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揭秘上海低价游骗局:角色扮演太坑人 不到一个月诈骗2000多人
央视网消息: 上海警方昨日(12月8日)通报,侦破一起以“上海一日游”为名的集团化诈骗案。像东方明珠、外滩等热门景点都是游客来上海 旅游 必到之地,不少游客选择参加一日游 旅游 团进行游览。
诈骗团伙宣称一两百元就能玩十几个景点,而且包车接送。一旦有人上钩,他们的套路也没什么新鲜的,就是忽悠游客购物,过程中还有假扮“富二代”等各种角色扮演。
游客报名参加一个团费200元的“上海一日游”后,一早赶到了集合点,上车前导游开始介绍一日游项目。
导游:“登高以后,参观两个免税店,参观完以后就坐船游黄浦江,坐好船以后是外滩、南京路、城隍庙,整个行程除了中午吃饭不含,其他都包含在里面。”
在简单游览了一个景点后,无证导游以自愿买卖为幌子将游客带至位于浦东新区的一个玉石店,当店内工作人员正向30多名游客介绍玉石相关知识时,一名穿着时髦的女子来到现场,自称赞助了该旅行团,游客需要在该玉石店停留一段时间。随后,该女子开始吹嘘自己身家丰厚,在云南、澳门等地都有产业,表示今天有缘相见,许诺将会有很大的好处。
在导游将部分不易受骗的游客带离现场后,玉石店的“店员”“销售经理”与假扮游客的“托”热烈响应,烘托该女子的虚假身份,诈骗团伙通过一系列言语圈套营造一种与该女子交朋友的氛围,假游客假装与该女子交朋友,转账给该女子,作为交朋友请客吃饭的开支。
诈骗嫌疑人:“你就把我小玉当成一辈子的朋友,就当你今天花这么多钱请我在你当地喝茅台吃大餐了,还有一种结果也许小玉今天开心高兴,我任意在我珠宝柜台里面拿上一样值钱的宝贝,不管它值3万、6万、9万,但是你答应我,别人出你3万、6万、9万你不能卖掉当掉,这是我们一生的情谊,也是我们一辈子的情谊。”
游客们看到,只要跟这名叫“小玉”的女子交朋友,转给她一些请客吃饭的钱,就能得到价值十倍甚至更多的玉石作为回报。随后,导游借口要赶去下一个景点,很快把游客带离了购物店,将一车游客送到了黄浦江边乘坐所谓的游轮游浦江,但实际上导游给每人发了一个价值2元的轮渡票,让游客自行登船后导游却离开了现场,结束了所谓的“上海一日游”。
老年游客:“我不瞒你说,我在上海出生的,我参加国家重点建设去了外地,我这次回来也是旧地重游,结果我还叫上海人骗了。”
有的游客发现自己可能遇到诈骗,便向相关部门发起了投诉。通过游客的投诉,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外高桥公安处对辖区内的这家存在诈骗嫌疑的玉石店开展调查,抓获了91名诈骗犯罪嫌疑人。
民警侦查发现,这家玉石店藏身于一幢大楼的三楼,不法分子通过虚构事实的方式,误导游客“主动”花钱请客吃饭,诈骗团伙分工明确,让游客不知不觉落入陷阱。
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外高桥公安处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项天阳介绍,讲师在整个诈骗过程中扮演富二代,冒充自己是有身份有背景的,以自己的虚构身份诈骗被害人钱财,撮客也就是销售经理在其中进行配合,导游负责牵连玉石和在外面招募游客被害人的串联工作。在被害人支付钱款以后,以玉石赠送的方式遮掩诈骗行为,诈骗团伙会赠送一些玉,标价为几万块的玉石,这种玉石一般进价成本在10元到60元不等。
正是通过这种手段,诈骗团伙仅仅在9月10日至10月8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骗了2000多人,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经过近2个月的调查,10月31日凌晨,警方在上海和甘肃、山东、海南等地同步开展抓捕,戴某良等91人因涉嫌诈骗罪被依法刑事拘留,其中61人被浦东检察院批准逮捕,警方捣毁涉嫌诈骗的 旅游 珠宝玉石经营点位3个,查获涉案玉石等物品1000件,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不止在上海,这种低价游的陷阱在很多 旅游 城市都存在。这些骗人的低价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看上去是“馅饼”,但其实是陷阱。所以提醒大家,要警惕面对低价游。
二、天上不会掉馅饼!揭秘不合理低价游背后的套路
近年来,由不合理低价游引发的强迫游客购物、欺骗游客消费、暴力冲突等事件频频曝出,严重损害广大游客权益,影响 旅游 行业 健康 发展。
不合理低价游往往披着“便宜”“超值”“天上掉馅饼”等美好外衣,实际却暗藏损害游客利益的陷阱。
日前,根据文化和 旅游 部统一部署安排,山西、广东、宁夏、安徽、甘肃、河南等地,陆续开展针对不合理低价游的专项整治行动。
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些都是不合理低价游
