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阜阳剪纸的艺术特色

剪纸的形式大体上可分为单色和彩色两大类,南北剪纸又因风格各异而有所不同阜阳剪纸兼有南北方剪纸的艺术特色,即粗犷之中蕴纤巧,质朴之中见秀丽,刚柔兼备,情趣醇和。其作品有单色的、填色的、染色的,有粗壮单纯的、细致精繁的,还有借鉴西洋绘画的线条组合形式的。真是绚丽多彩,百看不厌。

二、阜阳临泉春节习俗

阜阳临泉春节习俗有:节前理发、放开门炮、点红蜡烛、送大雁馍、舞狮子灯。

在阜阳,新春忌动刀剪,尤忌讳新春理发。于是过了小年后,比抢年货排更长队的就是理发。而一到过年,老长沙理发店甚至可一直休到正月十五。因那段时间,前来理发的人已变得极少。

除夕夜里,一旦新年的钟声敲响,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会从四处传来,缤纷多彩的焰火将夜空照得通亮。这正是人们用这种方式在迎接新年的到来,俗称放“开门炮”。

在阜阳地区的乡村,人们过农历新年时有一个自古沿袭下来的传统民俗。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直到新年的名列前茅天,堂屋(客厅)中点燃两支红蜡烛,红蜡烛的中间摆上一些贡品,像鸡、鱼、肉等,在这段时间中红蜡烛,不许灭掉。

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俗称回门,在女儿回门的时候,有一样礼物是必不可少的……“大雁馍”!在阜阳,每到正月初二和正月初六,女儿女婿和孩子们带着“大雁馍”回娘家,大雁馍是一份代替孝心的礼物,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敬意。

三、请问谁知道安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急!!

(三)我省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1.民间音乐

⑴当涂民歌(安徽省当涂县)

⑵巢湖民歌(安徽省巢湖市)

2.民间舞蹈

⑶花鼓灯(安徽省蚌埠市、凤台县、颍上县)

3.传统戏剧

⑷青阳腔(安徽省青阳县)

⑸岳西高腔(安徽省岳西县)

⑹徽剧(安徽省、黄山市)

⑺庐剧(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⑻黄梅戏(安徽省安庆市)

⑼泗州戏(安徽省宿州市、蚌埠市)

⑽目连戏(安徽省祁门县)

⑾池州傩戏(安徽省池州市)

4.曲艺

⑿凤阳花鼓(安徽省凤阳县)

5.民间美术

⒀徽州三雕(安徽省黄山市)

6.传统手工技艺

⒁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安徽省界首市)

⒂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安徽省芜湖市)

⒃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安徽省休宁县)

⒄宣纸制作技艺(安徽省泾县)

⒅徽墨制作技艺(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歙县、屯溪区)

⒆歙砚制作技艺(安徽省歙县)

(五)首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名录拟定项目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

或单位

备注

一、民间文学(6项)

1

Ⅰ—1

鞭打芦花

宿州市萧县

2

Ⅰ—2

孔雀东南飞传说

安庆市潜山县、怀宁县

3

Ⅰ—3

桐城歌

安庆市桐城市

4

Ⅰ—4

六尺巷传说

安庆市桐城市

5

Ⅰ—5

徽州民谣

黄山市

6

Ⅰ—6

徽州楹联匾额

黄山市

二、民间音乐(14项)

7

Ⅱ—1

五河民歌

蚌埠市五河县

8

Ⅱ—2

皖西大别山民歌

六安市

9

Ⅱ—3

寿州锣鼓

六安市寿县

10

Ⅱ—4

金寨古碑丝弦锣鼓

六安市金寨县

11

Ⅱ—5

当涂民歌

马鞍山市当涂县

国家名录

12

Ⅱ—6

巢湖民歌

巢湖市

国家名录

13

Ⅱ—7

繁昌民歌

芜湖市繁昌县

14

Ⅱ—8

铜陵牛歌

铜陵市铜陵县

15

Ⅱ—9

贵池民歌

池州市贵池区

16

Ⅱ—10

石台唱曲

池州市石台县

17

Ⅱ—11

九华山佛教音乐

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

18

Ⅱ—12

潜山弹腔

安庆市潜山县

19

Ⅱ—13

徽州民歌

黄山市

20

Ⅱ—14

齐云山道教音乐

黄山市休宁县

三、民间舞蹈(11项)

