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的自然资源
贝加尔湖的水足够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假如它的湖盆中不增加一滴水,唯一一条发源于贝加尔湖的安加拉河需要400年才能把这里的水排尽;假如贝加尔湖完全干涸,即使全世界的河流无一例外地注入贝加尔湖,也需要300多天才能把它填满。
贝加尔湖储存了世界淡水资源的20%,仅这一湖淡水就价值连城。贝加尔湖被誉为“世界之井”,不仅水量丰富,而且水质上乘,可以直接饮用,不必担心水中有病原体,因为湖中的“清洁工”专门为湖水过滤消毒。贝加尔湖特产的端足类虾每天可以把湖面以下50米深的湖水过滤七八次,所以湖水相当“纯净”。 贝加尔湖形成年代久远和人迹罕至,使她成为拥有世界上种类最多和最稀有淡水动物群的地区之一,而这一动物群对于进化科学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贝加尔湖有品种多样的本地动物和植物,成为世界上最具生物学变化的湖泊之一。
湖中有植物600种,水生动物1200种,在水面或接近水面有约600种植物,其中75%为贝加尔湖特有的,从而形成了其独一无二的生物种群, 如全身透明的凹目白鲑和银灰色的著名珍稀动物贝加尔海豹等,各种软体动物、海绵生物以及海豹等珍稀动物。贝加尔湖中有约50种鱼类,分属7科,最多的是杜文鱼科的25种杜文鱼。大马哈鱼、苗鱼、鲱型白鲑和鲟鱼也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一种贝加尔湖特产湖鱼,名胎生贝湖鱼。属胎生贝湖鱼科,由母鱼直接产下仔鱼。因而被称为“神圣的西伯利亚湖”。唯一的哺乳动物是贝加尔海豹。贝加尔湖区有320多种鸟。
植物资源
贝加尔湖沿岸生长着松、云杉、白桦和白杨等组成的密林,这里河汊纵横,植物生长茂盛,覆盖度高。除距河口较远的上游区域有一些牧场外,当地基本保持了自然状态。
贝加尔湖两岸是针叶林覆盖的群山。山地草原植被分别为杨树、杉树和落叶树、西伯利亚松和桦树,植物种类达600多种,其中3/4是贝加尔湖特有的品种。贝加尔湖西岸是针叶林覆盖的连绵不断的群山,有很多悬崖峭壁;东岸多为平原。由于两岸气候的差异,自然景观也就迥然不同。
在这里,可以看到被称为贝加尔湖自然奇观之一的高跷树。树的根从地表拱生着,成年人可以自由地从根下穿来穿去。它们生长在沙土山坡上,大风从树根下刮走了土壤,而树根为了使树生存下来,却越来越深地扎入贫脊的土壤中。
动物资源
在生物学家眼里,贝加尔湖不仅风光秀丽,在这里所发现的3000多种动植物中大部分属于特有品种。湖中盛产稀有生物物种。贝加尔湖是俄罗斯出产稀有物种最多的地方。这里的稀有物种多是特产,举世难寻,如味道最鲜美的秋白鲑、讨人喜爱的环斑海豹等等,数不胜数。 虽是淡水湖,贝加尔湖却也生长有硕大的北欧环斑海豹和髭海豹。
贝加尔湖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俄罗斯的主要渔场之一。贝加尔湖虽是淡水湖,但湖里却生活着许多地道的海洋生物,如海豹、海螺、龙虾等。
胎生贝湖鱼
在贝加尔湖里数量最多的鱼是贝湖鱼。体型很小,像玻璃一样透明的鱼,其脂肪占了自身一半的重量。50亿贝湖鱼物种的总生物量大约是160000吨,此重量是是所有其它鱼加起来的两倍重。胎生贝湖鱼还是一种通体呈半透明的小鱼。胎生鱼的特殊之处在于母鱼在繁殖期产出体外的不是鱼卵,而是可以自由活动捕食的幼鱼。在全世界已知的鱼类中,胎生鱼所占的比例非常小。胎生贝湖鱼生活在水面以下50-1500米,广泛分布在贝加尔湖除湖岸附近的各个水域,是环斑海豹、秋白鲑等动物的主要食物。
环斑海豹
贝加尔湖的淡水海豹或贝加尔湖海豹是北方海豹的亲系。科学家认为贝加尔湖海豹在冰河时期从冰海出发,经过艾尼斯河和安加拉河来到了贝加尔湖。现贝加尔湖海豹的数量是6万只。这种海豹能活50多年,并且一只雌贝加尔湖海豹可以繁殖多达20只小海豹。
