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红河州蒙自有什么特色小吃?除了过桥米线、石榴、枇杷还有什么在县城里比较出名?

蒙自最有名的当然是菊花过桥米线了 还有就是手抓豆腐 都很好吃

蒙自还有枇杷,石榴等水果小吃的话还有土罐米线 蛮不错的。

diang diang糖,这是用蒙自方言说的,很硬,但是吃了有治病功能,但具体治什么病,不记得了

糯米糕,其实不知道是不是起源于蒙自。

蒙自年糕也很不错。

二、蒙自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蒙古人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抓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人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

蒙古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蒙古人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种,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人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抓羊肉。蒙古人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在做手抓羊肉时,忌煮得过老。但内蒙东部蒙汉杂居地区的蒙古人也喜食煮时加佐料,并把肉煮成酥烂的手抓羊肉。有些地区的蒙古人还喜将羊腰窝的肉切成大片,挂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间称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炖、红烧、做汤。还食用骆驼肉和马肉,油炸驼峰片蘸白糖,视为上肴,有经验的厨师还善于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制成各种食疗菜肴。为便于保存,还常把牛、羊肉制成肉干和腊肉。

蒙古人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人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人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蒙古人酿制奶酒时,即先把鲜奶入桶,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3—4日待奶全部变酸后,即可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后蒸发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浓,还可再蒸二锅。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蒙古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蒙古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三、蒙自有些什么特色小吃

蒙自的特色小吃有:蒙自年糕,土八碗等。

1、蒙自年糕是云南省传统的名特食品之一。具有表面光滑,晶莹油润,品质细腻,味香清甜,柔韧适口,久食不腻等特点。至今已享有300多年的盛誉蒙 自年糕制作工艺精细,选料认真,以上等糯米为原料,把其水磨成浆后,掺入红糖或白糖、芝麻、玫瑰、花生仁、火腿等物混合拌匀后,定量注入用整张鲜豆腐皮垫底的碗中,经过摄氏150度高温蒸熟、冷却后经涂油加印即可上市出售。

2、土八碗——凉拌鸡、扣鸡、扣肉、蹄花青笋、生爆油炸肉、扣蛋卷、粉蒸肉、三丝炒面,每一个大海碗里,除了上面盖满的肉类之外,下面还藏了各种蔬菜,八个荤菜下面就是八个蔬菜,可谓是荤素搭配合理的健康菜。这些普通的菜肴做成功夫菜肴之后,就成为耙、烂、淡、烫的红河名菜。

四、蒙自有些什么特产?

蒙自特产

三七 蒙自酿酒葡萄 蒙自小红枣。 蒙自烤烟。 蒙自菊花 草坝大棚辣椒 蒙自年糕 蒙自大枇杷 甜石榴

五、蒙自市美食

蒙自市美食有腊排骨、腾冲饵丝、芋头汤、野生菌、油炸豌豆粉、希豆粉等。

1、腊排骨:选用的是经土法腌制的排骨,用砂锅炖煮,以当地特有的蘸水调味,鲜美浓郁,肉香汁鲜,却愈煮愈香。

2、腾冲饵丝:采用当地特产浆米加工制作而成,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为腾冲本地和外来客人所普遍喜爱的方便小吃之一。

3、芋头汤:味道清甜,爽口,但海菜产量少且种植的少,食材难购买。

4、野生菌:云南野生菌,生于山林、长于山林,是天然绿色食品,富含多种维生素、优质蛋白及其它有益于人体的成分,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5、油炸豌豆粉:是传统云南省民间小吃,已有了悠久的历史,香脆、鲜嫩,口味佳,令人回味无穷。

6、希豆粉:油炸豌豆粉是传统云南省民间小吃,已有了悠久的历史,香脆、鲜嫩,口味佳,令人回味无穷。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养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劳动人民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六、蒙自有什么特色?

蒙自县地处珠江与红河分水岭两侧,海拔最高处2567.8米、最低处146米,北回归线横贯县境,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年均气温18.6℃,年均降雨815.8毫米,全年无霜期337天,年均日照2234小时。蒙自坝是云南省六大坝子之一、红河州乃至滇南最大坝子,坝区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4%,高于全省坝区面积比重18个百分点。全县可耕地110.45万亩,人均3.34亩。境内水资源总量12.15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量2.12亿立方米,城市日供水现状6万吨、中远期规划16万吨,坝区水利化程度达75%。优越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和现代特色农业深度开发。同时,孕育了银、锡、铅、锌、铜、煤、大理石、磷、铀等丰富矿藏,其中蒙自县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已探明为我国目前最大银矿。

蒙自区位优势突出,是我国西南内陆通向东南半岛地区的咽喉,处于辐射国内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两大“扇面”的交汇点和昆(明)河(内)国际经济走廊的中心节点,北距省会昆明289公里,南距国家一类口岸河口168公里,东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滇越铁路和在建的泛亚铁路东线(昆明—新加坡)纵贯县境,在建的昆(明)河(口)(国道326线)和广(西)临(沧)(国道323线)两大高速公路在蒙自纵横交汇,并计划在蒙自新建红河机场,计划开发距蒙自58公里可直抵越南海防港的红河水运,是云南乃至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和太平洋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