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特产小吃 恩施州十大名吃
1、土家油茶汤
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2、张关合渣
合渣,又名懒豆腐。恩施土家人对合渣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兵荒马乱之年,由于粮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传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如今,恩施人吃合渣已不是逢年过节才能吃的“奢侈品”了,平时在家里都能吃上合渣,许多餐馆更是把它当成一道特色菜上桌供应,深受顾客的青睐。
3、土家腊肉
土家人家家都兴喂年猪,主要是图过年时有肉吃,过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制作成腊肉,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腊肉放在锅里烹煮,香飘十里,勾人食欲,是土家人平时招待客人摆在席上的主菜。
4、柏杨豆干
柏杨豆干因产于利川市柏杨坝镇柏杨村而得名。
明清以来,在利川柏杨集镇一带就大量生产豆干,其中尤以沈记好吃婆豆干作坊生产的豆干最为有名,并被当地官员列为朝廷贡品,深受朝廷皇族们的喜爱,康熙皇帝还给沈记好吃婆豆干作坊亲笔御赐“深山奇食”金匾,从此沈记好吃婆豆干就改称为深山奇食好吃婆豆干,并以皇恩御赐为荣,使豆干制作传统工艺沿袭几百年传承至今,成为人们喜爱的地方风味小吃。
5、社饭
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土家、苗、侗族等少数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吃社饭,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进行,民间习惯称为“过社”、“拦社”等。戊日属土,所以这天是祭祀土地菩萨的日子,人们以祈年景顺利,五谷丰登,家运祥和。
6、鲊广椒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土家人特别酷爱酸辣。有“三日不吃酸和辣,心里就象猫儿抓”的民谚,鲊广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明的,并在恩施这块土地上长盛不衰。
7、葛仙米
葛仙米俗称天仙米、天仙菜、水木耳、田木耳。为水生藻类植物,属蓝绿藻的一种,单细胞,无根无叶,墨绿色珠状,纯野生,是名副其实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相传东晋时期,炼丹术家、医学家、道教理论家葛洪在隐居南土时,灾荒之年采以为食,偶获健体之功能。后来葛洪入朝以此献给皇上,体弱太子食后病除体壮,皇上为感谢葛洪之功,随将“天仙米”赐名“葛仙米”,沿称至今。恩施州鹤峰县走马镇是世界上最大的葛仙米产区,这里适宜葛仙米生长的水田、池沼达670余公顷,因葛仙米生长对其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阳光、经纬度、海拔等)要求极高,当今世界上仅非洲有极少量发现。葛仙米不愧是世界上真正罕见的神品。
8、凤头姜
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又名“来凤姜”,是来凤县民间经过长期选育稳定下来的地方优良生姜品种。其姜柄如指,尖端鲜红,略带紫色,块茎雪白。
凤头姜无筋脆嫩、富硒多汁、辛辣适中、味美可口、开胃生津、风味独特、醇香浓郁持久,为姜中独具特色之佳品,在全国生姜品种中独树一帜,因而早已是东南亚市场青睐的畅销品。1998年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证书,成为全国绿色食品第一姜。凤头姜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糖、姜油酮、酚、醇以及人体必须的铁、锌、钙、硒等微量元素。
