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摩洛哥旅行旅游,该怎么穿什么样的衣服,怎么搭配服装拍照才好看?

摩洛哥旅行穿搭攻略:

摩洛哥从去年开始从小众旅游地被炒成爆款,Instagram上很多网红都前往此地打卡作为一个非洲西北部国家,处处都是历史的痕迹。那里既有三毛最爱的撒哈拉沙漠,也有辽阔的大西洋,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去到摩洛哥,可以说是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马赛克世界,纯澈的卡萨布兰卡白、迷人的非斯黄、厚重的马拉喀什红、醉人的舍夫沙万蓝……

卡萨布兰卡

很多人以为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的首都,其实不是,摩洛哥的首都叫拉巴特。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被誉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

卡萨布兰卡最著名的哈桑二世清真寺,讲述着穆斯林世界的海上传说。清真寺由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绿色的琉璃瓦和形状各异的铜饰制品镶嵌其中,据说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清真寺。

只要不进入内殿,来到这里,你不必穿的太过保守,因为有很多错综复杂的装饰壁画、色彩斑斓的马赛克拼图,所以在服装上的选择上可以尽可能的选择一个颜色,这样不会显得太过花哨,也能突出照片中的你。最好再配一个同色系的丝巾,既可以当头巾,也可以当披肩,一举两得哦~

Free PeopleASOS Design

很多人知道卡萨布兰卡可能是因为《北非谍影》这部电影,那间里克咖啡馆。其实电影并非在卡萨布兰卡所拍摄,咖啡馆也只是搭建的一个影棚,卡萨布兰卡的这间咖啡馆也只是对电影的一比一复制还原。

咖啡馆内所有人都穿着正式,无论是保安还是服务员,因此可以选择小黑裙作为你前往里克咖啡馆的服饰,浪漫、优雅、且是一种对他人和对场合的尊重。

ASOS DesignASOS Design

非斯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生活在一千两百年的古城,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生活节奏,做着传统的手工业,交通工具是毛驴。九千多条巷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如果在古城内走失了,你站在原地不动,我一个星期后会找到你。

由于非斯老城内比较脏乱,路过的游客及当地人很多,整个老城很大,三天三夜都逛不完,因此并不推荐不方便的裙装。而且在神学院,所有建筑表面都镶满了青铜门饰、雪松木刻、马赛克拼图、精美的石雕……在服装上尽量选择素色,穿一双简单的小白鞋和一条简单的牛仔裤就可以了,如果觉得太过普通,那么可以选择在脖子上系上一条色擦鲜艳突出的丝巾。

Hanes x KarlaFree People

马拉喀什

马拉喀什,红色之城,整个城市都是砖红色的,是“神之领地”,也是荒漠中的美食绿洲。这里有摩洛哥最大露天市场,有北非最繁忙的集市。来到这里,你只需要逛吃逛吃,这里Raid众多,Raid就是摩洛哥的传统回字型庭院,来到摩洛哥一定要选一间你最中意的入住,走进马赛克的世界,做个天方夜谭的美梦。

马拉喀什有著名的马约尔花园,这是时尚大师YSL用生命守护的迷幻花园,也是网红来到摩洛哥必打卡点之一。

因为这里整体为纯度很高的宝蓝色,所以来到这里,可以选择色彩明度很高的服装,比如明黄、玫红。可以跟背景色行程强烈的对比哦~

TularosaC/MEO

舍夫沙万

世界上有三个蓝城,一个是印度的焦特布尔,一个是希腊的圣托里尼,还有一个,就是摩洛哥的舍夫沙万。这里的所有都是蓝色,大到墙壁、阶梯、地面,小到门窗、门廊、把手……来到这里,请准备好N块相机备用电池。

舍夫沙万是许多网红博主的打卡地,无数的Instagram红人来到此地按了无数的快门。因为这里几乎所有都是深蓝、浅蓝、薄荷蓝、天蓝、海蓝等饱和度比较高的蓝。所以建议大家选择白色或者淡色服装,因为蓝色和白色都是纯净的颜色,当你穿上一袭波西米亚的长白裙,彷佛在湛蓝天空云端行走的天使。

LPACleobella

撒哈拉沙漠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三毛。

来到撒哈拉沙漠,可以穿一件当地的长袍子,裹上当地特色的头巾,骑上骆驼,进入沙漠深处的帐篷,体验一回柏柏尔人的生活。你也可以穿上各种颜色的大长裙,在沙漠中奔跑,让镜头记录下最美的你。