环斑海豹主要栖息地位于湖北部的乌什卡尼群岛。是在贝加尔湖里生活着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
秋白鲑
秋白鲑是贝加尔湖的主要经济鱼种。同环斑海豹一样,这种鱼也属于贝加尔湖的特有生物种类,据生物学家说,秋白鲑的祖先同样来自于其他水域。 昆虫
绢蝶翅膀是白色的,上面点缀着黑色和红色的斑点。它的翅近圆形,无臀横脉,后翅也没有尾突。绢蝶翅面的鳞片比较稀少,半透明状,很薄,如丝绸般,绢蝶一名由此而来。绢蝶是忠实于初恋的昆虫,雌蝶一旦与雄蝶交配,就会在腹部末端生出角质臀袋,拒绝再与其他雄性接触。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恪守着坚贞的爱情。绢蝶臀袋的形状各种各样,这是分类学上重要的依据。
贝加尔地区的眼蝶大多为灰褐色,翅上被有毛状鳞片,在翅近边缘区有一些或大或小的黑色眼点,中央为淡蓝色,像一颗颗美丽的蓝眼睛,在草丛中忽闪着,煞是好看。眼蝶通常喜欢在日荫下飞翔,因而在国内又被称为日荫蝶。而灰蝶体型比较小,翅背面通常有金属光泽的蓝、绿、紫铜及青铜等色,腹面一般颜色较暗。
贝加尔湖还有一种孔雀蛱蝶。它翅展53-63毫米,体背黑褐,被棕褐色短绒毛。触角棒状明显,端部灰黄色。翅呈鲜艳的朱红色,翅反面是暗褐色,并密布黑褐色波状横纹。翅上有孔雀羽般的彩色眼点。蛱蝶前足退化无爪,不再使用。
虎甲是鞘翅目的昆虫,常在沙石的小路上活动,当人靠近时,它就迅速飞到几米远的前方停下,可重复无数次,俗称“引路虫”。它的头部较大,复眼突出。有丝状的触角。虎甲的足细长,特别适于行走。虎甲跑步的速度为2.5千米/时,如果按马的体长算,速度达400千米/时,可与世界最快速度的悬磁浮火车媲美了。因而想要捉到虎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其它
有50多种鱼栖息于此湖里,包括珍贵的鲑鱼物种——奥木尔鱼、白鲑、茴鱼、细鳞鲑、哲罗鱼、鳗鱼、鲈鱼。鲮鱼栖息于浅滩处,白梭鱼和其它鲤鱼物种生活在沿海水库里。贝加尔湖的最大的鱼是鲟鱼,其体长1.8米,体重为130千克。最小的鱼是古尔维奇大头鱼,其体重是2毫克。
生活在高海拔的哺乳动物有北山羊、雪豹、高海拔田鼠、高山鼠野兔、旱獭和森林旅鼠。在岩石和半岩石区,你可以碰到大蹄类动物:驯鹿、驼鹿、麝香鹿、西伯利亚狍、野猪。在食肉兽中有貂、高山黄鼠狼、真正的水獭和麝香鼠。在针叶林里,除了熊外,食肉兽还有猞猁、狼獾和狼。在毛皮动物有黑貂、松鼠、西伯利亚黄鼠狼、狐狸、山兔、花栗鼠、老鼠等。在森林草原里有獐、白鼬、地鼠、食虫生物和狼。有15000多种鸟都会在这里度过冬天。因为水温是恒温的,流速较快,于是形成了大小约3-5千米的巨大的冰间水面。潜水的鸟、秋沙鸭和鸭子都在这里度过冬季。 贝加尔湖地区阳光充沛,雨量稀少,冬暖夏凉,有矿泉300多处,是俄罗斯东部地区最大的疗养中心和旅游胜地。西伯利亚第二条大铁路——贝阿大铁路,西起贝加尔的乌斯季库特,东抵阿穆尔的共青城。铁路沿湖东行,沿途峭壁高耸,怪石林立,穿行隧道约50处,时而飞渡天桥,时而穿峰过峡,奇险而壮美。贝加尔湖大量的温水海湾和异域风情的奥利洪岛吸引大量游客到这里来旅游参观。再加上这里相对适宜的气候、美丽的风景、大量的自然和考古古迹、不同种类的生物群、清新的空气、原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休闲资源使得贝加尔湖拥有超高的旅游休闲潜力。奥利洪岛是6-10世纪古文化的最大文化中心,被认为是萨满教的宗教中心。这里的民族传统、习俗以及独特的民族特征都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湖呈长椭圆形,似一镰弯月镶嵌在西伯利亚南缘,景色奇丽,令人流连忘返。俄国大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
贝加尔湖里有什么水产?