9、福宝山莼菜
福宝山莼菜又称马蹄草、荨草、水葵。是一种高等多年水生植物,叶片呈椭圆形,正面绿色,背面暗红色,叶柄细长。福宝山莼菜相传为古代神山所赐,是水中一珍,自晋代以来为历朝皇宫御案之贡品,皇室宫宴之佳肴。它可煮、可炒、可凉拌,尤其是与鱼肉、熟鸡、火腿、香肠等配在一起做汤,鲜嫩可口,味粘甘滑,色、香、味、形俱佳。
10、年肉
相传,年肉滥觞于一场战乱。有一年除夕前,土家山寨突遭军队攻入,土家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做团年饭,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样的日子会罹此大难,纷纷抛家舍业,拖儿带女四散奔逃。部分逃进深山石洞的人虽然侥幸脱离了虎口,但饱受冻馁之苦。幸好有一长者于仓促中带出了一大块熟猪肉,于是大家每人都分得了一小片肉,这才和着眼泪熬过了这个凄惶的年关。战乱平息后,为了记取这次血的教训,土家人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应蒸几大块熟肉,以防再次遭受类似的祸患。以后相沿成习,年肉便进入了土家人春节菜谱。
恩施有什么出名的特产
1、恩施豆皮
恩施豆皮是湖北恩施州一种的地方特色小吃,故称为恩施豆皮。成品色泽乳白,有淡淡香味。恩施豆皮又分米豆皮,绿豆皮,包谷(玉米)豆皮,其中以米豆皮最受欢迎。
2、土家炕洋芋
土家炕洋芋,“洋芋”就是土豆。“炕”是湖北宜昌地区、恩施地区的方言,是煎炒焖炸之外的一种做菜方式,介于用少量食用油煎与炸之间的一种烹饪方式。这是一种地道的土家风味食品。
3、顶顶糕
顶顶糕,是湖北的特色小吃之一。是以面粉或米粉、糖、油脂、蛋、乳品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辅料、馅料和调味料,初制成型,再经蒸、烤、炸、炒等方式加工制成。
4、柏杨豆干
柏杨豆腐干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种地方特色菜肴。柏杨豆干主要以优质地产大豆、龙洞湾泉水和若干种天然香料为原料,经过水洗、浸泡、碾磨、过滤、滚浆、烧煮、包扎、压榨、烘烤、卤制、密封等十几道独特工序加工而成。
5、土家油茶汤
土家油茶汤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之一。一边喝汤,一边食用汤中花生粒、豆腐干、核桃仁,再配上用火烧好的糍粑,吃起来满口余香,回味悠长。
在恩施你最喜欢哪三道美食?
第一道,用“马尔科”品种油炸的土豆。
恩施话叫炸洋芋。恩施地区5元一碗,恩施还有一种土豆做法叫炕洋芋,炸洋芋和炕洋芋有区别的,炕洋芋是把土豆带皮用清水煮熟后剥皮,再用油炕的叫炕洋芋。炸洋芋就是直接炸的。切记一定要用“马尔科”品种的洋芋来制作才是正宗的。
第二道,格格 价格10~15元
此格格不是紫荆城里的格格,而是一种恩施早餐的做法(非恩施特有,重庆万州地区的格格也是非常棒的),格格为新鲜猪肉、牛肉、五花肉、羊肉等配合切块的土豆加上特质的玉米粉蒸熟,撒上香菜和葱花味道更鲜美,值得推荐。
第三道,豆皮 价格约12元左右
恩施豆皮不同于武汉、长沙等地的豆皮,做法和外面也很不一样,名字一样但是味道还属恩施的更美味、更有特色。
恩施豆皮分炒豆皮、煮豆皮、糊汤豆皮。
炒豆皮主要出现在中餐,煮豆皮主要是过早,糊汤豆皮宵夜来一碗是烧烤的绝配。
三种豆皮的做法口味有很多不同,吃饭也不同。大家到恩施可以一样一样的尝试。
炒豆皮
煮豆皮
糊汤豆皮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在我的家乡,我最喜欢吃的三道 美食 。米豆腐是肯定少不了的。每次回家都会吃上好几大碗。每次点的时候都会让摆摊的叔叔 多加一点酸萝卜 当然是因为太好吃了。呜哈哈
