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火火直播间售卖299旅游卡引发热议,299真的还可豪华双人游吗?

      近日,网红高火火在直播间直播出售旅游卡,6天5晚的云南双人游仅售299元,以此引发了很多网友关注。其实,299元的双人游套餐是不可能有纯玩不购物的路线的。

      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那么掉下来的可能就是陷阱了。高火火在直播间高调直播,表示该299元的套餐绝对是6日5夜的云南纯玩套餐,不包含任何的购物要求,下车之后包接送的车都是豪车,如此好的旅游卡自然是吸引了众多眼球。所谓要看事实说话,果然有人购买了此卡并进行了消费,可是呢,结果确实不尽人意的,说的是纯玩路线,实际上却是以购养游,再一次的证明了天上掉的大多都是陷阱这一观点。

     这种虚假宣传的事情屡见不鲜,主要是有几点原因。首先是对于网红来说虚假宣传的后果并没有那么严重,所谓的犯罪成本太低,网红都喜欢博人眼球,在进行商品带货的时候对于商品的真实性和好坏也不进行甄别,还能带动自己的人气;其实是电商平台的审核并不严格,导致有很多人会钻空子;最后,消费者容易轻信他人,可能会有贪图便宜的这种思想,试想一下,云南的6日5晚的双人游,光路费与住宿费就远远不止299,哪个商家会做这种赔本的生意。所以,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时候也要自己学会甄别事情的真实性,不要一味的贪图便宜,又时候反而因为贪便宜吃了大亏就不好了。

     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是网红承诺假一赔三,没消费的进行全额退款,但是我们应该要反思这类事件,层出不穷的售假与虚假宣传,让网络带货的都变得不再令人相信,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二、直播带货行业虚假宣传,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直播行业可以说刷新和改变了人们现代的购物习惯,而现代购物方式基本有三个转变,第一,现场购物,那个时候商场、超市生意兴隆,人们乐此不疲的参与现场购物;第二,传统电商时代,淘宝的出现,让人们可以更便捷在家购物,不需不出门,便可送货上门,并且价格更便宜;第三,直播时代,说起直播时代,举一个典型的例子,老罗,罗永浩,他在一次脱口秀节目说:2018年年底欠债6个亿,如今已经快还了4个亿了,如无意外,未来1年应该就还得差不多了,为了纪念这个诡异的人生旅程,可能会拍个纪录片《真还传》,段子虽好笑。

但是截止目前,老罗已经还清所有债务,并且从被执行人名单移名。直播行业野蛮生长,必然也带来了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辛巴涉嫌销售假燕窝事件、层出不穷的假酒事件等,那么直播间的商品和到手的商品质量不一致等情况,应该怎么处理?程律师今天一次性梳理清楚。第一,你可以先联系商品卖家,表明自己的诉求,比如货品不一致等,要求商家进行退货或者退款,一般懂点法律常识的商家,基本会完成退款。

第二,如商家装傻充楞,拖延处理,你可以拨打全国热线12315、全国12315平台、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平台等进行投诉,还可以向购物平台投诉,一般商家入驻购物平台,都是要签署协议和有押金的,如果以上投诉你都完成了,我认为效率还是可以的,至少可以打败80%的商家。第三,如果数额巨大,建议走法律程序,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家出售商品,以假充真,是典型的欺诈行为,需要支付赔偿金额,金额为为商品费用的三倍。如果商家销售金额巨大,还将构成《刑法》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将面临判处刑罚。网红直播在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希望各大平台以及行政监管应加大力度保护消费者应有权益

三、天空之境被罚12万,欺骗消费者,到底该不该罚?

湖南的“天空之镜” 被罚了12万,面对这个处罚,当然是咎由自取的。这段时间这个所谓的天空之镜景点被吐槽上了热搜,主要还是因为虚假宣传,很多人满心欢喜的请去观看景点,结果却发现只是一面小小的镜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唯美的画面,期望越大失望自然越大,既然涉及到虚假宣传,那么他们当然该罚。

刚开始天空之镜的景点源于我国的茶卡盐湖,那边风景优美,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的游客请去观看。因此有国内很多景点开始模仿天空之镜的景点,并且开始不断的做宣传,因此有很多地方都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在网上火了起来。这些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去光顾,这次的湖南天空之境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在宣传的时候照片美轮美奂,而且据说是耗巨资,结果等到了之后才发现,施工费才花了1.5万元,而且只是一面大约8平方米的镜子,完全是一处没有任何意义的景点,而且周围的景象也不是非常漂亮。