贝加尔湖是俄罗斯的主要渔场之一。这里有很多海豹、鲨鱼、龙虾、海绵、海螺和其他海洋动物。湖中鱼类约有50种,其中最大的是大马哈鱼科大马哈鱼25种。重要的鱼类有鲑鱼、鲑鱼、鹿角和白鱼。贝加尔湖特产湖鱼:胎生湖鱼。
1、茴鱼
茴鱼是鲑科的鹿角属。茴鱼是一种冷水鱼。它是一种典型的山间溪流鱼类。它有一个小的游泳场,一年四季不进江河湖泊。大部分生活在夏季支流上游,喜生活在水生植物茂盛、昆虫众多、水色清澈、水流湍急的河流中。冬天,它们在山川的深水中越冬,仍在吃东西。
2、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是鲑鱼科的一种鲑鱼,是一种在河流中产卵的著名的冷水洄游鱼类。共有9个亚目,25科,146属,510种,纯淡水82种。他们出生在河流和淡水中,但在太平洋长大。鲑鱼是食肉鱼类。它们生性凶猛,到达大海时以其他鱼类为食。
扩展资料
贝加尔湖的物种
贝加尔湖底栖动物区系独特,特有种丰富。贝加尔湖形成历史悠久,形成了独特的植物区系,特别是在深水区。就寡角类而言,贝加尔湖是一个独立的植物区系。大约80%的物种是地方性的。钩虾有260种,80余亚种。
近98%是本地物种。还有大量的软体动物特有种,包括200多种两足类和80多种扁虫。已经发现了1200多种动物,其中2/3的特有物种是俄罗斯最稀有的。稀有品种有秋白三文鱼、环纹海豹、北欧环纹海豹、胡须海豹、贝加尔海豹、凹形白三文鱼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贝加尔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贝加尔湖鱼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马哈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茴鱼
贝加尔湖
阿特拉斯山在非洲西北部摩洛哥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
内华达山在北美西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
北美五大湖是冰川作用的结果
论面积,贝加尔湖在世界湖泊中只占第八位,不如非洲的维多利亚湖和美洲大湖;但若论湖水之深、之洁净,贝加尔湖则无与伦比。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湖,其最深处达1637米,蓄水量占世界淡水总储量的1/5。
湖呈长椭圆形,似一镰弯月镶嵌在西伯利亚南缘,景色奇丽,令人流连忘返。俄国大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
湖史探究
贝加尔湖是世界最古老的湖泊之一,大约形成于2500万年前。最早生活在湖边的居民是什么人,现在无从探究。后人只能从他们留下的壁画等物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湖岸的萨甘扎巴悬崖壁上刻着天鹅、鹿、狩猎台、跳舞的巫师等图画,这些图画在1881年被发现。另外,在湖岸上,沿着路边还建有许多石祭台。这些图画和祭台可能是早期居民的生活见证。
贝加尔湖最早出现在书面记载中是在公元前110年前,中国汉代的一个官员在其札记中称贝加尔湖为“北海”,这可能是贝加尔湖俄语名称的起源。关于贝加尔湖名称来源还有一种简单解释:土耳其族人称贝加尔湖为“富裕之湖”,土耳其族语“富裕之湖”逐渐演化成俄语的“贝加尔湖”。
公元前6~前5世纪,突厥族库雷坎人从东方迁移至贝加尔湖边,他们在这里遇到了土著居民埃文基人(中国称鄂温克人)。埃文基人以捕鱼、采集野果和养鹿为生。13世纪,蒙古后裔布里亚特人也来到贝加尔湖地区。无论是突厥人还是布里亚特人都没能改变埃文基人的生活方式。3个世纪后,1643年,叶尼塞哥萨克库尔巴特·伊万诺夫来到贝加尔湖地区时,布里亚特人已经是贝加尔湖地区的“主人”了。
库尔巴特绘制了贝加尔湖及注入河流的平面图,这是历史上对贝加尔湖的第一次直观描述。不久后,大司祭阿瓦库姆在生活记录中也描述了贝加尔湖,1655年,他在流放途中经过了贝加尔湖的一些地方。1729年,彼得大帝派德国人达·梅塞施米特考察西伯利亚,他对贝加尔湖进行了第一次科学考察。
