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清平洞的景点介绍

云南清平洞的景点介绍

清平洞位于施甸县姚关古镇外的龟山西麓,距离施甸城20公里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云南清平洞的景点介绍,欢迎阅读参考。

【云南清平洞的景点介绍】

清平洞位于云南省施甸县姚关古镇外的龟山西麓,距离施甸城20公里。是为明代爱国将领邓子龙所辟,洞分四室,高4米,长20米,地方不大,建筑不多,但风景秀丽,文物荟萃,是重要的历史遗迹。

清平洞地方不大,建筑不多,但风景秀丽,文物众多,是一个有历史价值的游览区。在古代,姚关是军事重镇。现镇后的山坡上还有长约数百米、高低不一的土城墙。镇东侧的下乌邑村,留有点将台。现姚关镇供销社一带,为原南城门址,当地群众仍习惯以此为界,称城内城外。

步出村南约百来米,在龟山脚小河上有一石桥,名为“洗甲桥”。当年驻防这里的士兵,常在这里洗涤盔甲战袍。过桥前行约半里,就到清平洞。只见沿坡至河,一墙横列,中开一拱门,旁有对联一副:“半山半湖此地即是胜景,一洞一享何处去觅桃源。”横幅为“水月洞天”。八门左侧坡上,是《恤忠祠记》碑亭。亭为护碑而建。碑文有些字迹已不甚清晰。

碑高2.05米,宽0.9米,楷体直书,共33行,前4行为碑名,撰文、书丹、篆额人名,最后一行记年月。正文为28行,全文约2400字,记述明将邓子龙平定内乱,击败外国入侵者,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功勋,缅怀以身殉国的'忠勇将士。

【相关阅读:云南梨花坞的景点介绍】

梨花坞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西南约3公里的九隆岗下,是清代尚书保山人王宏祚所建,为保山的佛教圣地,已有300年的历史。因院内满梨树,而得名,又称之为大梨园。

相传王宏祚富贵之后回乡探亲,在洞庭湖遇险,得到观音的相救,又在九隆山指点其前程。后来他在清廷做到了户部、刑部、兵部尚书,为了感谢观音的相救之恩,便在此建立禅林佛院,寺内塑观音大士像,以供世人朝拜。

坞内有座慈云阁,阁后面,有一壁画,画上观音伫立在云端,王宏祚身着官服拱手遥拜,一马配鞍悠闲啃草,此画正在印证该传说。

近年新建的玉佛大殿供有三尊晶莹剔透,价值连城的玉坐佛,是稀世之宝。来到梨花坞,别忘了品尝这里的斋饭、斋席,素有口碑,远近闻名。

节日: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为观音会,朝山进香者摩肩接踵。

交通

梨花坞有公交车往返,从保山城里乘4路车,10多分钟便可到达。

;

二、施甸县的地方特产

施甸茶叶

施甸茶叶是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的特产。施甸县茶叶以万兴碧毫、万兴雀舌、台山云毫,姚关龙银尖和酒房银风驰名。施甸县茶叶13个乡镇均有分布,涉及106个村2万多户农户,茶农近8万人。  冰糖

施甸冰糖以白沙糖为原料,加配鸡蛋、土碱等调料,精制加工而成,形如结晶冰体,味甜而醇,无燥热性,食之滋阴降火,提神补气,为中医常用药引,尤宜老幼食用,产品销于省内外及东南亚各国,是民间社会交往的贵重礼品。   雕梅

施甸雕梅闻名国内外,且远销东南亚各国。它以红花大盐梅为原料,精选后雕琢去核,用特殊方法除涩,再用优质冬蜂蜜反复浸泡装罐,长久密封而成。雕梅未尝而先闻其香,色调与鲜梅无异。吃味酸甜适中,清脆可口,回味无穷,百食不厌。它含水量有大量的果酸,能开胃健啤,清嗓润肺,生津止渴。不仅是一种美味佳品,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豆片

施甸豆片又名干兰片,它是以豌豆为原料,经磨粉、细筛、调浆、搅拌、煮熟、制片、晒干、包装等工序精制而成。薄而透明,色嫩黄,能长久储存而不变质,可油炸、烧汤、热炒等,香脆可口,营养丰富,是桌上美味和赠友佳品。   果松籽

