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佳木斯景点介绍
佳木斯景点介绍
佳木斯,简称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黑龙江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原合江省省会,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所在地。下面就是我整理的佳木斯景点,一起来看一下吧。
12月的佳木斯是如此美丽,以至于你来了大概就会觉得可以在这里好好安定下来了。
佳木斯,简称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黑龙江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原合江省省会,原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所在地。佳木斯是中国东极,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商贸和交通的中心,是黑龙江省通往俄罗斯、连接东北亚的桥头堡。佳木斯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通过江海联运,可连接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和东南亚各国,形成东北亚经济圈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大循环。
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12月的佳木斯最值得去的地方。
1、卧佛山滑雪场
佳木斯市卧佛山滑雪场建于2001年5月,位于佳木斯市郊区大来镇中大村。雪场经营面积12800平方米。雪场于2002年1月21日正式营业。目前雪场有初、中、高雪道4条,安装了双人吊椅缆车和伸缩拉杆式牵引索道。停车场(200㎡),综合服务楼一栋(2300㎡),员工宿舍(200㎡),造雪机一台、雪地摩托3台,雪上飞碟、雪地爬犁、雪地雪圈等项目,并设有咖啡厅、餐厅、酒吧、音乐厅等。是休闲渡假为一体的四季旅游胜地。
开放时间:8:00—18:00
门票价格:
成人票:80元。
儿童票:40元。
2、乌苏镇
乌苏镇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小岛上,东临大江,西依小河。从地球经度上看,它是中国疆域的最东端,是国人每天早晨最早迎来“太阳升起”的地方,故号称“东方第一镇”。每年夏至(6月21日或6月22日,凌晨2时10分),黎明就降落在这“东极小镇”上了。此时登上伊力嘎山头,看第一轮红日从两江交汇处涌出,“沧海浴日,金轮晃漾”万物披上了金黄晨缕的奇观令人难忘。乌苏镇是中国最小的镇,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镇子。说这里是“镇”,其实这镇上原来只有一位男性居民。
开放时间:全天。
3、街津口
街津口位于黑龙江下游的同江县境内,距离同江市区东北45公里处,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六小”民族之一的赫哲族聚居地。这里是赫哲族的聚居地,游客可深入当地人家,领略赫哲族以捕鱼为生的特有风俗。被誉为黑龙江的"边陲名胜"。每到5—10月旅游旺季。到这里观光的人可谓"人山人海。
中俄边境的街津口是黑龙江畔一座美丽的小山村,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六小”民族之一的赫哲族聚居地。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价格:8元。
4、丽水温泉
丽水温泉休闲广场以温泉浴、养生保健、SPA水疗、绿色按摩为主题。汤原县丽水温泉特设了各种功效的泡浴池,在泉水中加入中草药、香料等材料,形成具有更好养生功效的药浴温泉,有针对性的提高了保健和调养功能。温泉游泳池:水深1.20~1.65米,水温长年保持在36~39摄氏度。四味养生池:通过不同滋养功能的中药,满足人体的各种需求。首乌可补肾填精,乌须发;防风可祛风除湿,宜痹止痛;红花可活血通络,化淤止痛;菊花可清热解毒,除暑祛烦。
5、抚远口岸
抚远县位于中国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界线长275公里。同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直线距离仅35公里,水上距离64公里。抚远口岸充分利用其地缘优势,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边贸合作。由抚远口岸沿黑龙江而下可达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共青城,由此经铁路可通往苏维埃港。继续沿黑龙江而下可抵黑龙江入海口的河港与海港城市尼古拉耶夫斯克,是黑龙江省和佳木斯市唯一的水上入海通道。抚远水域宽阔,江中无浅滩,口岸水域最深可达10米左右,平均水深4米,是黑龙江上我国一侧最佳的深水良港。
