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县的地方特产
姜糖
姜糖创于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系新都区三河场传统食品,现由新都区国营食品厂生产,新都姜糖产于三河镇,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传,大约在清朝康熙末年,三河场有一位马婆婆,将糯米炒熟磨细,掺上生姜汁、红糖调和均匀,揉成软糕,切成小条,做成一种糖出售,取名姜糖。 新都柚
新都柚是地方名优特产,1994年、1996年、1997年、1998年度,连续荣获全国柚类“金杯奖”,1995年荣获农业博览会“国家银奖”。 新都泡菜
新都泡菜以“不变形、不过酸、不走籽、不喝风、不过咸”,品种丰富,色、香、味、形、器俱佳,素以脆嫩芳香、风味独特而闻名于天下。 新繁棕编
新繁棕编技艺起源于清代嘉庆末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清代嘉庆末年新繁妇女即有“析嫩棕叶为丝,编织凉鞋”的传统。在秀丽的乡村和农家小院,随处可见当地妇女用洁白细腻的棕丝编织着一件件神奇的手工制品。尤其是拖鞋堪称新繁棕编一绝,它具有舒适透气,美观大方,轻便无污染,且防潮耐用的特点,因此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新都白米酥
新都白米酥,是四川成都市新都区的传统食品,始于乾隆年间民间小贩所营,后为新都区“密根堂”店的老板创制,成品具有香甜味美,细腻化渣,营养丰富等特点。白米酥是四川新都的传统食品。相传起源于二百年前的清朝中期。始于民间小贩所营,具有香甜味美,细腻化渣,营养丰富等特点,渐有名气。 五香金钩豆腐干
新都县新繁镇爱莲春酱园产品,与另一名产杏仁甜豆瓣同时著称,由于制作精细,质地优良,色鲜味美,独具特色。曾多次获得原“四川省土特产品劝业会”的奖章、奖状,并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荣获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的金质奖章和奖状,使这两大产品驰名全国,荣享中外。 凤尾酥
成都凤尾酥是川式名点之一,相传始于明代,是由宫廷筵席点心演变而来。外表呈浅金黄色,外酥内软,趁热食用倍觉鲜美。凤尾酥的芯料随季节而变化。根据不同的芯馅,分为鲜花凤毛酥、龙虾凤尾酥、金钩凤尾酥等等。 蒜泥白肉
蒜泥白肉是川菜中人们非常喜爱的一款家常风味菜式。该菜以成都的竹林小餐、蜀苑酒楼两处最有名气。蒜泥白肉讲究选料、要求肥瘦相连的猪腿肉;讲究刀功,要求片张薄而均匀,肉皮、肥肉、瘦肉三者相连;讲究调味,要求色红味浓,突出蒜香味。品尝此菜给人以爽口、肥而不腻的美感,宜于下酒佐饭。 麻酱凤尾
凤尾,非凤凰之尾巴,亦非鸡之尾巴,乃莴笋尖也。莴笋尖,四川叫法,即莴笋的上部及叶子部分,两广地区称之为油麦菜,长江以北往往弃之不食。莫怪北人不好吃,我乃东北人也,对北方菜肴亦有所了解。北方菜品往往长的硕大,但较为粗糙,不够鲜嫩,如莴笋尖一类,食之如同嚼蜡,口感如柴,确实不好吃。因此,此菜之莴笋尖需取鲜嫩部分。另外,四川之莴笋尖通常带有一截莴笋部分,这样吃起来既有莴笋的脆,又有叶子的嫩,口感颇好。 新都寿星柑
新都寿星柑,是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的著名特产,该品果实有圆形、扁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等形状,色泽呈桔红色至金黄色。果可生食,加工蜜饯,药用价值也较高,如生食果皮能止咳化痰。新都寿星柑是四川新都水果特产,深受消费者喜爱。 新都叶儿粑
叶儿粑又叫艾馍,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荷香味浓,菜分两味,咸鲜味美。简介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新都天全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制作,更名为叶儿粑。因有其独特风味,盛名远播。 宝光素斋
宝光素斋,凡是成都平原川西坝子上的人,无不知道新都宝光寺有一个素斋餐厅。宝光寺的素斋远近闻名。工艺考究、色香形似,连味道也是那么逼真,无不令过往食客啧啧称奇。简介宝光素斋宝光寺的“素斋”也是小有名气的,雷康当然也要再次品味一下。素食菜谱中的品种有30多种,其“锅巴肉片”中的“锅巴”很酥脆;“排骨”制作和口感不错。 桂花肉丝
新都桂花肉丝百科内容来自于:新都桂花肉丝属川菜系,以猪肉,鸡蛋,味精,淀粉为材料,工艺为炒。 牛肉焦饼
牛肉焦饼,煎点,特点:色泽金黄,皮酥脆香鲜,馅细嫩微麻。烹制法:煎。此品为成都市新都区的著名特色小吃之一,也叫牛肉焦包,尤以三义园牛肉焦饼名气最大。 四川海椒
盛产海椒,俗称东山海椒。品种有大红袍、二金条。色泽鲜红、味道辛辣,是川菜调味的上好佐料。涪陵榨菜、郫县豆瓣,都选用东山海椒作为原料。
成都市新都区的特产是什么?
新繁泡菜,以其"不变形、不过酸、不进水、不走籽、不喝风、不过咸",品种丰富,色、香、味、形、器俱全,以及特殊的制作工艺而享誉饮食界。新繁泡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乳酸,有解腻、开胃、保健、提神、醒酒、增进食欲之功效,属名优传统乳酸发酵食品,是家庭、餐厅、旅游的理想食品。九五年<新繁>被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为中国泡菜之乡。
白米酥: 是四川新都的传统食品。它始于乾隆年间,为新都县"密根堂"店的老板创制。约有二百余年历史。以糯米粉、白糖、蜜玫瑰、菜油、饴糖等为原料,具有制作精细、色泽白净、花纹清晰、细腻化渣的特点。
叶儿粑: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新都天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改制,更名为叶儿粑。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为四川名小吃之一。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鲜橘子叶,置旺火蒸。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咸鲜味美。
桂花糕: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在明朝末年,新都县城有个叫刘吉祥的小贩,从状元杨升庵桂子飘香的书斋中得到启示,将鲜桂花收集起来,挤去苦水,用糖蜜浸渍,并与蒸熟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合,装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三百多年来,继承制作桂花糕的糖果坊不断改进工艺,现以精制白糖、饴糖、面粉、糯米粉、菜油、蜜桂花等为制作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好,经过蒸、炒、磨、拌、擀、匣、刀切等工序精制而成。该产品具有洁白如玉,清甜爽口,细腻化渣,桂香浓郁的特点。
新都柚 新都柚是新都区有百余年栽培历史的地方佳柚,因其品质优良,口感上佳,果形靓丽而成为食用和馈赠佳品,是四川省优质果品,1994-2001年连续7次荣获全国柚类评比“金杯奖“和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