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旅部拟出新规,规范网络演出经营活动,网络管理该何去何从?

虽然说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那种演唱会,现场特别燃的气氛,但是我们都知道只有真真切切的在现场观看才会更有感觉,因为去现场观看不仅仅气氛特别好,而且还能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所以说看演唱会已经成为了人们精神愉悦和体验的生活感

近年以来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部分企业不能在场外进行举办演唱会都会选择以直播或者是录播的方式,通过互联网提供演唱会的内容,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近日,为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演出市场营商环境,规范网络演出剧(节)目经营活动,引导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我部起草了《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规范网络演出剧(节)目经营活动 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

文旅部拟出新规,规范网络演出经营活动,网络管理该何去何从?

通过这一则通知,我们可以知道以后国内举办有现场观众的营业性演出,都要通过网络直播,以及营业性演出场所提供舞蹈,音乐戏曲等文艺表演视频播放,或者是在线观看服务。其次对于一些音乐会演唱会音乐节,舞台戏剧等等均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移动互联网进行信息网络传播。 从事网络演出剧(节)目经营活动,应根据《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有关规定,向所在地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申请取得经营范围包含“网络演出剧(节)目”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对于这一要求,有人觉得这个提十分的好,但也有人表示不支持,不过总的来说,既然文旅部出的新规,那必然也是为了合理有效的规划这些演出经营活动,才能避免杂乱无章。

二、广西:五项措施拓展文旅体消费 鼓励国有旅游景区实行门票减免

8月20日消息,广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在拓展文旅体消费方面,具体内容如下:1、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乡村旅游嘉年华”、“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等活动,发放文旅消费券,鼓励国有旅游景区实行门票减免优惠。(牵头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国资委;配合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各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各市人民政府)

2、严格落实干部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开展周末游、广西人游广西、周边省份游广西等活动,释放旅游消费潜力。(牵头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各有关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3、促进户外文旅体消费,推动体育旅游业发展,鼓励开展帐篷露营节、户外音乐节、体育健身培训等潮流主题消费活动。鼓励和支持各市、县(市、区)打造体育公园、体育旅游基地、户外运动营地等体育消费新场景,发放体育消费券,拓展线上线下体育消费主题活动,促进体育消费提质扩容。(牵头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商务厅、体育局;配合单位:自治区总工会,各市人民政府)

4、鼓励金融机构以承租农房的租金、装修工程款、旅游景区效益、旅行社投入成本、旅行社组团合同及计划等投入资产和预期收益作为评估基础,在租期内向经营者发放贷款,促进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和旅行社业务尽快恢复。(牵头单位: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配合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各市人民政府)

5、鼓励市、县(市、区)统筹财政资金,支持引导消费品生产企业与旅游景区、景区商家合作,开展景区门票抽奖活动。(牵头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各市人民政府)

据悉,措施由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商务厅负责解释,执行期限为印发之日起至2023年2月28日。国家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山东文旅2021

多措并举挖掘文旅消费潜力。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文旅行业复工复产,实施消费促进行动。成功举办2021山东省 旅游 发展大会、中国国际文化 旅游 博览会、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重大活动,对于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和消费者信心、提升“好客山东”美誉度,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创新举办第五届“山东文化和 旅游 惠民消费季”,发放惠民消费券1.52亿元,直接带动消费6.02亿元,间接带动消费119.13亿元。持续推进国家级文化和 旅游 消费试点市、国家级夜间文化和 旅游 消费集聚区创建,3市被命名第二批国家级文旅消费试点市,全省国家级示范试点市达7个,居全国第一;6个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居全国第一。开展2021“山东人游山东”“百场红色自驾游”“好客山东游品荟”“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主题营销推广等特色活动,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2021年全国文化和 旅游 消费培训班在山东举办。预计2021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7亿人次,国内 旅游 收入77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29%,分别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的75%和71%。

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质量。一是强化政策拉动。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和 旅游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措施、加强金融支持文化和 旅游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二是开展省级全域 旅游 示范区创建。评定推出第三批12家省级全域 旅游 示范单位。三是推进精品景区建设和度假区规范化发展。推动微山湖 旅游 区5A级景区创建,目前省级已完成初评并报文化和 旅游 部申请验收。指导青岛奥帆 旅游 区5A级景区创建和荣成好运角国家级 旅游 度假区创建工作,提升泰山等重点景区管理服务。修改印发《山东省 旅游 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山东省省级 旅游 度假区管理办法》。新增4A级景区18家。四是大力发展红色 旅游 。举办2021中国红色 旅游 推广联盟年会活动。3条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红色 旅游 线路”。五是实施乡村 旅游 精品工程。公布了285个景区化村庄和60个山东省乡村 旅游 重点村。7个村庄、3个镇街入选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入选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并列)。在全国率先开展民宿集聚区创建,公布创建单位34个。六是实施“文旅+”工程。出台各类规范标准,康养 旅游 、工业 旅游 、 体育 旅游 、研学 旅游 等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七是创新推动数字文化及园区(基地)发展。成功举办数字文化创新创业大赛,30个项目获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建立文化产业新兴业态企业库。扎实做好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管理。开展动漫企业认定年审和奖项申报工作。

