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河县的历史文化
洪武元年,徐达等人率军平定甘肃,先后攻占了兰州、临洮等地,洪武二年,常遇春病故,军中主将赶回南京祭奠。元军残余势力在王保保等人率领下,展开反攻,就连兰州城也被围困达4月之久。洪武三年,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等人继续经略西北。这样,邓愈来到了甘肃。
洪武三年夏四月,徐达率师在定西城外的沈儿峪同王保保对峙,邓愈以左副将的身份率军参战,他先立栅逼迫王保保,使其退屯车道岘,结果明军乘机进攻,元军残余主力被灭,王保保仅率十几人逃走。随即,诸将分兵经略各地。邓愈从临洮进克河州,在此招降了大批游牧部族,又率军出甘肃西北数千里而还,因此而受封为卫国公。
当时,西北经历长期战乱,人烟稀少。明初时兰州人口才一万人,而河州更是城邑空虚,城内“人骨山积”。见此情景,有将士建议放弃河州,但邓愈率军坚持了下来。史书中说他“攻克河州,驻筑宁河,转战西北数千里,立下赫赫战功。”
可见,宁河古城就是在邓愈率人开始整修扩建的。洪武九年十一月,一些部族阻挠向朝廷进贡的使者,卫国公邓愈为征西将军,都督沐英为副将军,受命征讨,第二年他们从西番,兵分三路,追之昆仑山而还。
想必,这次邓愈也是从和政经过,这里正是进入青藏高原的咽喉。元代,探寻黄河源头的队伍就是从这里出发的。据说邓愈四子邓钦曾以总兵之职驻守洮(州)、岷(州)、河(州)、湟(青海湟水流域)等地。如今和政有不少的邓氏后裔。
令人惋惜的是,这次出征班师回朝时,邓愈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病故,年仅41岁。朱元璋亲自为他选墓,进行国葬,追封宁河王,谥号“武顺”。“宁河”二字就指和政。
邓氏家族的祠堂号宁河堂,堂号是从邓愈的宁河王封号而来。然而,一些邓氏后裔并不清楚,宁河在何处。去年,邓氏后裔在和政祭祖后,他们才明白其中的缘由。和政整块,前凉设为金剑县,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设置了宁河县,直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才撤宁河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这里再次设县,定名和政。邓愈被封宁河王,就是为纪念他曾经的功勋,他死后,自然就成守护宁河一方的城隍。
二、天津宁河区概况?
宁河区,位于?>天津市东北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区核心区域,位居京津唐和曹妃甸工业区中心地带。
宁河是天津的东大门,地处京津冀城市群几何中心,区域面积1296平方公里,辖2街道13个镇、270个行政村、33个居委会,人口42万,城区设在芦台镇。宁河区始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置,隶属顺天府东路厅,2015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天津市宁河县,设立天津市宁河区。宁河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风带,四季分明。宁河自古就是“鱼米之乡”,银鱼、紫蟹、芦苇草被喻为宁河“三宗宝”。七里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古海岸和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处具有古海岸性质的湿地资源之一,境内还拥有占地6000平方米的道教庙宇天尊阁,为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京山铁路穿境而过,滨保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唐津高速公路、津宁高速公路、塘承高速、津蓟高速公路贯通全区,距天津港20分钟、天津滨海国际机场30分钟、北京首都国际机场60分钟,与天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唐山市区、曹妃甸工业区和北京整体纳入了1小时经济圈。
2018年,宁河区地区生产总值42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7.4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92元。
三、宁河县什么东西有名
天津宁河,京畿古邑。历代海防重地,古称渠梁,漂榆津,历史悠久,境内有战国至汉代文化遗址多达30余处。县城芦台镇是唐代海防重镇,古称海口镇。历称:千年雄镇古芦台。今日宁河是天津市滨海地区的一颗明珠,华北平原著名鱼米之乡,已呈现出现代城市的风采。
旅游景点有:
于方舟衣冠冢墓地 战国—汉代古文化遗址 于方舟烈士故居 北大岭汉代古文化遗址 双坨西汉古文化遗址 天尊阁 牡蛎滩 海北岸战国—汉代古遗址 前海北岸战汉古文化遗址 林节战国—汉代古文化遗址
宁河县地处天津东部,濒临渤海。区域面积1031平方公里,辖7个镇,15个乡,285个自然村,现有人口34.8万,是国家批准的第一批沿海开放县之一。
宁河是个多民族的县。境内有汉、回、壮、满、瑶、朝鲜、蒙古、藏、侗、佬、鄂伦
春、毛南、畲、土家、苗等15个民族的人们在这里和睦生活,共同建设这个美丽的家园。
宁河自然环境优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境内有广襄广阔的七里海, 逶迤绵长的蓟运河,川原隽秀,物华天宝,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宁河因产香甜粘软的小站稻,驰名中外,被国务院农业部确定为优质小站稻基地县, 以及棉花基地县和产粮大县。 明清时期作为朝廷贡品的银鱼、紫蟹、对虾是这里的优统名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