很多游客在看到这幅场景之后,都觉得自己是被骗了。这处景点因为涉及到虚假宣传,所以最终被处以12万的罚款,这个结果让人感觉大快人心,尤其是对于那些被骗了的游客来说。其实对于这样的虚假宣传,政府相关部门就是应该严肃处理,这样才能够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不然整个旅游业都会受到影响。而且国内还有很多类似的景点,都是用美轮美奂的照片先吸引游客过来,其余的就不管不顾了。希望相关部门可以严肃处理这些景点负责人,不要再让消费者被这些事情所欺骗。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旅游之前还是应该先做好攻略,这件事情也给大家起到了警醒作用。

四、文旅部发文网络主播不得诱导消费,将对带货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现在有很多的网络主播以擦边球和诱导的方法来吸引一些观众,而文旅部发文网络主播,不能够诱导粉丝进行消费,这个规定也会给带货行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像现在很多的主播积攒了一些粉丝之后,都开始进行带货,而很多的主播带货的东西,他们根本就没有进行调查。

关于网红主播的错误做法

像之前小编了解过辛巴带货的燕窝总共的成本加起来不超过一块钱,但是却售卖几百块钱,这样的情况也导致辛巴被罚款,并且被封杀。其实不只是辛巴做出了这样的行为,很多的网红都有过此种行为。而且还有一些网红表示会在直播间里面送礼物,因此,以打赏的排名来诱导粉丝,并且还做虚假宣传等事情。其实小编觉得这本身就是网红主播的工作,但如果进行欺骗消费者,这就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说欺骗金额过多的话,就会被送进监狱,所以也希望各位网红在进行直播带货的时候,一定要提前的去了解一下这些产品,不能够为中间的差价去欺骗粉丝。

网红主播的套路

小编从来都没有在网络主播的直播间去购买一些东西,大家会发现,网红主播售卖的东西比正轨渠道要便宜了很多。一分价钱一分货,很多网红主播售卖的都是一些假货。还有一些网红主播虚假宣传,诱导粉丝进行消费。就比如说有一些网红主播经常会以一块钱的低价或者是九块九的低价,来吸引粉丝进入到自己的直播间当中,当有了一定人气的时候,这些网红主播又开始进行售卖其他的东西。

还网络一片净土

而我国这样的打击这些网红主播,也能够还网络一片净土,让大家更加放心的去进行消费。现在很多的网红都会在网络上面随意的去进行炒作,就比如之前一款耐克的鞋子,本身1000多块钱经过网红主播的炒作,这款鞋子卖到了几万块钱。

五、各类“网红爆款”需警惕虚假宣传

各类“网红爆款”需警惕虚假宣传

各类“网红爆款”需警惕虚假宣传,近年来,“网红爆款”层出不穷,做生意却做不到基本的保质保量,“网红爆款”终究只能是昙花一现。各类“网红爆款”需警惕虚假宣传。

各类“网红爆款”需警惕虚假宣传1

随着网络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商家极力打造“网红爆款”,以此吸引消费者。以前,“网红爆款”往往与质量和销量挂钩,消费者满意,商家则日进斗金。如今,很多商家在宣传营销上大做文章,人为制造“网红爆款”,充斥人们的衣食住行,“踩雷”现象层出不穷,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流量至上的时代,掌握“流量密码”便能打开“致富大门”。然而不良商家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过度包装、虚假营销,将劣质商品“吹上天”,部分“三无”产品更是摇身一变成为“网红爆款”,消费者透过层层包装滤镜甄选商品,稍不留意就会“一脚踩进坑”。

从“三坑”服装到手作蛋糕,从ins风民宿到共享单车儿童座椅...消费者们踩过的“坑”不计其数,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商家的“套路”。不知不觉,人工制造的“网红爆款”已经深入到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虚假宣传可谓“无孔不入”,商家在赚取暴利的同时,也将消费者的权益抛之脑后,而消费者明知消费权益受到侵害,却因“投诉无门”,或嫌麻烦而自认倒霉,这就给了这些顶着“网红”光环的劣质产品大幅侵占市场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倒霉的可不止消费者,那些正规品牌的经销商也饱受煎熬。

由于衍生出的`“套牌”网红产品成分劣质,价格低廉,导致人们“货比三家”后选择假冒产品,造成一些正规经营的店铺受到严重冲击,如同前段时间的网红奶茶店鹿角巷,不得不拿出1个亿打假7000家山寨店,然而又有几家店能拿出这么多资金打假呢?久而久之,真正优质的产品逐渐被市场淘汰,导致最后“劣币驱逐良币”。

消费权益无小事,一针一线皆民生。在新的一年,又逢“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有关部门应加大综合执法,畅通维权渠道,强化宣传引导,真正做到守护消费安全,净化消费环境;

消费者也应擦亮双眼,遇到问题产品时,果断拿起维权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待人造“网红”就应重拳出击,揭露层层包装下的“真面目”,让消费公平遍及更多领域,共同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各类“网红爆款”需警惕虚假宣传2

