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1增加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努力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2加强旅游企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员工素质,增强旅游业的组织接待能力
3旅游产品要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使旅游设施和机构具有较强的供应能力
4加强旅游宣传,把潜在的旅游动机激发出来
二、什么是旅游消费行为,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需要,动机,个性,态度等)和环境因素(社会,家庭,文化,经济等)两个方面。也可以细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
三、激发旅游者产生旅游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旅游客源地的经济作用
答:(1)旅游客源地是旅游目的地存在的前提条件。
(2)旅游客源地的社会性因素决定着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的特点。
(3)旅游客源地的旅游消费行为因素也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2.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的之间的互动关系
答:(1)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经济距离是制约两地之间互动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2)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文化距离是制约两地之间互动关系的又一重要因素。
(3)影响两地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制约因素还有货币汇率。
(4)政治因素也是影响两地之间互动关系的制约因素。
3.旅游需求的内涵
答:旅游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愿意并能够以一定货币支付能力购买旅游产品的数量。简言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对旅游需求的涵义主要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和把握:
(1)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
(2)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
(3)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市场中的一种有效需求。
4.旅游需求的特征。
答:(1)整体性。大多数旅游者在决定去某地旅游时,都不只考虑某一方面的旅游产品或服务,而是将多种有关的旅游产品或服务综合起来进行考虑。
(2)高层次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随着低层次需求得到一定满足,人们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为了满足高层次社交、自尊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会激发人们的旅游需求。
(3)多样性。我们所说的是个体需求的市场总和旅游需求是个体需求的市场总和,而不是各个个体的需求。
(4)主导性。旅游需求是在外部刺激影响下,经过人的内在心理作用而产生的,是人类各种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力。
(5)复杂性。旅游需求的复杂性,一方面是受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所决定,即人们对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的认知、态度、情绪、偏好及学习过程是复杂的。
(6)季节性。旅游需求季节性的成因一方面同目的地的气候对旅游环境的影响有关,同时,也与旅游客源地的气候条件、假期分布和人们外出旅游的传统习惯有关。
(7)敏感性。当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与所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基本呈现为一种正相关关系时,经济发展良好则旅游需求旺盛;反之,则旅游需求萎缩。
5.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
答:从客观上讲,旅游需求是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中,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及交通运输条件的现代化是产生旅游需求的三个重要因素。
(1)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是产生旅游需求的前提条件
所谓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是指个人收入中扣除支付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和日常衣、食、住等必须的生活消费开支和必要的社会消费开支之后,仍有剩余的部分。人们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才有可能具备产生旅游需求的经济条件。
(2)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是产生旅游需求的必要条件
所谓余暇时间就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余以及必需的社会活动之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余暇时间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每日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每周末的闲暇时间、法定假日的闲暇时间和带薪假期。旅游活动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没有时间就不能形成旅游行为,因而余暇时间是构成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
