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蔡特色小吃都有什么?
一、饸饹面
饸饹面是一种面食,制作者用饸饹床子(做饸饹面的工具,有漏孔)把和好的荞麦面、高粱面(现多用小麦面)放在饸饹床子里,并坐在杠杆上直接把面挤轧成长条在锅里煮着吃
特色:滑溜柔软,味香利口。
制作材料:精面粉500克,肥瘦猪肉500克,水300克,油100克,黑酱10克,八角、花椒各少许,葱、蒜、姜各10克,食碱1克。
做法:
1、把精面粉倒入盆内,放入食碱用水和成面团,饧好后,搓成10厘米长的圆条,在水里蘸一下,投入饸饹床筛孔,将面压入开水锅内,煮熟后捞出,过清凉水,再拌点食油备用。
2、用热油把酱炒出香味,放入葱、蒜、姜稍炒一下,再下肉丁炒熟备用(俗称“臊子”)。
3、把炒好的臊子装入锅内,用文火慢慢煮透。
4、猪肉汤放点黑酱上色,汤开后,少放点韭菜或菠菜,把压好的团捞到笊篱里,在锅内稍带点汤盛入碗内,浇两勺臊子,再少放点醋即时食用。
制作要领:饸饹和面时,水温随着季节变化,一般要求冬热夏凉春秋温,水量冬多点夏少些。
二、河南卤面条
材料:面条500g、五花肉250g、黄豆芽150g、蒜薹150g、豆角150g。
调料:老抽两大勺、盐一小勺、鸡精一小勺、蒜六瓣、葱一段、八角4枚、干辣椒5个。
做法:
1、面条选用细的扁的鲜面条稍微有些湿润的,千万不要用挂面,但也不是水份很大刚擀出来的面条。
2、笼屉铺上笼布,把面条放入,不要压实,要蓬松一些,锅内放水,大火烧开放入面条蒸10分钟。
3、豆角,蒜薹,五花肉,豆芽挑好,洗净。
4、豆角,蒜薹切2cm的段,五花肉切薄片。
5、蒜切碎,葱斜切片。
6、蒸好的面条抖开,铺在面板上晾凉。
7、一小勺食用油均匀倒在面条上,用手拌匀(防止后面拌面条的时候面条弄的湿漉漉的)。
8、锅内少许油烧热,放入五花肉煸至金黄,捞出备用。
9、锅内的油留适量,下八角辣椒小火煸香。
10、转中火放入葱蒜炒香。
11、倒入豆角炒一分钟。
12、加入豆芽,蒜薹继续炒一分钟。
13、倒入老抽,盐,鸡精炒匀,加水到菜的3/4处烧开,关火(这时候的菜还没有熟,要的就是这效果)。
14、把面条倒入锅内,用筷子拌匀(按照我说的放水,最后拌好锅内是没有多余的水份滴)。
15、拌好的面条继续放入笼屉,水烧开后再蒸15分钟即可!
三、上蔡县捞面条
原料:面粉3杯、豆粉1杯、酱汤(盐1小勺,水10杯,堤鱼30g,海带20cm)、面条调料(南瓜60g,鸡蛋1个,牛肉100g,辣椒丝少量)、肉佐料(酱油1大勺,白糖2小勺,切好的葱2小勺,捣好的蒜2小勺,芝麻2小勺,香油2小勺,胡椒面1/4小勺)。
做法:
1、在面粉里混合豆粉和稠,并用木棒卷后拉细而切成丝;
2、熬鲥鱼酱汤时放海带,并在酱汤凉后以盐调味;
3、牛肉切成丝加佐料炒出来;南瓜切成丝腌一下再炒;鸡蛋煎成黄、白鸡蛋切成丝;准备辣椒丝当作调料;
4、把煮出来的面条用凉水漂一漂,盛在碗里倒酱汤再放调料。
二、花生是不是上蔡的特产
不算是。
花生的种植范围很广,在我国,山东、辽宁、河南、广东、黄淮地区、东南沿海地区都大面积种植。其中山东花生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1/3.山东平度有“花生之都”的美誉。辽宁康平有“花生之乡'之称。花生适宜沙土地。适应丘陵地区。花生在我国各地农贸市场都能买到。
小红毛花生
小红毛花生,又名小京生,以嵊州市和新昌县生产的为最佳。小红毛花生,于民国初期就驰名于国内外。其特点是壳薄光泽,香而带甜,油而不腻,松脆爽口,色香味俱佳。经测定,小红毛果仁,含蛋白质27%,脂肪 48%,营养价值比鸡蛋、牛奶还高,农村有顺口溜云:“常吃小京生,胜过滋补品;吃了小京生,天天不想荤。”1984年,全国花生食味评比中,小红毛花生名列首位。
三、你知道上蔡的特色菜吗
上蔡县捞面条:
原料:面粉3杯、豆粉1杯、酱汤(盐1小勺,水10杯,堤鱼30g,海带20cm)、面条调料(南瓜60g,鸡蛋1个,牛肉100g,辣椒丝少量)、肉佐料(酱油1大勺,白糖2小勺,切好的葱2小勺,捣好的蒜2小勺,芝麻2小勺,香油2小勺,胡椒面1/4小勺)。
