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习俗

1、换花节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海口市琼山区府城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府城元宵换花节。

2、冼夫人文化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冼夫人文化节(原称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

3、三月三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三月三”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4、南山长寿文化节

“南山长寿文化节”是三亚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节庆活动,每两年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期间举办,活动为期一周。

活动以“生态健康、国泰民安、长寿延生”为主题,生动地展示海南省长寿岛形象,推动老年旅游事业的发展,一贯地倡导“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养”的社会主张,继续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尊老、孝母”的优良传统,为提高老人生活品质,增进老人身心健康而努力。

5、海南岛欢乐节

海南岛欢乐节由海南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主办的全省性旅游节庆,每年11月举行。作为新策划的旅游节庆活动,该节的特点是“旅游搭台,唱旅游戏”。欢乐节在全省旅游市县举行,各地不同特色的活动,让游客可以有多样的选择。欢乐节强调欢乐性和参与性。

6、万宁文灯节

在万宁市,放文灯是盛行已久的民间娱乐习俗,在兴隆景区,凡逢节日、庆典或大型活动,都有放孔明灯的习俗,来乞求保佑。在首届中国青年欢乐节暨第五届海南岛欢乐节这个特别的节日里,万宁兴隆旅游区变成了天上灯市,在兴隆康乐文化广场上,人们齐聚一起共放文灯,放飞心愿。

万宁文灯节是欢乐节的重头戏之一。本届文灯节活动突出“青春欢乐喜洋洋,万宁文灯呈吉祥”的主题,把浓郁的海南文灯文化、黎苗族文化、万州美食文化、温泉文化与在兴隆地区21个国家归国华侨的异域文化、风情相互交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宁文灯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旅游岛欢乐节

海南三亚有什么特产?

三亚的特产有:

1.红烧梅花参

红烧梅花参的主料为水发梅花参,主要配料有油菜和百灵菇等。把泡发后的梅花参从中间切成两半,用开水烫透,然后将水控净。经大厨烹饪,配上新鲜的百灵菇,味道嫩滑鲜甜,具有滋阴补肾,增强机体免疫力之功效。

2.红糖年糕

红糖年糕曾经是三亚人过年时才吃的食品,如今在三亚各个农贸市场均有销售摊点。糯米面加红糖蒸出来的,软软的、粘粘的还具有红糖那种特别的香味,很受女孩子喜爱。

3.甜酸粉

滑滑的粉丝是地瓜粉做的,几块白白软软的米糕和它构成了甜酸粉的主料,黄色的菠萝块和红色的胡萝卜丝相映生辉,吃起来菠萝的酸和胡萝卜独有的甜溶合,凉拌的腌料是红糖水和米醋混合而成的。

4.苗家三色饭

三色饭是苗族最具特色的食品,是用山兰糯米、桑叶、红蓝藤叶、黄姜、椰浆、小山棕叶若干包制而成。

5.米花糖

取糯米、粳米用粗沙渗入铁锅中炒热开出米花;用较浓的红糖水拌均,放在四边围小板的大块长形木板上压实,再加上红浓糖汁铺面,待凉干后即可切块食用;还可用于开水冲,待冷却后食用。

6.姜糖汤圆

选用当地的优质糯米,浸水1小时后捞起晾干,用石磨磨成细粉,压匀成小片粉皮;选用优质花生、芝麻、椰子丝捣成碎细小块,渗入粉红糖,用粉片包紧成手拇指大的圆形汤圆;在铁锅滚水中加入适量的生姜片,汤圆落锅后15分钟便可捞起;在碗里食用,加入适量的姜糖水。

扩展资料:

1.红烧梅花参的营业价值:梅花参既是滋补品,又可治病抗癌,有一定的防衰老作用,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矿物质也较丰富,并且不含胆固醇,是理想的滋补品。中医认为:海参性温,味成,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之功,可以治精血亏损、虚弱劳怯、阳痿、肠燥便艰等症。