果松籽,顾名思义就是果松树所结出的种子。果松是一种多年生植物,树木高大,是建房、家具特需材料,主要产于海拔1800米以上的温凉山区。果松籽颗粒大、均匀、饱满、壳亮,是全国各地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既可用于植树造林,又是招待亲朋好友的上等佳品。   五香豆酱

五香豆酱产于施甸县由旺区,它选取用优质黄豆,经煮熟发酵加入各种香料,切成块块,晾晒精制而成。它味真鲜美、辣麻具全,食用方便,同时便于携带和保管。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俗等特点。切片油煎香气扑鼻,是家庭餐桌和旅游菜肴之佳品。  河图大烧

大烧,又称“烤猪”,素为保山盛筵上的一道大菜,尤以河图乡人所烤最负盛名。其制作颇为繁难:将适龄壮猪宰杀除毛清腔后缝上破口,通体涂上以芝麻油、蜂蜜、酱油及多种香料调制的混合调料,再将其整个地架在栗炭火上边翻边烤,边烤边涂调料,直到熟透为止。大烧外酥内嫩,皮色金黄油亮,香脆酥润:肉质鲜嫩细腻,甜而含香。   下村豆粉

下村地处保山城北近郊,昔时村里半数以上农户为“豆粉世家”,堪称老字号的“豆粉专业村”去了,但仍有上百户人家继承祖业,既家且商,担儿悠悠地定时定点出现在城街村巷。他们各有各的主顾和“地盘”,很少相互较劲,虽发不了大财,小日子倒也不愁过。   三滴水

三滴水属当地人,特别是和顺乡一带最高级别的筵席,一般是在接待重要客人时的一种宴请形式。但也几乎囊括了腾冲的风味特色。第一滴:点心、开胃类食品,如干果和凉菜类。第二滴:八大碗,主要是腾冲的名特风味,比如火烧、口袋豆腐。第三滴:甜点类的餐后点心,如甜白酒、水果类。   大薄片

这是一道考验厨师刀技的菜,将煮熟放凉的猪肉,片成透明而薄如窗纸的片,沾上配好的佐料。大薄肉片的清脆和佐料的味道混合在口腔里,会使你胃口大开,那滋味尝一下就忘不了。腾冲县城一街有家著名的武氏大薄片,敢以姓氏做招牌绝对不会错。还有很多的名特风味,比如火烧、酸辣汤、青辣子拌鸡纵,再说我就要流口水了。   保山猪

保山猪,系乌金猪的一个重要类型,曾用名保山大耳猪,1986年被列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属肉脂兼用型猪。保山猪产于保山市的隆阳区、施甸、昌宁、腾冲、龙陵县,少量分布于德宏州的部分县市,保山猪适应性抗病力强,耐粗饲,体形较大,前躯较后躯发达,四肢健壮有力,产仔性能高,性成熟早,配种受胎率高,母猪利用年限长,与外来品种杂交优势明显,肉质细嫩、香甜,风味好。  施甸骨蚱

施甸骨蚱是施甸民间入冬时节千家万户必备的传统腌制食品之一。采用新鲜猪排、脊骨及少量肠、肚砍剁成均匀的团状,然后加入多种香料拌揉至透,填压入罐(瓶),再用猪油密封置于阴凉处,一般三个月后即可加热食用。成熟的骨蚱骨质酥松,色泽鲜红透亮,油而不腻,鲜味淳厚,爽口开胃,别具风味。   施甸水豆豉

施甸水豆豉是施甸城乡人家尤其是山乡人家的“当家腌辣”,以大豆(黄豆或黑豆)蒸煮发酵后加入姜丝、辣椒面等香辣料腌渍而成。保山各县市农家亦多腌渍此物,加工方法及配料均大同小异,但其色其味却以施甸者为佳:那鲜淋淋、红彤彤的色相,那酸香回甜、滋味隽水的口感,的确惹人食欲。  施甸粉丝