L‘AGENCEL‘AGENCEFree People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Nicole

摩洛哥风格的风格特色

该国的建筑艺术颇具特色。一般屋门都是用优质木料雕花油漆而成的,而建筑群特点更体现在结构上的对称、垂直、尖拱、主体取集中式平面,墙面又结合摩洛哥独特的建筑魅力,显得独具特色。地板用陶瓷或大理石碎块拼成各种图案,摩洛哥人比较喜欢艳丽的颜色绿、红色等做建筑及设计的运用,椅子也选择一些自然植物皮做装饰,增加透气性。除了硬件配置,软装也很协调和舒适,悬挂的布艺更让整体的风格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当一切近乎完美的时候,又一种建筑和历史所影响的风格就别巨匠心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了,而且是经久不衰!

天花板用成千上万块雕花细木组合的图案或石膏粘砌而成,看上去及其讲究、精致。为达到风格的整体统一,局部空间又有所不同的效果,在门绿色和地面与其它空间相结合的同时,紫色和墙面装饰画颜色丰富变化的选择又打造了同套建筑而不同感觉设计,一些自然的花卉、原木的小板凳,茶几的选择即可储藏也可以当作欣赏,强烈的对比和对称,何处都在不时的体现摩洛哥的特色和元素。

传统的摩洛哥房屋与中国四合院极为相似,不同的是墙壁更高一些,临街的墙上没有窗户,为的是不让外面的行人看见屋里的情形,更不让女眷看见街外的天

地。

摩洛哥的民族服饰和气候特征

摩洛哥气候多样,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1月平均气温12℃,7月22~24℃。降水量为300~800毫米。中部属副热带山地气候,温和湿润,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山麓地区年平均温约20℃。降水量从300到1400毫米不等。东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0℃。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南部不足100毫米。夏季常有干燥炎热的“西洛可风”。由于斜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赢得“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摩洛哥是个风景如画的国家,还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

请问一下摩洛哥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一、语言

在摩洛哥,英语这一国际语言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曾是法国和西班牙殖民地,摩洛哥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和法语,很多人选择的第三语言是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公立学校高中才开始教授英语,60、70年代的那辈会说英文的很少;年轻一代能听懂英语和用英语基本交流全因卫星电视台循环播放好莱坞电影。路标、建筑、菜牌、当地人口语,都是阿语+法语,老妹你这中国式英语恐怕不太受用。

你姐虽然虎胆生威,但初到摩洛哥那年,阿语法语都不太熟练,怀抱翻译级别的英语也处处碰壁。试过在士多买姐夫的剃须泡沫被坑一半钱,回头找人算账不但要不回差价还被奚落。试过听不懂广播搭错火车方向,一路红尘滚滚搭去机场......所以请你旅游前,安排好行程、住宿,这里不是欧洲东南亚,不适合初次就即兴游。

也建议你下载一个法语助手等语言APP应急,同时记住一些常用阿拉伯语:

你好=Hello=SalamAlikome,萨兰妈里贡

谢谢=Thankyou=Choukran,舒克兰

不用了,谢谢了=NoThankyou=LaChoukran,辣,舒克兰

(这句很有用对于在菲斯古城马拉喀什强行要做你导游的人,请重复10遍)

在哪里=Whereis…?=Feen...?读音是fin

以上中文只是举例音译,请自己到翻译软件听原音,并多备用常用语。

二、风俗习惯

摩洛哥是穆斯林国家,去之前请了解清楚他们的饮食习惯,避免冒犯他人宗教信仰。伊斯兰饮食规定以佳美为原则,所谓佳美除一般通常理解的色、形、味或营养滋补外,更主要的是指该食物的洁净与性格穆斯林是讲卫生与卫性的,正可谓食以养性(一看颜值,二看品性)。举凡食草类动物其性善,其食洁,如牛、羊、驼等。而尖齿、獠牙的食肉类动物或食腐尸、腐食之动物其性贪、恶,其食污,如猪、狗、乌鸦等。貌俊、性温、洁净可食,貌异、性恶、污秽不食。

1、穆斯林饮食,不止禁吃猪肉,连狗肉、猫肉、青蛙肉、家驴肉也不能吃,另外饮酒也是一种很大的罪过。安拉在《古兰经》中说:信道的人们啊!饮酒、赌博、拜像、求签,只是一种秽行,只是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

