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厦门有个《闽南神韵》的节目,谁知道演什么内容啊?好不好看呢?
《闽南神韵》是全国首台反映闽台民俗风情核心主题的大型旅游文化演出,结合了南音、博饼、木偶、戏丑、南少林、惠安女、郑成功等最具特色的闽南元素,融合了海洋文化和闽南文化的精华,运用了270度超强多媒体、3D成像、8声道音乐等声光互动技术,呈现出完美的舞台效果。《闽南神韵》入选2009年度厦门十大影响力事件,作为第五届海峡旅游博览会推荐演出项目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厦门馆指定演出机构,是最具有闽南文化艺术特色的厦门旅游产业新名片。这是一场古与今的交响,一场旧与新的碰撞,一场震彻心灵的视听盛宴,传统与现代并存,古典与时尚共舞,给您一个超乎想象的闽南新印象,是您来厦门必看的旅游一台戏。
整出戏分为6场,分别是【水做的闽南】、【宗教圣地】、【东南乐土】、【大海精神】、【英雄故乡】、【和谐家园】。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通过精彩的演出展示了闽台文化的历史渊源、闽南丰富的风情诗画和闽南儿女的精神面貌。整个风格和表达方式追求视觉冲击,让不了解闽南的人瞬间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
演出时间:每周二~周日 20:00开演,《闽南神韵》将闽南文化和旅游经济巧妙结合,填补了厦门夜间旅游市场空白。
二、厦门印象
都说,厦门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海天一色纯蓝纯蓝的,蓝得格外美丽。
你好!厦门,我们来了!爱你没商量。
其实,我对厦门的印象并不陌生,1989年去过一次,1990年又去过一次,还在鼓浪屿住了一晚……
殊不知,离别30年了,今生还有机会再去一次厦门。2020年11月29日,崇高健康大舞台重庆中心.阳光义工爱心联盟文艺团队共计76人来到厦门,参加在这里举办的文化旅游演出活动。
旅游演出,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特别是大家在经历了疫情防控之后,尤其是咱们这一代人,更渴望到大自然中去沐浴阳光,放飞心情。一方面,能到心仪的风景区去旅游,另一方面,又能在这次活动的主办方以及组委会搭建的文艺汇演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可谓是:重在参与,身心健康获得双丰收,皆大欢喜。一路同行的朋友,都是些熟悉的老面孔,比如36中的知哥知姐们、45团的姐妹们、还有1团的合唱队员们、渝中区知青分站的朋友们以及阳光义工志愿者团队阿鑫等人,所有这些人都是阳光义工爱心联盟的铁哥们,长期以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为他们点赞!
值得点赞的还有来自于铜梁的181团,除一位男同胞外,27名队员都是青一色的美女。这些女神,颜值高,身材好,为我们演出的队伍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我敢预言,这次比赛的结果是,她们能获大奖。
人生就像是充满未知的旅行,以前在乎的,是看到沿途的风景,而今在乎的,却是看风景的心情。疫情过后,拥抱阳光,到厦门去分享一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过去,我走了很多地方,也看到了不少的风景,知道了一些不同的事情,感悟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唯有记忆,让每一次过往都留下了最真的情感,印象中的厦门,依然还是那么的好看,那么美丽。
假如说,到了厦门不去鼓浪屿就等于失去意义。因此,我的这篇游记,必须要先从鼓浪屿说起。
鼓浪屿闻名遐迩,是厦门响当当的一张名片,甚至可以说是厦门的代名词。游客们去鼓浪屿观光,非坐轮渡不可,因为没有其他途径可以抵达。
在岸边,抬眼望去,只见一湾不宽不窄的海峡,把高楼大厦的都市厦门与悠深小巷别墅的花园厦门分隔。人们熙熙而来,又嚷嚷而往,一会儿看稀奇一会儿看热闹,感慨那些旧闻轶事,都是匆匆过客。
鼓浪屿,是厦门这座城市的灵魂,游客要带着自己的灵魂上岛,才能与厦门来一次美丽的邂逅,心灵的际遇。
这就是厦门!城在海中,海在城中,因为有海,厦门的风景特别耐看。
是的,没有人怀疑鼓浪屿充满浪漫的诗意。倘若是能到鼓浪屿住上几日,说不定您第一天就被这座岛屿所陶醉。
日光岩,是鼓浪屿的最高峰。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日光岩耸峙于鼓浪屿中部偏南,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海拔92.7米,却是鼓浪屿的最高峰。其实,它并不是很高,但针对鼓浪屿而言,像它这样的高度却令人信服。
登上日光岩,能把整个小岛全景尽收眼底,迎着阵阵海风,站在日光岩上面打望四周,所有的美景都被眼球一网打尽。
