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钟山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文化
钟山气象雄伟,地势优越,自古以来,即与南京的盛衰气息交融古都南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重大变化与发展,几乎都在钟山一带留存丰富的积淀,刻下清晰的印记。自六朝第一位帝王东吴大帝孙权开始,钟山即成为帝王陵寝及功臣勋戚的葬地所在;自六朝伊始,钟山又是江东佛教胜地;自六朝到近现代,钟山均为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遨游钟山,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篇章;特别是以洪秀全为领袖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期间,多少悲壮惨烈的战斗在钟山展开,多少英雄志士在钟山浴血奋斗。钟山,人文景观众多,历代风物荟萃,琳琅满目,错落有致,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钟山,是古都南京的骄傲,是古都南京的圣地。
钟山风物,当以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为最。中山陵,位于紫金山中茅山的南坡,前临平畴万里,后拥苍崖千丈,由中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的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墓地全局呈“警钟形” 图案,寓“使天下皆达道”之义。陵墓建设自1926年1月破土动工,至1929年6月1日奉安大典,主体工程历时三年多,到1931年全陵工程次第落成。环绕中山陵的主体建筑,还有一系列纪念性建筑,如为便于孙中山先生家属守灵而在陵墓后上方建造的永慕庐、存储奉安大典纪念物品的奉安纪念馆以及宝鼎、音乐台、流徽榭、仰止亭、光华亭、行健亭、藏经楼等,都是当时各界人士和海外华侨为缅怀孙中山先生而捐资建造的。为了纪念中山先生,还在中山陵园区内建立了享誉中外的中山植物园及陵园温室等。中山陵两侧,长眠着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些风云人物,如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和国民党政要等。1928年,国民政府决定在中山陵东侧的灵谷寺址改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增建牌坊、纪念堂及纪念塔。在由灵谷寺无梁殿改建的纪念堂内,镌刻着北伐、抗日诸役阵亡将士姓名军衔,据计当时共刻碑10块,有人名33000多个。钟山北麓,还有座庄严肃穆的航空烈士公墓,墓碑上刻着3306位为抗日而捐躯的中、美、苏等国烈士姓名。
与中山陵建筑群前后辉映的是明孝陵建筑群。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马皇后的陵墓。陵园占地广大,陵垣周长达22.5公里,从下马坊到独龙阜宝城,纵深2.5公里,是明代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整个建筑群分为两部分:从下马坊开始,经禁约碑、神烈山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河桥、石象生、石望柱、石翁仲到棂星门,是孝陵引导部分神道。过棂星门向东北折,才进入陵园的主体建筑,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直到宝城。地宫即位于宝城之下。明孝陵的神道长达2400米,曲折幽深,其中部转弯处为孙权陵墓所在的梅花山, 神道绕过山麓,呈S形,与历代帝王陵墓前开阔直达的神道形制迥异。明孝陵地面木构建筑物虽均毁于兵燹,但总体布局气魄恢宏,尚存建筑雄伟壮观,石刻砖雕,图案清晰,技艺高超。