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年旅游消费者的特点
消费者市场的基本特征如下:
1.非盈利性。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某种使用价值,解决自身的生活消费需求,而不是为了盈利去转手销售。
2.非专业性。消费者往往缺乏专业的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容易受商家,厂家宣传,服务态度和商品质量的影响。
3.层次性。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同,所处社会阶级不同,因此消费者的需求会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4.广泛性。消费者市场不仅购买者人数众多而且分布地域广,从国内到国外,从城市到农村,消费者无处不在。
5.替代性。消费者市场除了少数商品不可替代外大多数商品都能找到互换使用的商品和替代品,因此消费者市场的商品具有较强的替代性。
6.流行性。消费需求不仅受到消费者的内在因素影响。也会受到时尚、环境,价值观等外在因素影响。因此消费者市场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二、毕业论文《当代大学生消费特征及引导》
有专家预测:新世纪,我们正进入一个个性消费的时代。而CMMS(新生代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2005的调查也显示:57.3%的大学生宣称“我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80后”一代的青年,是社会时尚经济的主流消费者,这一代的独生子女,有独立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有自己的见解和取舍,有自我化的价值观,追求个性彰显,与众不同,“我有我风格”,这些都导致了更加前卫、个性、新鲜的消费行为,于是个性化成为他们消费的必然选择,成为他们体现自身可区分可辨识的、独特的、个性DNA的方式。少数高收入青年,身着名牌服装,开着跑车,住着高级住宅,以此突出白领消费的个性化。而大多数青年人受自身收入限制,并不能将高档名牌生活化,但这并不阻碍他们消费的个性元素化。个性可以选择,更可以创造。
当大街上到处是千篇一律的面貌时,如何改变,如何在人群中凸现,成为思想活跃的青年人考虑的问题,于是“个性消费DIY”这个名称开始风靡。
他们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应潮而生的饰品制作店成为他们消费的首选去处。自己挑选自己需要的原料,自行设计,然后用圆头钳等工具自己动手加工。最后交由店员做完结处理,一个个独一无二,极度带有自我特色的饰品、陶塑、小器具等等打上了“只属于我”的标记。
DVD,个人专辑也不再是明星们的专利,一个录音软件,一个麦克,一部电脑,加上自信的声音,在学习了基本的操作方法后,就可以打造完全属于自己的个性专辑,最后,可以上传与网络,将此作为传播交流的媒介。投入消费的并不多,却使自身价值和个性得到了最大的体现。新的也好,旧的也好,只要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此外,个性创意写真,贴上闪片的眼睑,色彩混合的重妆,夸张的发型等等,都形成了自成一派的个性消费风格,创造流行,将个性消费进行到底已经成为这代青年人不可避免的趋势。
娱乐消费
当代青年是青春、活力、时尚的,有着极大的求知欲和求新欲,随着消费理念的转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大多未完全步入社会,压力较小,时间也相对宽松,于是对各种休闲娱乐的消费需求要比其他年龄层的群体旺盛,消费数额相当可观,尤其在经常性的日常娱乐消费及偶尔性的旅游消费方面,这种趋势有日渐加强的态势。
在经常性的日常娱乐消费方面,青年人群必将成为现实和未来的主流消费者,打台球、开party、进迪厅、影剧院、茶亭、泡吧等成为较普及、较大众化的方式。除此以外,各种新颖、出奇、刺激和新兴的娱乐活动也吸引着越来越多青年人,于是,蹦极、攀岩、滑翔、漂流、潜水、探险等等刺激性的活动,这代青年人往往是率先尝试的群体,成为都市生活娱乐消费的领导者,引领娱乐消费潮流。