21

Ⅲ—1

花鼓灯

蚌埠市、淮南市凤台县、阜阳市颍上县

国家名录

22

Ⅲ—2

卫调花鼓

蚌埠市龙子湖区

23

Ⅲ—3

临北狮子舞

蚌埠市五河县

24

Ⅲ—4

火老虎

淮南市凤台县

25

Ⅲ—5

秧歌灯

滁州市来安县

26

Ⅲ—6

肘歌抬歌

六安市寿县、阜阳市临泉县

27

Ⅲ—7

十兽灯

芜湖市南陵县

28

Ⅲ—8

竹马灯

铜陵市铜陵县

29

Ⅲ—9

东至花灯

池州市东至县

30

Ⅲ—10

黎阳仗鼓

黄山市屯溪区

31

Ⅲ—11

祁门傩舞

黄山市祁门县

四、传统戏剧(20项)

32

Ⅳ—1

庐剧

合肥市、六安市

国家名录

33

Ⅳ—2

淮北花鼓戏

宿州市埇桥区、淮北市

34

Ⅳ—3

亳州二夹弦

亳州市谯城区

35

Ⅳ—4

坠子戏

宿州市

36

Ⅳ—5

泗州戏

宿州市、蚌埠市

国家名录

37

Ⅳ—6

嗨子戏

阜阳市阜南县

38

Ⅳ—7

推剧

淮南市凤台县、阜阳市颍上县

39

Ⅳ—8

洪山戏

滁州市来安县

40

Ⅳ—9

含弓戏

巢湖市含山县

41

Ⅳ—10

梨簧戏

芜湖市

42

Ⅳ—11

南陵目连戏

芜湖市南陵县

43

Ⅳ—12

皖南花鼓戏

宣城市

44

Ⅳ—13

贵池傩戏

池州市

国家名录

45

Ⅳ—14

青阳腔

池州市青阳县

国家名录

46

Ⅳ—15

石台目连戏

池州市石台县

47

Ⅳ—16

文南词

安庆市宿松县、池州市东至县

48

Ⅳ—17

黄梅戏

安庆市

国家名录

49

Ⅳ—18

岳西高腔

安庆市岳西县

国家名录

50

Ⅳ—19

徽州目连戏

黄山市

国家名录

51

Ⅳ—20

徽剧

安徽省徽剧团、黄山市

国家名录

五、曲艺(6项)

52

Ⅴ—1

门歌

合肥市包河区

53

Ⅴ—2

淮北大鼓

淮北市濉溪县

54

Ⅴ—3

清音

阜阳市太和县

55

Ⅴ—4

渔鼓

阜阳市界首市

56

Ⅴ—5

凤阳花鼓

滁州市凤阳县

国家名录

57

Ⅴ—6

锣鼓书

六安市金安区

六、杂技与竞技(2项)

58

Ⅵ—1

华佗五禽戏

亳州市

59

Ⅵ—2

民间杂技马戏

阜阳市临泉县、宿州市埇桥区

七、民间美术(10项)

60

Ⅶ—1

火笔画

合肥市

61

Ⅶ—2

灵璧钟馗画

宿州市灵璧县

62

Ⅶ—3

萧县农民画

宿州市萧县

63

Ⅶ—4

民间剪纸

阜阳市

64

Ⅶ—5

凤画

滁州市凤阳县

65

Ⅶ—6

青阳农民画

池州市青阳县

66

Ⅶ—7

望江挑花

安庆市望江县

67

Ⅶ—8

徽州“三雕”

黄山市

国家名录

68

Ⅶ—9

徽派版画

黄山市歙县

69

Ⅶ—10

徽州篆刻

黄山市黟县

八、传统手工技艺(21项)

