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治理低价游乱象?
7月28日,央视曝光了“海南不合理低价游乱象”,其中播出了海口市远通国际旅行社海府路营业部、中旅控股国际旅行社、逍遥国际旅行社龙昆南营业部和南国风光旅行社涉嫌低价经营的情况。
节目播出后,海口市高度重视,当晚海口迅速安排部署由省旅游质监局、市旅游质监所和市旅游警察支队共14人组成的四个检查小组,分赴被曝光的四家旅游企业,依法对涉嫌“不合理低价游”展开调查。通过现场检查、询问、查阅电脑和档案资料,基本锁定相关企业的违法事实。
下一步海口相关部门将进行深入的调查取证,完成证据收集工作后,依法按不合理低价从严从重处罚。同时,举一反三,加大力度打击不合理低价游现象,迅速摸清、梳理和分析海口市旅游市场存在的海南散客游、海口散客游涉嫌低价问题,约谈全部经营海南散、海口散的企业,查实一个处理一个,建立严管重罚的长效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海南国际旅游岛和自贸区的良好形象。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央视曝光海南不合理低价游当晚书记省长连夜批示
50块钱玩3天、购物包厢布陷阱、内导瞎忽悠、乳胶床垫利润过万、咖啡能治病……周六晚的央视《东方时空》曝光了海南“不合理低价游”乱象,其中点名了当地一众国家5A级、4A级景区。
这档长达20分钟的调查节目播出后,引起了极大反响。次日的海南新闻联播报道,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分别作出批示指出,依法依规严肃整治,查实一个处理一个。
乱象曝光
暑期来临,选择到海南度假的游客增多了,而散客团成为了旅行社的热门生意。为了争抢客源,旅行社纷纷推出特价团、精品游,甚至打出零团费的招牌。真有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事儿?里面还有什么猫儿腻?
在央视调查节目中,记者找了一家旅行社,先交了100元报名低价旅行团,第二天上了大巴后被要求补签旅游合同书,其中的旅游费用写成了980元。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旅游委规定的,不用管”。
海南省规定的3天2晚旅游指导价为980元,如果低于这个标准的70%,即700元成本价,就属于“不合理低价游”。而填补团费与成本之间的巨大差价,靠的就是“购物店”和其中的“内导”——购物店中设置包厢,导购毫无顾忌夸夸其谈,忽悠游客为其暴利商品买单。
事实上,许多小伙伴应该都听说过类似的“低价游”陷阱,也都明白“不贪小便宜,就不会吃大亏”的道理,但为什么还屡屡有人身陷其中呢?
“商家不会提供低于成本价的服务,游客再精明,也会败给经济规律。”专家表示,在这样的场景中,游客没有时间与外界联系,往往就被“洗脑”,掉进了陷阱里面。
连夜行动
“海南是吃旅游饭的,对旅游乱象应该要零容忍。”这档节目播出后,引起了极大反响。次日的海南新闻联播报道,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分别作出批示——
刘赐贵指出,依法依规严肃整治,各地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监管,维护国际旅游岛和自由贸易区形象。
沈晓明指出,要彻查涉事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查实一个处理一个,不能让不法商家有可乘之机。
来自中华网
二、忽悠游客为何变成了国际旅游岛海南的形象?
在央视曝光了“海南不合理低价游乱象”后,海口和三亚都开始了有序的调查。据报道,相关部门迅速安排部署由省旅游质监局、市旅游质监所和市旅游警察支队共14人组成的4个检查小组,分赴被曝光的4家旅游企业,依法对涉嫌“不合理低价游”展开调查。通过现场检查、询问、查阅电脑和档案资料,基本锁定相关企业的违法事实。三亚市旅游整治办也组织召开整治工作会议,成立由三亚市旅游、工商、物价、食药监、旅游警察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开展联合查处行动。
梳理被曝光的乱象后发现,目前海南省出现的不合理低价游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类情况:
其一,虚假宣传。之所以有很多游客会上当,是因为商家宣传的话语实在太有诱惑力,像“海南精品游,三天两晚最低只要50元”这样的项目,谁看了不动心?
其二,是诱导消费。如果旅游团包含消费项目,应当在游客缴费之前明确告知,但海南省一些不合理的廉价旅游团,则让游客“上套”后才看到其高消费的“本质”。据央视新闻报道,有讲解员把游客带进“购物包厢”后,便开始了商家的表演,并忽悠游客“床垫可以治百病”,诱导他们购买高价的乳胶床垫。
商家忽悠游客的套路更深了。正如有知情者所说的那样,“从收客到操作客人到这个购物店,购物店里面的内导,内导他再把那个产品拿出来,然后一整套体系其实已经形成团伙诈骗”,这属于典型的“团伙作案”。这些低价游乱象的背后,是一套隐蔽的利益链条,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把游客拉入“虎口”。
针对这些问题,事前预防和事后追责同样重要。目前,多数旅游整改行为都是“被动行为”,经过媒体曝光和舆论热议后,才开始着力解决问题。而一些不法商家正是看中了旅游散客“维权无门”“投诉无力”的弱势心理,肆无忌惮地借此大发横财。而且,面对那些不痛不痒的“整改”,他们也会不断升级忽悠的“套路”。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事前预防。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提高旅游机构的入场门槛,以及加强有关部门对旅游市场的日常监管、抽查力度,都有助于防微杜渐,把潜在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一方面,可以引入游客打分机制,把各个旅游团的评价状况及时反馈到旅游监管部门的网站上,即使是散客,也可以借此了解旅游团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需建立严格的长期监管制度,让所有旅游团必须“持证上岗”,并定期检查其资质情况。而对那些已经被曝光的乱象,则要依法依规严格惩处。
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海南省需要发挥本地特色优势,全面提升旅游业管理服务水平,其中就包括,旅游市场秩序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规范,旅游服务标准化和国际质量认证的建设要得到更多重视,旅游餐饮、住宿、交通、景区、旅行社、导游、购物等各个方面,都应该葆有精品意识和长期口碑观念。仅在游客权益受损后追责,这实在配不上国际旅游岛应有的市场服务质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