6、大亮子河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小兴安岭南麓汤原县大亮子河红松母树林场境内,总面积7171公顷,始建于1987年,1992年经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国内建园最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是以红松原始林景观为主体的天然生态旅游地,展现出古木奇伟、森林广奥、山石奇特、山水清幽,四季景象丰富多彩,自然风光隽美怡人的景观特色,被誉为“兴安明珠,三江翡翠”。公园内有驰名中外的原始红松母树林,了望塔、巨树岛、神木鸳鸯湖、抗联密营、望松楼、盘石松、千年古树、百年大鸟巢、野生动物展馆、原始猎屋等自然景观。
开放时间:8:00—17:00
门票价格:25元。
7、沿江公园
沿江公园位于佳市中心北部的松花江畔,东起港务局、西至万力木业,由老沿江公园(东起港务局西至通江街口)及外滩公园(东起通江街口—西至万力木业)组成,全长3317延长米,原沿江公园平均宽60米,外滩公园平均宽91米,全园面积267020平方米,它是带状公园,是一个环境幽雅、景色优美、开放式的文化娱乐公园。
8、水源山
水源山公园位于市区东南部,距市中心广场约3公里,占地面积64公顷。园内布局分为八大部分,包括面积达4.6万平方米,集休闲、娱乐、观赏为一体的门前广场区,位于园内海拔至高点堪称古建筑物奇观的眺望阁景区,百鸟齐鸣的百鸟园景区,以三江地区动物为主的大型野生动物观赏区,田园风情浓郁的草食动物散放区,可观看训兽及马戏表演的综合娱乐活动区,千姿百态的植物观赏区和建有荷化场的宁静休息区。水源山公园按规划建成后,目前在黑龙江省尚属一流水平,不仅是游览观光的场所,也是省动植方面的科普宣传中心,科学研究基地,水源山公园以它优美、典雅的自然风光,庞大珍稀的'动物群体,山水辉映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为丰富佳城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开放时间:周一—周日(08:00—18:00)
门票价格:
成人票:10元。
儿童票:5元。
9、三江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属低冲积平原沼泽湿地,为三江平原东端受人为干扰最小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区内泡沼遍布,河流纵横,自然植被以沼泽化草甸为主,并间有岛状森林分布,均保持着原始自然状态。保护区内特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植被和水文条件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繁衍场所,据初步调查,共有脊椎动物291种,其中兽类5目12科37种,鸟类15目167种,爬行类2目3科5种,两栖类2目2科5种,鱼类9目17科77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白鹳、丹顶鹤,白尾海雕等9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天鹅、白枕鹤、雷鸟、水獭、猞猁等32种。
10、四丰山水库
四丰山水库位于佳木斯市西南郊区6公里处的英格吐河中游,属完达山系,海拔326米,多为俯山丘陵,相对高度100米左右,山坡平缓。因库址在四丰屯附近,取名四丰山水库。截英格吐河成四丰山水库,水库东侧山顶立有著名世界语学者、国际主义战士绿川英子(日本籍)及丈夫刘仁的合葬墓碑。控制流域面积88平方公里,总库容1100万立方米,是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养鱼等综合利用水库。 ;
二、佳木斯特产是什么
我补充下,一:赫哲族传统美食乌热肯鱼毛
二:黑红鱼籽(黑鱼籽是鲟鳇鱼籽,红鱼籽是大马哈鱼籽)
三:大马哈鱼咸匹子(就是太咸了,哈哈哈)
不足之处多多包涵!
三、佳木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黑龙江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鱼皮镂刻粘贴画 佳木斯市、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50赫哲族乌日贡大会 佳木斯市
2 赫哲族嫁令阔 佳木斯市郊区
黑龙江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赫哲族特伦古 佳木斯市
8 赫哲族说胡力 佳木斯市郊
24 评剧黑龙江省评剧院 佳木斯市
33 赫哲族剪纸 佳木斯市
77 赫哲族传统服饰 佳木斯市郊区
黑龙江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 赫哲族空康吉(口弦琴) 佳木斯市
14 赫哲族鹿神舞 佳木斯市郊区
19 快板 佳木斯桦川县
黑龙江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黑龙碧玉雕刻 佳木斯市
7 满族刺绣(林口满族蚕翼绣、满族刺绣工艺、王氏刺绣、安达民间传统刺绣)
2 满族欻嘎拉哈 佳木斯市
2 桦树皮制作技艺 佳木斯市
3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佳木斯市、饶河县