70

Ⅷ—1

宿州乐石砚制作技艺

宿州市

71

Ⅷ—2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阜阳市界首市

国家名录

72

Ⅷ—3

紫金砚制作技艺

淮南市、六安市寿县

73

Ⅷ—4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六安市寿县、淮南市

74

Ⅷ—5

舒席制作技艺

六安市舒城县

75

Ⅷ—6

太平府铜壶技艺

马鞍山市当涂县

76

Ⅷ—7

传统加工纸制作技艺

巢湖市

77

Ⅷ—8

无为剔墨纱灯技艺

巢湖市无为县

78

Ⅷ—9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

芜湖市

国家名录

79

Ⅷ—10

宣纸制作技艺

宣城市泾县

国家名录

80

Ⅷ—11

宣笔制作技艺

宣城市宣州区、泾县

国家名录

81

Ⅷ—12

徽墨制作技艺

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歙县、屯溪区

82

Ⅷ—13

石台油坊榨制技艺

池州市石台县

83

Ⅷ—14

桑皮纸制作技艺

安庆市潜山县、岳西县

84

Ⅷ—15

歙砚制作技艺

黄山市歙县

国家名录

85

Ⅷ—16

万安罗盘制作技艺

黄山市休宁县

国家名录

86

Ⅷ—17

徽州漆器制作技艺

黄山市屯溪区

87

Ⅷ—18

徽州建筑技艺

黄山市

88

Ⅷ—19

徽派盆景技艺

黄山市歙县

89

Ⅷ—20

祁门红茶制作技艺

黄山市祁门县

90

Ⅷ—21

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屯溪绿茶、松萝茶、六安瓜片、霍山黄芽)

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市黄山区、黄山市屯溪区、黄山市休宁县、六安市、六安市霍山县

九、传统医药(1项)

91

Ⅸ—1

新安医学

黄山市

十、民俗(11项)

92

Ⅹ—1

洋蛇灯

合肥市肥东县

93

Ⅹ—2

涂山禹王庙会

蚌埠市怀远县

94

Ⅹ—3

界首苗湖书会

阜阳市界首市

95

Ⅹ—4

走太平

滁州市全椒县

96

Ⅹ—5

霸王祠三月三庙会

巢湖市和县

97

Ⅹ—6

九华山庙会

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

98

Ⅹ—7

跳五猖

宣城市郎溪县

99

Ⅹ—8

徽菜

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

100

Ⅹ—9

程大位珠算法

黄山市

101

Ⅹ—10

徽州祠祭

黄山市祁门县、黟县

102

Ⅹ—11

轩辕车会

黄山市黄山区

四、阜阳剪纸的历史源流

安徽省阜阳地区的剪纸,应用范围很广。一种是在喜庆节日用红纸剪作装饰的,如窗花、门笺、灯花、喜花等,内容多系象征吉祥与喜悦、或隐喻;另一种是作为鞋巾冒、围嘴、兜肚等儿童服饰上的刺绣底样,取材一般为花卉、鸟、虫等。阜阳剪纸善于运用粗细线组合,阴阳刻交替的手法,融合我国北方剪纸的粗壮浑厚和南方剪纸纤巧秀丽的风格,形成了刚柔兼备、节奏和谐、朴实优美的地方特色。

阜阳很早即有剪纸出现和应用。从现存资料看,阜阳博物馆收藏的“兰桥会”、“牧笛”、“祭塔”等,都是清代的阜阳剪纸,作鞋花、袜底花之用。作品构图简洁、形象生动,剪口清晰,想象丰富。

阜阳剪纸的大部分作者都是土生土长,他们以自己的作品来表达生活情趣,美化周围环境。逢年过节,婚丧喜事,祝寿送礼,人们习惯用剪纸装饰物品。妇女们在鞋帮、衣帽、枕套、手帕、围裙上绣的花样,也欢喜用剪纸作底稿。朴素的审美观,形成了艺人剪纸风格和作品内容。

阜阳剪纸,以传统多样的题材、丰满严谨的构图、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纯朴的艺术特色而享有盛誉。1978年以来,阜阳剪纸继在合肥、上海、南京、北京以及日本东京等地展出之后,又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