特别是尚未发掘的明太祖及马皇后墓室,在数百年来‘朱元璋下葬,南京十三个城门出棺材等民间传说、裨史杂记的渲染下,更具神秘的色彩。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点,在钟山之阳督造营建了规模宏大的明孝陵,还对那些追随他百战沙场、创基立业的开国功臣“赐葬钟山之阴”,形成“山外诸峰列侍臣”的布局。史书记载钟山之阴共葬十余位明初开国功臣,丰碑乔木,陂陀相接。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有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歧阳王李文忠、江国公吴良、海国公吴祯、皖国公仇成等人的墓葬。石兽错落,翁仲杂陈。
在钟山风物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为佛寺建筑。在六朝时期,钟山寺宇达70余所,梵宫刹宇林立,钟磬之声相闻,“多少楼台烟雨中”。岁月沧桑,历代迭有兴废,至今仅山左之灵谷寺犹具规模。特别是灵谷寺中的无量殿形制高大,全用砖砌,不用寸钉片木,因故又称无梁殿,为国内现存同类建筑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者。钟山其余寺庙,大多荒废,如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在钟山绝顶兴建的大爱敬寺,最为宏丽,梁武帝萧衍曾亲往游览赋诗,昭明太子萧统和之。该寺后毁于战火,至今犹可见其遗址。钟山现存宗教建筑,如无量殿、宝公塔、志公殿、定林寺等,均为重要的历史遗迹,唯多后代重建。然钟山绝顶或半山溪谷之间,时见颓垣遗基,古寺废址,六朝钟山佛寺全盛景象,可见一斑。
钟山文化遗迹亦颇具特色。就碑刻而言,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作画、大诗人李白作赞、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的宝志和尚像赞碑,即世称“三绝碑” 者,素负盛名,原建钟山独龙阜,后随灵谷寺迁往今址。坟头村附近的阳山碑材,即明成祖朱棣下令开凿,原拟作为刻制孝陵神功圣德碑的碑材,其碑额、碑身、碑座硕大无比,通高73米,总重量达1.5万吨,堪称“绝世碑材”。钟山第三峰上,建有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天文台,还保存浑仪、简仪、天球仪和圭表等珍贵文物,均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仪器。此外,钟山北高峰上梁昭明太子读书台、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雨中游钟山定林寺的摩崖题刻、明代紫霞真人隐居的道家“第三十一洞天”等处,均为钟山胜境,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南京是中国著名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在其长达2600余年的建城历史中,尤以六朝、明代初年及近现代为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黄金时期,而留存在钟山的名胜史迹、纪念建筑,亦以这三个时期最为集中突出。钟山风物,是南京悠久历史的见证。
二、贵州六盘水有什么特色小吃和好玩的地方?
六盘水的优势在于避暑,冬天有滑雪场和温泉,也算特色。景点方面,景区比较分散,玉舍森林公园、大河堡景区、三池三湖、几个温泉、韭菜坪之类,适合自驾游,市区内也有随处可见的旅游景点路牌(就是那种,棕色的路牌),基础设施是比较完整的,可以多选几个景点玩一玩,物价也很低。推荐温泉和滑雪场(对温泉有执念)食物方面,特色小吃很多,价格便宜,路上看到多次出现的招牌一般都是特色小吃,每家差别都不会大,不会后悔的。