施甸粉丝以优质蚕豆为原料,经精心加工研制而成,素以优质著称,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施甸生产的粉丝,粉条细匀、色泽洁白透明、光滑细腻、丝长柔软韧性好(俗称筋骨好),被誉为银丝。它味美价廉,便于携带,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太平元红

太平元红乃选用施甸太平戈家山大型优质山楂果,削皮去籽,采用特殊工艺除涩,用优质冬蜂蜜装罐密封,浸渍数日后制成,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太平元红初为药用,因食之可口,逐步演变为两全其美的上等食品,后“蜚声四夷”,畅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各国。其滋味特别,酸甜适度,蜜香诱人,有健胃消食、润肠益肺、提神醒脑、防暑降温之功效。它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钙,具有丰富的营养及药用价值,是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  碧毫茶叶

万兴的茶叶由于气候和土壤关系,品质属优,碧毫茶更是吸收高山云雾之灵气,形成内含物成分较高,加工得体,形成了外形紧卷优美,色泽绿润,银毫显露,香气鲜爽,滋味鲜纯,汤色翠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亮的罕见极品茶。   姚关火腿

姚关火腿是施甸县出名的火腿。它选用新鲜猪肉后腿,用米酒、草果、盐巴等调味品,在冬季精制加工,反复重压10天后晒干而成。姚关火腿香味独特、色泽美观、风格别具,食用时可煎、炒、煮、炖都可,香味浓郁、引人入胜。是馈赠亲友和来客进餐的佳品。 紫胶

施甸县山地面积较广,海拔相差较大,气候呈立体性,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适宜种植紫胶。紫胶是工业上用途最广泛的原料之一,从紫胶中提取的色素是化妆品的上等颜料,同时也是食品加工中最好的色素,种植紫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雕梅酒

雕梅酒,产自大理洱源县,是用当地的特产“雕梅”酿造的一种低度数甜酒。雕梅就是以盐梅作原料,先用石灰水把盐梅浸泡,取出晾干,再用刻刀在梅肉上雕刻出连续曲折的花纹,从空隙处挤出梅核,中空如缕,轻轻压启成菊花状,锯齿形的梅饼,放入清水盆中,撒上少许食盐,以去梅子酸味,然后放入砂罐,再用上等红糖、蜂蜜浸渍数月,待梅饼呈金黄色时就可从瓶坛中取出食用。

三、施甸县美食

1、骨头鲊:施甸特色腌辣,与雕梅、水豆豉并称“施甸三味”。将新鲜猪排、脊骨及少量肠、肚砍剁,加辣椒面、花椒粉、姜丝、盐及多种香料拌揉均匀,填压入罐内并用猪油密封,三个月后即可食用,其色泽鲜艳,香味扑鼻,鲊骨酥松,爽口开胃。可单独炖食或掺入白豆腐、芋头梗、人工菌等炖食。

2、豆腐肠:于每年杀年猪季节腌制,取当天宰杀的年猪肉切丁,肥多瘦少,与老豆腐丁、辣椒面、花椒粉、砂仁、草果粉、八角粉、盐等搅拌均匀,塞入新鲜猪大肠内,屋檐下庇荫处晾一两个月即可食用,可煮可蒸,口味特别,油而不腻。

3、萝卜丝鲊肉:取当天宰杀的年猪的猪脚、猪头肉、五花肉,与萝卜丝、炒面、辣椒面、花椒粉、草果粉、八角粉、盐等搅拌均匀,置扑水罐内,于阴凉处静置一两个月即可蒸熟食用,色泽红艳,鲜香可口。

4、姚关火腿:选用姚关新鲜猪肉后腿,以米酒、草果、盐等调味品腌制后反复重压10天后晒干而成,香味浓郁,色泽美观,可煎、炒、煮、炖。

5、香肠:施甸香肠以咸味、麻辣味为主,因原料生态、香料多样而口味醇厚正宗,远近闻名。

6、水腌菜拌红生:选用刚宰杀的年猪的里脊肉,生剁成米粒般大小的细肉丁,拌入等量的水腌菜,加辣椒面、花椒粉、芝麻、芫荽以及施甸特有香料山胡椒根,搅拌均匀后直接食用即可。腌菜酸脆,肉茸鲜甜,口感极佳,声名远扬。

