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色小镇对城市的产业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解决当前我国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问题,推动我国城镇发展方式转变,践行新型城镇化道路。

1、从专业化需求出发,增强城市创业创新能力。

特色小镇在发展中,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很好地解决了政府不专业的问题。

2、降低开发尺度,实现小镇、人口和环境的有机融合。

我国传统以新城新区为主的城市空间扩张模式,使城市居民缺乏归属感和体验感。

3、创新运营模式,提高城市、产业与人口的紧密度。

特色小镇注重发挥当地企业、居民、村(社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小镇的规划建设,使各类市场主体和当地居民成为特色小镇开发建设的主体,实现小镇发展主体多元化。

4、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成本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发展成本越低,则竞争力越强。随着经济增长乏力的延续,在城市空间快速扩张以后,一些地方对维护城市运营的投入压力在增加。

二、建设特色小镇有哪些好处

那好处可多了,不然政府主导做这件事干什么?肯定是有重大意义的。

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是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曾经说过,一个好的特色小镇,它要取得的是长远收益,这个和短期收益是不同的。短期收益指的是,我们在以往主要是成片卖地,收取土地出让金,用土地出让金补充政府基础设施投入的不足。而一个特色小镇,它是要通过小镇的发展,解决当地的就业,吸引中小企业和一些特色产业入驻,以使得这个地方源源不断地产生税收。它不可能是暴利,而是一个长期的、稳定的收益。浙江有些地方已经初露端倪。

第二个是要取得综合收益,而不是单一收益。一个特色小镇,能够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使得人们多了一个旅游的去处,而且它能够吸引新经济在当地落户,改善了一个区域的投资品质和投资环境。

再一个,特色小镇还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收益。因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和传统的建制镇发展、和园区开发、组织模式都不一样。它特别注重社会资本的运营,注重在特色小镇发展过程当中,镇中企业规划咨询、服务、基础设施运营,方方面面的一种协作。那么这方面培养出来的发展机制,实际上是最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我觉得这种东西,也非常有价值。

三、天风特色小镇文旅项目对地方经济有哪些影响?

大多数特色小镇都可与旅游业在不同层面结合起来,历史文化、城郊休闲、资源禀赋、生态旅游型的特色小镇通过发展文化交流、景点观赏、休闲娱乐为主的旅游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金融创新等可通过产业旅游,直接或间接创造经济效益;时尚创意型特色小镇可创造综合效益。

四、为什么要建设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

特色小镇的建设意义:首先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新型城镇化要求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也是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平台的有效举措,加快城镇化特别是特色小城镇建设步伐,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群众过上美好生化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最后,是探索推动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方法。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小城镇建设理当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多年农业农村规划设计经验和实践案例,认为特色小城镇的规划设计,要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行规划设计,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是根本原则。对于一些距离大中城市比较近的城郊地区,具备交通方便快捷、区域旅游要素多、民俗文化深厚、主题特色鲜明、地形地貌独特等条件的,在规划设计和后期建设运营上,应大力结合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乡村旅游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解决农村就业,提供回乡创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特色小城镇。

五、为什么要建设特色小镇

首先,特色小镇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抓手。特色小镇因地制宜,重点培育特色产业,汇集周边区域劳动力,是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平台的有效举措,也是满足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

其次,特色小镇是加速全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助推器。

我国新型城镇化重点要突出实现人的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特色小镇建设将通过产业聚集,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农村户籍人口城镇化、非户籍常住人口市民化,科学、合理地引导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有序推动人口流动、增强城镇人口吸纳能力,形成常住居民。常住居民的各种需求,又将促进地产、金融、公共基础服务等配套设施产业的发展,因此特色小镇是促进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进而推动新型城镇化架构的形成。

第三,特色小镇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动力。

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低成本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已很难大规模可持续发展,同时过去粗放式的生产模式造成的弊端和对社会环境的压力开始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的需要新的增长点,提供有效供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四,特色小镇是提高小城镇经济活力的重要内容。

我国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发展相对滞后、发展动力不足、产业发展薄弱、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但小城镇对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特色小镇到底怎么盈利赚钱

特色小镇的盈利模式

A、政府

政府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最主要推动者,特色小镇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升级和就业人口的聚集,也给政府带来了巨大收益。

1、税收收入。特色产业作为特色小镇的核心,以特色产业为核心而发展聚集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给政府带来巨大的税收收益和就业人口,从而带动地方的发展。

2、土地溢价。特色小镇的发展成熟必将带来周边土地的溢价,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可以获得大量收入。

除了这些财政收益以外,特色小镇将为地方带来更多无形的收益,如城市环境的优化、民生的改善、城市影响力的提升、产业生态圈的形成、就业增加和更多高素质人才的聚集等等,这些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社会经济环境改善,是政府大力推动特色小镇开发的重要动力。

B、开发商

前瞻产业研究指出开发商是特色小镇的开发主体,涉及小镇开发的前中后全链条,从土地整理就开始介入,往往一直延伸到小镇运营。对于开发商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收益:

1、政策性资金。对于旧工业区、旧城改造,政府往往有一定的政策性资金补贴和土地优惠政策,这将大大降低企业的前期投入成本。而企业在引入相关产业和项目落地小镇时,往往政府也有相应的招商奖励补贴。

2、基础建设收益。这里主要是指土地整理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收益。如华夏幸福受政府委托对小镇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变毛地为熟地后,通过政府回购,获得盈利。

3、项目运营收益。对于开发商来说,门票、交通、租金、经营性物业的营业收入和部分产权物业的销售收入以及关联产业的收益都是其长久运营小镇的收入来源。

4、地产收益:通过特色小镇政策获得土地是不少房地产等开发商进入特色小镇开发的原动力。通过一定程度的地产开发用地和产业用地的配比,开发商可以以短平快的地产收益平衡见效慢的产业开发支出,长短相济,长远发展。

C、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介入特色小镇开发,除了作为资金供给方,还可根据自身特点通过以下方式盈利:

1、产业循环收益

金融机构通过基金的方式介入相关产业的发展、项目的开发等,通过企业自身产业与小镇产业的互动,既促进小镇产业的蓬勃发展,又反哺其自身产业的进一步提升,互利互惠,共同获得溢价价值。

2、消费信托收益

消费信托从小镇开发的终端介入,将地产、酒店等的使用权、购买权、服务消费权等包装成消费信托产品出售,通过预付方式,形成由大量小额预付金构成的资金池,并获得其固定年限内的无偿使用权,再利用资金池进行投资获得收益。同时,也营销了小镇产品,促进了小镇的发展。

政府、开发商、金融机构因其介入角色的不同,在特色小镇的开发中形成了不同的盈利点和盈利模式,但只有互相携手共进,才能让特色小镇真正焕发生机,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