在偶尔性的旅游消费方面,青年人群也是其中的消费主体。新一代的生活消费观使他们将生活不单全部看作工作,懂得用偶尔出游来缓解压力,于是,选择向往的地方去探访,成为他们调解生活的必需品。他们大多选择节假日,“五一”与“十一”的黄金周更是出游的高峰。同时,近年来盛行的自助旅游在青年群体中发展势头强劲,他们或是朋友结伴,或是通过网络上的交流平台,或是参加各种类似“自由人俱乐部”的户外自助旅行团队,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满足了他们“尝鲜”、“求新”、“探险”的消费心理,而且更能自主地安排游玩的日程表,符合他们期望中的完全自由化的生活方式。
可见,这一代青年人的娱乐消费选择范围并不局限于某几个方面,只要是符合他们个性要求、消费潮流、新兴时尚等特点,就必然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积极投身于这股娱乐消费热潮中,并成为其主流消费者。
潮流消费
当今的消费社会是一个传播媒介高度发达、信息高度流通、各类时尚元素交织充斥、快速运转,突出潮流的经济社会。各种传统的和新兴的宣传媒体,各种视频的集中持续轰炸,不仅带来了感官上的直接刺激,更将所营造的“时下最流行消费理念”深植入心。尤其是时刻关注最新鲜、最时尚、最前沿、最潮流的青年消费者,更是易受其影响,对原有消费观念产生了莫大的震撼,于是,他们在审视现有的生活时,发现其与期望中的流行、浪漫、自由、潇洒的元素相差甚远,便开始一批一批地投入到为这股新兴的消费潮流“添砖加瓦”的大军中,形象变得大于意义,并沉浸在这种过度商业化的消费模式中。如近年来在青年中兴起的“韩流”,使得众多青年加入到追捧“韩潮”之中,他们穿着各种宽筒的、复古的、波希米亚风格的裤子,擦着浓重的眼影,拿着各式韩流时尚资讯杂志,津津乐道热播中的韩剧,甚至整容也成为一种潮流。
此外,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是科技上的突破,也使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购物消费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而这种新兴的、小范围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快速便捷的方式尤其受到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成为时下最具潮流的新生活思维模式。很多青年人说“如果一天不上网的话,心里就会感觉缺点什么似的”,Internet也是时下最流行元素的一手传播媒介,充满了各种另类、独具风格的潮流信息,也为青年人展现自我,交流思想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因此对于网络本身的消费,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网上冲浪”的消费外,网上购物也愈加成为商业经济社会中青年们热衷的消费新方式。
网络购物迎合了青年们快节奏的生活,前沿化的消费观,作为一种新潮的消费模式得到了青年们的选择,虽然目前网络尚不完善,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消费方式必然会在他们中迅速扩大。这一代的青年,是中国未来网络经济的主要支持者,更是潮流消费、潮流创造、潮流扩展的必然领导者。
体验消费
经济社会的青年们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独立意识渐强,而且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他们的消费行为在多数情况下,也不再像以往具有过多的盲目性,而是更趋于冷静、理性,更重视产品所带来的各方面的附加效应,以此进行比较、鉴别、挑选,尤其重视产品消费体验中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心理上、情感上最大的满足,并获得差异性、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感觉。于是,各种能够亲身参与其中的或是其消费行为所带来的实际效果,能够体验到期望感觉的消费模式受到推崇和热衷。走进街上的陶塑小店,不难看到许许多多的青年男女沉浸于自己的创造中,而当环境中配有舒缓的轻音乐或经典歌曲时,更是将这种体验消费的气氛烘托到了极致!