三、贺州市钟山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钟山县山川毓秀,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其类型主要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十三亚类共53个景点,有碧水岩、荷塘风光、大田和莲花古戏台、花山水库、状元峰、石龙石桥等许多迷人的风光和名胜古迹。荷塘风景区 位于县城西边18公里,国道323线旁,公安镇内,方圆6平方公里的荷塘自然景区目前未作开发,一切源于自然。景区内无数石峰拔地而起,峰峦叠翠,千姿百态。群山中有数个荷塘,每逢盛夏初秋,池塘中妩媚的荷花竞放与威武的群众峰相互映衬,绘出一辐天然的绚丽多彩的山水画。景区延绵十数里,风景如画,亦别称为“荷塘十里画廊”,其中景区中心更有一座国内罕见的人像形石——公婆山,两座似鬼斧神工、栩栩如生的石峰相依相偎,伫立在群山的环抱中格外夺目。 花山水库风景区 位于县西北33公里,花山瑶族乡境内,拦截思勤江支流大花江而成,集雨面积76平方公里,总库容量为4450立方米,建于1984年,形成宽阔的水面岛屿景观,与放水闸塔楼、大渡漕、大观楼相互映衬,形成山水一色,亭影绰约的景观。水库冬季有侯鸟栖息,水面时常浮满白鹤等珍稀水禽,更添佳境。花山水库与周围的龙口温泉、莲花古戏台、二帝宫、牛庙蛇场等景点组成了花山景区,从1990年起对外接待并形成享誉海内外的品牌——花山寻梦之旅。 古镇英家 钟山地处南岭山脉中段,萌渚岭与都庞岭两大山脉之西南,古有临水(富江河)南通广信(梧州)达南海(广州),有思勤江西接漓水(漓江)经灵渠通湘水(湘江)与中原相连,随着秦始皇南守五岭,修入峤道(新道),而成为中原入古越之门户,而随着汉武帝开拓九郡,平定南越,钟山开始成为西汉王朝的郡县制县治所在,身临其境,不但可以使你窥视到秦皇汉武挥舞的长鞭和长驱的铁蹄,还可以搜寻到更新时期野生动物的行迹和新石器人类的踪迹及战国时期人类生活的轨迹,遥遥数千年成就了钟山今日丰富的人文,各类古遗址、各式古石桥、古水井、古建筑、古民居群,摩崖石刻,带着一定时代的烙印为我们展示一定时代的风貌,使我们在对其拜谒中,感受到远古的气息,并得到启迪。 古镇英家位于古道思勤江西岸,宋末明初开始有街,清康乾时期为鼎盛时期,目前仍保存有石板街近千米,由门楼水巷分为七甲;有原始店铺近两百间,其中大档铺就有好几间。古镇三面靠山,一面临水,山中洞多林茂,在后山东麓有新石器人类遗址一洞天岩,有明万历时期石刻“百蛮遵道”碑。该镇街前是近百亩连片池塘,不远处是思勤江河,河的两岸是人民公社时期筑起的河堤,上游是水泥桥,桥头有英家起义纪念亭,下游有近百米长的古老木板桥。 在英家七甲街背有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英家起义地址——粤东会馆,该会馆为上七下七四合院结构,整个建筑以麻石硫璃瓦为主要建材,会馆门前檐柱、梁枋、斗拱间浮雕壁画琳浪满目,门前两侧是浅浮雕双龙戏珠额枋,其上是通体透雕瑞兽麒麟,枋下为俩俩相伴的石雕八仙人,叠梁及雀替上则是姿态各异,妙趣横生的戏剧故事人物木浮雕,而瓦檐下斗拱间则蜷曲着回首俯视的木雕龙,大门两旁是一付极为俊秀隶书体阴刻石对联,大门石匾额是“粤东会馆”四个阳刻楷书,字体非常厚重,石匾额上是画工精细的大幅山水人物彩画,人物的神态与情景栩栩如生,体现了这一清代岭南社会文化熔于建筑美学艺术风貌。英家粤东会馆在民国时期曾是国民党的粮仓,1947年6月,由广西区工委领导的英家起义,在这里开仓济贫,数千担谷子一夜之间成为方圆百姓鼎中之食,因此英家粤东会馆成为英家起义重要地址,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会馆曾是《酒是故乡醇》电视剧张府的景地。 玉坡村地处钟山县城25公里的燕塘镇,坐落于喀斯特地貌的群山之中,该村依山傍水,村前小溪环绕,村后绿翠欲滴,周围的笔架山、龙头山、三台山维妙维肖,景致十分可人,历史上因进士、举人多,做官人多,有钱人更多,为方圆百里有名的富贵窝和官宦之乡,且该村院深楼高,村固如堡,而被誉以“小南京”之美称。 玉坡村始建于宋,为其祖廖正一(宋元丰进士,江西抚州府金鸡县人),因官于昭之旧县龙平而选胜山之秀,水之媚,玉蕴坡岗,冬温夏凉的坡麓——玉坡坊为其子孙世代安居之所。