2、穆斯林不吃自死物和动物的血液。要求宰食活的动物,宰杀者必须是穆斯林,诵念奉安拉之名,屠宰要宰喉部,减少动物痛苦。安拉在《古兰经》中是: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但宰后才死的,仍然可吃;

3,关于水产类,根据真主的启示:海里的动物和食物,对于你们是合法的,可以供你们和旅行者享受。总而言之,摩洛哥主要的肉类是牛肉、羊肉、鸡肉、鱼类、蔬菜、五谷植物、水果没有清真之分。

1.摩洛哥日常主菜:库斯库斯,塔津均以炖为主,蔬菜加大块肉类(招待客人时炖纯肉)加胡椒粉、甜椒粉、姜粉、孜然粉等调料炖30min——到茶靡花开(肉烂菜糯),肉质温软丰腴,蔬菜入口即化;但中餐以快炒为主,蔬菜清脆,肉片软滑。

2.除了炖肉,其次最常见的是烤肉,烤羊烤鸡烤香肠,你得试试烤羊肝(媲美鹅肝尤其用脂肪包着烤)。摩洛哥的鱼除了炖就是烤和油炸,虽然我爱老妈的清蒸鲤鱼,但你去海边小镇时,依然推荐点西班牙海鲜饭和各类烤鱼,足料,新鲜,风味独到。

3.摩洛哥以面食为主,不管去哪里吃饭都会有大饼或者薄饼。而且满街都是咖啡馆和烘培店。14DH就能喝一杯上好的咖啡,蛋糕面包繁花似锦,纯天然无添加,满货柜都有蜜蜂在叮(是的,蜜蜂,蜜蜂,蜜蜂),30天让你不再迷恋英式下午茶。

4.摩洛哥的汤,如最有名的harira,无论如何都要是稠稠的(即使不稠也会加入面粉兑稠),而我们广东人喝惯了滋补清汤(尽管你姐夫说那是热开水,微笑脸)。

5、摩洛哥本土水果虽不多,但蜜瓜、橙子、樱桃、草莓、仙人掌果便宜香甜值,满大街的天然果汁店超美味绝对值得试,可惜我最爱的菠萝和芒果变成了进口贵货......

6、摩洛哥零食类少,可能因为蛋糕甜点太多的关系......果脯一般拿来做菜,肉干、紫菜、蚕豆、_喱、腌制品没有,饼干99%是甜的。你来的时候麻烦帮我也捎点零食。

你姐好歹也师从法国大厨,出厅堂时也能烧一手摩洛哥菜和西餐,但还是天天盼着大使馆做活动能来一顿正宗中国菜。如果旅程太长,怀念家乡味,大城市都有KFC和MacDonald。大型超市比如Marjane,或者Acima,找到卖酱油的货架,同一货架通常有方便面,3迪拉姆一包。也有粉丝、冬菇片、黑木耳等少数亚洲食品。当然,你到摩洛哥旅游,最重要还是多尝试当地美食,多认识异国朋友,摩洛哥最好的大厨是家庭主妇(高手在民间),最好的款待不是下馆子,是带你回家吃饭。

三、风俗习惯

受相邻的欧洲国家思想熏陶,摩洛哥算比较宽容。但与中国相隔半个地球,加上毕竟是伊斯兰教国家,很多行为习惯相差还是挺大,一些清规戒律需要注意。

1、再次提醒不能喝酒(起码不能公然喝)!虽然我不好这事,不过我们国人做菜最爱用料酒调味有木有?请不要脑抽在摩洛哥人显示你独特的粤式厨艺,答应我,好吗?

但并不是说所有摩洛哥人都不喝酒,只是很多人躲在家里,或者开车到海边,或者到少有的酒吧喝。一般士多是没有酒水经营权的,超市会专门开辟一较隐秘的隔间卖酒,又的甚至是在不见天日的负一层卖,都用报纸和黑色塑料袋包装好。要是被谁看见买酒或拿个酒瓶,对声誉影响很大,很多摩洛哥人觉破戒的教徒(摩洛哥人一出生便是伊斯兰教徒)不值得信赖。犯酒瘾的话请你自动滚海边(夜晚)。