新文学的盛行,将小资情调的新生活推向热爱时尚潮流的青年们,于是在他们坐在星巴克落地窗边,面对着窗外的闹市区,点一杯自己最爱的摩卡,品味着精心制作,香味纯正的咖啡香气,陶醉于复古怀旧的自我空间,或是走进哈根达斯,点一杯充满欧式风情的冰淇淋,这些细节的堆积,营造了小资青年们极度追求的文化情调,尽管星巴克的咖啡总是价格不菲,哈根达斯的冰淇淋也并不都美味无比,但仍然受到越来越多青年的认可与忠诚,因为这些满足了青年消费者的体验需求,让他们感觉到了价值,让他们的生活像期望中那样变的有滋味,体验消费变的理所当然。
成就消费
作为独生子女的青年一代,对自我的期望值都比较高,对未来也有相当的憧憬,消费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加注重消费过程中带来的感觉,享受的不单纯是结果,而且是过程中的快感和成就感。他们缔造行为与意识上的“白领消费一族”,不论收入是否丰厚,消费意识绝不落伍,具有变革与创新的勇气,以及改善自身条件愿望,消费行为变得更加大胆,实际。
高度的成就意识,使得他们投资于各类高档消费,跑鞋要穿NIKE的,手机要用NOKIA的,包包要用香奈儿的……将自己包装起来,作为身份的象征,以显出与他人的差别,或是参加各类模拟游戏,在虚拟世界里满足心理上的需求,这种成就消费模式,增加了市场消费潮的热度,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消费行为。
时下很多青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在虚拟的空间里,没有现实中过多的压力,一切变的可操作化,可控制化,带着战斗器具,通过虚拟的自我在游戏中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成为其中的主宰,成功后的快感满足了他们对于成就感的追求,使这种消费变的充满价值,于是,出现了大批的“泡吧”、“网虫”一族,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投入到虚拟游戏中。
“80后”一代虽然还未完全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导者,但他们是未来的市场中坚力量,只有了解他们独特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特征,才能帮助我们其实分析和预测未来中国市场的消费结构,才能培养他们健康的消费观念,引导他们合理的消费行为,促进市场消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三、“Z世代”青年旅行消费报告:出行首选高铁,最爱住民宿
同程旅行与中新经纬近日联合发布《“Z世代”青年在线旅行消费洞察报告2022》(下称《报告》),对“Z世代”青年群体(年龄介于14至27岁,截止2022年4月)的旅行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报告》认为,“Z世代”青年在旅行消费多元化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在一些细分领域正成为潮流的引领者,对旅行行业供需结构的变革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Z世代”青年更加多元的消费需求正成为 旅游 供给“弹性化”、“碎片化”、“非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住宿消费领域的民宿、电竞酒店,休闲度假领域的深度游、“网红打卡地”等等,这些新消费潮流的兴起都离不开“Z世代”的贡献。
“Z世代”青年 出行消费新势力
首选高铁,最爱住民宿
《报告》中表明,“Z世代”青年在线出行在消费偏好、消费行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长线出行大交通的选择方面,“Z世代”青年大致分出了两个偏好略有差异的年龄组,其中,14至21岁的“Z世代”青年人群首选的大交通方式是高铁(占比53.9%),这个年龄段的“Z世代”青年主要以各层次的在校学生为主,飞机是这个年龄组的第二大选择(占比42.9%)。22至27岁年龄组的第一选择是飞机(占比46.6%),第二选择为高铁(占比42.6%)。
住宿消费偏好方面,“Z世代”青年住宿消费首选是民宿(占比38.2%),第二选择是相对标准化的经济型酒店(占比34.2%),第三选择是星级酒店(占比20%),选择星级酒店和露营(含房车露营、帐篷露营等)的分别占比4%和3.1%。
与 社会 中坚的“Y世代”青年(28至41岁,截止2022年4月,下同)相比,“Z世代”青年明显更加偏好非标准住宿类型,尤其是选择民宿、露营等非标住宿的比例更高,其中,选择露营的比例是前者十倍左右。
在实际消费层面,“Z世代”青年是各种新生住宿业态的主力消费人群。18至27岁的“Z世代”青年在电竞酒店用户群中占比高达45.2%,是绝对消费主力。此外,“Z世代”青年还是剧本杀酒店、宠物酒店等住宿新业态的潮流引领者和核心消费人群。
多元度假消费的引领者
推动着 旅游 业态的创新发展
《报告》有关“Z世代”青年在度假消费偏好的数据显示,他们对主题公园的偏好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度假选择,其次他们对周边自驾游、综合性度假区、海洋馆、野生动物园、乡村游、博物馆、露营、徒步、骑行等也有相对较高的偏好度。