鼓浪屿,还是一个音乐小岛。在著名的钢琴博物馆内,可见到各式各样的钢琴,博物馆内禁止拍照,但这些静静躺着的钢琴都有故事,而且身价不菲。可以这么说,这些钢琴是历史的尘埃和见证。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于2000年1月建成,位于鼓浪屿景区菽庄花园的“听涛轩”,占地450平方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分上下两层,两座管楼,博物馆里陈列了爱国华侨胡友义收藏的40多架古钢琴,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上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产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条腿的脚踏古钢琴等。
在鼓浪屿眺望中聆听钢琴博物馆中的音乐,使人大饱耳福,在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中沉醉不能自拔,流连忘返。
来到厦门的第二天,组委会安排我们去了一个地方,这就是著名的南普陀寺。
南普陀山,位于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福建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厦门八大风景区之一。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朝末年,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钟鼓楼、禅堂、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等。
厦门是一个开放、自由、舒适的城市,是一个过日子的好地方。南普陀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会影响到很多的人,让人们对佛教文化肃然起敬。
在南普陀寺旁边,是厦门大学,我们在大门口抓拍了一张合影照留念。
11月30日,风和日丽的一天。上午,我们走了一个流程,在导游小徐的带领下到一个购物中心去体验一下乳胶床垫的感觉。
大家明白,乳胶床垫系列产品并不是福建生产的,但是,疫情过后,为响应国家文旅局的号召,搞活经济,拉动内需,这是当地政府文旅部门和一些赞助商共同安排的事情之一。说白了,凭感觉自己理性消费,不强行甩锅要求大家购物。
还好,小徐的努力没有白费,老熊夫妇花了6000多元买了一套。
走完这个流程,我们就要去参观福建土楼了,大约要两个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达。
趁着有空写游记,我打开百度网盘搜索了一下福建土楼的信息。
2020中国.华安全域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大会暨“全福游嘉年华--世遗大地土楼文化旅游周”系列活动将于2020年12月3日至12月6日在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举行。
华安是福建土楼的发源地,现存土楼68幢,拥有“土楼之母”、“土楼之王”等具有代表性的土楼群,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浓厚而特殊的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在这里,游人不但领略到“公私兼顾,天地人和”的土楼居住文化,还能学习土楼人家世代相传的防御外敌的经验。一句话,大家到土楼参观受益匪浅。
在这里,一些经典的土楼,比如东阳楼、南阳楼、二宜楼等,到处留下了大家愉悦的心情。
据了解,福建华安土楼群目前有90名导游,她们都是当地的村民,经过专业培训,每个人都是执证上岗,以最好的精神面貌来迎接游客。小A,就是其中一个。
在小A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一个民居,原来这里是小A大哥的家。
作为土楼宣传大使,小A她们不仅了解土楼文化,并且还要把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经济来源等传播给游客。可以这么说,这90名土楼土味的导游,为景区增添了一抹艳丽的色彩。
福建华安大地村,不仅拥有国家级4A景区,还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铁观音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有国家级美丽乡村、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高山族特色村寨美誉。
傍晚时分,我们回到厦门。迎着清凉的海风,大巴车从海沧大桥经过,宏伟的大桥让我们见证了真正的中国制造。
厦门海沧大桥,坐落在厦门西港中部,是从海沧半岛通往厦门岛的一座横贯东西方向的海峡性公路大桥,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在当时仅次于丹麦)的三跨连续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代表着20世纪中国建桥水平的最高成就。大桥总长5926.527米,建设宽度:36.6米。海沧大桥作为厦门出岛的第二条通道具有重大意义,它的建成,象征着厦门在21世纪要实现“厦门各区紧密互动”的大城市格局,连接海沧、杏林、集美、同安组成相互关联的几个片区,使厦门从一座海岛型城市发展成一座海湾型城市。
厦门环境不错,绿化工程特棒,城市很干净,大家都这么说。
乘坐游船沿着鹭江观赏厦门的夜景,是一种视觉上美的享受。
有人说,厦门的夜色是光影用神笔画出来的,美得叫人叹服。
是的,厦门的夜景,确实很美!