7、五花肉蘸猪血:施甸年猪饭特色菜肴之一,制作时将新鲜猪血加适量炒米面、辣椒面、花椒面、酸腌菜、姜丝、盐等炒熟,五花肉煮熟后切片后与蘸炒好的猪血同食即可,鲜、甜、香、麻味俱全。

8、蒜苗炒猪肝:施甸年猪饭特色菜肴之一,从刚宰杀的年猪中取出猪肝,洗净切片,与干椒、姜丝、蒜苗、花椒等爆炒即可。做法简单,猪肝新嫩,滋味浓郁。

9、施甸小炒肉:选用宰杀的年猪的里脊肉,切丝加干椒、葱姜爆炒即可。做法简单,讲究火候,鲜甜可口。

10、火腿焖黄鳝:新鲜黄鳝切段,姚关火腿切片,油锅内爆香干椒、葱姜和蒜瓣后加黄鳝、火腿翻炒片刻,加入开水和多种香料、调味料焖煮而成,还可加春笋、香菇等配菜。成品软滑鲜嫩,香气扑鼻。

11、火烧肉拌豆粉:将新鲜猪肉简单过火灼烧,使其外熟内生,拌入用豌豆磨浆熬制成的豆粉,并放上辣椒油、花椒油、芝麻油、花生末、酱油、芫荽等佐料即可。成品五彩纷呈,香气诱人,十分鲜甜。

12、藕圆子:新鲜莲藕用擦子擦细、剁茸,肥瘦猪肉剁细,配盐、草果粉和少许淀粉,与肉泥和藕泥混合均匀,大火蒸熟即可。味道鲜甜,营养丰富,老少咸宜。

13、荷叶饭:以荷叶包裹米饭和肉馅蒸制而成,还把可米饭加施甸豆豉及其它佐料同炒后置于新鲜荷叶上,荷叶清香,米饭爽口,消暑解腻。

14、牛肉骨头鲊:将新鲜牛排、脊骨及少量肠、肚砍剁,加辣椒面、花椒粉、姜丝、盐及多种香料拌揉均匀,填压入扑水罐内,静置三个月后即可食用。色泽鲜艳,香味扑鼻,鲊骨酥松,爽口开胃。可单独炖食或掺入白豆腐、芋头梗、人工菌等炖食。

15、油炸汤圆:将芝麻放入盘内,将新鲜汤圆放入“打滚”,沾满芝麻并用粗针扎上小孔,入菜油锅小火慢炸至金黄色后捞出、沥油、冷却后即可食用。

16、土鸡蛋重油蛋糕:以大量土鸡蛋、优质猪油、白糖、面粉加水搅成糊状,用传统手工方法加工而成,油香浓郁,入口滋润。

17、雕梅:将当地特产红花大盐梅雕琢、去核、除涩、装罐,以优质冬蜂蜜密封浸泡数月而成,清脆可口,酸甜适中,开胃健脾。

18、太平元红:以太平戈家山的大山楂果削皮、去籽、除涩,以优质冬蜂蜜密封浸泡数日而成,酸甜适度,健胃消食,药食两用。

19、水豆豉:施甸人的“当家腌辣”,将黄豆蒸煮、发酵后加辣椒、花椒、姜丝、盐等腌制而成,颜色鲜红,酸香回甜,十分下饭。

20、干栏片:以传统手工艺将当地豌豆粉划成蕉叶状薄片晾干,吃法多样,可烩菜、煮汤、油炸,均豆香扑鼻,入口即化。

四、云南施甸县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施甸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怒江东岸,保山市南部,地处东经98°54′至99°21′、北纬24°16′至25°00'之间。东隔枯柯河与昌宁县接壤,南以勐波罗为界与临沧地区为邻,西隔怒江与龙陵县相望,北连隆阳区。县城距保山市政府60公里,距省会昆明654公里.