1.以“比赛奖励”为名赠送 旅游
游客周某投诉,湖北宜昌某旅行社以奖励“中老年健身舞比赛”优胜成员为名,组织周某一行5人“零团费”港澳6日游。行程中,导游存在诱导购物行为,所购商品明显质价不符,周某一行5人共计消费9万余元。
经湖北省宜昌市文化和 旅游 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调查,湖北宜昌某旅行社以奖励“某中老年健身舞比赛”优胜成员为名,共组织197人赴港澳 旅游 ,其中,55岁以下团费0元/人,55岁以上团费380元/人,未向地接社支付团款费用,地接社需通过游客购物获取成本和收益。
经调解,旅行社同意为游客办理退货手续,并先行垫付周某一行5人的退货货款9万余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要警惕商家以“健身舞比赛”“广场舞大赛”“红歌大赛”等名义赠送组织的低价游,此类产品一定是通过购物或自费 旅游 项目获益。
2.以“政府补贴”为名组织低价游
游客杨某投诉,广西北海某旅行社以“政府补贴”为名,组织杨某一行3人“零团费”参加桂林3日游。行程中,导游将游客带到玉器店诱导消费2600元,所购玉器严重质价不符。
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旅游 文体局调解,旅行社同意为游客办理退货手续,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2600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 旅游 是陷阱,警惕不法商家以“政府补贴”为名组织的低价游。
3.街头揽客低价游
游客龚某投诉,在厦门客运站某旅行社报名参加厦门一日游,团费原价198元,优惠价98元,合同约定共参观10余个景点。行程中,导游擅自增加另行付费 旅游 项目,并安排购物,龚某共消费600余元。
经福建省厦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调解,双方达成和解,旅行社赔偿龚某700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街头揽客莫轻信,低价 旅游 不靠谱,参团 旅游 要到正规旅行社门店报名。
4.通过在线 旅游 平台报名参加低价游
游客李某投诉,通过某在线 旅游 平台报名参加荆门赴厦门纯玩5日游,团费880元。行程中,导游未经游客同意将游客带到购物店,诱骗、强迫购置玉器5万余元。
经湖北省荆门市文化综合执法支队调解,涉事旅行社同意为游客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5万余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通过在线 旅游 平台报团出游时,不要一味追求低价格产品,要选择网评较高的线路产品。
5.团费明显低的低价游
游客张某投诉,在苏州某旅行社报名参加云南昆明5日游,团费198元。行程前,张某得知旅行社以不合理低价组织 旅游 活动系违法行为,故诉求旅行社全额退款。
经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旅游 局调解,旅行社与张某达成和解,旅行社同意向张某退回全部团款。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理性报团出游,自觉抵制团费明显低于正常价格的 旅游 团。
行业乱象多年
问题频繁抬头
如今转战线上平台
早在2016年,国家 旅游 局就发布了《国家 旅游 局关于组织开展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旅游 市场秩序有所好转, 旅游 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但“不合理低价游”等扰乱 旅游 市场秩序、侵害 旅游 者权益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经过多年的整治,线下不合理低价游现象大大收敛。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合理低价游转战社交平台,不少旅行社和个人纷纷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发布 旅游 组团信息,其中可能暗藏陷阱,游客很容易中招,尤其是中老年群体。
同时,社交平台的不合理低价游中,不乏未取得经营资质的黑旅行社。一些机构或个人在未办理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通过网络发布信息,招揽组织游客参加 旅游 活动。由于组织者未缴纳 旅游 服务质量保证金,也不会与游客签订正规的 旅游 合同,游客的权益面临很大威胁。
为何屡禁不止