2、男女最好保持清晰界线。女性如果在自己丈夫以外的男性前裸露肌肤会有诱人犯罪之嫌。未婚的男女没有订婚约定而厮混在一起会影响名声。尽管现在摩洛哥人对自由恋爱越来越宽容,但在保守的地区,女性处处"受保护"。喜事丧事招待亲朋,较传统的穆斯林会分开接待男女宾。即使是开明的家庭,如果来者是单身,一般是同性主人接待,异性的避开。摩洛哥人热情,对亚洲脸孔较新奇,你作为亚洲女性也一定会被搭讪,合照,要ins,不要以为自己有多受欢迎,好好旅游吧。

所以老妹,收拾衣物时避免露挤装低胸装透视装,最好是长裤长裙,无袖衫配个防晒小外套。套装神马的就不必了,没人在意。一切以舒适,不过分暴露为主。摩洛哥妇女除了罩衫似的传统服装Jellaba,最喜欢的就是过膝盖的娃娃装。一来她们娃娃装能修腰,二来能尽量避免裸露肌肤。

3、吃饭礼仪,摩洛哥人(其实西方人也是)对中国人吃饭时直接把骨头吐在饭桌上较反感。传统摩洛哥人吃饭用右手抓,因此能先把肉从骨头里撕开再吃。反观我们粤式茶楼,直接吐鸡骨、鱼骨等司空见惯。你姐刚来摩洛哥,在家吃西瓜,正想吐西瓜核,只见婆婆拿起刀细心地挑出西瓜核,再优雅地切开瓜肉放嘴里,此情此景,我只能默默把西瓜核吞到肚子去......另外,如果不想用手抓饭可以询问要多个勺子,但因为主菜通常要用面包蘸汤汁和肉吃,所以用手会比较方便,也建议入乡随俗。

4、摩洛哥人爱面子,招待客人一定要周到显贵。一般家庭会专门配好一套上好的茶托、茶杯、茶壶,冰箱里还常备各种糕点,供待客使用。特别讲究的家庭器具繁多,甚至会有洗手的壶和喝的茶壶,这点要注意一下。薄荷茶对大多数摩洛哥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24小时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5、摩洛哥大部分餐馆咖啡厅都是要给小费的,比如喝咖啡,结账的时候多给1块服务你的人(不是给老板或者收银台)。十几块的消费给1块小费就够了。几十的给个2块左右,别宠坏了服务员。有人热情给你带路、提行李、打点、介绍景点……最好多留心眼,通常也是要小费的,而且会死缠多要。还是那句,提前打点好住宿,不要临急抱佛脚,第一次来别以为自己能上天了,丢了我可不管。

6、有些清真寺只对教徒开放,旅客在外围参观,请不要谎称自己是教徒进去最后被轰出来(曾有国人这样做被新闻报道了)。如果进入对游客开放的清真寺参观,记得要脱鞋,胳膊和腿部最好不要裸露。对当地居民拍照时应事先征得对方同意。

更多关于摩洛哥的风俗习惯是什么,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摩洛哥的风俗礼仪

关于摩洛哥,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是我精心挑选的关于摩洛哥的风俗礼仪,供大家阅读。

关于摩洛哥国名的由来有几种说法:有说西亚腓尼基人航海到达此地,被迷人的风光和景色所吸引,便赞此地为“摩洛哥”,意为“休养胜地”。又有说,“摩洛哥”源于阿拉伯语“马格里布”的转音,为“西方之岛”、“日落之乡”之意。还有人认为,“摩洛哥”是“马拉喀什”的音译。“马拉喀什”古称“马拉古什”,直译为“被装饰起来的”、“红色的”。1957年8月14日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

摩洛哥的风俗礼仪一:社交习俗

摩洛哥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摩洛哥国地域广,好与外界搞交往;

经济发展较为快,西方渗透有影响;

国民多为穆斯林,宗教传统重信仰;

绿色吉祥受宠爱,寓意美好都向往;

白色忌讳受厌弃,寓意贫穷和懊丧。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摩洛哥受西方社会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表现出欧洲风格与阿拉伯情调的交织。摩洛哥人与客人约会总乐于迟到,认为这是一种社交风度。他们把茶视为迎宾待客的佳品。若给你敬上一杯薄荷绿茶,那是表示对你尊敬的传统礼节。他们喜爱绿色,视绿色为春天和美好的象征。他们对“3”、“5”、“7”、“40”较为喜欢,认为这些数字都带有积极意义。