到了元末,由于瑶壮民起义所扰,而迁居桂阳,明朝中,而重回故疆。 廖正一元佑入试苏文公轼,曾出知常州,得名后,入党籍,自号竹林居士,有白云云溪二集留世。 玉坡村自古是一注重教育的一个村庄,特别是在学而优则士的封建时代,读书习武,更成为该村一大风气。据史料记载,光明清时期该村就有举人、进士近二十人,且大多入士后都外出为官,有官至云南别驾,文林郎,梧州总兵、副总兵、参戎及河南光山,广西桂林、龙坪,灵川、柳城、全州等府县知县、知事、教谕、训导、儒学。该村田地远波恭城、荔浦,大有买尽世间田之势。特别是该村的玉溪,田地特多,解放前85%以上的人家都有较多的田地,实为有名的富贵窝。目前玉坡村仍保存着数十间旧式青砖大屋及数十公分厚的护村石墙和一些古井、门楼、石板巷道、石桥、古祠庙、石牌坊等。其恩荣石牌坊是该村最具特色的古建筑,也是广西有名的古建筑之一。该牌坊位于该村廖氏宗祠前,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该村进士廖世德为纪其祖所建,牌坊占地10.30平方米,四柱、三间、五楼、庑殿顶,宽6.18米,进深1.66米,通高7.32米,通体青石建造,牌坊满布圆雕、高浮雕和浮雕,用料宏大厚实,石柱立在石基座上,柱前后均设抱鼓石,起护杆作用,其中中柱正面抱鼓石上镂雕 石狮,明间正楼庑殿正脊两端饰反尾上翘鱼鸱吻,正中为宝葫芦顶,四斗拱间为透雕花窗,横枋下正中石匾竖刻楷书“思荣”二字,花抬枋及枋间的石板为高浮雕和透雕镂空的“双龙戏珠”、“双狮戏球”、“麟吐玉书”、“丹凤朝阳”、“八仙贺寿”、“鱼跃门龙”等十多组玲珑剔透寓意深刻的题材,总之该牌坊雕工精细,刀法娴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道村位于钟山县城南面,距县城约15公里,该村初建于宋,依岭而建,前塘后岭,很有气势,该村古宅连遍,炮楼耸立,拾阶而入,如探古堡。 该村有两大特点,一是连遍古宅,户户相通相连,家家青砖青瓦,巷道捡阶而上如山城,高楼耸立似城堡。很有一些地方特点。其二,该村户户为石库门,家家户户均用麻石作门框,并刻以门对(对联)。分阴刻阳刻两种,对联对仗工整,内容积极向上,有的还饰以浮雕图纹,相传很久以前,该村出了一位举人,考取功名后,放弃仕途,回归故里,兴办私学,干起了教书育人的事业,过着清贫孤寂的日子。这在学而优则士的封建社会里是很难为村里人所理解的,年复一年又一年,举人老了,可村中后辈却成长起来了,他一生的努力,使村里出了一批秀才,村里人开始认识该举人良苦用心,为纪其德,同时也显示自家是崇尚文化的诗礼之家,从而有了这道独特风景。 该村房屋一般依地势分两层,第一层为前进,二层为后进,前进前为走廊,后两旁为猪牛圈,中间为天井, 天井旁是上后进(二层)的土梯,后进主屋为普通三间,中为主厅,两旁为房,后进与前进相隔一条走廊,走廊除为主厅门前外,且通向两头厨房,进入主屋两旁房间。一般前进走廊与主屋两房间或厨房都与外相通相连,是很有特点的乡村建筑。 荷塘村位于钟山荷塘风景区中,为该景区主要村庄,距县城约15公里。该村四面环山,荷据中央,村绕塘转,屋建池旁,且青石铺路,绿树掩映。古道老屋,实为一处古老乡村的原始标本。20世纪70年代文物考古、普查时,在该村的山中发现了大量的野生动物的遗存,并采集了大量的大熊猫、犀牛、亚洲象、野猪、鹿等野生动物的骨化石,到目前为止,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博物馆所成列的大熊猫化石标本仍是在该村后山岩洞所采集的。 大田戏台 位于钟山县城西面公安镇大田村,距县城约十公里,此戏台建于清光绪四年(即1878年),为砖、石、木结构,呈凸字形,通高10余米,由前台和后台组成,前台面宽6.37米,深5.5米;后台宽10.12米,深3.6米;基高1.8米。整座戏台青石青砖,雕工极为精美圆润,八柱梁构架,八角藻井复顶,鼓石垫柱,青砖砌墙,青石为基,基旁雕以八仙贺寿,凿双龙以戏珠,台上镂两虎以扶角,嵌二狮以呈瑞,后屏风饰以山川楼阁,彩凤仙鹤等木雕,工艺精湛,构图和谐。戏台除古朴典雅、雄伟壮观,且符合力学、声学原理,整座戏台属水口庙附属建筑,隐映于古树秀竹之中,清澈的溪流环绕其中,整个环境优雅别致,清静恬适,为广西不可多见的古戏台之古代建筑之一。