(3)交通运输手段的现代化是促进旅游需求产生的重要因素
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对现代旅游需求的产生、规模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任何旅游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交通运输条件,特别是远程旅游及国际旅游,更讲求交通运输条件的舒适和方便。
总之,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和交通运输手段的现代化是促进现代旅游需求规模迅速扩大的客观基础,而这一客观基础的形成则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6.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答:旅游需求除了受旅游动机、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余暇时间和交通运输条件的直接作用外,还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自然、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而形成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通常,影响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1)人口因素
人口是影响旅游需求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因为旅游本身就是人的一种行为。因此,人口的数量、素质、分布及构成对旅游需求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旅游需求规模和结构。
(2) 经济因素
经济条件是产生一切需求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经济条件, 旅游需求便不可能产生。因此,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人们收入分配、旅游产品价格、外汇汇率等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旅游需求的规模及结构。
(3) 社会文化因素
世界上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而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美学和艺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进而影响到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旅游活动的感受也有较大的差异。
(4)政治法律因素
政治稳定性是激发旅游需求,促使旅游需求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旅游接待国的政局稳定,对该国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就多;反之,对该国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就少。
(5)旅游资源因素
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对象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风貌和社会发展的象征,体现着该国家或地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及民族的特色,从而对生活在其它国家或地区的人们产生着吸引力。
7.旅游需求的规律。
答:旅游需求规律为: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与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余暇时间呈正相关变化,而与旅游产品的价格呈反相关变化。
8.旅游需求的弹性系数。
答:旅游需求弹性是测定旅游需求量对其自变量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的一个尺度,是具体说明一个自变量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旅游需求量变化的百分值。其计算公式为:
旅游需求弹性=旅游需求量的相对变化/相关因素的相对变动=△Q/Q÷△X/X
9.旅游需求的重要指标。
答:(1)入境旅游人次。
(2) 旅游者消费总额。
(3)旅游者人均消费额。
(4)旅游者停留天数或旅游者过夜数。
(5) 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或过夜数。
(6) 旅游出游率,亦称旅游密度。
(7)旅游开支率或旅游消费率。
(8) 旅游重游率或称旅游频度。
四、如何运用旅游消费者动机特点及经典理论知识来识别和讨论这些动机
旅游是复杂而具有高度象征性的社会行为,旅游者要通过旅游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同时,动机往往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旅游行为不可能只涉及某一动机或需要。
1、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旅游活动可以是满足人们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一种手段。通过旅游这一象征性的社会行为,可以结交新朋友,得到团体接纳,从而满足个体的爱和归属的需要。一些旅游形式,如到国外某地去旅游,这种活动本身就成为个人取得成功与成就的象征,并获得独立感,优越感,自信心和自我舒适感,有助于满足个体尚未实现的尊重的需要。通过旅游活动,可以寻求从未看到过的事物,开拓眼界,更好地了解他所生活的世界,并从中学到知识,增长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满足审美的和学习的需要,这显然是个体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2、智力的需要。
在旅游活动中,个体的需要并不完全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因为旅游使人摆脱日常琐事,这迫使旅游者改变了其基本的需要结构。当一个人进行旅游时,可以暂且对未实现的较低层次的需要失去迫切感。一些旅游者在旅游时,对探索未知事物的需要,同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需要一样,变成了基本的和强烈的需要了。人的智力的需要分为两个基本层次:第一是求知的需要,第二是求解的需要。这两个层次的需要和生理的、心理的需要一样,受优势原则的支配。
3、 探索的需要。