非遗名录应该还有市县一级的,我只是挑出黑龙江省级非遗名录,且部分名单是以县级单位来申报的,因为对佳木斯市所属区县不熟悉,所以可能不全。
链接:网页链接 黑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佳木斯有什么民俗传统
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部,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以及松花江所汇流形成的三江平原的腹地,总面积约为3.2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地理位置最东端的城市,因而有着“东方第一城”的美称。佳木斯最早被称为“甲母克寺噶珊”或是“嘉木寺屯”,是为满族语,翻译成汉语是“站官屯”或者“驿丞村”的意思。跟据佳木斯地区所出土的文物资料证明,这里早在6000多年以前就出现了人类的活动。根据有证可考的相关历史文献所记载,在公元前20世纪,夏商两朝的时候,史称为肃慎人的部落在此地繁衍生息,且每年都向中原王朝朝贡,并接受管辖和封赏。如今的佳木斯市,已经从一个荒凉的小渔村,变成了中国东北边陲的新兴城市,一跃成为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
【知青文化】
在中国的黑龙江省境内有一块著名的“北大荒”,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以及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并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块黑土地,著名的三江平原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里凝聚了来自中国各地的北大荒人的精神与汗水,已故的北大荒著名散文作家平青就曾充满深情的写道:“北大荒的历史变迁,就是一部壮丽的史诗。每一寸土地上,都刻写着闪光的诗句,这部史诗的作者,正是那些千千万万的垦荒战士,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年年月月地刻写着,一代一代地刻写下去。”知青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是北大荒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一支充满朝气的队伍,也是在北大荒的所有队伍中数量最多、文化程度最高、流动性最强的一支队伍,仅1968年就有3万多城市知青成为“兵团战士”。就是在当时那种十分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他们继承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并且弘扬了创业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紧紧的凝聚在这面拓荒的旗帜之下。
【传统技艺】
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有着悠久历史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佳木斯市地区的土著民族。直到现在,沿江而居的赫哲族人仍是以渔业为主,不管男女老少,都是捕鱼的能手。赫哲族人非常喜欢吃鱼,尤其是喜爱吃生鱼,并以杀生鱼为敬,至今仍沿袭着这一习俗,充分体现出这个民族的与众不同之处。赫哲族人们捕鱼、食鱼并用鱼皮盖房、造舟以及制衣,因此在历史上被世人称为“鱼皮部落”。传统的鱼皮制作技艺是由一整套复杂的加工过程组成的,旧时赫哲族的妇女都曾熟练掌握这门技艺。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赫哲人大多会穿由鱼皮为材料所制作的服装,主要包括套裤、手套、绑腿以及妇女穿的长衣。后来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以及成本高昂等原因,逐渐采用了其它材质,这种传统的工艺也渐渐失传了。
【红色文化】
佳木斯地区的人民自古便有爱国主义和革命的光荣传统,在保卫和建设边疆的过程中曾做出过非常大的贡献。在东北地区解放以后,中共中央和东北局曾先后向佳木斯地区派来以张闻天为首的大批干部和军队,并且建立了中共合江省委以及中共佳木斯市委和省、市政府。后来在国民党政府破坏和平并且发动内战的形势下,当时中国的一大批军政、文化以及后勤机关先后转移到佳木斯地区,因而这里曾一度被称为“东北革命文化的摇篮”。当时的佳木斯已经成为了中国解放战争时期最为巩固的根据地,被广泛的誉为“东北的延安”,其为东北全境的解放以及中国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民俗文化】
赫哲族是佳木斯市地区的土著民族,至今仍保持着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赫哲人在饮第一口酒前,都会用筷子蘸少许酒分别甩向空中以及洒向大地,以示对祖先与诸神敬畏。赫哲人不喜欢喝茶,只是偶尔会把野玫瑰花及其嫩叶或是小柞树的花苞采来晒干沏水当作茶来饮用,他们一年四季的大多数时间都喜欢喝生凉水。在赫哲族人死后,必须用以面粉所制作的油炸薄面块以及多种形状的薄面点心,供奉在桌上,同时来参加悼念活动的人们也可以食用。