第二个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腊肉腊肠。有跟我一样喜欢啃腊骨头的吗嘻嘻 腊肉切成薄片儿,加上辣椒。放葱段 可随意搭配。多的制作方法就不多说了,怕你们流口水 好吃得了。
对于离家的人来说故乡的房屋、道路、人事,或许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模糊不清,唯有舌头最是忠贞,吃上一口便知那就是家乡的味道。
以下就是壹周君前段时间写的一篇,节选片段作为答题吧
湖北恩施,地处鄂西山区,这里的食物,以腊肉、土豆、合渣,苞谷酒最有特点。
恩施的腊肉不是风干的而是熏干的,味道更香。土家人用松柏枝加核桃壳、花生壳、桔子皮等柴草料将猪肉进行烟熏烘烤,待肉变棕红即可。熏好的肉放在通风处,可以保存两到三年不变质。
恩施的土豆,又名“马儿科”,比一般的土豆要小和黄。土豆的做法很多,油煎煮炸蒸,没有哪一种做法是不好吃的。每年到土豆过季的时候,恩施的农妇就会在自家院子里找个通风干燥的地里挖一个坑,然后将土豆放进去,等快过年的时候再拿出来吃。
恩施的合渣,又名懒豆腐。在恩施,合渣的吃法很多,其中张关合渣是制作合渣火锅的典型。张关合渣因宣恩一小集镇“张关”而得名,是将合渣煮好后点卤变得稍干,加鲜汤配猪肉、仔鸡、鸡蛋等做成鲜肉合渣、仔鸡合渣、鸡蛋合渣等系列合渣火锅。
苞谷酒,顾名思义,是用苞谷为原料,在农村小酒作坊里自家酿造而成。先建一个煮酒的作坑,上面固定做一个木桶,用来煮苞谷和蒸酒出来。把苞谷煮出来后,放在一块平的地板上,加酒曲发酵,经过一天一夜后,放后发酵池里,密封,经过七天后,蒸出来就可以了。而苞谷酒又以野三关苞谷酒最为有名。
恩施的话是我国湖北地区的一个自治州,当地的 美食 还是挺多的,而且都是比较有特色的那种,像当地的话好吃的腊肉比较的有名,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特别是云贵那块,人们就特别的喜欢吃腊肉,土家腊肉都是当地人们自己养殖的,味道也是想当的不错。
还有当地人爱吃的豆皮也是一道特产,说到豆皮大家都知道是用黄豆做的,而恩施的豆皮则不然,恩施的豆皮全部都是用大米做的,除了大米以外还有土豆、绿豆和玉米等几种掺杂在一起做成的,味道的话也是相当的好吃,即可以煮着吃也可以炒着吃。
还有恩施的炕洋芋、贴土、社饭、糍粑、土家油茶汤、土家酱香饼、土家蒸菜、折耳朵也就是鱼腥草、恩施富硒茶、张关合渣、柏杨豆干、榨广椒、葛仙米、凤头姜、福宝山莼菜、年肉、土家三下锅等都是恩施地区比较好吃的 美食 。
因为工作关系,欢喜去过恩施很多次,作为一个吃货,也是尝试了各种不同的 美食 。下面来说说,在恩施一定要吃的一些 美食 :
猪肝面
恩施过早吃的面条,比很多地方的面条都要隆重很多,同样的碱水面,在宜昌最多的就是红油小面了,加码子也就是提前准备好的牛肉牛仔肉丝。在恩施,各种码子都是现炒的,泡椒猪肝,榨菜肉丝,青椒肉丝,番茄鸡蛋,泡椒鸡杂等等,其中要数泡椒猪肝的码子最受欢迎,鲜嫩爽滑,满满一大碗,饭量小的人可以吃到撑。
炕土豆
炕土豆也是很多地方都有,但是上天似乎格外恩宠恩施,恩施产的土豆格外的粉。小小的桂圆大小的土豆蒸熟去皮,再用菜籽油小火慢煎到金黄,吃的时候再根据个人口味加上一些调料,外面一层酥脆的壳,里面是绵软沙沙的芯,好吃到停不下来。
合渣
合渣,是打豆腐第一步操作的产物,就是黄豆泡软后磨成浆,做豆腐下一步就是滤渣,而合渣,就只需要加上蔬菜末,肉泥和调料炖开就可以吃了。只不过做豆腐的话,磨浆时加的水会多一些,做合渣的话,水加的水就少一点。在恩施,基本所有的餐馆都有合渣这道菜,据说最好吃的,叫做张关合渣。
腊货
各种腊货,腊五花,腊猪蹄,腊排骨,腊肠,腊猪肝,在恩施好像就没有不好吃的腊货,最喜欢的还是腊猪蹄炖土豆。想想就开始流口水了。
关于恩施的 美食 ,你觉得还有那些一定要尝尝的,欢迎留言讨论哦。
湖北恩施自治州,去过很多次,那边的 美食 很多,每次去都能吃上不一样的 美食 ,下面给大家分享3个恩施 美食 ,大家去的话可以找找尝尝。
1、格格:此“格格”乃是用辣椒乍混和其他主料秘制后再蒸出来的,肉下面还铺了一圈土豆,肉的腥香味儿和土豆的清香味儿,还有秘制的香料味混为一体,味道巴适的很;
