、 国庆期间超过六成消费者节假日有安排

经过几个月的忙碌终于迎来了金秋十月,在这个黄金假期里消费者选择探亲访友、外出旅游的活动与去年相比明显增多。100度享乐网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六成消费者有外出旅游、探亲访友计划,希望借此长假来放松身心,联络感情。

100度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分析,双节长假的到来,使得蓄积已久的旅游需求得到释放,旅游消费需求将迎来一个集中释放的时期,并形成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假日旅游消费高潮。同时,调查数据显示20.5%的消费者依然会选择在家休息,消费者大多数都了解和经历过黄金周期间外出聚餐、旅游扎堆情况,因此部分消费者选择了在家休息的方式度假。另外因中秋节的介入会有24.2%的消费者选择回家探亲,为60年国庆增添了不少合家团聚的思亲氛围。

对于多数消费者,外出旅游依然是大家度假方式的首选。在有外出旅游计划的消费者中,有近四成消费者会选择10月3日至5日外出,以避开1日及2日的高峰期。同时今年十一长假计划出游的消费者显然多了一个清晰的目的地――08奥运会场馆游。调查结果显示,四成多的消费者十一的出游计划就是北京的奥运场馆游,具体比例达到了40.3%。计划到北京看奥运场馆的消费者人数多,热情高涨,北京奥运场馆又将迎来参观高峰期。同时,由于两岸直航航班定期化及台湾游产品的多元化,年轻人赴台游热情高涨,台湾旅游市场将逐渐走向深度游、分区游。基于以上因素影响,港澳台旅游人数猛增,与常规旅游景区并驾齐驱。

二、对于外出旅游的消费者超出六成黄金周预算不超1000元

虽然计划旅游的消费者比去年多,但是持续上涨的物价也使消费者对于十一的花费不得不理性规划。100度享乐网调查显示,10.7%的消费者除了基本的生活以外争取不额外花钱,还有20.6%的消费者花费控制在500元以内,计划花费在500-1000元的消费者居多,高达38.6%。由此可见,旅游、探亲、聚会等费用是消费者假日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消费者在激动兴奋的迎接十一长假的同时,也在预算方面进行着理性的控制。

三、 消费者将会在国庆黄金周进行大采购,尽情享受节日带来的各种优惠。

国庆黄金期间是商家最为忙碌的时刻,各种各式的促销活动悄然声起。国庆黄金周蕴藏的无限商机,令商家们早早就开始准备迎接国庆的销售高峰。一方面, “十一”期间带动了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也将利用这一假期,挑选自己心仪已久的产品。因此,对于商家而言,黄金周无疑是提升自身品牌、推广产品、增加销量的绝佳时机。那么消费者的购物倾向有哪些?呈现哪些特点?哪些产品会热销?100度享乐网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将会在十一期间进行大采购,好好享受节日带来的各种优惠,其中服饰类的商品依然是消费者的首选。

四、 对于购物的品牌关注度,有五成以上的消费者注重品牌消费。

黄金周的各种促销产品充满诱惑,吸引着消费者,而消费者对于国庆购物同样充满期待。国庆期间各大商家促销活动已经启动,根据100度享乐网调查数据显示,近6成消费者倾向品牌购买,无论是售后服务还是质量都可以得到保障。同时物品质量也排到了第二位,说明消费者在选购物品时,质量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100度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购买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华而不实,质量差的物品已逐渐被消费者识别并淘汰。同时,100度生活消费顾问建议消费者,虽然各大产品在十一期间都会做各种促销手段,但大家一定要保持警惕,注意质量和售后服务,不要盲目追求促销手段带给人们的误区,也祝愿消费者在黄金假期里有愉快的购物经历并好好享受购物乐趣。

五、优惠券成为消费者新宠

商家为了吸引广大消费者,催生了很多促销手段,根据数据显示优惠券促销手段占据榜首达到31.3%,优惠券让消费者尝到了甜头,以其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等成为消费者近年来的新宠,也培养了年轻消费者无券不欢,无券不爽的消费习惯。同时,对于商家来说,优惠券的发放也成为商家必做的促销手段,目前已由传统餐饮、服饰等行业的使用逐渐涉足到IT、旅游等其他行业发展。在众多促销活动中,优惠券以其显而易见的优势成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促销手段之一。