1981年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戏台所处村庄大田村也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村庄,老屋、古榕、古樟在池塘的映衬下显得特有韵味。 石龙桥 石龙桥位于石龙镇镇政府门前,横跨于石龙河南北两岸,始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于光绪年间,全长40米,宽5.2米,高12米,正拱跨度14米,副拱跨度7米,整座桥全用青石拱建而成,未用丁点灰浆连结,充分显示我国桥梁建设的高超技术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石龙桥桥堍两端各置石狮一对,两石狮怒目圆瞪,虎虎生威,桥面两侧石栏、望柱、华盖内侧饰满浮雕图案,望柱外侧分别阴刻“龙蟠东水”、“石锁珠江”八个雄健横联大字,两石栏上分别雕刻着“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八仙贺寿”,“沣矶访贤”、“三顾茅庐”、“巧借东风”、“西湖借伞”、“十八相送”等刻工细腻、形象生动的神话传说和戏文掌故,给大桥以溢彩流金熠熠生辉,不但体现清代浮雕艺术的精湛,也体现清代戏曲艺术的兴盛,说明了清代文化艺术之繁荣。 总之,石龙桥是一座融建筑、雕刻、造形、戏曲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在建筑及雕刻上都有较高的造诣,为广西古石桥所罕见。该石桥2000年已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石龙桥同时兴建的另有一座古戏台,座落于离石桥不远的石龙街,其造形基本与大田戏台相似,也还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莲花戏台 位于钟山两安瑶族乡的莲花村,距县城约20公里,该戏台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戏台南向与其相向50米是龙王庵,戏台平面呈凸字形,台口宽7.85米,深5.44米,后台横长12米,进深4.45米;整个建筑面积为96.2平方米,台基高1.73米,前檐高13米,青石砌基,砖木结构。重檐翘角歇山式项,正脊饰鳖鱼及宝珠,二层瓦面上饰二龙戏珠,台口上方八角藻井,其天花板均绘八宝图案;前台两侧斗拱间是木雕狮子,后台正中屏 风上饰歌女手抱琵琶起舞图画,上方是“河青海宴”四字大拱额,台基上有龙凤花卉及人物的石浮雕,其下嵌建造戏台由来的碑文,后台两侧筑山字形风火墙,前台与后台相通的两个门上有“龙飞”、“凤舞”木雕横匾,屋顶正脊是双鱼托珠,可以说整个戏台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不管是布局、结构、扩音、雕刻都达到较完美的结合,体现了瑶乡独特的风貌和瑶民的聪明才智。2000年该戏台已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钟山十里画廊距县城18公里,不要门票,没有公交车。
四、六盘水特色食物和景色
六盘水特色食物有盘县火腿,是贵州省六盘水地区的著名特色美食,已有数百年历史。盘县火腿以当地猪腿为原料,通过修割、上盐、翻压、洗晒等工序制成。成品形似琵琶,皮色蜡黄,肉色红润鲜艳,香味清正浓郁,食之肉质滋嫩,味道咸香可口。怪噜饭,是贵州省六盘水地区的特色美食之一,是一种快餐炒饭。这种炒饭加的配料品种较多,主要是以米饭、四季豆、青豆、腊肉、熟火腿、酸萝卜、酸豇豆、玉米、海带丝、白菜、折耳根、洋葱、豆芽等为食材,加入葱花、泡红椒、油、盐、味精等调料炒匀即可。成品颜色鲜艳,麻辣酸咸各种味都有,配上一碗青菜汤,让人胃口大开。水城烙锅,是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的特色名小吃,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水城烙锅是把各种食用蔬菜、肉类、海鲜、臭豆腐等荤素原料,放到油锅中反复烙至熟透,蘸上花生、芝麻、辣椒面、花椒、精盐、味精等配制的蘸料即可食用。