旅游 消费乱象频出,不合理低价游屡禁不止,这些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1. 旅游 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包价 旅游 产品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要素,旅行社釆购的 旅游 产品价格往往比游客单项购买 旅游 产品的成本低。这是团队游比散客出游的明显价格优势,也是吸引游客参团的主要原因。
由于各旅行社的产品釆购渠道、采购价格不尽相同,同一条 旅游 线路的经营成本存在较大的差异,游客难以判断 旅游 线路的真实成本。特别是市场上有较多旅行社均推出价格差异小的低价游产品时,游客更加难以分辩真实价格。
由于供需双方的价格信息不对称,旅行社明显占有信息优势, 旅游 者往往不了解真实价格,更容易接受低价格的 旅游 服务,使得不合理低价游有一定的市场。
2.传统的“ 旅游 +购物”利益模式固化
不合理低价游的运营模式主要依赖强迫参团游客购物消费的形式。虽然近年来,旅行社业务受到 旅游 电商平台发展及散客化 旅游 的冲击,但“ 旅游 +购物”的灰色链条关系依然稳固。
一方面,由于较多旅行社长期以来适应了为购物店介绍顾客并获取回扣的灰色经营模式,在 旅游 发展新形势下既缺乏创新动力,也缺乏创新能力,难以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很多 旅游 购物店的经营并不依赖于当地居民的购物消费,而主要依赖的是游客购物消费,这使得它与旅行社形成了共生关系,离开了团队游客基本上难以生存。
因此,在共同利益面前,二者关系是牢固的。一旦这种模式被打破,旅行社、购物店均会面临着生存问题。
3.游客贪小便宜吃大亏
有需求才有市场,不合理低价游屡禁不止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游客。
一些旅行社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低价揽客,尤其是中老年游客,将价格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例如,早前云南10日团880元的报价,来回的机票钱甚至都不够,显然是陷阱,但仍有不少游客愿意往里跳,最终因为贪小便宜吃了大亏。
整治需要多管齐下
1.政策落地,专项整治不合理低价游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持续整治 旅游 消费市场乱象,每年的政策措施也在不断改进优化,各地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部署,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肃清行业风气。
近日,各地组织的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将重点整治以老年人为目标群体,以免费 旅游 、康养体验、保健品推广、食品及日用品赠送等名义招徕 旅游 者,通过诱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 旅游 者进行购物,实际组织实施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以俱乐部会员、户外拓展、车友会、研学、旅拍等特定群体组织活动的名义,实际组织实施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此次行动还将严查以低于属地行业公认的合理价格销售的包价 旅游 产品,重点是一日游产品;严查地接社“买团”或接待“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团费”的 旅游 团队的行为。
2.从购物店源头进行监管
不合理低价游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 旅游 购物店。
要加大对本地 旅游 购物店监管力度,对现有 旅游 购物店进行登记备案,实行一店一编码管理方式,强制购物店网络监视系统建设,纳入地方 旅游 网络实时监控平台。
要完善 旅游 购物店台账制度,对于购物回扣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要建立 旅游 购物店保证金制度,对 旅游 购物店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探索 联合街道、社区对 旅游 购物店实行网格化管理, 明确网络责任管理人,加大对 旅游 购物店的日常监管。对销售假冒伪劣珠宝、玉石等 旅游 购物店要及时清理。