做法:1、在面粉里混合豆粉和稠,并用木棒卷后拉细而切成丝;2、熬鲥鱼酱汤时放海带,并在酱汤凉后以盐调味;3、牛肉切成丝加佐料炒出来;南瓜切成丝腌一下再炒;鸡蛋煎成黄、白鸡蛋切成丝;准备辣椒丝当作调料;4、把煮出来的面条用凉水漂一漂,盛在碗里倒酱汤再放调料。
一高胡同里老婆卖的浆面条;芦岗卫生院西边的蒸面条;其他的,个人感觉比较特色一点的还是阿勇美食城。不过,知青村里的面点也很不错;上蔡宾馆里有竹笋煲鸭汤也很好喝,中华鲟比较鲜。大观园的铁板鲶鱼也很有味。至于海天和蔡明园宾馆,整体感觉也很好,不过,特色的不是太好寻哦。政府西边捷尔泰的烧茄子比大宾馆的烧得要好。杨家蒸鸡味道也很好,不过,朱里赵庄的数正宗,听说朱里街上的杨树德的煎鸡也是跟他们学的呢。手工捞面第嘛,个人感觉内人做的非常好,跟本人有一拼。不过。本人最拿手的还是馄饨、水饺、炸酱面。
四、河南有一种特色菜,长得像薄荷,吃起来香喷喷,人称“留兰香”
在河南有一种特色菜,长得香薄荷,吃起来香喷喷,春夏季节经常登上寻常百姓的餐桌,用来拌面吃凉爽美味,外地人想吃都吃不到。这种野菜在河南遍地都是,不用专门种,想吃就去田间地头摘一把,拿回家用水清洗就可以拌饭吃了。
这种野菜就是石香菜,它的别名有很多,有地方叫麝香菜、十香菜,还有的地方叫它“留兰香”。石香菜酷似薄荷,不熟悉它的人容易把它错认成薄荷,所以它在民间也有“野薄荷”的称呼。其实石香菜跟薄荷还是有区别的,它的叶子比薄荷小很多,植株也要矮小许多,有很明显的薄荷香味。河南人喜欢用它拌面吃,吃起来香喷喷,吃完神清气爽。
河南人喜欢吃石香菜,就像四川、贵州人喜欢吃鱼腥草一样,喜欢的人把它当作宝,不喜欢的人把它当作草。鱼腥草在其他地方的人看来气味很难闻,吃一口就要吐出来,更别说喜欢,但是当地人就觉得味道很好,很喜欢吃。河南人喜欢吃面食,尤其是面条,配上清新爽口的石香菜就更锦上添花了,把它当成下饭菜很不错。石香菜的食用价值也很高,不仅健脾消食,利尿通便,还有很高的营养成分,在炎热的夏季食用给人很清凉的感觉。
石香菜在全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大多是野生的,田间、地头、河边都有它的身影,尤其是河南农村地区,几乎随处可见,并不需要专门种植。在河南驻马店的上蔡县就野生很多的石香菜,人们不仅把它当成美味的野菜,还用它来驱赶蚊虫。石香菜跟薄荷差不多,都有比较刺激的芳香气味,蚊虫见到都避之不及,所以在门口挂上一把石香菜,屋里基本上就没有蚊虫了。到了夏季,如果被蚊虫叮咬了,就可以摘几片石香菜叶子,揉搓碎敷在红肿处很快就止痒了。
炎热的夏季来了,喜欢吃石香菜的朋友也可以试试在家里种上一片,就像种植薄荷一样,找一个花盆,放点土,播下种子,很快就能长满一盆,想吃的时候摘几片叶子下饭,还可以用来驱蚊,效果很不错。
五、上蔡县特色文化
上蔡县特色文化有发端上蔡、茱萸绛囊、罗卷戏、中秋风俗、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等。
1、发端上蔡:蔡是九九重阳节的发源地,自古就有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佩香囊、插茱萸的习俗,并影响深远。
2、茱萸绛囊:其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民俗魅力,直接影响着天下华人时适重阳佳节登高向上的民族文化精神。
3、罗卷戏:是流传于河南省汝南县及河南省邓州市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由“罗戏”和“卷戏”这两个中州大地的古老剧种融合而成。
4、中秋风俗:这一天,新禾入廪,游子当归,都要在这天力争赶回,合家团聚。
5、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