值得注意的是,处于未成年阶段的“Z世代”青年在度假消费方面虽然不具备消费选择权,但对家庭度假消费决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是高年龄组亲子游消费的核心人群。另外,处于未成年阶段的“Z世代”青年也是中学阶段研学旅行的重要消费人群,这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整个“Z世代”群体对博物馆、乡村农场等度假类型的偏好度。
最受“Z世代”青年青睐的20个国内 旅游 度假目的地依次为:北京、上海、重庆、海南、广东、江苏、云南、四川、新疆、青海、西藏、湖南、浙江、福建、山东、内蒙古、陕西、湖北、贵州、宁夏。
研究表明,大致有两类目的地相对更受“Z世代”青年的青睐,一类拥有丰富文旅资源,例如北京、上海等,另一类则是在互联网世界具有较高人气的“网红”目的地,例如重庆、四川、新疆、湖南等地。相关的研究显示,微信朋友圈、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新型KOC平台(小红书等)是“Z世代”青年获取 旅游 等消费资讯乃至购买相关产品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他们分享与表达自我的主阵地。“Z世代”青年的上述行为特征正在改变传统意义上的 旅游 目的地概念,也推动着 旅游 业态的创新发展,是多元化、碎片化度假消费的中坚力量。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四、青年群体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基本特征?
1、年轻人对价格更加敏感,没钱,又想吃好的。他们对信息的攫取能力强,谁家多少钱,还没出门他们就知道了。
2、在生活和消费层面,更加在意“圈群”这类网络社群的意见,而这不是传统的营销传播对消费者细分的用语。
网络传播形成的超越时空的虚拟“小群体”,在某种意义上讲比现实的消费者细分来得更为聚焦和纯粹,对品牌营销传播的直达非常有利。
扩展资料:
90后一代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崛起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正在深刻影响着企业的品牌营销与思想。
对这个日益庞大的消费群体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准确把握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对企业或商家抢占未来市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今天他们还未完全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导者,但他们是未来的市场中坚力量,只有抓住了他们,才能掌握未来中国的市场。
五、年轻人旅游需求特点
如今的90后成为假期旅游消费的主力军,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联合发布《国庆中秋长假旅游趋势报告与人气排行榜》显示,“年轻化”特征明显,80、90后支撑旅游消费,青壮年人群成为黄金周出游主力军,占比达到六成。
90后,不管去哪,只要出去了就行。最好没有工作电话call,最好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最好拍了美美的照片、最好能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享受没看过的风景、人、食物、文化……暂时丢掉任何不好的心情去放松,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有意思的是,近日某旅行网发布了“90后旅行方式研究报告”,深入观察了18-27岁年轻人的独特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发现了当代年轻人有属于自己的旅行特征!
住青旅
现代的年轻人在极高的生活节奏以及工作压力下渐渐地会失去自我,忘记初心,而青旅则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未知生活的可能性及无限刺激。
几个人挤在一间小小的屋子中,每个人拥有的只是自己的一张床位,分享的却是拥有无限可能的梦想。也许青旅的住宿条件不如酒店,但住在青旅,真正选择的是脱离轨道与脱离正常的生活方式。
酒店一定会定在景点周边
当代年轻人不会去人山人海的热门旅游景点,反而会去人少一些的小众景点,拍拍照,坐着发会呆,不需要在一处景点徘徊太久,拍够了能发一次朋友圈的照片之后就早早地回酒店,继续躺着,而且酒店一定会定在景点周边。
饿到不行就点外卖
尤其是夏天出去旅行,外面的大太阳实在是让人难以有勇气出门去,不如就在酒店先修养一天,晚上太阳落山之后再出去玩,这个时候就可以拿起手机点个外卖,边看剧边吃外卖,然后定个位发个朋友圈,表示自己在新地标吃了一顿可口的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