[FS:PAGE] 100度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分析,电子优惠券的使用在节前表现得异常活跃,说明消费者在消费中越来越趋于理性,对价格的关注度上升,呈现精打细算过大节的现象。在选择就餐及休闲娱乐时,更加理智谨慎,以多种方式进行经济消费。

六、消费地域商圈化

随着北京城市规划不断完善,以购物中心为新城市地标的局面正在逐渐形成。消费者更愿意集中在一些设备完善、商家众多、服务周到的商圈进行集中消费。各大商圈也分别在网上做搜索等信息,方便来京和当地人在网上选择想要去的地方,了解这些地方都有哪些餐饮娱乐等生活服务,在网站上的关键字排名搜索也让商家尝到一些甜头。100度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分析一部分商家已经开始意识到此种新型消费习惯背后所蕴藏的商机,纷纷选择热点商圈作为发源地,调查数据显示,西单大悦城、世贸天阶、新东安等商圈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消费聚集地。

七、中秋国庆相连,月饼成黄金周必备礼品。月饼最爱蛋黄,无糖类商品受到青睐。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年中秋恰逢国庆,在这个阖家团圆、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走亲访友、相互之间馈赠礼品已经成联络感情必不可少的程序。由于中秋节的介入使得月饼成为国庆期间不可或缺的赠送礼品首选。现在月饼的口味越来越多,100度享乐网调查显示最爱吃蛋黄馅月饼的消费者比例最高为35.4%,而传统类的枣泥、豆沙馅月饼当然也受消费者的喜爱,比例为19.6%,排在第二位。除了考虑口味外,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从健康出发。调查数据显示,无糖等替代糖类月饼悄然兴起,9.0%的消费者中秋节还会吃些无糖类的月饼。100度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分析,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吃上更加注重品质,不只停留在吃饱的阶段,尤其消费者在工作忙、生活压力大的时期,更容易因缺乏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在吃上更应从健康方面考虑,避免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八、 短信是消费者送去中秋祝福的首选途径

除了送月饼之外,消费者和家人、朋友送去问候的方式是什么呢?100度享乐网调查结果显示,五成消费者选择以短信方式为大家送去问候。现在节日短信内容越来越丰富,不管是自己用心写的还是转发收到的较为喜欢的短信,既方便又贴心。其次是选择打电话的方式,打电话更为郑重,沟通更为直接,充满诚意。100度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提醒消费者,无论是哪种祝福,一定要选择适合的方式,借中国传统节日,传递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是最佳时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表达思念之情的最佳时节。中秋节期间的花费在所难免,100度享乐网调查结果显示,32.5%的消费者预算为200-500元,17.4%的消费者预算高达500-1000元。看来中秋节受益的将是餐饮业和月饼制造商、供应商。

九、 黄金周川菜和湘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人们常说,食在中国、吃在广东、味在四川。“吃”永远是中国人重要节假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川菜为代表的大众性餐饮风生水起,川菜在美食云集的北京也是极为红火,成为八大菜系中最先走出国门的中餐。根据100度享乐网调查结果显示,川菜以其价格合理、口味亲民等特点,稳居消者费心目中最受青睐的菜系榜首。

像宫保鸡丁、鱼香肉丝、回锅肉、麻婆豆腐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菜名,同时也呈现了年轻人无辣不欢,无辣不爽的饮食特征,随着改良川菜的诞生,今天的川菜更加稳固了自己在北京百姓心目中和各大菜系中的统领地位。

据根中国烹饪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京川菜馆目前已有2万多家,几乎占据了北京餐饮业的半壁江山。是不是够“麻”够“辣”,是衡量川菜做得好不好的重要指标之一,许多耳闻能详的川菜馆也成为人们最常光顾的餐饮店。经过100度享乐网调查结果显示,海底捞火锅、麻辣诱惑、俏江南不分高下,成为川菜引领的佼佼者,谭鱼头、眉州东坡酒楼、皇城老妈也紧跟其后。

100度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提醒广大消费者,川菜固然好吃,下饭又开胃,但川菜口味重,油多、辛辣,经常吃会伤胃脾,容易上火,现在人们追求的是安全、绿色、健康的饮食方式,适当降低辣的程度,少油,以新改良川菜为主食用,将会大大提高人们的健康指数,同时,对于热衷于辣口味的消费者来说,一周吃一次川菜较为适宜。