五、佳木斯十大特产 佳木斯小吃美食推荐
佳木斯地处中国的东极,它属于黑龙江管辖范围的地级市之一,也是黑龙江重要的经济、科技、医疗、文化教育、交通的中心。佳木斯受独特的地理位置影响,这里的特产美食也展现出不同于我国其他城市的一面,那么佳木斯具体都有哪些特产呢?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佳木斯小吃美食推荐吧。
10.水晶肚
水晶肚是佳木斯的一道特色美食,它里面的冻是用猪皮冻凝固而成,而外皮则有两种,一种是猪大肠,另外一种是猪小肠,口味都差不错,就是大小会有些差异。
9.粘豆包
粘豆包最开始是满族人的特色食品,而佳木斯人也非常的喜爱,他们一般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就会制作粘豆包。粘豆包的吃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蘸着白糖吃,也可以将其拍成小圆饼用油煎着吃,不显麻烦的还可以将其滚上炒熟的黄豆面,这就是有名的“驴打滚”了。
8.朝鲜族冷面
朝鲜族冷面是佳木斯的特色风味小吃,尤其是朝鲜族的人一年四季都爱吃,他们将冷面当做了长寿面,认为吃了以后人会长命百岁。
7.红烧狗肉
红烧狗肉在佳木斯相当的受欢迎,这里的红烧狗肉色泽红亮,香气浓郁,肉质酥烂,十分的好吃。当地更流传着“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的说法,可见当地人民对狗肉的喜爱程度。
6.刨花鱼片
刨花鱼片是佳木斯的特色菜肴,这道菜是以选用冬季冻成的草鱼作为主料,然后趁冻剥去鱼皮,最后再用刀将鱼肉片成薄片,随后再配上辣椒油和韭菜花等等,又冰爽又鲜辣,口感既特别又美味。
5.灯笼果
灯笼果是佳木斯的特色水果,它的外形艳丽,形状美观,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个个红彤彤的小灯笼一般。灯笼果的口感酸甜,十分的可口。并且它除了可以直接食用以外,还可以被制作成果酱或者酿酒的原料,用途相当的广泛。
4.赫哲塔拉哈
赫哲塔拉哈是佳木斯的特色小吃,“塔拉哈”是赫哲族的语言,它的意思是“烤生鱼”。赫哲族烤生鱼的历史相当的悠久,他们对考生鱼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讲究,必须是以幼鲟幼鳇烤制出来的才被称作是精品,将烤好的鱼配上油盐和辣椒,吃起来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3.熏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是佳木斯的特色品种,这种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属于比较名贵的鱼类。而熏大马哈鱼则是佳木斯的特色美食,当地人会先将大马哈鱼处理干净,然后用各种调料对其进行腌制,随后再将其放入熏锅中加热熏制即可,最后制好的大马哈鱼肉质色泽金黄,美味诱人。
2.鲟蝗鱼子酱
鲟蝗鱼子酱是佳木斯的特色产品,它是用当地的史氏鲟鱼籽和达氏鳇鱼籽为原料盐渍加工而成的,做出来的鲟蝗鱼子酱不仅味道极其鲜美,并且还富有极高的营养,常被当地人用来招待贵宾远道而来的贵宾。
1.黄米切糕
黄米切糕是佳木斯的传统特色小吃,它是以优质的黄米粉混合绿豆、红枣一起蒸煮而成的。做好的黄米切糕散发着一股浓郁的豆香,口感也十分的软糯,不管是当做早点或者日常的小点心都很不错。
六、佳木斯的由来
佳木斯1888年建镇,原名东兴镇,清末始称佳木斯,一九三七年析桦川县的部分行政区域设置佳木斯市。此地早在清雍正年间为三姓副都统辖地。光绪年间改置为依兰府地,光绪末年,佳木斯已成为具有百余户人家的小镇。宣统元年(1909年)上派桦川设治员来佳木斯掌管行政事务,民国二年(1913年)因遇水患,将县治移至悦来镇,并于此地设置县佐。自民国五年(1916年)始,随着鹤岗煤矿和梧桐河金矿的开发,佳木斯迅速发展起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建立伪满洲国,日本武装移民在此开拓。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一日,伪满洲国改行帝制后,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成立三江省公署,佳木斯成为三江省公署所在地,与此同时,桦川县公署再度移驻于此,此地遂成为省、县的政治中心。佳木斯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地,而且也是经济中心和水路交通的枢纽。随着各种机构设施的陆续建置,佳木斯已初具建市规模。康德四年(1937年)九月于三江省公署内设置佳木斯市制筹备处,同年十二月一日治外法权撤销后,正式建置佳木斯市。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东北光复。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新省区方案改东北为九省,将伪三江。东安两省合并为合江省,佳木斯市为合江省省会所在地。全国解放后,恢复东三省,佳木斯市隶属于黑龙江省,为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