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说你们当地有什么很搞笑的方言吧?
我们当地其实没有什么特别搞笑的方言,我们的方言是比较偏向普通话的如果说很搞笑的方言的话,那就是那一个“个就”,你怎么也不会猜到这是蹲着的意思。
二、来说说你们当地的方言有啥特点吧?
我是湖北人,我们湖北大冶话很难懂哦。比如“半子孩”是“小屁孩 ”的意思。
三、你们当地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具体谈谈吧?
我说一说我们贵州六枝特区梭嘎乡的苗族风俗传统吧。六枝特区梭嘎乡的苗族与贵州其他地方苗族有很大的区别,属于苗族支系中的箐苗。“箐”,在当地汉方言中即“深山老林”之意。从字面上解释就可以知道这一支系的苗族,属于与世隔绝的部落。目前人口仅有5,000多人,有自己的语言,跟别的苗族不相通。这个支系在服饰上也与别的苗族不同,以妇女的头饰尤为突出。头上绑1.5至2尺的木制长角,然后用重约3至6公斤的女子历代母系(比如母亲、姥姥、太姥姥等最长可达5辈),每天梳发时掉下来的头发掺黑麻毛线搓成辫子缠于木角上,再用白色带子缠大髻,就像头上顶一个硕大的“角”,所以箐苗又被称为“长角苗”。据说箐苗大致在清朝初年迁到梭嘎一带,当年吴三桂奉旨进剿今贵州西北一带的水西宣慰使、彝族土司安坤,安氏大败。许多依附其下的苗人为了躲避战乱躲进六枝特区、织金县与纳雍县三地交界处大山深处的森林中,以狩猎为生。苗人为了吓唬林中野兽,他们将树枝插在头发上,后来慢慢演变为木角了。跳花坡那天,妈妈们为女儿们绑上木制长角,用重约3—6公斤的黑麻毛线缠成一个大髻。正月初十,是长角苗一年一度的跳花节。梭嘎乡周边成千上百的苗族姑娘、小伙们纷纷盛装打扮自己。汇聚在跳花场上,以歌舞狂欢过节。这一天是未婚青年们谈情说爱的好日子,他们走村串寨寻找心上人。长角苗年轻男人拿竹制芦笙、口弦琴、竹笛,或者摘几片木叶,来到中意的女孩家门前对歌。经过两三天对歌,双方若产生感情,小伙子便在女方家住上几天。由双方媒人谈判,讲定礼金后就可以择日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