吃起来香辣爽口,味道奇香,受到食客的喜爱。特色特色小吃。水城羊肉粉是以米粉和羊肉为主要原料,配以辣椒油、花椒粉、蒜苗、香葱、酸菜、香菜等佐料制作而成。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粉做好后,吃起来羊肉鲜嫩、香气扑鼻,汤鲜味浓。盘县刺梨果脯,是贵州省六盘水地区的特色小吃之一,以当地盛产的刺梨为原料,通过清洗、去刺、切块、去籽、预煮、冷却、浸糖、煮糖、烘干等工序制作而成。吃起来果肉柔软滋润,味道酸甜适口,深受民众喜爱。景色有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盘县古银杏,盘县哒啦仙谷景区,境温泉大健康国际旅游休闲度假景区,野钟自然保护区,牂牁江景区,回龙溪温泉旅游景区,盘县娘娘山旅游景区,百车河景区,古驿胜境景区。
五、六盘水有哪些好玩景点
六盘水有以下好玩的景点:
韭菜坪
韭菜坪位于钟山区大湾镇海戛村,山上长有野韭菜,山脊和侧坡上呈现一处处缓平地带,故名。主峰距中心城西北约90公里,海拔2900.3米。韭菜坪梁子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坡缓长,北坡陡短。梁子岭脉亘于群峰之上,为四周群峰簇拥,峰上有峰,岭外有岭。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城区西部,澄澈的湖水和西侧的自然山体相连,长达1.13公里的彩虹桥凌驾于澄澈的湖面之上,犹如一条飘舞的彩带。湿地公园由龙贵地水库、窑上水库、水城河源头段、明湖村湿地及明湖小山峡(俗称一线天)五个湿地群组成。湿地类型为人工库塘湿地和河流湿地,公园内动物植物种类繁多。
明镜一样的湖面和蜿蜒秀美的异型飘带钢构桥。放眼远望,凌空穿过湖面的彩色飘带桥,雾气蒙蒙的烟云下,草地绿树翠叶,清晰可见,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卷。彩虹桥上可欣赏湖光山色和湖泊景观。整个湿地公园里,无论是景区岸边还是湖中小岛,都蜿蜒着闲情小道。小道旁也种上了各种植物。
乌蒙大草原
乌蒙大草原当地人也称为坡上草原,位于盘县北部。乌蒙大草原属盘北高海拔区,为高原山地地貌,以玄武岩、岩溶地貌为主,平均气温11.1℃,气候凉爽,居住有较多的彝、白、苗、布依等少数民族。 乌蒙大草原由万亩坡上草原牧场、万亩矮杜鹊林、沙河龙潭口溶洞、天生桥、格所河峡谷大出水洞、天然大天窗等资源为主组成,还包括有古榕树群、草原湖泊、千亩杜鹊林、千亩天然林、龙天佑古墓、彝族村寨、彝族“火把节”、白族“火把节”以及岩溶峰林、峰丛等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景点42个,资源丰富。 有关景物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盘北的四格坡上,淤泥、沙河、保基格所河三大片区大约260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中自然环境较好,植被覆盖率高。这里水源清澈、空气新鲜。
牂牁江风景名胜区
牂牁江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六枝特区西部。六枝牂牁江源于司马迁史记:"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该景区不单拥有牂牁江,还含牂牁江景区、回龙溪景区、洒耳景区三个景区,共112个景点。面积259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海拔600至2127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温和气候,自然风光丰富多彩,民族风情古朴浓郁,人文景观历史悠久。