摩洛哥的风俗礼仪二:礼节礼仪

摩洛哥人与客人相见和告别时,一般都惯施拥抱礼,握手礼也较为普及。摩洛哥女人与宾客见面时往往施屈膝礼。

一般礼仪

在进入摩洛哥人家里前,你应主动提出脱鞋,在进入清真寺时则秘须脱鞋。

称谓与问候

握手是习惯,不过朋友之间通常以亲吻相迎。

约会与准时

事先约会是可取的,虽然摩洛哥人很少遵守时间。

款待与馈赠

摩洛哥商人会邀请你去他们家中作客,大摆筵席,持续吃上好几个小时,但你很少会见到他们的妻子。

最好不要对主人的某件所有物大加赞美,他可能会感到按社交惯例不得不把它奉赠给你。

摩洛哥的风俗礼仪三:信仰忌讳

摩洛哥全国绝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人信奉摩洛哥和犹太教。摩洛哥人受宗教的约束,一般都不饮酒;也很少有人吸烟;进屋有脱鞋之俗,未经主人许可,不脱鞋是不是进入其宅屋的;进清真寺必须脱鞋。

他们宴请宾客前后要上茶三次,以示礼貌。客人到这里则应“入乡随俗”,否则,便会被认为不礼貌。

他们对“13”有反感,认为“13”是个消极的数字。他们忌讳白色,认为白色象征着贫穷,白色衣服最令人厌弃。摩洛哥的妇女只能偷偷地吃鸡蛋。如果当着丈夫的面吃鸡蛋,会被认为干了一件败坏风俗的丑事而遭到谴责。摩洛哥人禁食猪肉,也忌讳使用猪制品。他们一般不爱吃红烩和带汁的菜肴。

摩洛哥的风俗礼仪四:饮食习惯

摩洛哥人喜欢吃用小麦粉加上清水、橄榄油、肉汤、牛羊肉、蔬菜等做成的家乡风味“古斯古斯”和鲜美郁的“烤全羊”、“烤鱼”、“烤虾”等,这些也都是他们迎待客的佳肴。

他们习惯用盐腌渍橄榄果,认为腌渍出来的橄榄果别有风味。他们酷爱 饮茶 ,一般他们都喜欢在绿茶中加些白糖和新鲜的薄荷叶,每天要饮4至5次,每次的饮量还都挺大。他们对中国菜肴很喜欢;他们除在公共场合有时使用刀叉为餐具外,一般都习惯于用手抓饭吃。

摩洛哥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 讲究菜肴的香、脆,注重菜肴的丰盛。

②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爱微辣味道。

③主食 以面食为主,喜食摩洛哥式面包。

④副食 喜欢牛肉、羊肉、鱼、虾等;蔬菜喜欢黄瓜、西红柿、洋葱、土豆等;调料爱用橄榄油等。

⑤制法 对烤、煎、炸等烹调 方法 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喜爱中国的鲁菜、川菜、粤菜。

⑦ 菜谱 很欣赏冷拼盘、番茄牛肉、烤鸭、烤羊肉串、煎牛肉扒、炒里脊丁、糖醋鱼、炒什锦、香酥鸡、烤全关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 不饮酒,喜喝酸牛奶、咖啡、桔子汁等,尤为爱喝茶,最爱喝中国绿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建瓯水仙”、“碧螺春”等。

⑨果品 爱吃西瓜、香蕉、桃等水果;干果爱吃花生米等。

摩洛哥风俗礼仪相关 文章 :

1. 比利时的礼仪文化

2. 跨文化交际论文

3. 韩国端午节相关介绍

4. 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

5. 国外的饮茶习俗介绍

摩洛哥风格的要点

从结构上:对称,时尚,垂直构图, 广泛使用尖拱和尖顶穹窿,建筑群的主体取集中式平面,建筑群常伴随着伊斯兰式花园。建筑上装饰高度发达的几何纹样图案,并采用彩色琉璃石砖,装饰性极强。

从颜色上:如果想要表现出摩洛哥风格中那种光彩夺目的美,可以使用鲜艳的色彩,比如亮蓝、紫色、天蓝、红色、粉红和绿色,或者使用当地土色色调设计比较柔和的环境。

要想在任何房间里产生摩洛哥的风情,可以采用色彩活泼的马赛克,或点燃一盏镂空金属板制作的灯笼。

色彩鲜艳,装饰华丽的彩色陶瓷,金属工艺品,金属器皿上的精细雕刻、镶嵌工艺都是摩洛哥风格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