解释旅游的另一种假定就是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马斯洛提出的智力需要与生理的、心理的需要截然不同。人的好奇心可以产生人们必须设法对付的心理紧张状态。有关这一心理紧张状态以及它如何在旅游情境中得以解决的探讨,有助于解释许多旅游行为。
好奇心和对学习的欲望人出世后不久就显露出这一特点。对许多人来说,好奇心的发展一直持续到成年,并不断发现新的满足方式。人对自身以及所生活的世界的探索是较高层次需要,对一些人来说,这种需要可以用登山、滑翔、跳伞、潜水、坐气球或航海来得到满足,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则是通过旅游发现新的目标,结交不同的人及了解异地文化等来实现。
4、冒险的需要。
大多数健康的人都喜欢冒险。西方一些学者把探索和冒险的需要称为尤利西斯(Ulysses)因素,受尤利西斯因素驱使的人,力求满足对自身与世界的好奇心。尤利西斯因素既是体力需要,也是智力需要。人们的旅游行为,特别是到遥远的、艰险的地方去旅游,能够激发人的竞争本能,其意义即在于此。尤利西斯型旅游者受求知需要的驱动,但这种旅游不只是智力的,它必然包含某些体力上的活动。因此,尤利西斯因素代表一种智力上与体力上对知识的探求。这种类型的旅游者有用自己的所有感官来体验世界的强烈欲望,他们并不寻找任何特殊的东西,也不关心会发现什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真正的探索者。
5、一致性的需要。
一致性,即人总是寻求平衡、和谐、一致,力求没有冲突和能够预知未来的事情。按照一致性理论,在旅游的情境中个体所表现出尽量寻找可提供标准化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他认为那些众所周知的名胜古迹、高速公路、饭店、商店能为旅游者提供一致性,会给旅游带来和谐舒适感,使自己几乎不会因为离家外出而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显然,一致性概念可以解释许多在旅游环境中出现的情况。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本质上是直接有助于缓和由不一致所引起的心理紧张。如果由于不一致的经历而受到威胁时,人们将会采取必需的行动,确保这个威胁不会发生。例如,旅游者为了避免可能的不一致,他们做好事先预订或使用旅游代理人,只在预订的饭店投宿,只做有导游陪同的旅游,只乘坐预订的飞机,甚至不去旅游。
6、复杂性的需要。
复杂性理论是指人对新奇的、意外的、变化的和未知的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因为生活极其复杂,不能完全由一致性理论来解释。而且不能忽视的事实是,一致性理论不能解释人们怎样克服令人厌烦和不偷快的经历。和其他形式的消遗和娱乐活动相比较,旅游能给人们不变的生活带来新奇和刺激,使人们解除了由于单调而引起的心理紧张。
五、什么是旅游动机?旅游动机分哪几种类型
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地位和声望等方面的动机。
旅游动机的类型:
1、身体健康的动机。这个动机的特点是以身体的活动来消除紧张和不安。它包括休息、运动、游戏、治疗等动机。
2、文化动机。这类动机表达了一种求知的欲望。它包括了解和欣赏异地文化、艺术、风格、语言和宗教等动机。
3、交际动机。这类动机表现为对熟悉的东西的一种反感和厌倦,出于一种逃避现实和免除压力的欲望。它包括在异地结识新的朋友,探亲访友,摆脱日常工作、家庭事务等动机。
4、地位与声望的动机。这类动机表现为在旅游活动交往中搞好人际关系,满足旅游者的自尊。它包括考察、交流、会议以及满足个人兴趣所进行的研究等。
扩展资料:
当一种旅游动机实现后,会在其基础上产生新的旅游动机,成为支配人们旅游行动的新的目标和动力,这是旅游动机发展变化的规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旅游对象和服务的要求都在不断地发展。
这不仅体现在标准的不断提高上,而且更体现在种类的日益复杂多样上。从1949年至今50多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轨迹看,50年前人们一般仅能维持生存,旅游只是梦想而已。
近年来,人们不但可以走出家门游览名山大川,更能跨出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并且现在出门旅游除了要求能游山玩水之外,还要求游玩得:有特色、有品位,要求身心都有所收获。
不少旅行社为了满足旅游者的要求,已经从单纯的几十条国内旅游热线,拓展到数十条出国旅游线路、几百条国内游线;而城市观光游、生态游、健身游、探险游等专项旅游也纷纷出台,让旅游者各取所需。
因此,旅游业作为文化性特征很强的经济产业,其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旅游接待设施的不断完善配套,旅游产品的不断更新,正是旅游者需要不断发展的结果,使旅游动机具有发展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旅游动机
六、如何激发旅游动机
构成旅游者出游的四要素:时间、资金、距离、兴趣
4.1.时间: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完善,人们出游的时间上得到了保障,旅行社等可以利用五一十一等国家法定假日进行到位的旅游宣传,因为旅游者这些时期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去旅游。加强旅游宣传力度,针对一些平时没有时间或少时间消遣的人群进行宣传。
4.2.资金:旅游企业可以适当的降低各项旅游的费用,如实行酒店优惠、旅游景区门票下降等方式。经济因素直接制约着人们的出游动机,旅游是一种消费行为,消费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人们的消费水平影响决定了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旅游企业降低了旅游的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哪个来讲是提高了人们的旅游消费水平,从而可以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4.3距离:尽量加强旅游景区周边地区的旅游宣传,看准自己的市场目标,做好市场定位;也可以宣传本景区交通发达,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的通达性是保证游客到达旅游目的地的必要条件,因此也要提高交通的通达性。
4.兴趣:做好旅游地旅游形象的宣传,树立良好旅游地旅游形象,增加旅游地形象魅力,以增加旅游者出游兴趣,旅游地要发展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同时要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开发旅游新产品,发展旅游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