对于产后、病后体虚衰老,肺结核,神经衰弱等症,均可用之。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梅花参可用鸡汤清炖,也可切片加辅料清沙,还可以甜吃,即用海参、鸡蛋、桂圆加冰糖清炖。

2.梅花参又称凤梨参、海花参等,是三亚三绝之一,主要产自南海诸岛海域,因其鲜活的时候,橙色的背部生满了梅花瓣状的肉刺而得名。春秋两季捕获,洗净腔内泥沙,入适当的盐水中煮1-2时,捞起冷却后曝干或烘至快干时,再入蓬叶液中略煮至色黑时,取出晒干。

参考资料来源:三亚市人民政府官网:三亚概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烧梅花参

海南三亚喜迎“三月三”,三月三都有什么习俗?

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三月三都有什么习俗?

在广西,群山环绕的少数民族地区会去扫墓,吃五色糯米饭,举办各种大型活动;而在沿海地区,比如说北海,三月三都是去摘一些去邪去污的植物回来挂在门上,另外会去采摘一种叫做鸡屎藤的植物用来跟糯米一起打成粉末,做一种“鸡屎藤 米乙”来纪念三月三。 

广西三月三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的传统歌节,也是广西瑶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重视程度也不同,有些地方会在这天祭祖拜山,可见其重视程度。我们那里的习俗是在三月三这天蒸五色糯米,还有红鸡蛋,老人们会用毛线织一个挂兜,把红鸡蛋挂在小孩子的胸前;五色糯米饭有清热凉血的作用,红色鸡蛋主要是图吉利,祝愿小朋友顺顺利利不生病,是最朴素的祝福。(这是以前,现在也是在大环境下办得热热闹闹,人山人海)

三月三节的来历

三月三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称,上古洪水时期,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了一次特大洪灾, 人畜死亡,只剩下一对叫天妃和南音的兄妹。兄妹二人长大成人以后,决定分头寻找伴侣,相约每年三月三再回到燕窝岭下相会。结果几年过去两人无功而返。妹妹见找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将自己的脸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了颜色,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以结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

三亚的特色是什么?

特色美食:

红烧梅花参

红烧梅花参的主料为水发梅花参,主要配料有油菜和百灵菇等。把泡发后的梅花参从中间切成两半,用开水烫透,然后将水控净。经大厨烹饪,配上新鲜的百灵菇,味道嫩滑鲜甜,具有滋阴补肾,增强机体免疫力之功效。

红糖年糕

红糖年糕曾经是三亚人过年时才吃的食品,如今在三亚各个农贸市场均有销售摊点。糯米面加红糖蒸出来的,软软的、粘粘的还具有红糖那种特别的香味,很受女孩子喜爱。

甜酸粉

三亚的粉类小食很多,凉拌类的却不多,其中甜酸粉是常见的一种。滑滑的粉丝是地瓜粉做的,几块白白软软的米糕和它构成了甜酸粉的主料,黄色的菠萝块和红色的胡萝卜丝相映生辉,当然吃起来菠萝的酸和胡萝卜独有的甜更是溶合到绝妙。

炒熟的花生、腌黄瓜丝、萝卜干作为辅料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让甜酸粉更加香甜可口。凉拌的腌料是红糖水和米醋混合而成的。

苗家三色饭

三色饭是苗族最具特色的食品,是用山兰糯米、桑叶、红蓝藤叶、黄姜、椰浆、小山棕叶若干包制而成。

米花糖

取糯米、粳米用粗沙渗入铁锅中炒热开出米花;用较浓的红糖水拌均,放在四边围小板的大块长形木板上压实,再加上红浓糖汁铺面,待凉干后即可切块食用;还可用于开水冲,待冷却后食用。

姜糖汤圆

选用当地的优质糯米,浸水1小时后捞起晾干,用石磨磨成细粉,压匀成小片粉皮;选用优质花生、芝麻、椰子丝捣成碎细小块,渗入粉红糖,用粉片包紧成手拇指大的圆形汤圆;在铁锅滚水中加入适量的生姜片,汤圆落锅后15分钟便可捞起;在碗里食用,加入适量的姜糖水。