黄金周期间,与亲朋好友聚会、宴请宾客、结婚庆生等聚餐活动是节日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费用花销比较集中的方面。100度享乐网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经济的调整,消费者会有意识的控制用餐费用,单次用餐费用控制在200-500元内的消费者居多。

十、 黄金周迪厅是消费者放松身心的主战场。

黄金假日,朋友聚会、家庭出游都是消费者选择放松身心的娱乐方式。根据100度享乐网调查数据显示,迪厅以其强劲的动感音乐及可以自由舞动的快感,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以其28.4%的选择比例荣登娱乐场所榜首,紧随其后的是酒吧和歌厅。国庆期间,由于长假的原因,年轻人更倾向于彻夜狂欢,释放压力,但100享乐网生[FS:PAGE]活消费顾问提醒年轻消费者,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适当的放松有助于恢复体能,但过度的狂欢容易导致睡眠不足,体制下降,抵抗力缺乏等亚健康状态,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及节后正常工作,请大家注意休息。

娱乐场所消费费用较高,但由于经济危机、失业等社会影响,消费者对于娱乐的花销更为理性,偏向于物有所值的花费项目。100度享乐网调查数据显示,国庆八天长假,六成消费者在娱乐方面的费用支出,可接受的范围在1000元以下。

暑期促销的喧嚣方才停歇,“十一”国庆黄金周消费热潮已蓄势待发。“假日经济”已成为商家与消费者集中交易的时期,其消费力度呈“井喷”现象。2009年中国国庆消费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消费习惯,人们在外出旅游、探亲访友、聚会用餐等传统项目外,逐渐将注意力转向服饰、美容、电子产品及大宗商品购买等方面。同时由于旅游市场的火热带动了日常消费品的购买欲望。

此次国庆也呈现出双节消费叠加的现象,作为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前将会引爆日用消费热潮,超市、商场、餐饮企业将因此受惠。 随后在国庆长假期间,由旅游、娱乐市场的带动,日用消费品市场将持续形成购销两旺局面。100度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提醒广大消费者,国庆假期中,无论是购物、旅游还是休闲娱乐,都离不开消费者的谨慎选择和理智规划,在选择各项服务产品中,要谨防假冒伪劣产品,遇到纠纷需以合法途径解决,同时,在欢度节日时,也要合理安排好娱乐时间,保持充足睡眠,注意饮食卫生,轻松愉悦的享受节日里的美好时光。

旅游消费警示:签订旅游合同应注意什么

随团旅游,签订合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审查合同文本。每个省都有统一的“旅游合同文本”,每个合同上面都标注省份。

二,必须关注的要点。外出旅游,最重要的是“食、宿、交通以及门票、服务”等内容。游客需要关注的是:一,用餐标准,包括每天早、中、晚的标准;二,住宿标准,普通房间,可以住宿旅馆的3-4人间,或不带卫生间的两人间;如果住宿星级酒店,必须是双人独立卫生间,房间应备空调、卫生间应有喷头、浴盆以及一次性牙膏、牙刷、肥皂;三,交通标准,飞机票应为经济舱,火车票可以是硬座或硬卧,主要在于旅行社与游客签订合同时的规定。景点交通,可以是无空调的汽车、也可以是有空调的汽车,也在于旅行社与游客签订合同时的规定。乘坐轮船应当是带有铺位的三-四等舱。景区交通应包括接、送站;四、景点门票,一般随旅行团旅游,旅行社负责景点的大门票,而景点里面的小门票应由游客自己负担;五,导游服务,导游员除了随团以外,还应提前介绍景点的安全状况以及注意事项。在游览时,遇有可能伤害游客的地方,导游员有提示或警示游客的责任。六,旅游保险,外出旅游游客应享受两个保险,一是旅行社责任保险;二是意外伤害保险(这个保险有个人购买)。

三,签订合同时,应当详细了解上述标准中的具体内容,另外,应特别问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一共包餐多少顿?;2、住宿是普通旅馆还是星级酒店?是几星酒店?3、交通应知道是乘坐飞机,还是乘坐火车?若乘坐火车应弄清是硬座,还是硬卧?轮船是什么舱?等等。4、还应问清有没有购物,等等,总之,要详细审查合同,以免发生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