3.平台加入,打击 旅游 行业违规招徕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大众消费行为习惯的转变,线上销售 旅游 产品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要警惕不合理低价游从中浑水摸鱼,将监管触角延伸到线上,利用大数据技术严查不合理低价游,与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建立联动机制。
据悉,此次各地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将加强网络巡查,创新监管模式,重点加强对在线经营旅行社业务的监管,对各地通过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百度推广等从事旅行社业务的排查情况,组织不少于两次的集中执法巡查。
日前,快手发布关于打击 旅游 行业违规招徕行为的公告。公告显示,为了维护良好的平台生态环境,快手持续打击无旅行社经营许可证主体用户发布的网络招徕信息、发布 旅游 产品信息等行为,通过技术手段加人工审核的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一经发现违规将给出视频屏蔽、违规资料清理等处罚。
据了解,2022年3月至今,快手共屏蔽违规视频3545条。
4.加强宣传,改变消费者单纯比价理念
不合理低价游等 旅游 乱象之所以屡禁不止,跟一些游客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轻易选择廉价低质的 旅游 产品不无关联。一些旅行社恰恰是利用了游客贪图便宜的心理,低价揽客,然后通过欺骗、强制游客购物等手段非法获利。
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强老年游客、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的 旅游 宣传教育,既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不合理低价游的危害,同时也要广泛宣传参加旅行团的正规渠道。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各地将选取一批典型指导案例予以公布,并加强宣传,发挥指导案例的普法示范作用,震慑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引导 社会 公众提高法治意识。
同时,消费者自身也要提高警惕,改变单纯比价理念,理性消费,不轻信社交平台的 旅游 产品信息,注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际遇。因此,打动游客的是细节,赶走游客的也是细节。相信经过此类案件的警示效应,能够遏制不合理低价游现象,游客可以宾至如归, 旅游 市场重回正轨。
三、198元三日游,低价旅游团都有哪些套路?
低价旅游团的套路一般要进购物店还有就是要自费。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总是能看到一些旅游宣传,一百多甚至几十块就能够出去旅游一趟,路上的大交通还全部包含进去了,也不禁让我们去好奇旅行社打出这样的价格给顾客,他们到底要不要赚钱,那这个肯定是要赚钱的,不然人家干嘛要做这样的事情呢。这其实就涉及到一些套路了。
首先就是进购物店,我们因为旅行团的价格心动,然后就准备去门店打探一下,再看看旅行社给我们看的行程中那些该有的景点好像都有,就觉得很划算,立马就想签下手中的旅游合同的。但是其实我们仔细看一下就知道,这个行程里一般都会有让我们进的购物店的,像我们比较常见的乳胶店和珠宝店几乎是每个旅行社都会有的的项目,他们的解释是我们在玩玩玩的途中如果买买买的话那就是锦上添花了,实际上这些购物店里的东西都要比平常我们在市面上买的要贵一些,而只要有旅客在这些购物店买了东西,那么旅行社其实就是有盈利的。
这只是我们说的很明显的一些购物店,因为它会直接的在行程中从字面上都能看出这是一个购物店,但是实际上,其实还是有一些隐形店的,这些店怎么去区分它们是景点还是隐形的购物店,其实只要看它的名字,如果它的名字写的是某某某博物馆那基本上就大差不离是个隐形店了,这种店前面会带你参观一些景点,而后就会带入正题说这有什么东西,所以说,一个行程里面可能购物店进的比景点还要多。
而那些去的景点,基本上都是一些不知名的景点,就远远望过去就是了,当然,一个行程也需要一个大景点来进行支撑,不然就没有吸引力了。这个时候就要注意有没有自费了。有些景点它虽然包含了你景区的门票,但是它景区的小交通是没有含进去的。比如峨眉山的索道往返是120元,这个是必须要旅客出的,但是一个行程里没有包含,就要旅客自己到了景点自费了。
这些是旅行团基本的一些小套路,一分价钱一分货,如果要想玩的好,那基本上价格也不会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