阜阳剪纸与奥运

作为“2008和谐中华迎奥运”大型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和谐中华迎奥运全国大型书画展”已在中国大陆启动。2008平方尺的阜阳剪纸长卷将代表安徽阜阳市参展,并捐赠给奥组委。而且还要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目前长卷已完成 。据了解,该剪纸长卷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民间艺术剪纸长卷。 这幅巨型剪纸是安徽阜阳20多名民间剪纸艺人历经两年时间完成的,采用的是特制彩色宣纸,长223米、高1米共2008平方尺。它分为“喜迎奥运”、“传统美德”、“民族大团结”三个部分。剪纸画上边20公分宽为56循环的五环图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中英文镂空字体及奥运五环图案,代表中国56个民族共迎奥运。下边20公分宽为循环出现的35个奥运体育项目人物图形,代表奥运会一届接一届循环下去,生生不息。这幅剪纸作品将于今年8月初在北京展出。

阜阳剪纸进京参展

2009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弘扬中华孝道,歌颂和谐盛世”大型剪纸艺术展上,阜阳市选送的剪纸艺术作品,吸引了众多首都民间艺术爱好者驻足观看,受到公众游客的青睐。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在参观后感慨地说,阜阳的剪纸艺术非常好,深受大家的欢迎。这个活动搞得很好,在这里我感谢阜阳人民、感谢阜阳的民间艺术。

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会长傅双喜介绍,剪纸艺术展受到大家的热捧,不少北京市民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向主办方索票,希望一睹阜阳剪纸艺术的风采。

五、阜阳有哪些国家非物文化遗产?

我是安徽阜阳人,奶奶从我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花鼓灯的表演,每次我们那里有什么重要活动,奶奶都会出席参加花鼓灯的表演,而且她在当地的是非常有威望的。听奶奶说花鼓灯是传播于淮河流域的一种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有歌有舞,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最丰富的艺术语言,它的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汉民族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之一。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又有"淮畔幽兰"的美誉,2006年,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阜阳还有界首市彩陶烧制技艺、界首书会、肘阁抬阁、嗨子戏、梆子戏、黄冈柳编等丰富多样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安徽有什么民间文化艺术的特点

1、道家学说。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今安徽涡阳县人)、庄子(今安徽蒙城县人)创立了道家学说,老、于主要著作有《道德经》,庄子主要著作有《庄子》。其主要哲学思想是: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以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解释宇庙万物的产生。

2、天文历法。刘安系汉高祖刘邦之孙,封淮南王。西汉哲学家,主要著作有《淮南子》。他以道家思想的"道"和"阴阳二气"为理论解释四季变化,并创立了二十四节气历法,至今仍指导我国农业耕作。刘安在寿县八公山练丹求变,研制出中华美食-豆腐,现已成为世界性的食品文化。

3、理学学说。朱熹,祖籍安徽徽州婺源(今为江西省婺源)。南宋时期思想家、理学集大成者,也是著名教育家,主要著作有《资治通鉴纲目》。朱熹以人性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之分为定论阐发理学,完善了"二程"理学,并对孔子儒学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4、美术概况:安徽历史上有新安画派、龙城画派,版画流派有芜湖铁画、徽派版画等。新安画派画派先驱程家燧、李永昌、李流芳,鼎盛时期主要成员有方式玉、王尊素、吴山涛、王家珍、戴本孝、吴龙、吴田标、雪庄等,新安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扩展资料

安徽饮食文化:安徽饮食名目繁多,主要有徽州菜、庐州菜、沿江菜、沿淮菜等,安徽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徽州菜起源于歙县,绩溪的徽帮厨师将它发扬光大。徽菜素以重油、重色、重火功,色香味形俱全而盛行于世。

徽菜在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沿江菜盛行于芜湖、安庆及巢湖地区,它以烹调河鲜、家禽见长,主要由蚌埠、宿州、阜阳、淮北等地地方风味构成,菜品讲究咸中带辣,汤汁味重色浓,并习惯用香菜佐味和配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