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理解 旅游消费 和 旅游者消费

旅游消费是指“由旅游单位或游客使用或为他们而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了满足其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的总和

二、旅游商品和旅游产品的区别?

1、概念不同:

旅游商品,又称旅游购物品,是旅游目的地向旅游者提供的富有特色,对旅游者具有强烈吸引力,具有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的物质产品。

旅游产品,亦称旅游服务产品。是指由实物和服务构成。包括旅行商集合景点、交通、食宿、娱乐等设施设备、项目及相应服务出售给旅游者的旅游线路类产品,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单个企业提供给旅游者的活动项目类产品。

2、价值不同

旅游商品是为了交换或出卖而生产的劳动生产物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的统一体。其属性大致有三:商品本身所固有的特性为商品属性;商品的自然属性及有用性为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则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可见旅游商品的广泛性。

旅游产品的利益具有复合性,其价值不仅拥有审美和愉悦的成分,而且还体现在旅游中间商的努力带来的追加利益和其自身的展现利益上。

3、特性不同

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收藏性等是旅游商品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无形性、不可转移性、易损性、不可储存性、生产和消费统一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旅游商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旅游产品

三、旅游批发经营商旅游零售商与旅游者的三者关系?

旅游批发商是吧旅游产品批发给旅游零售商的,旅游零售商是吧旅游产品再卖给旅游者的,一般旅游批发商与旅游者不会直接进行买卖基本上都是通过旅游零售商的,但是近几年的互联网崛起,有一些旅游批发商也会做直销,就是通过公司的网站或直营门面直接销售给旅游者。他们直接的关系基本上就是旅游零售商是旅游者和旅游批发商的中介枢纽,而旅游者也就是两者的消费者,而批发商就相当于制造商。

四、如何理解旅游产品和一般产品的区别

1.旅游商品是供给者为满足旅游者需求以出卖交换为目的而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形和无形服务(无形商品)的总和。如旅游景观,旅游服务,旅游线路,旅游故居,旅游设施,旅游交通等都称作旅游产品是不对的,不科学的。应称其为旅游商品

2.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

3.请注意:旅游商品是包括所有的旅游产品;而旅游产品是给游客提供的一次旅游活动的总和,对象是旅游者。

五、旅游市场主体包括哪些?

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

从经济学的角度说,旅游市场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即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中介。其中,旅游市场主体是指参与旅游产品交换的买者和卖者,即旅游产品的消费者和旅游产品的供应者;旅游市场客体是指可供交换的旅游产品;旅游市场中介是指介于旅游产品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媒介和桥梁,如旅游中间商和其他中介机构以及旅游价格、旅游竞争、旅游网站、旅游信息与旅游问询中心等。

二、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构成

我国入境旅游市场是指我国境外的客源市场,它由外国人市场、华侨市场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市场三部分组成。

2.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

(1)我国的入境旅游人数一直在上升,自1980年在世界排名第18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4位。

(2)在入境游客人数中,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的游客仍占绝大多数,如1978年占86%,2016年仍占79.7%,主体地位仍然稳固。

(3)我国的外国人旅游市场基本稳定,除美国一直是我国旅游的主要客源国外,其他主要集中在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其中排名前十的旅华客源国分别为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蒙古、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泰国。

(4)入境游客的主要目的以了解中国特色文化和游览观光为主,即集中在山水风光、文化艺术和美食烹调等方面。持这种目的的游客2016年占入境总人数的33.4%。

(5)随着我国入境游客人数的增多,我国的旅游外汇收入也在稳步增加,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不断上升,从1980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4位。

三、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范围

我国国内旅游市场是指大陆范围内的旅游市场,即境内旅游市场。

2.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

(1)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无论是出游人数还是旅游消费总额都远远超过了入境旅游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人数一直在增加,从1984年的2亿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50亿人次,我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2)旅游形式以散客为主。在国内旅游中,绝大多数游客都采取的是自助游,旅行社组织的只占很小一部分,如2016年只占出游人数的35%

(3)旅游消费增长快,但消费水平仍较低。1985年,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总额为80亿元,2016年增至3.94万亿元,年均增长12.19%。然而、在人均消费额上,2016年我国国内旅游游客的支出折合美元约为133.6美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而同年我国接待入境游客则人均支出为869.56美元。

四、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中国出境旅游市场

出境旅游是指中国公民到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它是我国公民境内旅游需求向境外的延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公民的出境旅游包括出国旅游、边境旅游和港澳台地区旅游。2016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均消费为900美元,比同年境外来华游客人均消费高30.44美元。

2.中国出境旅游的主要特点

(1)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展速度快,消费水平高。出境旅游人数由1987年的32.8万人次增至2016年的1.22亿人次,年均增长12.26%;出境旅游消费由1991年的4.17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1098亿美元,年均增长12.49%。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2)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以自助游为主,但跟团游的比重在提高。2016年的出境旅游总人数中,自助游的游客为6472.9万人次,跟团游的游客为5727.1万人次,前者占53.1%,后者占46.9%。但是与2012年跟团游游客数量占当年出境旅游总人数34%相比,有显著提高。

(3)出境旅游目的地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DP。2016年,被列为我国出境旅游目的地首站的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除美国外其余9个均位于亚洲和周边地区,占当年出境全部人数的31.24%。

(4)在出境消费行为上,中国游客的消费方式正在实现从“走走走”“买买买”到“慢慢慢”“游游游”的理性转变。虽然近年来游客在境外购物仍然为花费最高的项目,但购物所占比重在收缩。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游客境外旅游不再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和热衷于购物,随着出境次数的增加和旅游意识的提高,中国游客境外旅游逐渐回归旅游的本源更加注重对目的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的深度体验。另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发布的《2016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屮国游客对旅游服务项目的关注度分别为交通33.7%、景点20.9%、美食15.4%、购物6.5%、出入境5.1%、天气3.5%、外汇兑换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