为吸引消费者,不少商家人为打造“网红爆款”。这些商品渗入百姓的衣食住行,但质量和销售手段却频频“曝雷”。据报道,汉服等服饰价格昂贵,且遍布盗图刷评、拖延工期、不予退换等坑人招数,被称为“三坑”服装;

以“手作点心、当日现烤”为宣传噱头的“国潮点心”,价格比普通点心贵,实际用料与一般产品并无区别,大规模“手作”也不现实,还出现了偷工减料、找“托儿”排队、黄牛混迹的现象;备受热捧的网红民宿也不乏虚假宣传,不仅家具摆设、周边景色真假难辨,就连民宿的地理位置都敢胡编乱造……

国潮兴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现象,不应该成为不良商家牟利的噱头;“网红”商品,也该靠质量走红、口碑飘红,而非强行“贴标”、凭空捏造。做汉服就该好好研究原创工艺,而不是大搞设计抄袭和网络控评,等于没把传统文化好好传扬,反而破坏了民族文化的流行旋律;

做点心不潜心钻研口感和营养,硬要贴上“国潮”的标签,宣传的费用甚至超过了食材,如此本末倒置、名不副实,红极一时的生意恐难以为继;做民宿更不能沦为一锤子买卖,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在“照骗”和现实的反差中后悔不已,坏了自己的口碑不说,也砸了景区的招牌以及“种草”平台乃至整个旅游业的信誉。

近年来,“网红爆款”层出不穷,既丰富了市场,也满足了消费者更高的要求。但一边硬搭“国潮”顺风车,一边不合理抬高价格的做法,则玷污了充满中国风的独特表达。种种做法,不仅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也败坏了市场风气,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蹭着流量的热度,变换吸金的角度,透支信誉的额度,试探市场的法度;“网红商家”如此嚣张,监管部门应加快出手的速度、加大惩治的力度。老想着歪门邪道、追捧华而不实,做生意却做不到最基本的保质保量,“网红爆款”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

各类“网红爆款”需警惕虚假宣传3

爆款意味着畅销,意味着消费者追捧,意味着日进斗金,但不是所有的爆款都值得推崇。据报道,一些商家在宣传营销上大做文章,人为制造“网红爆款”。这些“网红爆款”充斥人们的衣食住行,往往潜伏陷阱,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比如,网上定制汉服、洛 丽塔服装、JK制服,往往潜伏陷阱。

“三坑”服装走红,坑你没商量。从营销开始,就给消费者挖坑,称得上步步为坑。无论找人测评、找“种草机”拍摄照片,还是在网上模仿知名店铺,滥竽充数;无论饥饿营销、“打好头炮开门红”,还是故意拖延成衣交付工期……每一个环节都让人防不胜防。

换言之,只要入坑,就意味着损失。花大把金钱买的却是劣质服装,穿不能穿,退不能退,想维权也难以遂愿——找电商平台申诉的可能性也不大,毕竟交付时间是一年半甚至两年,早已经过了售后时间了。如此这般,着实悲催。

据报道,坑人的“网红爆款”除了服装,还包括食品和民宿等。比如,一些以“手作点心、当日现烤”为宣传噱头的“国潮点心”,并非手作;那些贴着“神仙设计”“独特格调”“ins风”“圣托里尼风”等标签的网红民宿,实则戴着滤镜。这两类“网红爆款”都有着同样的毛病,虚假宣传,弄虚作假,消费者被骗了往往有苦说不出。

对于消费者来说,看到所谓的“网红爆款”,一定要留个心眼,擦亮眼睛,按捺住消费冲动。一看到不对劲,就赶紧抽身而退,迅速止损,并积极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所谓的“网红爆款”再红,被举报的次数多了,坏名声出去了,网红也会变成“网黑”,再想骗人就不那么容易了。

对于平台来说,则需做到守土尽责。有个细节是,山东青岛一市民在某平台预订了每晚单价2000多元的民宿,但入住后发现洗手间无热水、房门锁损坏、设施陈旧等诸多问题,给差评后平台不予公开显示。为何不显示?平台不显示,客观上就成了“黑店”的帮凶,是跟无良商家合谋骗人。

按常理,平台对虚假宣传的商家要主动约束,并依规处理。该处理不处理,连差评都不予显示,这说明相关平台“坐歪了屁股”,站在了消费者的对立面,也站在了法律的对立面,这样的平台应付出应有的代价。

“网红爆款”大行其道,对监管部门也是提醒。红了不一定代表质量好?大发不义之财不能逍遥法外,捍卫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监管部门要积极作为,要依法打击,要抓住典型以儆效尤。

问题“网红爆款”,早该“爆雷”了!无论网上还是线下,只要坑骗消费者,只要涉嫌违法犯罪,就该承担法律责任。为了牟利走歪路,靠不法手段敛财,是危险的,这条路走不长,所谓的网红必然以吞咽苦果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