旅游文化资源朝阳寺坡至大寨门、响山的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地质剖面以及何元西边塘、滑石板泥盆纪和仁和徐家半坡奥陶纪等古生物化石景区,历为中外地质考察基地,以古生代生物化石“海林檎”丰富而被中外地质学界称为“中国海林檎的故乡”。石瓢、娲女、仙人洞、打黑、葫芦口、郭家寨、白沙水、大田坝等温泉,水温在44~70℃之间,水中含多种矿物质,浴后可治皮肤、风湿等病。老黑龙洞、朝天洞、蝙蝠洞、摆榔仙人洞,洞中奇形万状,有很好的开发前景。明将邓子龙抗缅平叛系列遗迹:恤中祠、清平洞、镇姚所城、点将台、大关、小关、里骚关、芭蕉关、茨竹关保留完好,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施甸县怎么样?

施甸县

施甸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怒江东岸,保山市南部,地处东经98°54′至99°21′、北纬24°16′至25°00'之间。东隔枯柯河与昌宁县接壤,南以勐波罗为界与临沧地区为邻,西隔怒江与龙陵县相望,北连隆阳区。县城距保山市政府60公里,距省会昆明654公里。

施甸地处温热气候带,常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左右,年平均降雨量945毫米。县内最高海拔2895.4米,最低海拔560米。县域东西最大横距45公里,南北最大纵长79公里,全县总面积2009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0万亩(水田12万亩,旱地1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98亩。

施甸县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铅锌矿最多,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还有泥炭、汞、钼、锑等,仅泥炭储量即达155万吨。县内有石瓢、娲妮、打黑、葫芦口等温泉,具有治疗皮肤病及风湿病的良好作用。林木资源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和栎类;经济林木有核桃、桐油、油茶、香果、板栗、水果、紫胶寄生树等;木本药材有柯子、杜仲、山楂等;珍稀树种有楸木、紫椿、黄楠、银杏、柚木等。珍稀动物有金丝猴、马鹿、水獭、孔雀、白鹇、绿斑鸠、犀鸟等,多分布在县境南部的崇山峻岭中。

施甸县总面积2009平方千米。总人口33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甸阳镇,邮政编码:678200。代码:530521。电话区号:0875。

六、施甸风土人情的作文

野鸭湖位于施甸县姚关的山邑村,这里是个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野鸭湖玩。我们大清早就收拾好东西,带好吃的坐车踏上姚关的旅程。

转眼间就来到野鸭湖了。刚下车,就看到美丽的荷花,湖中还有小船。于是迫不及待地跳进小船,准备去一睹这美丽的景色。

我撑起竹杆,小船缓缓地移动了。呵!好美的一番景象啊!两边的荷花纷纷让开一条水路,他们一动不动,亭亭玉立,像静静地看着我们欣赏他们的美姿。四周静极了,一股凉风迎面吹过,使沁人心脾,舒服极了。看……湖也仿佛是静的,再加上四周的荷花似动非动,湖更静了,船将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使你感到船在前进,小荷向后移。

水是绿的,象一块无暇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在四周碧绿的荷花照映下,水就显得更绿了,又象新泡的绿茶一样,清澈见底,恨不得下去品尝一口或者到水里畅游一番。

瞧,荷花也好不美丽,个个争奇斗艳。有的荷花尽情的把花瓣向四周伸展开来,有的却很羞涩,用花瓣把自己裹得紧紧的,不让游人看到自己羞涩的小脸。

一股凉风吹来,使你心旷神怡。湖面上微微荡起层层漪涟,湖面被褶皱了,但我的眼前还是那美丽的画面。于是我又来到了上游,却被荷叶堵住了,我只好拨正船头。忽然看见几只棕色的野鸭嬉水的声音打破的湖面的平静,只看见偶尔用那尖细的嘴巴去捉水里的小鱼。如实在不行,它就连身子一起潜下去,非把那鱼抓到手不可。有的在一起游着,好像也来欣赏这里的美景;有的却在嬉戏。这时鱼儿们看见了也来凑凑热闹,来个鲤鱼越龙门,它那银白色的鱼鳞一闪,水花四溅,于是又迅速回到水里。这一精彩的表演只有一瞬间,却让你回味无穷。

船靠岸了,但我仍然还沉醉在这美景中,啊!真是“舟在碧波上,人在画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