20世纪初,学者们绘制出了贝加尔湖的第一张全图,并测量了湖深。1977年,苏联学者使用深水考察仪“派西斯”对贝加尔湖进行了考察,湖里的许多秘密在考察仪的探照灯下“曝光”了,此前一些被怀疑存在的东西也从黑暗的湖里“走”了出来,这件事当时轰动一时。
迄今为止,没有仪器能探测贝加尔湖湖底,湖的最深处不是1637米,最深处目前还无法探测。
像湖像海又像洋
当地居民都称贝加尔湖为海。渔夫、淘金者、矿工、学者、摄影师和旅游者等也异口同声地说贝加尔湖像大海一样变幻无常,这里水流奔腾,风云莫测。
老住户们习惯了贝加尔湖的脾气,摸透了“湖神”的秉性。他们千方百计的侍奉他,希望能讨个平安。在当地,当人们喝伏特加时,都要往地上倒几滴以敬湖神。在路上碰到祭台时,都要献上钱币、糖果、香烟,甚至是火柴等供品。
关于贝加尔湖是湖还是海,尚无定论,学者们也一直在研究。俄国皇家地理协会会员B.迪鲍夫斯基和V.哥德列夫斯基对贝加尔湖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成果奠定了俄湖泊学的基础。现在俄罗斯科学院湖泊研究所设在贝加尔湖边的伊尔库茨克看来不无道理。
从地质构造上看,贝加尔湖是一个断谷的凹部,一个深入到地下15至20公里深处的大裂口。贝加尔湖在起源、形成、形状、深度上与非洲的坦噶尼喀湖如出一辙。
有理论认为,古老的贝加尔湖不是海,而是正在发展的洋。现在贝加尔湖每年以2至3厘米的速度扩展,这个速度是不可思议的!贝加尔湖扩展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印澳大陆板块大力挤压并嵌入欧亚大陆板块时,欧亚板块破损的部分形成了阿穆尔板块,贝加尔湖就是欧亚板块和阿穆尔板块之间的裂口,现在两个板块不断分开,贝加尔湖也就不断扩展。
地壳运动使得贝加尔湖地区地震频频,平均每年要发生2000次。2003年12月的地震震级达到7级,幸运的是没有造成生命损失。不过,1862年的那次地震却给贝加尔湖地区造成了重大损失,200平方公里的沿岸土地和5个布里亚特村庄陷入湖中。每一次地震后,贝加尔湖湖底就会下陷3至5米,所以贝加尔湖的地图总是“落伍”。
灾难之湖
贝加尔湖地区居民相信,贝加尔湖不会“归还”得到的任何东西,湖太深,沉入水中的东西无法探寻。据传说,所有沉入湖中的东西都被送到湖中最大的岛奥利洪岛上,这是“湖神”布尔汗的“仙居之地”。布里亚特人供奉布尔汗。
贝加尔湖脾气暴躁,经常掀翻船只。自有记载以来,贝加尔湖的历史就是一部沉船史。1702年9月14日,风暴掀翻了往乌索利耶送钱款的大舢板。1890年,“沙皇皇储”号汽船在暴风雨中沉入湖底。1900年10月4日,商人济良诺夫的露舱平底货船连船带货在风暴中沉没。1903年8月9日,龙卷风一天之内向湖神“进献”了40艘驳船。
除风浪外,冬天贝加尔湖面的冰也是隐形杀手。19世纪末,一队运送银货的雪橇商队就从冰面上沉入深渊。冬天贝加尔湖面的冰很厚,有些地方厚达一米,但它们并不是一个整体,冰块间有缝隙,这些缝隙时大时小,有的缝隙整个冬季都不结冰。
此外,贝加尔湖湖底经常涌出热泉,泉水升到水面上会融化掉一部分冰,冰层就变薄了。冬天,冰上覆盖着雪,行人辨别不出冰的厚薄,容易陷落湖中。不仅如此,环斑海豹为了呼吸,常在冰上凿洞。每年2至3月份的繁殖季节,母海豹也在冰上凿洞,把小海豹送到水面上,然后定期游来喂养它们。
对海豹来说,凿冰洞是为了生活,而对人来说,冰洞则意味着死亡,这些冰洞每年要吞没几十人。在奥利洪湾一个不长的湖段,仅2003年俄紧急情况部的巡逻队就发现了100艘(辆)沉没的快艇和汽车。
聚宝湖
贝加尔湖是个宝湖。
湖水是宝。贝加尔湖储存了世界淡水资源的20%,仅这一湖淡水就价值连城。贝加尔湖被誉为“世界之井”,不仅水量丰富,而且水质上乘,可以直接饮用,不必担心水中有病源体,因为湖中的“清洁工”专门为湖水过滤消毒。贝加尔湖特产的端足类虾每天可以把湖面以下50米深的湖水过滤七八次,所以湖水相当“纯净”。
湖中盛产稀有生物物种。贝加尔湖是俄罗斯出产稀有物种最多的地方。这里的稀有物种多是特产,举世难寻,如味道最鲜美的秋白鲑、讨人喜爱的环斑海豹等等,举不胜举。
湖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蓝蓝的湖水下面更是珍宝无数,据考察,贝加尔湖湖底埋藏着丰富的贵金属矿。不仅如此,去年还在湖底罕见地发现了冻结的沼气和天然气。