2、张关合渣:张关合渣又名“懒豆腐”,其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一个“懒”字。取新鲜黄豆磨制成汁,直接倒入锅中煮沸即可食用,因其制作简单,营养丰富,深受恩施人民的喜爱;
3、鲊广椒:也称为鲊辣椒,它是以恩施本地鲜红辣椒和苞谷面(玉米面)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个人觉得鲊广椒炒土家腊肉很好吃。
恩是的 美食 还有很多,像土家社饭、土家烧饼、洋芋饭、扣肉、油茶汤,味道都很有特色,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去恩施可以找找尝尝,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1.苞谷粑粑
一开始听名字以为是传统用大圆锅炕的米粑,吃之前看着包裹的粽叶以为是粽子,打开以后以为是加了玉米面做的糍粑。但当真正入口的时候才发现,颠覆自己所有的猜想,它微甜,带着玉米与粽叶的独特香气,虽然原料中含有糯米,但却吃起来却完全不糯,跟糍粑粽子的味道完全不一样,也许这是属于武陵山区,恩施州大自然的馈赠把,才有了这独特的 美食 ,上次去建始县乡村玩的途中,经过白杨坪镇,有一个叫上店子苞谷粑粑的地方买的,大家去恩施乡村游玩的时候可以去尝试一下。
2.葱炒洋芋片
我也不知道这个叫法是不是正确,但这确实是一道恩施本地每家每户经常会吃到的一样菜,食材选用恩施本地的富硒小土豆,与我在武汉吃的土豆完全不一样,第一次吃的时候还以为是萝卜,吃起来的口感细腻,味道绵香,爽滑好吃,做法上也独特,是用菜油和猪油混合用葱炒制,虽然是个小菜,但永远是最先光盘的那一道菜,之前在建始县高坪镇石门村的石门古风农庄吃到,回家后也尝试自己炒制,却始终没有那个味道,可能独特的食材加上独特的做法,不然怎么称得上是恩施特色洋芋呢。
3.红烧藏香猪肉
当时吃过这道菜后,还特意到养猪场所去亲眼看了一下藏香猪长什么样,这种高山散养的猪和普通的猪不一样,可能成熟后也只有100斤左右,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的时候 大部分时间都在高山上奔跑运动,随之带来的就是肉质紧实,最不可思议的是在我吃的时候发现他的肥肉吃起来的感觉不是普通猪的那种肥腻,反而是跟瘦肉一样的感觉,香气十足,也是在建始县高坪镇石门村的石门古风农庄吃到的,恩施建始真是一个让我流连忘返的地方。
油香 腊肥肠 蒿子饭 酸渣肉 …感觉太多一口气根本数不完
哎!我回来都吃胖了,感觉很多好吃的都想吃
1.恩施喜欢 美食
1.土家公婆饼
又称“湖北公婆饼”、“恩施公婆饼”、“恩施土家族公婆饼”、“武汉公婆饼”简称“公婆饼”。它是土家族特有的风味 美食 ,采用发酵面团包卷由几十种天然佐料调制而成的新鲜猪肉馅料,辅一葱花,沾一芝麻、用电饼铛煎制而成。公婆饼配方科学,技艺精湛,沁人心脾,深受市场青睐。
2.土家炕洋芋
“洋芋”就是土豆。
吃洋芋有多种吃法,其中炕洋芋松泡味美。其做法是,先将洋芋刮皮洗净,放在锅里煮一煮,不等全熟捞起来,立即放在锅里炕,放进菜油或漆油,翻来复去将表皮炕得焦黄,再放进盐,蒜末、辣椒粉,拌匀即可。
3.葵花年肉
相传,年肉滥觞于一场战乱。有一年除夕前,土家山寨突遭军队攻入,土家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做团年饭,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样的日子会罹此大难,纷纷抛家舍业,拖儿带女四散奔逃。部分逃进深山石洞的人虽然侥幸脱离了虎口,但饱受冻馁之苦。幸好有一长者于仓促中带出了一大块熟猪肉,于是大家每人都分得了一小片肉,这才和着眼泪熬过了这个凄惶的年关。战乱平息后,为了记取这次血的教训,土家人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应蒸几大块熟肉,以防再次遭受类似的祸患。以后相沿成习,年肉便进入了土家人春节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