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购买方式上分析旅游价格由什么构成
旅游价格体系是指能反映旅游经济运行状况的,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旅游产品价格所形成的有机整体。
1.根据旅游消费者对不同旅游产品需求构成形成的旅游价格体系
根据旅游消费者在旅行活动中对不同旅游产品的需求构成把旅游产品价格划分为基本旅游产品价格和非基本旅游产品价格。
2.接管理体制而形成的旅游价格体系
根据旅游者身份,我国把旅游价格区分为国内旅游价格和国际旅游价格,并按不同形式进行双轨制管理。国内旅游价格是面向国内旅游消费者。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生活水平比较低,对国内旅游者只能制定与我国国情适应的价格。我国的国际旅游价格面向境外旅游消费者,但根据接待对象不同又可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面向外国旅游消费为主的中国国际旅行社价格:第二类是面向外籍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为主的中国旅行社价格;第三类是以面向海外青年和学生为主的中国旅行社价格。
3.按购买方式划分的旅游价格体系
根据旅游消费者购买方式,旅游价格可以划分为旅游包价、散客小包价和单项旅游产品购买价格。旅游包价根据旅游消费者不同目的又分为:旅游价,公务价、会议价和经济价。旅游价是为专程参观游览的旅游消费者制定的价格,按旅游季节又可分为旺季价、平季价和淡季价:公务价是为出差办事的旅游消费者制定的价格;会议价是为参加会议的旅游消费者制定的价格:经济价则是为一些收入比较低的旅游消费者制定的优惠价。
什么是旅游者消费结构?
您好
旅游消费结构,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旅游消费结构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
(一)旅游者的收入水平
(二)旅游者的构成
(三)旅游产品的结构
(四)旅游产品的质量
(五)旅游产品的价格
(六)旅游者的心理因素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满意!
什么是旅游消费结构
旅游消费结构是指旅游产品消费的数量比例和相互关系,其不仅反映了旅游消费方式的基本特征,还反映了由生产力所决定的旅游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本质上反映了由生产关系发展变化所引起的旅游消费的特点。
近几年我国出境游消费数据表
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展概况及趋势
(一)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概况及特点
中国出境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3年中国出境旅游规模达9,819万人次1,同比增长18.0%。
图1中国出境游人数变化2
消费规模再创新高。2013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消费1,287亿美元,同比提升26.8%3,特别在奢侈品采购方面偏向境外地区,除港澳地区(26%)外,欧洲和美国是中国境外旅游消费的重心,分别达到23%和10%4。境内外消费价差的存在,是刺激大部分普通消费者选择境外消费的主要原因。
图2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总消费变化5
(二)中国出境旅游发展趋势
旅游服务进入数字网络时代。随着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持续增长,网络预订和在线服务开始进入主流,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总收入28,500亿元,占中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约为7.7%6,旅游消费交易加速从线下向线上转移。旅游经营者纷纷加大在线旅游市场中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自己的各项功能和服务,使在线旅游市场增速超蜗牛旅行1过旅游总收入增速,且比重逐年增长。
旅游方式更加多样化。从出行方式看,出境自由行快速发展,所占比例逐渐提高,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呈现散客化、一地深度游、高端化等突出趋势,正在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团体游向自由行和深度游转变。
境外旅游条件不断放宽。目前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140个,正式实施开放的旅游目的地达110个。2013年以来,更多目的地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不断简化中国游客签证手续,便利的签证措施将更有利于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出境旅游。
二、中国出境旅游消费者群体特征
随着签证国别的扩宽、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及日益开放的政策,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他们来自哪里
2013-2014年期间,中国出境游客主要来源于华南、华北和华东区域;其中以上海、广东、北京等省市为主,其次为江苏、浙江和山东等沿海省份。此外,东北地区的辽宁、华中地区的湖北、西南地区的四川也为较大的出境游客输出省份。
他们具有哪些人文特征
80后已成为中国出境游客的主体,在中国出境游客中的比例超过一半。鉴于其所处家庭生命周期的特征,以及独生子女的现状,中国家庭的重心集中在孩子身上,带领未成年孩子出境旅游以开拓视野已成为中国出境旅游的显著特征。
中国出境游客仍为目前拥有较高收入的人群。个人月收入平均约为11,512元,是2013年中国主要大中城市个人月收入(3,798元7)的3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2,246元8)的5倍。家庭月收入平均约为20,76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