贝加尔湖有什么特点?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是英文“baykal”一词的音译,俄语称之为“baukaji”源出蒙古语,是由“saii”(富饶的)加“kyji”(湖泊)转讹而来,意为“富饶的湖泊”,因湖中盛产多种鱼类而得名。根据布里亚特人的传说,贝加尔湖称为“贝加尔达拉伊”意为“自然的海”。论面积,贝加尔湖在世界湖泊中只占第八位,不如非洲的维多利亚湖和美洲大湖;但若论湖水之深、之洁净,贝加尔湖则无与伦比。
贝加尔湖湖型狭长弯曲,宛如一弯新月,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称。它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最宽79.4千米,面积3.15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744千米,最深点1642千米,湖面海拔456米。贝加尔湖湖水澄澈清冽,且稳定透明(透明度达40.8m),为世界第二。其总蓄水量23600立方千米,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蓄水量的总和,约占地表不冻淡水资源总量的1/5。假设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唯一的水源,其水量也够50亿人用半个世纪。贝加尔湖容积巨大的秘密在于深度,该湖平均水深730米,最深1620米。如果在这个湖底最深点把世界上4幢最高的建筑物一幢一幢地叠起来,第4幢屋顶上的电视天线杆仍然在湖面以下58米,如果我们把高大的泰山放入湖中的最深处,山顶距水面还有100米。
湖面海拔456米。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中,最大的是色楞格河,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年均流量仅为1870立方米/秒。湖水注入安加拉河的地方,宽约1000米以上,白浪滔天。
湖呈长椭圆形,似一镰弯月镶嵌在西伯利亚南缘,景色奇丽,令人流连忘返。俄国大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
贝加尔湖在众多的俄罗斯自然景观中第一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贝加尔湖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它如画的风景为发展从生态旅游到极致旅游提供了独特的可能性。贝加尔湖沿岸分布着130个旅游基地和休养基地,客容量可达到12000人。
贝加尔湖上最大的岛屿是奥利洪达岛(长71.7千米,最宽15千米,面积约为730平方千米)。
贝加尔湖大量的温水海湾和异域风情的奥利洪岛吸引大量游客到这里来旅游参观。再加上这里相对适宜的气候、美丽的风景、大量的自然和考古古迹、不同种类的生物群、清新的空气、原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休闲资源使得贝加尔湖拥有超高的旅游休闲潜力。奥利洪岛是6-10世纪古文化的最大文化中心,被认为是萨满教的宗教中心。这里的民族传统、习俗以及独特的民族特征都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贝加尔湖是大自然安放在俄罗斯东南部伊尔库茨克州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贝加尔湖是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长640千米,平均宽50千米,是世界上第七大湖泊和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它容纳了地球全部淡水(应该指河湖的淡水)的五分之一。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的总水量。湖上风景秀美、景观奇特,湖内物种丰富,是一座集丰富自然资源于一身的宝库。贝加尔湖的形状像一弯新月,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称。它平均宽约48千米,南北长约636千米,周长2000千米,总面积大约为3.15万平方千米。贝加尔湖就其面积而言只居全球第九位,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据考其历史已有2500万年)。
