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风土人情的介绍

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

西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新亚欧大陆桥及黄河流域最大城市。

西安也是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科技、教育、商贸、文化和交通中心,形成了以高新、旅游、航天、航空、机械、电子、轻纺工业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西安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拥有高等院校63所,研究生培养单位46家,两院院士60余人,在校大学生120万人,每年毕业超过30万人。

戏剧也是西安特有的文化之一。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流传于户县钟馗故里的傩舞跳钟馗,是中国戏曲舞蹈的活化石,傩是中医的鼻祖。

西安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博物馆是以民俗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收藏、研究和展示为主。

西安汉城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集防洪保安、园林景观、水域生态、文物保护和都市农业灌溉为一体的特色生态公园。

西安牛羊肉泡馍是西安市著名小吃,用优质牛羊肉加佐料入锅煮烂,汤汁备用。把烙好的“虎背菊花心”——坨坨馍,掰成碎块,加辅料煮制而成。其特点是: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

总而言之,西安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遗存具有资源密度大、保存好、级别高的特点,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的155个基本类型中,西安旅游资源占据89个。

扩展资料:

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美媒评选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下辖11区2县并代管西咸新区,总面积10752平方公里,2017年末户籍人口905.68万 。

西安境内地层发育复杂,构造类型多样,为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截至2016年,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共47种,其中金属矿产21种,非金属矿产22种,能源矿产2种,其他矿产2种。

西安还是一个多民族散杂而居的城市。截至2012年,全市共有民族53个,其中少数民族52个,常住人口9.7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5%。在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安

二、请介绍一下陕西的风土人情.

楼楼,看我的行不行,

陕西风土人情:

1、临潼石榴:来西安旅游的人一定不要忘记品尝闻名中外的临潼甜石榴,临潼石榴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唐时杨贵妃就曾在华清宫亲手种植石榴.它具有果体大,果皮薄,色泽鲜艳,籽实味道甜香等特点,而且栽培面积居全国之首,因而成为著名的石榴之乡.年总产量达一百万斤左右,行销世界各地.九月中旬至十月上旬是石榴的成熟季节,此时去游览定会满载而归.

2、户县农民画:位于西安市西南方的户县是驰名中外的农民画乡,这里都是业余的农民画家,他们在农忙之余,用画笔展现自己的物质生产活动,讴歌美好的生活,描绘可爱的山川风光.内容健康,朴实,给人积极向上的激情.色彩艳丽,笔法自由,同时也兼收中外其他美术派别的长处,给作品增添了新的格调.

3、凤翔木板年画:已有四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扎根于农村.从年画画稿,调版,印刷到彩绘,都是乡村劳动人民在农闲时,手工操作.按农民生产,生活美好期望取材,按农民传统爱好的造型配色习惯而研制的.经过不断的吸收前人兴味,艺人逐步修改,提高出新,形成了都特的艺术风格.在陕,甘,宁,青,川一带享有盛名,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

4、唐三彩陶:是在汉代单色釉陶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品种,是在白地的陶胎上,刷上一层无色釉,在用黄,绿,青等色加以装饰,烧制而成,色彩鲜丽,光泽柔和,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俑,实属三彩之冠.

5、仿秦铜车马:秦铜车马是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东侧挖掘出土的两件大型彩绘铜车马,工艺精湛,造型生动。仿秦铜车马形象栩栩如生,能以假乱真,既满足了中外游人的购物需求,又充实了我国工艺美术品宝库。

6、陕北剪纸:剪纸俗称窗花,为聪慧的劳动妇女所创作,她浓缩着古老的黄河文化.每逢春节,家家窗上,门上贴满各式各样剪纸,把人们喜庆,快乐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近年来,这株黄土高原出生的民族艺术之花飘洋过海,深受国外宾朋的欢迎.

7、关中皮影:陕西是中国皮影戏的发源地,其皮影之盛行至今仍为全国之冠.重点主要在农村,体制多样,组织分工严格有序,保留着民间说书的历史痕迹 ,是近代陕西诸种戏曲的前身。作为一种“动画”是的傀儡,“皮影娃娃”具有都特的舞台表演能力和造型观赏趣味,经过积累,已有其完整的传统体系.

8、秦腔:也称“乱弹”,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在陕甘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经秦,汉,隋,唐,宋,元,明历代发展日趋成熟,明末清初盛行于南北各地,对许多剧种都有很大的影响.其特点是:慷慨激昂,宽音大桑.主要流行于西北各地.在西安,以西安易俗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秦腔最为著名.