扩展资料:

当地民俗

黎族织锦,一般包括挑花、刺绣、扎染(古称绞缬染)和蜡染等民族工艺。在海南黎族村寨,可以见到黎族妇女的筒裙、上衣、头帽、花帽、花带、胸挂、围腰、挂包、龙被和壁挂等织绣艺术品。

《后汉书·南蛮传》载:“汉武帝末(公元前87年),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蛮不堪役,遂攻郡杀幸。”在当时,黎族人民穿的贯头上衣,就是用“广幅布”做成。这种布料是黎族妇女利用野生木棉制作而成。

苗族饮食:三色饭是苗族特色食品,用山栏糯米等制成。一般是在农历三月三节庆之时,苗寨家家户户制作。三色饭原为五色饭,五色饭为红、黄、蓝、白、黑五色,皆用独特的植物汁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山栏糯米中,放在特制的木蒸笼中蒸成。

五色饭色彩鲜艳,清香可口,是开胃去火的清凉食品。如今五色饭已改为三色饭,有红、黄、黑三色,分别取色于新鲜红葵、黄姜和三角枫汁液。饮酒是苗族男子一种生活习俗,平时饮量较少,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时会饮酒大量。他们一般不劝酒,能喝多少就喝多少。酒是自家酿造,苗族家庭都懂得酿酒,有酿酒工具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亚

海南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1、三月三节

黎族三月三节(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谈爱日,黎语称“孚念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黎族三月三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

2、元宵换花节

据海南省民俗专家介绍,“换花节”起源于“换香节”,唐末已存在元宵张灯结彩、换香活动。“换香”蕴含着当地老百姓互换香火,有换吉纳祥,发财旺丁的寓意。

后来出于节庆安全考虑,1984年,府城民间“换香”习俗改为“换花”,“换花”逐渐成为人们元宵闹春的主要活动,并演变成年轻人追求爱情的新习俗。

换花节原是府城特有民间节日,历史悠久,据说源自唐代。但是,从前换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绝。海南建省办特区后,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新潮的换花,活动的规模、范围、区域逐年扩大,形成了凝聚友谊、美好、幸福、欢快为一体的新的娱乐形式。

3、海南国际椰子节

海口有“椰子街”并开办椰子灯会;在椰子之乡文昌县品尝鲜美椰子;在通什市,黎族和苗族将过他们盛大的狂欢节"三月三",可观看到黎族、苗族人民的婚俗和祭祖典礼;三亚有"国际龙舟赛"和"民间武术比赛"。

节庆旅游日程 下午三亚国际饭店集中,住国际饭店。 参加开幕式,游览椰子街,观看椰子市灯笼展示。住国际饭店。 到椰子县文昌尝椰子,参加三月三黎、苗族通什市联欢和婚礼仪式,以及向祖先献祭。

4、海南岛欢乐节

海南岛欢乐节,由海南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主办的全省性旅游节庆,每年11月举行。作为新策划的旅游节庆活动,该节的特点是“旅游搭台,唱旅游戏”。欢乐节在全省旅游市县举行,各地不同特色的活动,让游客可以有多样的选择。欢乐节强调欢乐性和参与性。

5、万宁文灯节

在万宁市,放文灯是盛行已久的民间娱乐习俗,在兴隆景区,凡逢节日、庆典或大型活动,都有放孔明灯的习俗,来乞求保佑。在首届中国青年欢乐节暨第五届海南岛欢乐节这个特别的节日里,万宁兴隆旅游区变成了天上灯市,在兴隆康乐文化广场上,人们齐聚一起共放文灯,放飞心愿。

万宁文灯节是欢乐节的重头戏之一。本届文灯节活动突出“青春欢乐喜洋洋,万宁文灯呈吉祥”的主题,把浓郁的海南文灯文化、黎苗族文化、万州美食文化、温泉文化与在兴隆地区21个国家归国华侨的异域文化、风情相互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