据说,贝加尔湖的淡水够人类喝100年。
贝加尔湖的生产据说是因为亚洲地壳沿着一条断层慢慢拉开,出现了一条地沟。起初,这条地沟深八公里,但随着岁月流逝逐渐被淤泥填塞,从淤泥中的微生物化石可以显示其形成年代。湖底有温泉喷出,还经常发生微小的地震。有336条河流注入贝加尔湖,但只有一条河---安加拉河从湖泊流出。在冬季,湖水冻结至1米以上的深度,历时4-5个月。但是,湖内深处的温度一直保持不变,约3.5摄氏度。
贝加尔湖出口的宽度大约有1000米,立于湖水出口正中央的巨大圆石称作“谢曼斯基”,当河水泛滥时,这块神奇的圆石会看上去像在滚动。湖岸溪涧错落,群山环抱。湖水杂质极少,清澈无比,湖水清澈的原因据说是贝加尔湖底时常发生地震,地震产生的化学物质沉淀湖底,使湖水净化,所以贝加尔湖总是清澈见底。湖水透明度竟深达40.5米,因而被誉为“西伯利亚明眸”。贝加尔湖畔阳光充沛,有300多处温泉,所以成了俄罗斯东部地区最大的疗养地。
湖中有植物600种,水生动物1200种,其中四分之三为贝加尔湖特有的,从而形成了其独一无二的生物种群,如各种软体动物、海绵生物以及海豹等珍稀动物。贝加尔湖中有约50种鱼类,分属7科,最多的是杜文鱼科的25种杜文鱼。大马哈鱼、苗鱼、鲱型白鲑和鲟鱼也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一种贝加尔湖特产湖鱼,名胎生贝湖鱼。属胎生贝湖鱼科,由母鱼直接产下仔鱼。
湖里还有255种虾,包括有些颜色淡得近乎白色的虾。此外,贝加尔湖底还有l~15米高像丛林似的海锦,这在其他湖泊里是找不到的,奇形怪状的龙虾就藏在这个“丛林”里。贝加尔湖有200多种端足动物和80多种扁虫。不仅数量多,有些种类还十分奇特引人,如最近发现的一些端足类动物呈杂色斑驳,与环境色彩混为一体;同时,还有人在湖中捕到体长达38厘米的巨扁虫。大量的钩虾等端足类动物使贝加尔湖具有“自体净化”功能。这些动物能够分解水藻、分解动物尸体,这也是维持湖水清澈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
在贝加尔湖里生活着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冬季时,海豹在冰中咬开洞口来呼吸,由于海豹一般是生活在海水中的,人们曾认为贝加尔湖由一条地下隧道与大西洋相连。实际上,海豹可能是在最后一次冰期中逆河而上来到贝加尔湖的。
贝加尔湖两岸是针叶林覆盖的群山。山地草原植被分别为杨树、杉树和落叶树、西伯利亚松和桦树,植物种类达600多种,其中3/4是贝加尔湖特有的品种。贝加尔湖西岸是针叶林覆盖的连绵不断的群山,有很多悬崖峭壁;东岸多为平原。由于两岸气候的差异,自然景观也就迥然不同。
在贝加尔湖湖边森林处观赏湖光景色,会看到森林的树枝上飘动着许多丝带和布条,都是游客系上的,表达日后能来此重游的愿望。的确,这个蓝色的深湖是极富吸引力的旅游胜地。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把贝加尔湖看作“圣海”。
贝加尔湖畔约有40座小城镇,以前这里居民可以取清澈纯净的湖水饮用,但是在今天,湖水业已受到工业污染,虽然如此,但湖水看上去依然很清澈。在冰雪融化的五月,可以看清四十米深水下的物体:其他湖泊能看透二十米深都是少见的。
贝加尔湖四周陆地冰封得比湖水早得多。从十月份开始,群山的峭壁就已经银装素裹,落叶松、云杉、西伯利亚杉等树林也盖满了冰雪,远远望去只见一片微微闪光的银色世界。未到一月,大部分湖面即已结冰,有的地方冰层厚达1.5米。当地人驾驶汽车和卡车在冰上打洞捕鱼。在风平浪静时冻成的冰层,就像玻璃一样透明,可以看到鱼在冰下游弋。但是大多数是起伏的大块浮冰。冰块常常迸裂,发出炮声似的响声。
到八月份,湖水转暖,冰层溶化,人们可以舒服地入湖畅游。湖上天气变幻莫测,一年四季潜伏着危险。夏天的浓雾可能迫使船只突然停航。即使在风平浪静的日子,也可能随时刮起狂风,恶浪翻滚。当地传说,贝加尔湖是怒神的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