因为这里有山、有海,有骑楼,有大厝;这就是厦门!一座在蓝色海洋里崛起的城市。
12月1日,是我们参加比赛的日子,下午四点半,2020海上丝绸之路(厦门)文化旅游嘉年华文艺重庆专场汇演开始了,经过角逐,产生了以下结果。
重庆阳光义工文艺联盟厦门赛事获奖团队是
二等奖:旗袍秀《国风》阳光义工文艺联盟181团
优胜奖:小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阳光义工文艺联盟118团
优胜奖小合唱《志愿军军歌》阳光义工文艺联盟46团
优胜奖:诗朗诵《我们是中国人》阳光义工文艺联45团
优胜奖:小合唱《渔家故娘》阳光义工文艺联盟181团
优胜奖: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阳光义工文艺联盟1团
优胜奖:武术《中国功夫》阳光义工太极队
11月2日下午,将近五点钟的时候,我们去鼓浪屿观光。虽说,我们上岛的时间晚了些,但是没办法呀,因为当天必须要走完规定的行程→进店购物。
进店购物,是这次活动中安排的一个项目,也算是一个必须要走的流程,大家都明白,表示理解。当然,买东西的意愿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的,买多买少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大家的支持和配合。别说,我们整个团队的表现不错,终于完成了任务。
上鼓浪屿之前,我们还去了一个地方,在有名的厦门"网红桥"打卡。蓝色的天空中,时不时有飞机飞过。
当我们赶到鼓浪屿的时候,天色已晚。
时间很紧,我们只能在小岛上"走马观花"了,许多景点都看不了。但是,我们毕竟是到鼓浪屿走了一趟,闪拍了一些照片,并抓紧时间快速在小岛上吃了晚饭,然后坐上返程的轮渡……
12月3日当天,我们就要打道回府了,总而言之,大家对这次厦门之旅还是比较开心的,特别是对住宿条件表示满意。顺便,感谢一下1号车的福建导游小徐,谢谢他这几天对我们的照顾。
实际上,我们出门旅游,图的就是好耍好玩,开心就好。只要大家心态好,就可以玩遍整个世界。
短短四天的时间,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湾城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距离接触厦门,让我们看到了它最真实的一面,绿树成荫,街道宽敞明亮,非常干净。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厦门具有大力发展的后劲。
厦门,再见了!有机会,我们还来。
结束语:厦门之旅,大家都觉得不虚此行,收获满满的回忆,值得拥有。
三、闽南厦门民俗文化
闽南功夫茶表演、木偶表演、博饼、闽南语歌曲……这些闽南民俗文化的标签将一一在世博会上向全世界展示。5月2日至5月4日,上海世博会厦门馆开馆,面积达630平方米,以“温馨城市?海上花园——宜居厦门印象”为主题,以“厦门总让人想起生活”为口号,以浓厚的闽南元素为基色,融合现代科技,借助闽南风情浓郁的实物展示和场馆活动,向全球游客展示厦门的特色文化和温馨浪漫的宜居环境。
5月3的“厦门城市秀”上,现场将举办闽南民俗文化展示,游客可通过馆内设置的道具,现场体验厦门博饼文化,届时,主持人将用英语与中文对博饼进行双语讲解。博饼是厦门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据考证,它的雏形是唐朝的“骰子戏”,民间流传则是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
5月4日为“律动鼓浪屿”,来自厦门3个家庭的6位艺术家举行“鼓浪屿家庭音乐会”。厦门因海而兴,因海而强,海洋的性格不仅滋养厦门人的品性,也培育厦门人对外来文化的包容。西方音乐艺术在厦门落地生根,造就了鼓浪屿钢琴之岛的美名,也形成厦门人的独特生活方式——家庭音乐会。每逢节假日,在鼓浪屿岛上,亲朋好友常常欢聚一堂,吹拉弹唱,其乐融融。
自4月20日至25日,厦门馆精心准备的闽南特色节目——鼓浪神韵进行专场演出,是预开馆期间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城市广场上惟一表演的团体。
“鼓浪神韵”以全国惟一一台反映闽台文化和民俗风情为核心主题的旅游文化大戏《闽南神韵》为演出班底,并集纳其他演出骨干。本次“鼓浪神韵”节目丰富多样,囊括了南音、闽南语名曲、戏曲丑角和闽南木偶等极富闽南民俗特色节目,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充满“亮点”、“土味”十足,充分展示了闽南民俗风情。主要演出内容有:闽南语歌曲演唱《爱拼才会赢》、《妈妈的脊背》,杖头木偶表演《长绸舞》,群舞《音鸟天籁》、《丰年祭?高山青》和《鼓浪屿之波》等。
四、厦门的戏剧有哪些?
歌仔戏是以流传于闽南的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它诞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台湾岛,是我国三百六十多个戏曲剧种中唯一诞生于台湾的剧种。它流传于台湾、福建闽南和东南亚华人华裔聚居地。
一部歌仔戏的历史,可以说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闽南的歌仔随着“唐山过台湾”传播台湾,经过数百年的孕育,终于创造出了“七字调”。“七字调”的产生标志着歌仔戏的诞生。
歌仔戏很快就传到厦门,并迅速传遍闽南和东南亚。世纪初厦门在台湾师傅戴水保等的传授下成立了闽南最早的二个歌仔戏班“双珠凤”、“新女班”,随后台湾歌仔戏名班“玉兰社”,“霓生社”等来到厦门。闽南演出,引起轰动,台湾歌仔戏艺人赛月金、月中娥等留在了闽南。
抗日战争时期,闽南的邵江海等民间艺人,融合歌仔戏和闽南歌仔创造了“杂碎调”,推动了歌仔戏新的艺术发展。
1948 年厦门都马歌仔戏剧团赴台演出并从此长留台湾。都马班把“杂碎调”带到了台湾,受到台湾艺人和观众的热烈欢迎,把“杂碎调”称为“都马调”,从此,杂碎调和七字调一起成为歌仔戏两个最主要的唱腔,歌仔戏是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宝贵艺术,它已经成为维系两岸人民的一条重要精神文化纽带。