9、仿秦兵马俑:随着秦兵马俑的发掘与展出,秦兵马俑复制品也日渐成为中外游客理想的纪念品和礼品。其造型逼真,品种适宜于艺术馆、博物馆等陈列,也可供家庭陈设、装饰、馈赠亲友。满足了中外游人的购物需求,使秦俑走出陕西,遍迹世界。

10、花馍:是陕西农民过节,结婚,祝寿等喜庆日子必有的特殊礼品.它的鲜艳色彩和奇特式样,体现了农民的高超手艺和真诚待客的淳朴,也是中国文明进步的象征.其图案采用变形,夸张手法,倍受人们爱.

11、灯笼:西安灯笼久负盛名.从汉代起,每至元宵节前后,大街小巷花灯盏盏,庭前屋檐红灯高悬.唐代更为壮观,城开不夜,歌吹满天.今天游览西安,只要赶上元宵节,就会看到夜如画,灯如海,人如潮的壮观景象.城墙上,街道上,公园里,处处挂满红灯,千姿百态,绚丽多姿.这时的西安宛如天宫,充满神奇和浪漫的色彩.

12、陕北红枣:红枣是驰名中外的陕北土特产,是一种医,食两用果品.由于气温,水分,光照,使其果大,色红,酸甜可口;富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粘液质,维生素A,B2,C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具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养,解药毒等功效.

三、西安特色美食有哪些?

西安特色美食有:

1、肉夹馍

肉夹馍是陕西著名小吃,来西安必吃的美食之一。馍外观焦黄,条纹清晰,内部呈层状,饼体发胀,皮酥里嫩,火功到家,食用时温度以烫手为佳。肉是用腊汁煮出来的肉,这个腊汁的引子都用了几十年,味道非常棒。

2、牛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最早为西周时期,历史悠久。它料重味重,肉多汤浓,镆筋光滑,香气扑鼻,食用后回味无穷,而且牛羊肉又有暖胃功能。牛羊肉泡馍很有陕西地方的风土人情。因为陕西农民淳朴,出去干活之后,只要拿出一块馍掰好后,加羊肉汤大火煮熟,加入葱花、蒜苗、香菜,即可端上来吃了。这样一大碗可以很好的充饥。

3、葫芦头泡馍

泡馍吃法简单,把馍掰成小块儿,再把猪肠肚和其他肉类等排放在碎馍块儿上,用骨头汤泡三四次,然后加入青菜等。吃时拌上辣酱等,鲜香爽口。

4、柿子饼

以临潼特产“火晶柿子”和面作皮,再配以黄桂、玫瑰、桃仁、白糖、冰糖、青红丝等,上等板油搅拌作馅,用木炭火架起整锅烘烤而成,表面呈金黄色,口感绵软香甜,是每年秋冬季节时令佳品。

5、锅盔

因为饼大直径二尺多,又圆又厚像个锅盖,所以被称作锅盔。是陕西“八大怪”之一。又干又硬,内酥外脆,香醇味美,吃回来还是蛮美味的。

四、西安的风俗特色有哪些?

西安春节时的风俗如下:

1、西安春节穿红色的羽绒服,也可以穿大衣。

2、在中华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为除掉一年的晦气,远方的人们都会跋山涉水回乡和家人过冬节吃饺子,以示有个圆满的归宿。

3、西安城墙赏灯会。西安城墙灯会是具有西安特色,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中国春节民间文化盛会,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不但能够欣赏到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观赏体验盛大的节庆活动,还能参与妙趣横生的互动游戏。

4、游都城隍庙会。西安都城隍庙会期间,都城隍庙的古乐队会在大殿前的戏台上表演长安古乐,有来自西安城各个地区的锣鼓队前来“斗鼓”。庙会上各种小商小贩更是让这里成为西安人最钟爱的“原汁原味”庙会。

5、大唐不夜城新春民俗文化庙会。春节前夕,兔子、鲤鱼、彩灯、财神等新春元素将大唐不夜城装扮一新,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大年初一至初七,戏曲巡游、社火表演、舞龙舞狮、迎财神、民间绝技展示等精彩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奉上最纯粹最热闹的文化体验。