抓实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加大文旅项目和企业扶持力度,121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预计全年完成投资428.7亿元。在文化和 旅游 部评定的2021年“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 旅游 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我省入选3个(全国共18个),列全国第一。山东省 旅游 发展大会现场集中签约4个重点文旅项目,签约总额达635.4亿元。举办知名文旅企业家山东行暨威海文旅产业招商推介大会,完成5个文旅项目签约,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推进纾困政策落实和企业创新发展工作受到文化和 旅游 部通报表扬。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给予5个精品 旅游 产业集群500万元、3个文化创意产业集群310万元资金支持。4家经济 社会 效益突出的龙头企业获得省财政800万元增量税收奖励。认定第六批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15个。引导旅行社转型发展,开展 旅游 服务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对全省150多家星级饭店开展评定性复核,对50家星级饭店予以摘牌取消星级处理。目前全省星级饭店492家,数量居全国第三。连续四年实施 旅游 饭店服务质量 社会 化监督工程。

加强“好客山东”品牌宣传推介。将“好客山东”品牌纳入央视2021品牌强国工程,开展“联合推介、捆绑营销”。强化省内宣传,在山东卫视黄金时段播出“冬游齐鲁”“仁者乐山”宣传片,做好高铁、航空等在途媒体宣传推介工作。成立山东铁路文化 旅游 联盟,共同推动“铁路+文旅”产品升级。联合央视频开展“慢直播网上游山东”活动。牵头成立中国 旅游 新媒体推广联合体,山东省新媒体综合传播力指数持续位居全国首位。创新开展海外市场宣传营销,拓展海外线上宣传营销渠道,举办“好客山东过大年”与海外民众云端相约、“2021卢森堡•中国山东文化年”“中韩文化交流年——鲁韩交流周”“日本•中国山东文化月”等活动。继续实施“孔子文化和 旅游 大使”计划,招募“孔子文化和 旅游 专家”“孔子文化和 旅游 使者”,总数达23000余名。

四、盘点2021,北京文旅这样走过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1年即将落下帷幕,站在岁尾回望,这一年北京文旅留下了许多闪光记忆。下面,文旅君便来与您一起细细盘点属于北京文旅的2021。

做好服务保障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活动中,以“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分钟不能耽误”的紧迫感使命感,以最高标准、最好服务、最大热情,组建4000余人的文艺演出后勤保障队伍,为近1万名演职人员和主创团队提供3个月的后勤保障服务;选调1692人参与建党百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演出,为文艺演出完美呈现贡献力量,受到文旅部通报表扬。

精心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开展冬奥主题城市文化活动2317场;编创《一起向未来》冬奥广场舞,筹办“一起向未来·大家舞起来”全国网络广场舞大赛,举办“长城好汉2021——冰雪京城 激情冬奥”全球营销推广活动,营造良好冬奥城市文化氛围。

提升服务效能 不断打造精品力作

坚持“大戏看北京”,京剧《李大钊》等15部作品入选文旅部庆祝建党百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重点扶持作品名单。创推管弦乐作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钢琴协奏曲《海坨戴雪》、昆剧《国风》《林徽因》。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开展运河沿线巡演。

参与并举办多场大型活动

承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48台95场;举办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27个省市区演出近40台大戏;举办2021年中国戏曲文化周,全网全媒总浏览量超8600万。

入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作品——话剧《香山之夜》剧照

多个项目荣获佳绩

石景山区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誉称号;四级联动、覆盖全年,开展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2万场;传统文化魅力日益彰显,18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入选项目数量居全国前列;重大文旅项目有力推进,环球主题公园开园运营。

深挖资源优势

实施“漫步北京”计划,推出55条休闲主题游线路。“北京网红打卡地”评选活动入选文旅部2020年国内 旅游 宣传推广优秀案例,2021年推出100个新晋北京网红打卡地。

深挖文旅消费潜力,6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 旅游 消费集聚区,两个区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 旅游 消费试点城市。评选首批12个市级 旅游 休闲街区。率先在全市域开展旅行社设立许可告知承诺办理,入选商务部《北京市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最佳实践案例》。聚焦北京环球主题度假区开园,推荐10条“环球主题公园+” 旅游 线路,着力打造副中心文化 旅游 商业消费集聚区。

举办2021北京消费季六月文化 旅游 节。发展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9个村镇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名录。实施乡村民宿餐饮提升工程,开展“大厨下乡”结对帮扶活动。

突出品牌建设

首次在线上举办2021年芬兰、爱沙尼亚、希腊、爱尔兰“欢乐春节”。成功举办2021年服贸会文旅板块 旅游 服务专题展、2021世界 旅游 城市联合会北京香山 旅游 峰会、世界休闲大会、第24届北京国际音乐节、2021北京新年倒计时等活动。

举办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旅”启动仪式暨北京文旅资源推介会,来自34个国家的40位外交官参加活动。

一年来,北京市文化和 旅游 局砥砺前行,积极作为,为国家重大活动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服务保障,不断丰富首都市民文化生活,有效扩大文旅消费,在交流交往中,彰显首都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旅游 业稳步复苏,为2021年画上圆满的句号,凝心聚力,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