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分钟读懂“全域旅游”
智慧旅游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自身也在不断的演化和进化。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智慧旅游的演变过程。2009年国家将旅游业作为消费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投资、出口并列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此旅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2013年为了保障旅游业良性发展、净化旅游市场空间,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旅游法》和地方法规,规范了旅游企业与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2014年由于旅游行业自身发展中对高效、快捷的服务体验的需要,提出了“智慧旅游”的概念。同时伴随着“互联网+”行动浪潮的兴起,“智慧旅游”开始向“互联网+旅游”方向进行演变,此时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智慧旅游理念初步形成。2015年随着旅游产业带动性的凸显,大家意识到以旅游业为核心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成为可能,随即提出了“旅游+”的概念,“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水利”等一系列概念被提出。2016年随着“旅游+”的深入推进,旅游产业带动性被不断实践所验证,一场以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增长的“运动”到来,“全域旅游”诞生。在全国范围内先后确定了500个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年国家出台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导则”,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指明了建设方向,其中旅游业智慧化建设为其中重点建设内容。2018年“美丽中国-全域旅游年”的推出,将“全域旅游”的理念推向了全国。2019年随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等办法的出台,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进入了评定验收阶段,其中智慧旅游建设占68分,还有部分内容为一票否决项。智慧旅游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9年“旅游信息化起步与探索阶段”2010-2020年“旅游信息化高速发展阶段(钻石十年)”,时间阶段的划分主要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科技的发展。2010年之后互联网普遍的应用,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把智慧旅游推上了“快车道”。
二、什么叫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大众休闲旅游为背景,以产业观光旅游为依托,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产业经营、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
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扩展资料
全域旅游的目的:
发展全域旅游旨在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满足旅游市场消费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一定区域而言,就是全方位提升、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目的地指的就是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是一个能够全面动员、立足全面创新(产品)、可以全面满足的旅游目的地。从实践的角度,以城市(镇)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尺度最为适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域旅游
三、什么是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的重点和着力点在乡村,我国70%以上的旅游资源在农村,据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约20亿人次,旅游消费总规模达1万亿元,已占到了整个旅游市场三分之一之多,预计未来五年我国乡村旅游将接待国内外游客有望突破60亿人次。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升了乡村风貌、富裕了农民。推动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挖掘广大乡村旅游资源潜力,是我国旅游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全域乡村旅游就是要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成新型产业,从简单的卖风景和农家乐升级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根据每个村镇资源和区位优势的不同形成特色化乡村旅游产品模式和经营业态,整合旅游、休闲、农业、商业、文化等相关产业,先建点、再扩片、最后以线连片,从而拉伸产业链条、加强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