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对于其他省份农业发展有哪些优势

贵州省属于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和少数民族聚集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对贵州省这样的一个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生态农业优势明显的内陆山区省份,发展特色农业正是改造传统农业,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形成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和显著经济效益的、并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农业产业化程度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特色农业,就是要以当地特色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以区域优势求生产,从而形成地方特色产品,最终走向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长久持续的经济效益。

1、 特色农业的发展,是由各种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区位优势、政策因素和科技支撑等。发展贵州省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贵州省的各个区域中,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并不能千篇一律。如果盲目的在各地推行某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而不考虑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特征及现状,不仅不能很好的使特色农业产业得到发展,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加强对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进行合理区划,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发展贵州省特色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2、贵州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 贵州省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风景怡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特殊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贵州省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生长季长,降水丰沛、雨日多,且光、热、水配合良好,雨、热、光同季。降雨量在 1200mm左右,水资源总量为 1035 亿 m 3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2926.59m 3 /人。省内大部分地区种植业可以做到一年两熟,部分地区可以做到一年三熟。贵州地理环境复杂,以高原丘陵山地地貌为主;海拔高差悬殊,从东南部拔 137 米的河谷到西北部海拔 2903 米的高中山峰巅,垂直带幅宽达 2766 米。中小地貌组合错综复杂,高原上有山地、丘陵、盆地、谷地和洼地。全省总土地面积中山地占 71.34%,丘陵占 20.97%,洼地、盆地占 7.69%。土壤以地带性黄壤和非地带性石灰土为主,适宜生长各种不同的作物。

3、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由于贵州全境处于多种气候交汇的过渡性地带,生物群落的边缘效应,决定了贵州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省内现有生物资源丰富,全省有 70 种植物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其中有 4 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 50%。有 3700 余种药用植物资源,占全国中医药品种的 80%,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全省农作物植物品种丰富,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作物几乎应有尽有,已栽培的有近 600 个品种, 从喜温的水稻、玉米、甘薯到喜凉的小麦、油菜、马铃薯,从需要热量多的甘蔗、芭蕉、柑橘,到需热量次多的油桐、油菜,从喜温的常绿阔叶林种到喜干的针叶林种,在省内都有适宜生长的地方。全省有天然牧草 1441 种,是畜禽喜居之地。饲养的主要畜禽品种有 30 多种。各种经济林木种类繁多,果茶桑资源发展潜力巨大。繁多的生物资源,为贵州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优越的资源基础。这些都是特色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

当地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文旅的优势与困难有哪些?

休闲农业和乡村文旅的发展现状,

第一、政策层面,目前国家重点扶持乡村振兴的相关项目园区,比如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田园综合体,康养小镇,以及特色农业小镇等等;

第二:优势:1、目前我国乡村发展正在起步阶段,有先发优势,后期饱和后在开发就有些晚了;2、国家政策正由全民扶贫脱贫,转向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国家扶持力度是很大的,国家级项目补贴都在几千万,省级农业项目也在几百万;3、目前我国农业人口正在大量流失,迁移至城市,农业发展势必会规模发展,科技化,机械化也更高,不再是小农精耕细作的传统耕种模式了。4、后疫情时代。以及目前的经济水平和收入水平也决定了消费观念的极大改变,居民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和适量,更加最求精神层面的需求,势必会对拥有青山绿水的乡村生活更干兴趣。

第三:劣势和困难:1、当地可能会有村干部和村民的思想觉悟不高,品质恶劣的情况发生,甚至会有恶霸最求短期利益损害外地投资者;2、目前乡村农业规划设计和管理运营的人才短缺,规划设计公司偏少,价格偏贵,规划水平不高,这是目前国内乡村振兴正在起步阶段的必然;3、乡村休闲农业和文旅后期极有可能同质化,形成恶性竞争;4、目前乡村现有民居建筑形状和质量参差不齐,外观形象美观度不够,公共配套设施不论是医疗还是取暖又或是燃气垃圾处理,甚至是生活饮水等等配套设施相当地区都不太完善,这需要花大量资金和资源去整改;

中国哪些农业产业较有优势

我国农业在自然资源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优势,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多样化特点,在整个地图板块中,自北至南跨越九个热量带,地域辽阔、多山多草原、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丰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绿色资源多,为发展各类特色绿色农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我国在人力、物力中,发展绿色农业具有哪些特点?

中国农业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点,中国农民经过几千年积累,具有丰富的精耕细作技术和绿色农业的传统基础。中国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且价格低廉,可发展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集合价值大的绿色农产品。大部分地区虽遭破坏,但处于低工业污染或未达到难以逆转的化学中毒地步;中国有数千年食品烹饪史、中医药史、保健史及传统绿色食品的多样性。

第三,发展绿色农业,国家给予绿色发展哪些支持?

中西部地区绿色农业也在迅速崛起,绿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环保生态产业等二、三产业正迅速发展。东部地区技术、人才、资金与西部绿色资源相结合,将迅速发展出口创汇绿色农业与农产品的农工商一体化基地。国家在交通、电力、通讯、农业项目资金补贴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开发绿色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尤其是中国这届政府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方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加大,从而全面提高农村生存环境的改善,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双重投入,都会引起一系列经济和生活变化。所以,这是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有哪些

北方地区: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

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

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南方地区: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

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