牂牁江景区四面崇山峻岭,悬崖陡壁,唯有形似布袋口的打铁关一条路,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都是家兵必争之地。宽宽的牂牁江,从千山万壑中奔腾而过,冲刷而成的奇岩怪石形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赤壁峡谷、白玉峡谷、金条峡谷、玄武石峡谷、双猫守江峡谷,雄奇险峻。传说是夜郎王室后裔的木城村,家家煮酒、户户熬糖,浓郁的木城布依风情,加上热带蔗林风光异国情调,使牂牁景区充满了美丽的色彩。
古银杏之乡
古银杏之乡位于贵州省盘县石桥镇妥乐古银杏村。这里流水潺潺,古树绵绵,小桥映虹,奇峰傍寺。全村生长了1450多株连片成林的古银杏林,一般树龄在300年以上,最长者有1200余年,植株高大,胸径一般在100—200cm,最大220cm,树冠高度15—30米。主景区内有第四纪冰川期孑遗的古银杏1450株。
六、贵州六盘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贵州六盘水好玩的地方有: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北盘江峡谷、阿勒河景区、龙凤地宫、滴水滩瀑布。
1、玉舍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水城县南部,距六盘水市中心30公里,交通便利,有水柏铁路和两水线通过景区。该公园以浩瀚的“林海”为主,有以华山松、杉木等组成的人工林和杜鹃等组成的天然林相互辉映,飞来石一峰独秀、小石林玲珑精巧、溪流水体通透、大小瀑布20余处,千姿百态,草地碧绿如茵,野趣横生,古驿道寻古探幽,民族风情浓郁,传统民族节目——火把节、跳花节,别具一格,引人入胜。是度假休闲绿色村,是寻芳觅幽绝妙地。
2、北盘江峡谷长达94公里,为贵州的峡谷之最。这条峡谷集峰林、溶洞、怪石、瀑布、伏流、花滩、旋塘和原始森林植被于一体,既有长江三峡的秀丽险峻,也有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雄奇壮美。在这一段峡谷中,还萦绕着远古壁画、古城遗址等夜郎文化之迷,以及铁索桥、摩崖石刻、古驿道等人文景观。峡谷中山青水明,草丰树茂,野猪成群,猴子嬉闹,白鹭飞舞,处处是喀斯特地貌的岩溶奇观,处处是唐诗宋词所描绘的景象。两岸生存有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峡谷观光景点。
3、阿勒河风景旅游区位于水城县保华乡与钟山区月照乡交界处,距中心城区仅18公里,有干线公路直达,交通极为方便。该区岩溶发育较好,集峭壁峡谷、坡立谷、弧峰、丛峰、溶洞、天生桥等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地貌景观为一体,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其特征是:峰峦叠翠,峡谷幽深,悬崖高耸,峭壁对峙,洞穴相通,变化奇异。景区内将建设以自然生态为主,以水洞为核心的溶洞群探奇、穴居、峡谷游览观光、攀岩、民族风情、环保教育、工业旅游等项目。
4、龙凤地宫位于六盘水市水城钢铁公司的西部,地宫深入地下近百米,全长2.8公里。进入龙凤地宫,壁上有岩溶自然生成的腾龙和飞凤造型,棚栩如生,据说龙凤地宫即以此得名。钟乳石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造型,让游人目不暇接。泛舟河中,沿河两岸景观颇多,神奇至极。还可以游览天然的地下音乐厅,一派流虹迷离,美不胜收。
5、滴水滩瀑布位于黄果树瀑布以西6公里,关岭县境内,瀑布总高410米,为黄果树瀑布的六倍,最下层130米,雄伟磅礴。站在大坡顶遥望整个瀑布,瀑布就仿若身着白色衣裙的天仙,仪态万方地从万顷冷绿之中露出她的身姿。滴水滩瀑布挂在关索岭大山上,由三个大瀑布和几十个中小瀑布组成,上为连天瀑布(离关岭县城5公里),中为冲坑瀑布,下为高滩瀑布,集高、多、大、美、奇诸多特点一身,总高度和个体都为黄果树瀑布群之首。这里两山对峙,东为大坡顶,西为关索岭,中间是深达700米的霸陵河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