五、陕西风土人情,名人,名胜古迹

陕西省位于黄河中游、汉水上游,跨黄土高原中部,因在陕原以西而得名。境内北部为黄土高原,中部为渭河平原,南部为秦巴山地和汉水谷地。全省面积19万平方千米,人口3402万,6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84个县,省会西安市。秦岭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为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较干燥,大陆性特征明显,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无霜期5-6个月。

陕西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旅游名胜有西岳华山、西安碑林、大雁塔、西安城墙、半坡村遗址、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博物馆、临潼骊山风景区、黄帝陵、昭陵、乾陵、法门等。著名土特产有临潼石榴、火晶柿、宝鸡烟叶、朝城茶椒、商洛核桃、安康金漆、紫阳绿茶、秦川牛、关中驴以及党参、杜仲、蚕桑等。还有西凤酒、搪瓷、毛毯等。

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全市总面积近10000平方千米。市区面积约816平方千米。是陕西省省会。下辖八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闫良区、临潼区);五县(长安县、户县、周至县、蓝田县、高陵县)。市总人口618万余人,有回、满等少数民族。西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西周时期到唐朝,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近1100年,在我国六大古都中是建都时间最长的一个都城。西汉时,这里已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且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诸国进行文化交流,直到唐代交往更加密切。悠久的历史,为西安遣存下许多极为珍贵的文物古迹和著名的风景名胜,使西安成为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纷纷到西安来观光旅游。

宝鸡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端,渭河北岸。现辖金台、渭滨二区。是陇海、宝成、宝中铁路的交汇处。素有"川陕甘之咽喉"之称。著名的周塬遗址、秦都雍城遗址、法门寺地宫遗址都在本区之内,天台山、太白山森林公园、金台观等是当前旅游之热点。境内资源丰富。秦岭、关山林茂草丰,是核桃、花椒、生漆、沙棘、名贵中药材的天然宝库。也是熊猫、金丝猴、大鲩等稀世珍宝繁衍生息的地方。

安康概况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最南部,为秦岭巴山山地,北与商洛、西安两地市毗连,自古以来就是陕南有名的"板谷川"和"鱼米川"。是陕西南部新兴工业城市。安康名胜古迹,风景区众多,香溪河、擂鼓台、旬阳千佛洞、笔架山风景区等已成当前旅游热点。安康为我国北亚热带与北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动植物十分典型。为陕西茶叶,中药材主要产区。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北高原与毛乌素沙漠高原的过渡区。无定河两岸,水田连片,河网交错,为"塞外江南"。是陕西省的杂粮主产区。煤、天然气、石油储量丰富,其中神木煤田是世界上少有的优质动力煤和气体煤,靖边是世界级大气田,榆林历史悠久,自秦汉以业,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留下了许多故事和文物胜迹,镇北台、统万城、红石峡、李自成行宫、易马城等都吸引着中外游客去领略北国沙漠风光。

延安市位于陕北高原,延河之滨,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文化古城,旧名肤施,素有"塞北咽喉""秦地要区"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延安是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革命旧址140余处,有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南泥湾、凤凰山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除革命遗址外,延安的名胜古迹众多,以环城三山(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万佛洞、木兰陵园最为著名。北距延安180千米的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皇帝的陵墓。宜川县东40千米处还可看到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土特产有陕北红枣、小米、洛川苹果等

六、陕西的风土人情有什么?

1、秦腔脸谱

历史悠久,在陕西武功境内出土的明代“康海脸谱”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秦腔脸谱,陕、甘两省的秦腔由于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演出风格,故在脸谱塑造上也涌现出了许多流派,比如甘肃秦腔就有陇南派脸谱、陇东派脸谱和代表甘肃中路秦腔的“耿派”脸谱,陕西各路秦腔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秦腔脸谱。

2、德懋恭水晶饼

元代已远销京、津各大城市。至清代末年,经渭南同义栈张采风技师改进精制,产品以“金面银帮,起皮飞酥,凉舌渗齿,清香爽口”而名声大振。当时,以桐木盒和硬纸盒精心包装,作为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后来,流传到西安,各糕点坊都仿制生产,但尤以西安德懋恭生产的最为有名。

3、剪纸

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

4、锅盔像锅盖

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5、布绣

陕西民间刺绣,出自于农村妇女之手,尤其以姑娘为最多。“正月里来闹元宵,给郎绣个花荷包。荷包带在哥身上,哥哥把我放心上”,这是过去未婚女子在绣花时常唱的曲子。可以说,陕西民间刺绣是妇女们表达感情时创造的艺术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