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中要注意什么饮食问题?

外出旅游吃饭情况不同,饮食也不同

跟团出游,那不必担心,只要不去那些看上去极不卫生的饭馆吃饭就是了。

自己出游,那就要注意几点:

1、不要吃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吃过的生冷食品;

2、去饭店吃饭可以挑当地人去得比较多的哪家;

3、吃饭前用开水烫洗一下餐具;

4、如果可以的话,适当喝点白酒;

5、没有当地人的介绍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摘不知名的野果去吃;

6、饮用水最好自己带个水壶,从宾馆烧好再带走。

二、出门旅行时需要留意什么饮食方面的事情?

‍‍

很多人在旅行中容易出现些小疾病,比如腹泻发烧感冒等,但其实很多都是因为旅行途中,对饮食的注意引起的。所以对于旅行时,我们的食物一定要严格把关,不要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主要的个人措施是:应把未消毒的牛奶、非瓶装饮料和未烹调的食物(不包括可削皮或剥壳的水果和蔬莱看做是可能受污染的和不安全的,冰激淋和家庭制的蛋黄酱也是不安全的。即使是烹调过的食品,旅行者也应该确实弄清楚该食品是否已彻底煮熟和是否是新制做成事先做好的。事先做好的食品应保存在10℃以下或60℃上,以确保食用安全;烹调过的食品在室温(15-40℃)下放置4-5小时以上,就可能造细菌污染或细菌在其上繁殖,吃了这种食物就很危险。未消毒的牛奶在饮用前应先煮开,冰激淋也常常有危险。饮用水如不能确定其纯净度,煮沸,经氯化消毒或过滤处理。除非是纯净水的冰块,否则不要入口。果酒、啤酒、热茶、热咖啡、瓶装或其他含二氧化碳的软饮料或果汁等一般都适于饮用。如已确定水中投有缓释消毒剂或家用水龙头安有过滤装置并确认安全、可靠,则可考虑使用。

旅行者在旅行之前应弄清楚小药包中是否带有口服补液盐,如果预计所去的地方无法得到安全的饮用水,那么则应带上饮水消毒片。

在某些季节,各种鱼和水生甲壳动物即使烹调过,也会有生物毒素,因此要向当地公共卫生当局询问有关此种危险鱼类的情况。

如找不到安全的食物,则少食非安全食物可减少患病危险;胃酸有某种保护作用(胃酸过低或无胃酸者更是易感)。旅行者也可考虑暂时不用餐,减少一点体重对多数人来说是能够承受的,这样做比得病要好。

‍‍

三、注意旅游中饮食的六大问题

在旅行中,要注意很多问题,其中就要注意饮食问题,下面就来和我一起看看注意旅游中饮食的六大问题吧。

1、旅游饮食的地方特色和季节性

多数旅游景区都有特殊风味的名菜名点。旅游者如要“饱口福”,可去我国沿海地区大连、青岛、舟山普陀山或嵊泗列岛和海南等旅游地区;要食别具一格的地道羊肉泡馍等,可到西安旅游时品尝到其别有一番味道的风味小吃。

当然,现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八大菜系的菜点供应,粤菜、川菜更是遍地开花,为了适应不同城市人民的口味,都根据本地人口味的需要,被不同程度地作了改革,尤其根据上海人的口味,推出了炒鲜奶、葱油鸡、蚝油牛肉等沪式粤菜;您品尝到地道的川菜、粤菜还是要去重庆、广东。旅游饮食要注意季节性,不同的'季节会给您带来不同的“味感”,金秋时节,菊黄蟹肥,到阳澄湖品尝清水大闸蟹,货真价实。这大闸蟹是青背、白肚、金爪、黄毛,而且体壮,两鳌八爪粗壮有力,烹熟后揭开背壳绝无一壳水现象。那橘红色的蟹黄、白玉似的膏脂、洁白细嫩的蟹肉,将使人回味无穷。

2、选择价廉物美的特殊风味菜点

品尝名地的特色菜点,不一定到当地大宾馆餐厅、大酒楼就餐,往往是不起眼的中小饮食店,而在当地却是名牌店,例如成都的著名菜点夫妻肺片、赖汤元、担担面等,上海本帮菜著名的“老匠兴菜馆”的特色菜“炒圈子”、“红烧秃肺”,或者小东门佳兴馆的“虾子大乌参”,都比五星级宾馆中餐厅好;又如到青岛、大连吃海鲜,不一定到大酒楼、大宾馆餐厅去,那里价贵但物不一定美。所以,可以几个人合伙到当地水产市场买当天捕获上市的新鲜虾、蟹等海鲜,委托附近居民加工,尝到的美味不会比大酒楼相差毫厘。

另外,各地的特色菜点品种多,短短两三天绝不可能都品尝到,要会选择自己最随心、最渴望品尝的特色菜点。

3、集体饮食与个人自费品尝风味

旅游者参加旅行社赴外地旅游,通常三餐饮食都由旅行社统一安排,在指定餐厅按其标准价进行用餐。饮食标准有高低,而且餐厅用餐往往大锅菜多,当地风味菜少。为了满足您想“大饱口福”的要求,可以自费出外选择名店尝名菜,同时可请导游协助。如果因健康原因也可要求在客房单独就餐;如果您是回民不食混者,也可事先告知导游安排清真菜和素菜。

4、在外旅游要能适应当地饭菜

人在旅途,一日三餐是省不了的。对旅游者来说,要“游山玩水”,一饱眼福,当先适应各地的饭菜,尤其是集体用餐,有面食吃面食,有米饭吃米饭。到湖南、四川要不怕辣;入新疆要能吃羊肉;去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或山东旅游,要能吃“虫菜”。一般是北菜偏咸,江南菜偏甜,西北菜偏香肥酥烂,西南菜偏辛辣。面对不同口味的菜点,一定要尽快适应,吃饱吃好。

5、旅游中注意饮食卫生

在外旅游不要贪食特殊风味菜肴,用餐不要饱一顿饥一顿;为避免“生火”,少吃大鱼大肉等肥腻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多饮用绿茶或白开水;少吃生冷食品,尤其不要吃生鱼片、毛蚶之类菜肴;吃海鲜不要过多,多吃点蒜醋、喝点酒,以防腹泻,肠胃不好的人千万要谨慎;对当地吃不惯的调料和菜肴,宁可少吃或不吃,以免肠胃不适,影响整个游程。对有些卫生较差的饭店,最好使用一次性怀筷和碗具,饭前饭后洗手。

6、饮食礼仪

在外旅游时,每日三餐集体用餐要注意礼仪。集体用餐时,一个团队总要拼台,这时,要听从领队或导游安排,不要抢座位;用餐前当菜尚未送上,不要用筷子敲打碗盆,或将筷子竖在碗盆上,这是犯了忌讳,因为祭先人的祭品碗盆上方竖插筷子;用餐时要讲究“吃相”,在集体用餐时,不顾他人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当然属于难看的“吃相”:“吃饭伸腰,天打不饶”,说的是吃相要端正;吃饭菜咀嚼时,尽量减少声响;吃饭要一手扶着饭碗,喝汤时要先放下手中筷子再持勺舀汤,不要两手齐上,左右开弓;偶而打喷嚏千万别冲着饭菜,要立即转身并捂住口。总之,吃相要雅,要讲究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